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首輔科舉文里重生了 第93節
當年事情結束后,羅玉瑩和管家其實就想把那些參與事情的穩婆和丫鬟滅口保密的,但殺人滅口,并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簡單。 當時孫知府還不是知府,羅玉瑩的勢力有限,meimei妹夫那邊也不給力,要瞞著孫知府進行,直接把好幾個人給殺人滅口的難度實在有點大,最后便只能打消念頭。 現在想來,羅玉瑩真是后悔極了,如今事情變成這樣,還不如當初冒險呢。 劉管家也后悔的不行,早知現在,當初他就不貪羅家給的銀子了,結果一步錯步步錯,上了羅家的賊船就下不來了。 如今也只能希望老爺晚點懷疑,給他們留出足夠挽救,掃清尾巴的時間。 — 但這可能嗎? 孫知府可是一城知府,能做到這個位置,便證明他也不是吃素的人。 因此,他一邊將衙門心腹派出去妻子娘家調查證據,一邊把劉管家的妻子抓起來嚴刑審問。 反正劉管家和其娘子都是他的奴仆,生死在他手里,就算冤枉弄死了也沒有關系。 劉管家娘子本來是不愿意說,抱著“坦白從寬牢底坐穿,抗拒從嚴回家過年”的心態,想死扛到底的。 但孫知府審問這種犯人的經驗多得很,直接把劉管家在外面有外室,當年會貪羅家的銀子,很可能就是為了養外室和外室孩子的事情,告訴了劉管家娘子,對方就松口了。 畢竟,劉管家娘子之所以愿意維護自己丈夫,純粹是因為劉管家表現的很愛她,當年也是因為她任性和丈夫打架,才不小心廢掉了丈夫那處,讓丈夫絕了后,心里一直挺愧疚的。 結果現在,劉管家壓根沒絕后,還一直在外面養外室,什么愛她都是假的,她瘋了才會犧牲自己的性命,去保丈夫和小三! 于是,劉管家娘子很快就把自己知道的事情,通通交代了出來。 然后……孫知府就更生氣了。原來不僅他的妻子給他搞了一出換子記,他的親弟弟,也想來一招偷天換日,謀奪他的家財! 當年,羅玉瑩算計嫁給他后,因不得他喜歡,為了穩固地位只能趕緊懷孕,并且搶在其他懷孕妾室之前生下嫡長子。 結果,沒想到孩子生下來后是個病秧子,羅玉瑩自然不甘心,擔心以后病弱的兒子爭不過那些庶子,被庶子掌家,讓她日子難過,只能想辦法挽救。 那時候,她meimei也正好生孩子,于是她就起了換子的念頭。 而能夠讓自己兒子從七品縣令少爺,變成四品知府少爺,羅玉琴當然愿意得很。 正好她夫君孫縣令,其實也一直嫉妒比自己優秀的哥哥,也便欣然參與了這個換子計劃…… 所以,他妻子的確沒有給他戴綠帽,但卻讓他給別人養了兒子,哪怕那個別人是他親弟弟,他也當了冤大頭! 若非蓬萊茶樓這一出話劇表演,他恐怕到死都不可能知道真相,一輩子的努力全為別人做了嫁衣。 畢竟誰能夠想到,跟他長的那么像的兩個兒子,根本就不是他的親兒子呢! 好好好,這些可真是他的好妻子,好弟弟,好心腹管家…… 被真相氣狠的孫知府,也不想等派出去的心腹回來再動手了。 現在沒有證據,他是不能隨便休掉妻子,但把人狠狠教訓一頓先出氣,還是沒問題的。 于是。 羅玉瑩還沒能等到劉管家處理完尾巴回來,就先遭了殃,被孫知府狠狠教訓了一頓后,關了起來。 順帶還有正好被叫到府上來的羅玉琴,以及那兩個假嫡子。 跑出去辦事的劉管家,自然也不可能逃脫,半路就碰到先去調查,找到證據返回來的衙門心腹,順道就把他一起綁了帶回來。 而孫知府在拿到自己被算計的證據后,直接二話不說,就先把妻子給休了,然后又聯系孫氏族長,和弟弟寫了義絕書! 給別人養兒子,還是繼承家業的嫡子,這種冤大頭的事情 是個男人就都不能忍。 孫知府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是比較低調的,因為實在太丟人了。 但到底休妻和義絕這種事情不小,消息還是難免傳了出來。 而又因為真相和話劇故事情節實在太過相似,更具有傳播八卦性,所以傳到最后,不僅府城富戶們知道了孫知府的家事,連府城百姓都有所耳聞了。 府城眾人:…… 這蓬萊茶樓不是有神仙,而是有毒吧。 第56章 府城書院21 古代傳遞消息的速度確實不如現代,可如果只是在府城內傳播的話,其實也不會太慢。 很快,孫知府家發生與茶樓話劇情節中雷同故事的事情,基本大半個府城的人都知道了。 然后便是一陣嘩然,蓬萊茶樓有神仙的傳言,是徹底洗不掉了! 畢竟有些事情,一次兩次都可以說是巧合,但達到三次,那就實在不能再用巧合來形容。 這下,別說普通百姓猜測的激烈,就是見多識廣的富戶人家,都開始忍不住懷疑蓬萊茶樓的神奇了。 “誒,孫知府家的事,你們都聽說了嗎?那些事情真跟茶樓話劇中演的故事一樣嗎?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 “有什么不可思議的?