我在首輔科舉文里重生了 第153節
“劉鈺之事可酌情考慮,但《京城第一娛樂報》確實有煽動百姓之嫌,邸報這等東西怎能由民間私自發行?還請陛下慎重考慮?!?/br> 杜閣老跟俞州沒仇,這個時候便沒有說話了。 俞州在朝中就是個連朝會都資格上的七品小官,也便沒有大臣為其說話,反正俞家死活不關大家事。 畢竟沒人會想到,一個不起眼的俞家,除了能夠研究出糧食增產之法和這本《拼音》書籍外,手中還有更多驚人的好東西。 現在為其得罪楊閣老實在不值得,相信陛下也不會為此和楊閣老費力周旋的,包括楊閣老自己也是這樣想的。 誰知。 文德帝卻開口, “邸報由民間發行確實不太合適,但這等不過娛樂百姓的小東西罷了,若是隨便封禁,恐也引起百姓的怨言,嚴懲小題大做了?!?/br> “俞修撰這夫郎很有想法,小小哥兒竟然也還記得先皇當年開國的苦難,真是難得,還愿拿家中至寶為人請命,更是心地善良,實乃忠君仁善?!?/br> “如此哥兒懲罰,豈不是顯得朕過于小氣?既然百姓們喜歡看這般歡樂愉快的邸報,那便繼續辦下去?!?/br> “翰林學士,日后《京城第一娛樂報》的內容發出去前,審查事宜就交給你們翰林院了,由俞編撰協助?!?/br> 不僅沒有懲罰,還獎賞了,過了朝廷的手,這什么娛樂報日后寫出來的東西就更具有權威性了。 楊閣老頓時臉色難看,陛下這是故意和他作對呢! 翰林學士聞言后,卻是立刻笑瞇瞇拱手,“是陛下?!?/br> 翰林院就是個混資歷的清貴衙門,沒有油水,也沒什么權利,翰林大學士巴不得皇帝多安排點活兒給自己做。 因為在朝廷之中清閑度日可不是好事,有事做才代表權利和地位。 吩咐完這話后,文德帝又繼續道, “杜閣老,老三在府城求學應該也學得差不多了,許久不見老三,朕甚是想念,這便接他回來吧,此事由你去辦?!?/br> 楊閣老臉色再次一變。 杜閣老卻是大喜,“是陛下,臣一定盡快迎三殿下回朝?!?/br> 文德帝淡淡點頭,從頭到尾都沒有去看楊閣老臉色。 他最近對老二下了不少手,老二勢力積攢了不少怨氣,是該讓老三回來給老二當出氣筒,鷸蚌打架了。 ******* 朝堂之上皇帝和眾臣商議決定后,圣旨很快就送了出來。 劉鈺被免去了欺君之罪,只是取消了國子監學子的身份。 朝廷對于他的清白之事不好明著過問,但卻下旨斥責了廖尚書教子無方,且以襲擊國子監學子為由,“賞”了廖文才二十大板子。 間接的幫劉鈺在丟失清白方面撐了腰,此事過后不管劉鈺的親事是否順利,表面上劉家肯定是不敢讓劉鈺病逝,或者去家廟了此殘生了。 如此結果出來。 在皇宮門口靜坐幫忙求情的貴女公子們高興激動不已,在這一瞬間,她們突然感覺自己身上有什么束縛消失了般。 她們突然覺得自己很厲害,覺得好像只要自己有勇氣,只要自己愿意去做,就能做到任何不可能的事情。 而劉府。 劉夫人和劉meimei更是狂喜,當場抱住自己兒子/哥哥就喜極而泣。 劉鈺更是呆呆楞在原地,他沒想到外面竟然會有那么多人幫自己說話,會有人拿功勞幫他求情,會有貴女公子們幫他去宮門口靜坐。 他們明明什么關系都沒有,大家卻愿意這般幫助他。 這不僅僅是大家的好心,還證明他想去書院讀書沒有錯,他沒有錯。 劉鈺不禁紅了眼眶。 從小哥扮男裝,他一直都很不甘心,不明白為什么他一點都不比身邊那些男子差,功課也不比書院其他學子差,為什么就因為他是哥兒,不扮男裝就得老老實實呆在后院嫁入? 三母子喜極而泣。 劉侍郎雖也高興松了口氣,但看自己的正妻嫡女嫡哥還是沒好臉色,劉鈺是逃過一劫,但劉鈺帶給劉家的丑名卻還在。 他是怎么都不會繞過這三個給自己招惹麻煩的妻兒的! 所以等宣旨太監一走,劉侍郎就把休書丟給了劉夫人, “你這個賤婦竟敢用哥兒冒充我的弟子,如此膽大不賢,我劉家留你不得,這是休書,你趕緊收拾東西給我滾?!?/br> 劉夫人早料到自己結局,拿著休書也不意外,當即也擦干眼淚,狠狠瞪著劉侍郎道, “那《京城第一娛樂報》上都說了,生不出兒子是你的問題,根本不是我的錯,你要休我可以,鈺兒和珊兒我要帶走?!?/br> “不行!那是我劉家的血脈,怎能讓你一個棄婦帶走?” 劉侍郎聞言惱怒拒絕,他不喜歡姑娘哥兒,但家中的姑娘哥兒可以幫他聯姻,他才舍不得放走。 哪怕劉鈺已經名聲盡毀,但好模樣擺著,送去當妾還是不成問題。 