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首輔科舉文里重生了 第134節
而京中的貴女公子,還有其他幾個郡主郡君,就是在家里幸災樂禍的大笑。 誰讓李淑儀脾氣不好,為人囂張霸道,所以在京城之中,人緣自然也就有些差。 以前李淑儀能夠仗著郡主身份欺負人,現在變成了鄉主,被陛下如此厭惡。 以后,大家就算看在二皇子的面子上,不敢主動找她麻煩,卻也不用再怕她了,光是用嘲笑的目光,就能夠讓李淑儀自己難受死了。 冬菱郡主和玉棠郡君,更是專門湊到一起嘲笑, “早就知道淑儀不聰明,沒想到她竟然這么蠢,竟把搶人夫君這種丑事,弄到父皇面前去了,誰不知道父皇愛民如子,最是見不得的仗勢欺人之輩,就她能耐……” “還不是她以為父皇最寵她唄,以前她頂撞父皇,父皇沒有怎么跟她計較,她就真當自己有什么無上圣寵了……” “真是不知好歹,沒有自知之明。父皇不過是看在父女情分上,才給她封郡主的,不然像她那么討厭,當初怎么可能和我們一樣封郡主郡君?” “誰說不是呢?大家都是郡主郡君,偏生她覺得自己有親皇兄,將來能做長公主,就處處欺負咱們,現在可遭報應了吧!” 冬菱郡主和玉棠郡君兩人,由于母妃當年是以嬪妾身份,被先皇賜到文德帝后院的,比不上麗妃和杜貴妃是側妃之位。 因此,文德帝登基后,她/他們兩人的母妃也就只獲得了比較低的美人位份。 而由麗妃所出的淑儀郡主,就最是瞧不起她們兩人,不管是在宮里還是宮外,都喜歡欺負她們倆。 所以,淑儀郡主遭殃,兩人是最高興的。 冬菱郡主撇撇嘴,“堂堂郡主竟然想搶人家的夫君,真是太丟咱們皇家的臉了,不知道的,還以為咱們皇家郡主都嫁不出去呢?!?/br> “是啊,最近我都不好意思出門了,走出去對人家說我是郡君,人家怕是都要多打量我兩眼了……”玉棠郡君抱怨。 李淑儀人緣差,她倒霉了京城之中根本沒幾個同情的。 而被她看上的俞州,自然也因此受到了不少人的暗暗矚目。 尤其是這屆新科進士之中,有攀龍附鳳之心的,對俞州羨慕嫉妒不已。 這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男人,都能抵抗的住外面的誘惑,對自己妻子夫郎堅貞不二,富貴不忘糟糠的。 尤其是在這個三妻四妾的時代,像俞州和賀元柏幾個這種對夫郎娘子專情的,才是少數之人。 就像李淑儀說的那樣,這里休妻另娶之事太正常了,新科進士之中,等著被高門貴女看中,攀龍附鳳的比比皆是。 結果,他們眼巴巴盼不來的事情,卻被俞州不放在眼里,搞得堂堂郡主為此惹怒陛下,頗有些藍顏禍水的味道,大家心里怎能不嫉妒? 所以,在接下來的瓊林宴上,俞州就難免被人針對了。 …… 瓊林宴,是朝廷為殿試后的新科進士們,準備的一場慶祝宴會。 這場宴會也是學子們在科舉路上最為重要的時刻之一,因為在這場宴會上,天子會親臨,與學子們同飲。 對于大多數將來混不到高位的學子來說,這可能就是他們一生中,唯一一次近距離天子最近的時候了,能不重要嗎? 瓊林宴上,為了讓陛下注意到自己,各位學子們也是極力的展現自己才華,作詩的作詩,作賦的作賦,還有對對聯……等等,真是好不熱鬧,繁花似錦。 當然也有給自己看不慣對象下絆子的,最近風頭太盛的俞州,很不幸的就被拉出來亮相了。 而俞州身上能被說嘴的地方也不少。 比如他是贅婿這點,再比如說齊南伯府的認親和狀告案子。 前者贅婿自古就被人鄙夷不多說。 而后者,雖說老伯爺不做人,但俞州和蘇爺爺作為子孫,把老伯爺這個長輩給告了,哪怕合情合理,還是不太符合這個時代的孝道,終究還是會被人詬病。 不過這些針對,俞州都早有心理準備,不招人妒的是庸才。 他直接就對著找他茬的學子懟了回去, “《禮記禮運》曰: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世間之事,凡都相對,父不慈,子又何以為孝?” “一味聽從那叫愚孝,我等讀書目的之一便是為了明理,知曉世間是非,以兄臺之言,難道孝順二字,就只對父不對母嗎?” “再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既犯法便應受罰,我與祖父為祖母和老祖母申冤,大義滅親維護國法,天經地義?!?/br> “還是兄臺覺得,伯府一案,陛下判決有誤?” 質疑圣上決定這種帽子那學子自然不敢戴,以后還想不想升官發財了。 對方臉色當即漲得通紅反駁,“狀元郎,你休要胡說,陛下決斷自事英明神武!我就是提出疑問而已,狀元郎何苦如此言語逼人?” “我也就是問一句,兄臺怎的如此激動?臉都漲紅了,莫不是身體有疾?” 俞州也露出奇怪表情,真誠的模樣,好像他真的就是在疑惑般。 但言語之犀利,直接堵得那學子站在原地說不出話,只能直喘粗氣。 一看就是心理素質不行的,如此模樣被陛下看到,以后前途怕是困難了。 