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首輔科舉文里重生了 第7節
不過書中描寫不太具體,當時他也就沒多想,只是感覺有哪里怪怪的。 現在看來…… 俞州深呼吸,“那趙兄你可以把兩個喬家哥兒都娶了,何必退婚呢,喬家哥兒本就傷了身體,你再退婚,置那小哥兒于何地?” 這個世界哥兒地位等同女子,古代女子不能生孩子又被退婚是什么下場,想想就知道了。 畢竟這又不是現代,分手離婚明天還能更美好,他一個現代人都知道這些古代規矩!這個主角攻在搞什么呢。 趙立軒再次苦笑,“我知這不是君子所為,但母親以死相逼,為人子女,我怎能眼睜睜看著母親去死?俞兄,世上無完事,仁義兩難全?!?/br> 所以你就能眼睜睜看著人家哥兒去死? 明知道你媽是錯的你不勸說就算了,助紂為虐之后竟然還有臉感嘆仁義難全? 俞州:…… 這個傻逼玩意兒。 他突然有點氣堵,覺得自己被騙了,沒想到主角攻竟然是這樣的人。 看著趙立軒還滿臉苦澀,一副痛苦為難的模樣,好像他才是天下最苦最慘的那個人一般,俞州簡直無語之極。 “行吧,那趙兄你好生休息,我便告辭了,他日再聚?!?/br> 心中搖頭,俞州起身作揖,然后轉身離開。 他日是不可能再有他日了,趙立軒這種人,實在是不可相交。 第7章 商戶贅婿7 東平村里的對話,喬楠這邊并不知道。 倒是喬家分家過繼的事情,在經過幾天時間的準備后,終于可以進行了。 雖說喬家如今已經是縣城里的富商,但實際上富起來也不過才短短二十多年的時間,是從喬祖父這里發起來的,其中還有不少喬家宗族的幫助。 所以,在自己老家的族老們面前,喬祖父是不敢造次的。 而族老們在了解完喬家今日之舉真相時,一個個也是氣得不行,直呼家門不幸,怎的就出了兄弟爭夫這等丑聞,若是傳出去,喬家宗族可真真是臉面無光得很。 好在喬家還有點分寸,知道家丑不外揚的道理,沒把事情往外面鬧。 如今雖說兩房人鬧得要斷絕關系了,但確實也是目前比較好的解決辦法之一,或許喬父的要求有點太過不近人情,可誰讓楠哥兒傷了身體呢? 喬父疼寵妻兒的名聲大家都有所耳聞,怪也只能怪二房觸到了逆鱗。 眾人齊聚一堂。 幾位族老環顧喬家眾人,做最后的確認,“分家過繼的事情,你們都確定好了,一旦分家過繼,你們就是兩家人,他日富貴各不相干?” “大房確定了?!?/br> 喬父首先代表大房發言,絲毫沒有猶豫。 二房倒是想說不,但現在的情況還能有挽回的余地嗎?大房分家并過繼出去,已經是既定的事實,除非他們想喬旭做的事情傳出去。 到時候不僅喬旭的名聲完蛋,兩房的關系也仍舊會鬧僵,還不如此刻隨了大房的愿,總歸還能保住名聲,不至于什么都留不下。 喬二叔也只能臉色難看的跟著點頭,“二房也同意?!?/br> 喬祖父和喬祖母臉色就更不用說了,全程黑著臉就像誰欠了他們幾百萬兩銀子似的。 事已至此。 幾位族老也不再多勸,點頭繼續,“好,既然你們已經決定,那便開始吧……” 既然是分家,首先當然是清點喬家目前所有的財產。 說實話,喬家雖是臨江縣城的富商,但臨江縣并不是那種特別繁華的大縣城,因此縣城中的‘富商’含金量其實并沒有普通人想象的那么高。 整個喬家的產業總結下來,表面公賬情況大概如下: 兩家雜貨鋪、一家糧店、一家酒樓、一個布莊,以及1500畝良田,5萬兩現銀。 至于各家的私房錢就不拿出來說了,畢竟分家可沒有分私房錢的道理。 既然已經撕破臉皮,大房還要過繼出去,喬祖父覺得面子上過不去,心中又有氣,做事情也就難免更加絕了些。 喬祖父冷冷道, “我喬家的產業,自然是留給喬家的子孫后代,既然大房不想再當喬家子孫,這喬家的銀子自然也沒有分給外人的道理?!?/br> 此話一出,屋中神色各異。 幾位族老暗自搖頭,覺得喬祖父實在有些老糊涂了,即便大房要過繼出去,可終究血緣關系變不了,只要還有情分在,喬父將來還會真的眼睜睜看著自己親爹不管? 要知道喬家二房精明是精明,但能力真不能和大房比,喬祖父把事情做得這么絕,這是要硬生生磨掉大房心中最后的念想啊…… 果不其然。 幾位族老看向大房這邊,喬父等人似乎都并不意外,神情顯得很是平靜,也代表著對喬家再無一絲情分。 而二房那邊就是滿臉喜色了。 既然大房要走的事實無法改變,他們自然就想在分家上更多得些利益。 喬祖母心中也是暗暗得意,不虧她花費這么多年的功夫籠絡丈夫,大房這個原配之子就活該給她的兒女做墊腳石,當牛做馬半輩子。 只是喬祖父想讓大房凈身出戶是絕對不可能的。 