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首輔科舉文里重生了 第85節
而退到臺下幕后的董文宣一群表演者,看著茶客們不斷叫喊他們角色名字,不斷往臺上扔銀子的畫面,也是激動地滿臉通紅。 這種萬眾矚目的感覺沒有人不會喜歡! 特別是像董文宣這些,曾經在花樓里專門靠人追捧生活的人,不管心中如何看得開,都是無法忘記自己年輕時候風光的。 飾演許仙的哥兒樂笙,更是直接激動高興得哭了,抓住董文宣的手滿臉通紅,說話也語無倫次了, “文宣哥,你看,好多人在叫我,給我扔銀子,我,我沒想到我也能有這么多人喜歡的一天,文宣哥,我,我現在是不是也算紅牌,花魁了?” 到底才剛從花樓里出來,樂笙對自己戲子的身份還有點沒適應,自己受歡迎,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名角花旦,而又是花魁紅牌。 他真的太高興了,他是個長相英氣的哥兒,因為不太符合時下審美,導致他原來在花樓里的生意一直很普通,從來就沒有體會過其他姑娘哥兒那種被人一擲千金的風光時期。 這其實讓他一直挺自卑的,結果沒想到如今都二十多的年紀,都不鮮嫩了,反倒被人追捧了,感覺真是有些恍恍惚惚。 旁邊飾演青蛇的哥兒流澍,也是差不多的反應,滿臉一副‘我竟然也成紅牌了’的表情。 董文宣沒好氣一人拍了腦門一巴掌,教訓, “什么紅牌花魁,咱們現在已經不是樓里的姑娘哥兒了,不許再說這種話!這里是茶樓,來這里的大多都是文雅之士,咱們不能再把樓里的那套帶過來,不然壞了茶樓名聲,東家會不高興的?!?/br> “對對對,咱們現在是戲子,不是妓子,賣藝不賣身!不止男人喜歡我,女人哥兒也喜歡我了……” 樂笙捂住腦門傻笑,他太喜歡現在的生活了,他喜歡當許仙,他以后也要一直當許仙。 流澍符合連連點頭,“對,咱們不當花魁紅牌了,那文宣哥,咱們這現在應該叫啥?戲子這都咋叫來著?” “好像是名角花旦吧,不過咱們這是話劇,也不知道這樣叫對不對,回頭問問東家吧,免得以后犯忌諱?!?/br> 董文宣比較謹慎,他好不容易才找到這么個好活計,可不想因為一時不小心弄丟,再回去干老本行了。 今天在臺上演戲唱曲的感覺真好,茶樓里的茶客,再也不會用那些下流的眼神看他,剛剛大家都被他演的角色感動哭了! 這樣的日子真好。 董文宣幾個飾演主角的人高興,其他群演哥兒姑娘們也歡喜得很,因為東家說了,只要他們表現好,以后他們都有機會當主角,像董文宣幾人這般受歡迎。 …… 蓬萊茶樓再次在府城火了。 當天看完話劇的茶客們,回去之后就像現代追劇女孩般,極力得跟自己認識的人進行推薦。 男子們顧忌面子自持身份,情況還好點。 女人小哥兒們,就真是毫無顧忌了,畢竟這個時代富貴人家的姑娘哥兒,每天生活除了宅斗和八卦,真的就沒其他事情可做了,像話劇這般好看的消遣娛樂,簡直就是推薦中的推薦。 短短幾天,府城富貴人家的女人哥兒們見面第一句話就是,“誒,你看《白蛇青天傳》了嗎?” 如果回答沒看,那保準兒就被抓住強烈安利推薦一番; 要是回答看了,這更好,大家就可以一起討論劇情了!包括普通百姓們,都有不少在討論蓬萊茶樓的話劇表演和劇情。 因為蓬萊茶樓也不是只接待富貴人家的公子小姐,普通百姓要是家境稍微好點,又不嫌棄在大堂位置擁擠的話,偶爾也是可以來茶樓消遣一次的。 話劇中,除了白蛇和許仙的愛情故事廣受歡迎和傳播外,話劇里幾個懲惡揚善,帶著科普性質的小故事,也被大家津津樂道。 