羅玉瑩那個女人,本來就挺心狠手辣的,你們這些年輕些的不知道,我們這些跟她同輩的人,卻是清楚的很……” “徐夫人說得是,我聽說當年羅玉瑩為了對付蘇大人后院的那些妾氏,把那些女人懷孕的弄小產,沒懷的下絕子藥,手可不是一般的狠?!?/br> “是呀,若非后來蘇大人發了大火阻止,那些小妾們怕是連命都保不了!” “……其實要我說呀,羅玉瑩給那些小妾們下藥有什么用?要下直接給男人下唄,庶子庶女又不是小妾一個人能弄出來的,根源還不是在男人身上” “誰說不是呢……” “不過話說回來,羅玉瑩有這種手段和心性,當年算計婚事,為保地位搞什么換子記,還真沒什么奇怪的?!?/br> “就是蓬萊茶樓的話劇故事,竟然和孫知府家的舊事如此相似,如此巧合,可真是有意思?!?/br> “不管這蓬萊茶樓背后的東家,是個神仙,還是個萬事通,演這一出話劇又想干什么,這下可都把孫知府給得罪了……” “不過對方敢這么干,應該也是有底氣的吧!就是不知對方的依仗到底是什么?” “是呀,真是讓人好奇得緊……” 一群夫人們悄悄聚在一起討論。 而府城的富貴老爺們也沒少湊在一起談論,敢惹一城知府,蓬萊茶樓的膽子真不小。 不過,比起關心茶樓背后的依仗,富貴老爺們的注意力,還是在話劇故事的情節中。 有孫知府這樣一個活生生的冤大頭例子,看過話劇的富貴老爺們,回到家后都默默的做出了個非常統一的決定。 那就是……趕緊把自己兒女們的身世都給調查一遍,包括庶子庶女都沒放過,就怕自己也像孫知府那般,成了冤大頭而不自知! 至于這一調查,其中還真有幾位老爺發現自己也當了活王八,差點氣吐血的事情就是后話了,暫且不多提。 …… 喬家。 從書院讀完書休沐回家的賀元柏等人,聽聞了府城中,關于蓬萊茶樓和孫知府家丑聞的消息后,也是被震驚了一大跳。 然后全部跑到了喬家來,詢問喬楠茶樓話劇怎么扯上孫知府的家事了? 盡管孫知府是因為他們茶樓話劇的提醒,才終止了自己當冤大頭的悲劇,但這到底是丑聞,如今鬧的這般沸沸揚揚,孫知府丟了大臉,肯定會記恨他們茶樓,而不是感激。 對此,喬楠當然不會承認自己在利用重生記憶搞事情,而是很淡定的眨眼道, “我也不知道事情會變成這個樣子,我就是隨便寫了一個故事而已,哪里知道會跟孫知府家的丑聞撞上呢?這真的是太趕巧了?!?/br> 賀元柏等人:…… 趕巧嗎?巧的你故事主角,竟然就跟人家真名差一個字? 眾人看出來喬楠是在裝糊涂了,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秘密,既然喬楠不愿意說,他們也不好再追問下去。 不過得罪了孫知府,卻是個很嚴重的事情,對方到底是地頭蛇,土皇帝,他們即便有青山書院撐腰,接下來怕是也會有麻煩了。 幾人都有點憂愁。 唯有喬楠和俞州淡定依舊,因為他們知道在大皇子和三皇子離開之前,孫知府是不敢有什么大動作的。 俞州露出笑容安慰幾人,“你們不用擔心,孫知府暫時不會動我們的?!?/br> “為何?”幾人不解。 俞州半真半假解釋,“之前我不是跟你們說過,京中有幾位貴人也到青山書院來求學了嗎?” “蒼山府是個極為繁華的府城,因此,蒼山府知府之位,競爭也十分激烈,在幾位京城貴人的眼皮子底下,仗勢欺壓百姓,孫知府就得等著給別人讓官位了,他不會那么傻的?!?/br> “可孫知府能夠咽下這口氣嗎?明的不行,他恐怕會來暗的吧?” 賀元柏幾人還是擔心的很。 主要是孫知府這次簡直就是大型社死案例,如此丟臉,實在是很容易被氣到失去理智??! “這倒是有可能,但他應該沒機會對我們下手了……” 喬楠端起茶杯喝了口,笑容意味深長。 他既然對孫家出了手,便不會再給孫家反擊的機會。 賀元柏等人聞言若有所思。 另一邊。 李承巍聽到自己弟弟干的好事,差點沒把嘴里的茶給噴出來。 之前知府夫人指使人給俞州送美人這件事情,他也已經調查出來了,正想著怎么給弟弟出氣,沒曾想弟弟自己就把人給收拾了。 這可真是好一出大戲! 就是連孫知府自己都不知道的秘密,他弟弟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喬家不就是縣城一個商戶嗎?他弟弟還真是神通廣大。 夙清猜測道,“應該是偶然得知吧,知府夫人的meimei就在臨江縣,喬家產業中有酒樓,說不定對方就是在酒樓吃飯醉酒時說漏了嘴……” “畢竟知府夫人雖然厲害,到底還是被她meimei給算計了,那meimei心中應當是得意的很,平日里守著秘密不能炫耀,喝了酒,便容易得意忘形了?!?/br> “此言有理,喝酒易誤事,看來我們以后也應當更加注意這些細節才是……” 李承巍點頭,也只有這個解釋說得通。 難不成他弟弟還真是神仙下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嗎?那實在太瞎扯了。 李承巍暗暗想,成功的錯過了真相,但也不能怪他,實在是重生這種事情太過匪夷所思,真的很難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