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她一心禮佛 第213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替嫁夫郎后、帶著空間穿六零:我繼承億萬家產、六零之福運炮灰、星震、穿成死對頭的性愛處理器、女主她有靠山[快穿年代]、軍官野又撩,扛嬌美人回家養崽崽、【快穿】我只是個打工人、我在首輔科舉文里重生了、女配自救靠美食
當下,無數將領面容沉肅,上前領命。 決策商議結束之時,已值深夜,而丟失海城的緊迫感,籠罩在了每一個昊周將士的心頭上。 這一夜,許多人未眠。 次日一早,天還未明,昊周所有大軍便已經整合,待得郁舜一聲令下后,全軍沖鋒。 昊周做出這樣大膽的決策,亦是讓大徽這邊始料未及。 在極端迫切的情況之下,昊周百萬大軍反撲,所有昊周將士處在了這等背水一戰的緊迫感中,竟是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兇猛勁。 接連三場戰役,均是大戰告捷。 且在其中最為關鍵的一場戰役之中,郁舜親率親兵,連破大徽七個鎮子,還直接攻破了源城。 攻下源城,令得多日以來持續處在了低迷情緒當中的昊周大軍,終是能夠停下喘一口氣。 而在此戰結束之后,兩方各自占據了一座城池,此前的碰撞之上亦是有輸有贏。 似乎整體的局面,都尚且處在了一種可控的范圍內。 但唯有昊周的將領們清楚,在他們集中所有的兵力反撲,想要趁著溫月聲不在,一舉吞沒了大徽邊疆四座城池的時候。 昊周內部,已經有近七日沒有任何消息傳出了。 海城攻破之后,整個昊周國內的局面如何,他們皆是不得而知。 而在郁舜選擇了繼續強攻之后,溫月聲是留在了昊周之內,還是轉而回到了正面戰場,亦是不得而知。 七日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可放在了戰場之上,卻已經足夠要命。 更別提,原本預想的同時攻下大徽四座邊疆城池的場面并沒有出現。 在鏖戰了多日,己方傷亡亦是不小的前提之下,才堪堪吃下了源城。 且能夠攻破源城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郁舜御駕親征。 整個戰場之上的情況,其實早已經在不知不覺當中發生了倒轉,從前昊周內,擁有了無數驍勇善戰的猛將,有著最強的兵馬。 而如今反了過來,大徽猛將倍增,為首的章玉麟,甚至有著超乎于此前昊周武將的兇猛能耐。 在陸青淮重傷未愈的前提之下,不依靠大徽皇帝,依舊能夠抵御得住昊周的猛烈進攻。 這般情況下,就已經不是明面上雙方各自損失了一座城池那么簡單的了。 攻破一個源城,都尚且這般吃力,想要吞噬下其余三座城池,尤其是章玉麟本人鎮守的主城,尚且還不知道要耗費多少的精力。 而昊周內部沒有絲毫的音訊傳出,就更讓這些昊周將領心中沒底了。 好在,第九日時,終是有了消息傳出。 郁舜留在了昊周境內的兵馬,探測到了大徽軍隊的動向。 得知大徽軍隊,在知曉郁舜未曾回防之后,并沒有大肆進攻,但也沒有退出海城。 眼下海城的情況不明,因大徽皇帝坐鎮的緣故,探子并不敢深入,所以并不清楚海城內部的情況。 聽得這么一番話,昊周一眾將領俱是長松了一口氣。 若是這樣的話,大徽軍隊多半已經退出了昊周境內。 源城失守,對于大徽而言,當是個沉重的打擊才對。 如他們所想的一般,沒過兩日,就傳出了大徽軍隊已然退出了海城的消息。 但誰都沒有想到,這個退出海城的消息,對昊周而言,并非是個好消息,而是真正潰敗的開始。 剛聽得大徽軍隊撤離,郁舜幾乎是瞬間就做出了決定,讓主城外的昊周軍撤離。 當時許多昊周將領都未能夠反應過來。 按理說,大徽軍隊哪怕是從海城撤離,也應當趕赴源城才是,畢竟如今失守的是源城。 主城外屬于正面戰場,那邊兩方下的兵馬都非常多。 郁舜御駕親征源城,卻也沒有動用主城原本的布設。 主城戰場是兩邊僵持得最久,也是最難以撼動的一個戰場,輕易動不得。 郁舜的旨令一出,這些昊周將領當下便是心底發沉,難道從海城撤離的大徽軍隊,目標在于主城? 然而事態的發展,遠比他們所想象的還要嚴重。 因海城被大徽徹底掌控,消息滯后,導致他們知道大徽從海城出兵后,主城前的主戰場已經淪陷了。 江焰帶著幾十萬的大徽大軍,與章玉麟一起,首尾夾擊,將駐留在了主城外,由泰蘭統率全軍的昊周大軍包圍。 泰蘭主戰場之上,原已經不敵章玉麟,大徽突然增加幾十萬援軍,這些將士還俱都是皇城親衛軍,屬于絕對的大徽精銳。 他率領全軍苦苦支撐,等待著援軍,可到底是不敵大徽快八十萬大軍的圍堵。 在重重包圍之下,即便竭盡全力,也是雙拳難敵四手。 