喬父直接把早準備好的東西拿出來, “咱們喬家是商戶,沒那么多規矩,既然要將大房過繼出去,那么父親想把東西給誰,是您的自由,做兒子的無權干涉,也沒有任何意義。但兒子從未聽說過原配的嫁妝,不給原配之子,反而給繼妻之子的?!?/br> “兒子不知道咱們家的田產名字,現在寫的是誰,但在父親續弦之前,兒子卻是保留了一分官府備案。想來父親深明大義,應當不會做出貪墨發妻嫁妝這種齷齪之事吧……” 在喬家生活多年,喬父怎能不知道自己親爹的德行。 他娘是父親發家之前娶的妻子,當時喬家窮得很,可想而知她娘能嫁過來,條件肯定不會多好,除了勤快會干活,相貌和性格都普通得很。 因此發家之后,父親便開始嫌棄糟糠,不僅納了妾室,還和另一個商戶崔家的庶女,也就是現在的喬祖母勾搭上了,想要娶平妻。 他娘受不了丈夫如此給自己羞辱,這才郁郁而終。 當時喬父已經是記事的年紀,怨恨父親和繼母得很,也心知等繼母進門后自己肯定沒有好日子過,于是便在其他好心人的指點下,早早就把母親的嫁妝清單證據保留了下來。 防備的就是現在這一天。 “……” 喬祖父和喬祖母這邊聽到喬父的話,就是臉色大變了。 要說喬家最大的產業是什么? 不是鋪子,也不是銀子,而就是那1500畝良田! 在古代,田產的價值是現代人根本無法想象的,鋪子沒了可以再買,銀子沒了也可以再賺,但良田沒了,你就算有銀子,一時半會也再置辦不回來。 田地是這個時代人的生存根本,大家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是絕對不會賣掉自家的田地。 而喬家1500畝良田,都是當初原配王氏置辦的。 王氏是個典型的鄉下村婦,她不懂經營生意,但她知道買田不會虧啊。 所以家里發財后,手里但凡有銀子就會置辦成田產,又因為聽多了縣城那些有錢老爺拋棄糟糠的事跡,就很聰明的把田產記在了自己的嫁妝名下。 想著萬一自己也被拋棄,也不至于凈身出戶那么慘不是? 喬祖父一直覺得發妻是個粗鄙愚笨的婦人,輕視之下自然沒有太過防備,就被發妻鉆了空子…… 不過也因此,讓后面進門的喬祖母差點沒氣死。 為了不讓這么大一筆財產落在原配繼子手中,喬祖母多年來一直在費心費力的洗白這些田產,結果沒想到喬父竟然早有準備。 她這些年的功夫可謂都是全做了無用功! 喬祖父也氣急,當即怒吼,“那些田產是老夫銀子買的,就你娘家里那破落戶,她哪里來的嫁妝!” 他一個銅板都不想分給這個不孝的大兒子,何況是1500畝良田,喬家最大的一份產業。 “但根據官府備案記錄,那確實是我母親的嫁妝,父親若是有疑問,可以去官府查詢,官府記錄總歸是不會有錯的,還是父親覺得官府辦事不利,這等小事都會失誤?” 反正鐵證在手,喬父實在懶得爭吵,一句話就堵住了喬祖父的嘴。 他們小小商戶哪里敢去質疑官府辦事不利?怕是不想活了吧。 喬祖父氣得額頭青筋暴起。 喬祖母和二房眾人更是臉色難看不已,把1500畝良田全部給大房,那還不如直接平分家產呢! 畢竟良田有價無市,他們得到的鋪子和現銀,表面價值更高,實際價值卻是大打折扣,兩者不能正常相比。 喬祖父可以選擇不把自己的產業分給大房,讓大房凈身出戶。 但是對方卻不能扣留原配妻子的嫁妝,哪怕這個嫁妝是對方婚后置辦的,但只要官府備案是女方的,那么這份東西,就只能由喬父來繼承。 否則按照律法,喬祖父侵吞發妻嫁妝,是要進官府大牢走一遭的。 這就是喬父敢提出分家過繼的王牌。 幾位族老見此,開口幫腔, “喬四(喬祖父族中稱呼),凡事留一線,日后好相見。你不想將喬家的家業分給過繼出去的兒子,大家無話可說,但王氏嫁妝的確該由王氏親子繼承,你無權處置扣留?!?/br> “若是你執意如此,敗壞了喬氏一族的名聲,那你們縣城喬家,今后也便不要再留在喬氏族譜上了?!?/br> 喬父經商能力好,看著比較有出息,幾位族老心里都是比較偏向大房的。 而現在的喬家還沒有發展到不需要依靠宗族,反讓宗族依靠喬家的地步。 所以喬祖父聽到幾位族老的警告,霎時就xiele氣勢。 最終。 喬家的分家結果就是,大房沒有得到喬祖父名下的任何一份產業,算是凈身出戶,但拿到了原配母親的1500畝良田嫁妝。 以及過繼到了喬氏宗族另一戶已經死絕戶的族人名下,從此和喬祖父等人再無親緣關系,日后富貴貧窮也都再不相干…… 對此結果,喬楠很滿意。 如今看似他們大房損失了一大筆產業,但實際擺脫了兩尊長輩大佛,以及二房這群吸血蟲,才是分家最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