除了賀元柏幾人,其他學子看像俞州的眼神,莫不是露出忌憚和輕視之色。 這俞州說話不僅犀利,膽子也真是大,竟絲毫不怕給陛下留個沖動記仇的印象,影響自己日后前程。 真沒想到狀元郎文章寫的好,但卻是這么個沖動易怒,又這么記仇的人,如此性格怕是在官場走不遠。 果然,科考名次并不代表一切。 坐在高位上的文德帝,看著周圍學子露出的目光,心中不由搖頭。 暗道:俞州真的是太有迷惑性了,倘若不是他知道俞州私下的驚人之語,怕也是要小看了這小子。 文德帝開口打破現場焦作氣氛笑道, “說起伯府一案,朕倒是想起了一件趣事,聽聞當日羅氏上門認親之時,本想滴血驗親,卻被狀元郎證明滴血驗親之法原乃錯誤認知,不知狀元郎是如何得知此法有誤的?” 說起這個事,眾位學子也露出了好奇之色,最近伴隨著伯府案子,滴血驗親有誤的事情,也傳的沸沸揚揚。 畢竟一直以來的常識認知被推翻,確實是個很讓人震驚的事情。 俞州還正愁怎么接近文德帝,提醒對方二皇子兄妹身世有問題,現在文德帝的這話,簡直就像瞌睡來了送枕頭。 他當即拱手開始胡謅, “回陛下的話,因為臣相信實踐出真理,雖然圣人先輩之言,值得我們學習奉為寶典,但先輩們也是人,自然也會有出錯的時候?!?/br> “當然,臣能發現這個事情,也是和臣父族一件軼事有關,因為臣父族自祖父起,家中就極易生出雙胞胎,臣對此十分感興趣,便仔細觀察研究了一番……” “由此,臣不僅發現滴血驗親有誤,還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br> 文德帝聞言感興趣,“哦,是何有趣現象?” 眾人也豎起耳朵聽起來。 俞州繼續道,“臣發現當父母雙方,皆為雙眼皮,或者其中一方為雙眼皮者,生出來的孩子,通常就是單眼皮或雙眼皮?!?/br> “而當父母雙方均為單眼皮者,生出來的孩子,那么十有八九都是單眼皮,少有例外的……” 之所以沒有說絕對,那是因為有時候,父母雙方都是單眼皮,但基因里面若存在雙眼皮的隱性基因,那么孩子也是有可能雙眼皮的。 孩子是不是親生的,并不能完全以此作為根據。 但這話提醒文德帝卻是已經足夠了。 因為……他從當初趙立軒給他描述的麗妃文德帝等人相貌特征中發現。 文德帝,麗妃,甚至是麗妃兄長楊閣老,都是單眼皮。 而二皇子兄妹卻是雙眼皮……再加上文德帝所有皇子皇女都擁有一副好相貌,偏偏這對兄妹過于普通…… 有些事情就是,不想的時候就忽略了,真想起來的時候,就能一下子發現不對勁了。 俞州一邊說,還一邊作畫給大家解釋了一下什么叫做單眼皮和雙眼皮。 而這用來做對比的眼睛……自然是用李源駒、李淑儀兄妹,和文德帝的! 果不其然。 當文德帝看見宣紙上,幾對眼睛的對比圖后,不知想到什么,臉色稍稍變了一下。 文德帝放下宣紙,臉上依舊帶著笑容,“狀元郎此話可當真?” 俞州自是回答,“回陛下的話,臣當初好奇得很,為此幾乎把咱們整個臨江縣的人,都給觀察遍了,不能說這個結論絕對正確,但基本大多數父母子女,都是這樣的?!?/br> “俗語有言: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臣認為此言還是很有道理的?!?/br> “就像臣家里,父族總是生雙胎,到了臣這里,也不能免俗,一次就中了倆?!?/br> 說道最后,俞州拿自己做了打趣。 眾人聞言都哈哈大笑起來,頓時忘記了他剛才對挑事學子的爭鋒相對。 文德帝也笑了起來,但笑意卻并不達眼底,因為他想到了一些事情。 …… 今年的瓊林宴辦得還算圓滿。 只是等到宴會結束后,文德帝臉上的笑容便消失了。 其實平日里,文德帝也不是沒想過,二皇子和李淑儀到底是不是他親生的這個問題。 尤其是李淑儀。 文德帝無數次在想,他李家即便是征戰得來的天下,但家中也是世代飽讀詩書之輩,相貌也都出色得很。 他怎么就生出了李淑儀這個無貌又無才,還蠢得要命的女兒呢? 但這些也就是想想而已,他只以為是麗妃那邊原因,麗妃家族本就不是什么好東西,李淑儀身上有楊家的血,像了母親那邊也無可厚非。 可現在被俞州這么一提醒,文德帝就不免想起了很多被忽略的東西。 李淑儀長得不像他這個父親,似乎也沒有多像麗妃這個母親??! 麗妃壞歸壞,但相貌卻是國色天香,李淑儀要是像了母親,不至于相貌如今這般普通。 再加上俞州說的單雙眼皮論調,文德帝實在忍不住懷疑起來。 他突然想起來,當初他根本就不喜歡麗妃,對方進入太子府后并未獲得他的寵幸,麗妃能夠懷上孩子,還是對他下藥所致。 他就和麗妃因此有了一夜,然后麗妃就懷上了…… 如今想來,這是不是太巧合了些? 文德帝越想臉越黑。 不僅僅是可能被人戴了綠帽子的羞辱,還有這些年他念著父子之情,父女之情,總是對二皇子兄妹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