而讓喬楠和俞州都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只是靈光一閃,在話劇中添加的這幾個科普小知識,竟然在府城引起了不小風波,也真正將他們茶樓的名氣給徹底打響。 這事情還得從《白蛇青天傳》第一天上演那日說起。 那日,茶樓中的客人們看完話劇后,雖然還很意猶未盡,依依不舍,但到底天色已近黃昏,茶樓晚上不開門,大家不想走也得走了。 但由于當日看得實在來勁兒,高漲的情緒消不下來,于是,其中有幾個紈绔少爺,就決定干脆去酒樓,邊吃邊繼續聊觀看心得。 然后幾人就在去酒樓的路上,碰到了一場和他們剛剛看完的話劇故事中,極為相似的熱鬧。 那熱鬧情況并不復雜,就是一對穿著窮酸的中年夫妻,正攔著個年輕漂亮的姑娘哭求。 哭求內容大概是:中年夫妻是那漂亮姑娘的親哥嫂,因為家中母親臨終,想見自己被過繼出去的女兒最后一面,因此夫妻倆便來府城尋人。 可漂亮姑娘是個狠心的,記恨當初家里把自己過繼了出去,于是死活不肯回去見親生母親最后一面,更堅決不認親哥嫂,狠心表示他們是陌生人。 中年夫妻哭訴,當初家里會把meimei過繼出去,也是因為家里太窮,怕養不活孩子,才想過繼給meimei尋求生路,不然也不會給meimei找個條件好的養父母。 結果meimei卻如此記恨,不愿認他們也罷,竟連親生母親最后一面都不見! 為了母親遺愿,他們夫妻今日是一定要讓meimei回去,求的綁的,都得把事情辦成了,真是哭得好不可憐…… 再對比那漂亮姑娘氣急敗壞大罵騙子的樣子,周圍百姓就相信了可憐的前者,紛紛對著漂亮姑娘指點議論。 于是,對于中年夫妻強行把漂亮姑娘拖上牛車的舉動,眾人都沒有阻止,甚至還有好心的路上上去幫忙。 這本來就是個很普通的家庭鬧劇,幾個紈绔大少以前壓根不會多關注。 但那日,他們才剛剛看完話劇,對于話劇里的故事情節,還記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看到這場景,瞬間就想起了話劇故事中,許仙和白蛇青蛇,智斗狡猾拐子的那一段,這畫面真的太相似了有沒有? 這對中年夫妻,該不會就是那種jian詐狡猾的拐子吧! 幾個紈绔大少越看越不對,越想越覺得中年夫妻有問題,再看那漂亮姑娘哭得撕心裂肺,頓時就沒忍住少年意氣,沖了出去阻止。 反正要是搞錯,大不了就道歉賠銀子,他們又不是賠不起; 這要是真搞對了,那他們豈不就是傳中的見義勇為,現實版的許仙許青天,回頭還不把府城的小娘子小哥兒都迷死? 于是,幾個還處于熱血中二期,平時不干正事的紈绔大少,這回還真陰差陽錯地做了件好事。 最后事實證明,那對中年夫妻還真是對狡猾的拐子,什么哥嫂哭訴,都是想強拐人家漂亮姑娘的手段計策。 真相大白后,周圍百姓無不豎起大拇指夸贊,沒想到這幾個平日里人嫌狗厭的大少爺,竟也有做好事兒的一天,值得表揚! 讓這幾個從來沒有獲得過別人贊美的紈绔大少,十分飄飄然。 而更讓他們驚喜的是。 那漂亮姑娘身份還不普通,竟是府城同知夫人來投親的meimei,同知夫人因此十分感謝幾個紈绔大少,給他們家里帶去了不少好處。 由于當日在場百姓眾多,如此曲折離奇的事件,自然很快就傳了出去。 百姓們再得知幾個紈绔大少這次,之所以表現會如此英勇機智,都是從蓬萊茶樓話劇中學到的本事,頓時對蓬萊茶樓刮目相看。 沒想到這茶樓演個話劇,竟還能教人本事,真是厲害! 當然。 就這件事情,也只是能讓討論蓬萊茶樓的人更多點而已,真正讓蓬萊茶樓名氣被打響的,是緊接著幾個村民到府城衙門,敲響的伸冤鼓。 而這幾個村民之所以會跑來敲伸冤鼓,沒別的原因,就是聽說了蓬萊茶樓的話劇故事后,發現了自家的冤情! 