這一仗,昊周慘敗。 傷亡極大,還被大徽俘虜了近二十萬人。 主將泰蘭,在大軍潰敗之時,由身側的將領護送著撤離。 卻在撤離的途中,遭遇江焰半路堵截,最后在主城那代表著昊周與大徽交接點的邊防線之上,被江焰斬殺,戰死邊疆。 泰蘭戰死,其身邊的二十一個昊周大將,多半被大徽俘虜,少數死于章玉麟手中。 五十萬大軍潰散,只在短暫的片刻之間。 源城內部接到了消息時,整個昊周大營內,俱是死寂一片。 在此番變動之前,他們人人都還覺得,此番邊疆之戰,不過是你來我回,彼此都有輸有贏。 兩方還處在了一種微妙的平衡里,想要分出勝負,說不準這一戰要耗上好幾年的時間。 可誰都沒想到,兵敗竟是來得這么快,也來得這般急。 而再回想起來,兩方主帥在無形之中過招,每一次都是大徽皇帝贏了。 溫月聲攻占海城,郁舜破釜沉舟,短時間內獲得了取勝,但卻因為失去了海城內的消息,讓大徽直接釜底抽薪。 眼前的這個大徽軍隊,再也不是多年前的那一支弱旅。 不光決策做得極端果決,且這大徽將士還遠比他們所想象的要兇猛。 導致這一戰,昊周直接失去了還手之力,痛失主將的同時,被大徽剿滅了這么多的將士,這邊疆之戰,怕也是要潰敗了。 而如他們所想,近八十萬大徽大軍匯聚在了一起,兇猛得不可思議,接下來的三日之內,即便昊周大軍已經收到了消息,離主城稍微遠些的珞城將士,撤退得也還算順利,直接匯聚了源城。 可另外一個距離主城較近的城池,便沒有這么好的運氣了。 那邊駐守的十萬昊周大軍,直接被大徽吞沒蠶食。 從前讓他們瞧不起的大徽將士,眼下氣勢滔天,所到之處,摧枯拉朽般,斬斷了昊周將士的生機。 到得這個時候,無論是昊周的將領,還是底下的將士,也是終于反應了過來。 不知不覺之中,昊周已不是大徽的對手。 或許在兵馬的實力之上,兩方還有些差距,可溫月聲及溫月聲手底下的那批猛將,才是主導一切戰局的關鍵。 從章玉麟到了江焰、陸庭玉、陸紅櫻,人人俱是能夠領兵打仗的好手。 那陸紅櫻所率領的女軍之中,還出現了一個軍師般的人物。 昊周將士并未見過對方幾次,只知道那個人乃是大徽的一個文臣,姓齊,說是前些年才考上來的狀元,如今便已經是大徽重臣。 對方在陸紅櫻身邊,猶如猛虎添翼,那支從前沒被多少人放在了眼里的女兵,一路將昊周最為兇猛的軍隊殺穿。 逼得他們走投無路,只能夠投降。 而除去了這些猛將之外,最為主要的,還是在于大徽皇帝溫月聲的身上。 從開打,到最后大徽占據了主要的勝利,對方的每一個決策,都果決并且不留任何的退路。 這才導致了整體局面上,近乎碾壓式的勝利。 這位大徽女帝不僅僅是強,且還有著極強的心性和手段,堪稱用兵如神。 昊周多年,才擁護得一位似郁舜這般有勇有謀的新帝,而這位女帝,卻是從潰爛腐朽的大徽王朝里,一路廝殺至今。 似乎,從對方出現伊始,郁舜同她對上的每一次戰局,無論是此前兩國間的武斗,還是此后戰場上的廝殺,從頭到尾,郁舜都沒有贏過。 而此番,似乎亦是如此。 消息傳入源城的時候,整個昊周大軍都格外沉默。 正面兩場潰敗,令得整個邊疆戰場之上,昊周大軍剩余不到四十萬兵馬。 雖說有郁舜統率,且這些兵馬俱都是昊周精銳,與大徽尚且還有一戰之力,但……他們所要面對的,是近八十萬的大徽大軍。 在人數近乎于碾壓的前提之下,昊周好似已經沒有了任何翻盤的可能性。 甚至連帶著昊周的將領亦是這么想的。 因為在連續兩次兵敗的消息傳出來了之后,郁舜已經下令撤出源城,整兵前往海城。 這般情況之下,就跟兵敗撤退沒有任何的區別了。 這個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源城,他們待了尚且不足半月,便要撤離。 天剛蒙蒙亮,昊周大軍整軍離開時,許多的將領,俱是都沉著一張面容。 在壓抑的氣氛之中,郁舜率領著所有的昊周大軍,從源城方向取道,穿過了一處沙漠,直接從另外一個方向,抵達了海城。 因為正面戰場已經失利,此刻趕回了海城,在所有人的眼中,便是要將殘余在了海城的大徽將士趕出去,用以保住昊周的邊防線。 只是到了海城外時,郁舜卻忽然下令整兵。 底下的將士皆是不明所以。 接連挫敗之下,不僅是這些將士和將領,就連褚冽弘的臉色都很是難看,他見得郁舜忽然下令整兵,驟然回過了神來。 他突然抬頭,看向了前方格外安靜的海城,剎那間,將所有的事情都想明白了,隨后不可思議地看向了郁舜。 烈日之下,郁舜的眼眸深邃,眸光復雜。 他一身金色的盔甲,端坐在了馬背之上,眺望著不遠處的海城。 褚冽弘神色變了又變,不可思議地道:“……海城一直以來,都是昊周的地界,大徽整兵三十萬,從海城離開,不可能一丁點的消息都傳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