何況讓兒女跟著被休掉的妻子走,實在太丟人了,他又不是前齊南伯那個腦子不好使的窩囊廢。 劉夫人咬牙,想說什么。 劉鈺將他娘攔住走出來,目光冰冷盯著自己父親道, “你若不讓我和meimei跟娘走,哪天我給劉家招來了滅族大禍,你可別怪我,反正我如今這般,不信你試試?!?/br> 劉鈺現在恢復哥兒身份,沒了清白,名聲盡毀,前路毫無指望走到絕路,還真不一定能做出什么同歸于盡的事情。 劉侍郎沒辦法,最終只能氣憤的答應,把人一起趕出家門。 劉夫人帶著兒女回了娘家。 她娘家雖有些惱火,嫂子弟妹都很不待見,但好在她爹娘和兄弟對她還有些感情,嘆了口氣沒說什么,將母子三人收留了下來?!?/br> 聽到劉夫人被休,母子三人被趕出劉家,京城中男人們除了少數,大部分人都覺得這是正常的,沒什么想法。 畢竟劉夫人用哥兒冒充嫡子,在這個時代看來的確是大錯,的確很不賢惠。 只有同樣身為女人哥兒的人,才會對此同情唏噓,感同身受。 難受母子三人即便逃過一劫,將來日子定然也不會好過,世道如此,終究還是讓人意難平。 不過能夠保住命已經不錯了,這個結果還是值得高興的。 就在眾人以為,劉鈺的事就到此結束時。 在文德帝圣旨下來的第二天,廖家和肅王府竟然同時向劉鈺提親了。 廖家不用說,新郎是廖文才,此次提親目的肯定是廖文才想把人娶回去,以丈夫名義好好折磨泄憤。 反正以廖文才的名聲也娶不到什么好姑娘哥兒,他能想出這種報仇的餿主意,也并不奇怪。 就是肅王府竟然也去提親,還是給自己的嫡長孫,就真的很令人驚訝了! 因為肅王府可是有實權的皇親國戚啊,深得陛下信任,是幫陛下掌管兵權的心腹之一。 可想而知肅王府的嫡長孫是個什么分量,京城的頂尖權貴之一。 劉夫人都被這消息給嚇到了,搞不懂自己哥兒都名聲盡毀了,怎么還能有如此好人家來提親,簡直就像在做夢。 最后還是劉鈺紅著臉在她耳邊低聲解釋 “娘,肅王府的嫡長孫,是,是我在國子監的同窗好友?!?/br> 劉夫人:…… 感情她兒子還真在給她上演了一出現實版的《梁?!?,給她找了個“李山伯”。 雖然有些不敢相信,但媒婆都到府上了,旁邊還有個虎視耽耽等著報仇的廖家。 最后,劉夫人自然毫不猶豫答應了肅王府的提親。 廖家的媒婆只能灰溜溜離開,把這消息帶回去,讓想報仇的廖文才在家里氣地狠狠砸了一通東西發泄。 …… 喬楠聽到劉鈺竟然被肅王府提親了,也是很為其高興。 他能幫劉鈺免除死罪,但卻幫不了劉鈺以后的人生,這個時代名聲有損的哥兒有多么難活,看看身邊那些例子就知道了。 他不知道劉鈺能否承受下來,若是不能就真的太可惜了。 喬楠原本還打算給對方寫封信鼓勵一下的,沒成想劉鈺運氣還不錯,碰到個愿意在這種風頭娶他的真心人。 “正所謂福禍相依,便是如此了,看來那劉侍郎要后悔死了?!?/br> 俞州在家中和喬楠道。 喬楠點頭,“這種不把妻妾兒女當人,只想著靠嫁女兒裙帶關系鉆營之人,真后悔死了才好。所以下期報紙,我打算在總結劉鈺之事時,把他的親事也給提一嘴?!?/br> 俞州噗嗤笑,“卿卿你可真壞?!?/br> 喬楠也笑,“還不是都跟你學的,你好意思笑我。好了,別笑了,記住回頭給翰林院那些人多做做思想工作,千萬不要讓他們卡我們的邸報稿子?!?/br> “放心,翰林院那群人一個個看著清高,實際不過也都是俗人而已,有為夫出馬,你還怕咱們的邸報過不了審?” 俞州自信滿滿,“你瞧著,我不僅能讓那些老頭輕松讓咱們過稿,我還能讓他們催著咱們發行新刊報?!?/br> 喬楠不知道自己男人的辦法,但并不妨礙他夸贊。 “夫君,你真是好厲害?!?/br> 喬楠抱住俞州胳膊撒嬌,目光里全是他。 俞州被夫郎崇拜自己的模樣弄得心花怒放,假謙虛地表示 “哪里哪里,就是有一點點厲害而已?!?/br> 喬楠忍笑,夫君真是太有趣了。 第90章 初露鋒芒13 劉鈺事情引起的風波不小,朝廷給出了結果,喬楠當然要把這個好消息做一期新報紙。 爭取用這件事情,奠定他們報社在京城的地位和影響力,逐漸掌控百姓輿論,日后做事情就要方便很多。 而在喬楠準備下一期新聞稿期間門,劉鈺引起的事情余波也還在京城中熱鬧,《京城第一娛樂報》自然也是談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