幾個村民是一家人,姓周,乃是府城附近村里的人。 這周家雖只是個普通村戶,但在府城這方圓百里內,卻十分有名,就是這名氣,不是什么好名聲罷了。 所有的事情,還得從十幾年前說起。 當初,周家雖也只是個普通村戶,可因為家里人勤快肯干,一家子努力很是存了些家底,生活是村里比較富足的存在。 也因此,周家的大女兒在說親時,就說上了村里同樣比較富裕的鐵匠鄭家,是個很不錯的門當戶對婚事。 兩家歡歡喜喜結親,兩小輩婚后也非常恩愛,丈夫打鐵養家,娘子cao持家務,日子和和美美。 可誰也沒想到的是,就在成親后半年,周家大女兒不知道發了什么瘋,竟把自己丈夫給毒死了! 鄭家死了兒子,當然不會罷休,鬧著就要把周家大女兒送去衙門。 可周家哪里能答應?即便周家愿意舍棄女兒,周家宗族也不允許這種事情出現!族里要是出了個毒殺丈夫的歹毒姑娘,其他同樣姓周的閨女哥兒,還怎么找親事? 于是,在周鄭兩家的族老調解下。 此事以周家賠銀子,把大女兒接回家,再將二女兒免聘禮,嫁給鄭家另外一個還沒成親的兒子做媳婦,如此賠償道歉結束。 原以為恩怨就此了解,可誰知,就在大半年后,周家的二女兒,又發瘋把鄭家的另一個兒子給毒殺了! 周家:…… 周家接到消息后差點沒吐血,搞不清楚自家閨女咋回事。 怎么大女兒殺夫就算了,二女兒也殺夫??!到底是他們家風水出了問題,還是他們家閨女有什么怪??? 鄭家再次死了兒子,當然又鬧了起來。 而周家和周家宗族,為了名聲著想,自然又是百般勸說求情,希望鄭家不要把事情鬧大。 于是,最后經過調解,周家再次賠了鄭家大筆銀子,順帶把家中最后一個沒成親的小哥兒,再次免聘禮的嫁到鄭家后,才又把事情擺平。 其實這次周家是不太想再把哥兒繼續嫁到鄭家去了的。 他們不是懷疑鄭家有什么貓膩,畢竟誰家會專門把自己兒子害死,來坑人?那不是瘋了么。 周家人就是覺得,原本好好的兩個女兒,在嫁到鄭家后都跟中邪了似的竟然跑去殺夫,簡直邪門,他們和鄭家該不會是八字犯克吧? 萬一這個小哥兒嫁到鄭家后,也學他兩個jiejie發瘋,他們周家人還活不活了? 但鄭家那邊不干,強烈要求周家再嫁個人過去。 原因是:鄭家連著死了兩個兒子,因為收了周家的賠償銀,為幫周家和周氏宗族保住名聲,沒有透露兒子死亡真相。 所以現在,外面的村民都以為他們鄭家風水有問題,覺得他們家兒子短命,根本不想和他們說親。 現在他們家小兒子說不到親事,周家不嫁人過來,他們小兒子豈不是要打光棍?這可不行! 至于周家已經連著兩個女兒,把他們兩兒子殺了,他們怎么就對周家哥兒不嫌晦氣,還想娶。 鄭家的回答是:誰讓他們小兒子現在說不到親事了呢?之前周家兩閨女毒殺丈夫,那是自己歹毒,這跟相克犯沖根本沒關系。 周家小哥兒性格膽小,而且他們這次也會把人看緊,就不信還能出現之前的事兒! 受害家屬最大,周家人沒辦法,最終也只能滿足鄭家的要求,就這心里忐忑得很,總覺得他們和周家就是犯沖。 果不其然。 周家小哥兒嫁到鄭家半年后,就又傳來了壞消息,這小哥兒真的也學他兩jiejie那般發瘋,也把自己丈夫給殺了,還同樣是毒殺。 周家人:…… 他們就說犯沖吧,偏偏鄭家人不相信! 周家人真的吐血了,鄭家人也很惱火,周鄭兩家族長也很心力交瘁。 天知道這周家的姑娘哥兒是怎么回事,怎么一個個都那么喜歡殺丈夫,每次都還是下毒老套路,這是生怕坑不死夫家娘家嗎? 可不管如何,事不過三,這回鄭家再也不接受調解了。 周家不僅再次賠了大筆銀子,之前兩個女兒殺夫的事情也兜不住,全部被紕漏了出來,周家從此臭名遠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