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她一心禮佛 第140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替嫁夫郎后、帶著空間穿六零:我繼承億萬家產、六零之福運炮灰、星震、穿成死對頭的性愛處理器、女主她有靠山[快穿年代]、軍官野又撩,扛嬌美人回家養崽崽、【快穿】我只是個打工人、我在首輔科舉文里重生了、女配自救靠美食
這可能性便幾乎不存在了。 作為皇子不能生育,此事甚至比蕭銳謀逆之前,斷掉了一臂還要嚴重許多。 公主府內靜悄悄的,溫月聲手底下的人都不是多言的人,便是知曉了這等皇家秘事,卻也沒有到處去宣揚。 但沒想到公主府內的人守口如瓶,這件事情卻跟長了腳似的,鬧得滿京城內沸沸揚揚。 起因在于渭陽王回府后是越想越難受,又想到了周曼娘說他府中侍妾給他戴了綠帽子,怒從中起。 當即下令徹查了那個妾室。 沒想到這一查,竟是在隔日的傍晚,就直接抓到了這妾室與人私通。 渭陽王當下人都快氣瘋了。 要命人處置了那妾室,不想對方敢做這樣的事,早就留了后手。 他這邊還沒動手,那妾室就已經將他不能生育的事,散播得滿京城都是。 渭陽王生性風流,府中姬妾眾多。 從前便是張菲顏管得厲害,他也沒少往府中帶人。 此番鬧出事來的這個妾室,就是他從戲樓里帶回來的,很得他的寵愛。 對方接觸的人,還多是一些三教九流之輩。 且這妾室又有幾分聰慧,在戲樓那種復雜的地方長大,對很多事情感觸較為敏銳,她入了渭陽王府多年,卻看到身邊的幾個姐妹都沒有過孩子。 王妃膝下更是連個一兒半女都沒有。 心底本來就有所揣測了。 直到她與老相好聯系上,二人生了私情后,她意外懷上了對方的孩子,便更是確定了渭陽王身體不行。 她敢做這樣的事情,也怕渭陽王殃及家中之人,所以早早安排好了一切。 哪知這件事一發不可收拾。 太后薨逝,皇帝心緒本就不佳,渭陽王府中還鬧出了這么大的事情。 令得皇帝震怒,當日傳召他入宮,將他劈頭蓋臉地罵了一頓,還叫了三個御醫,替他當眾診治。 這事若是放在了之前的話,倒也沒什么,畢竟御醫為他診脈過多次,都沒能查出來。 偏偏是在他找了周曼娘看過之后。 那天后,周曼娘確實有針對他的癥狀研究了許久。 她隱有些猜測。 畢竟渭陽王的脈象有些奇怪。 如果沒有遮掩,直接就能查出他身體的不適,或許還能夠說,此事是他倒霉,不能生育應當是娘胎里面帶的。 可偏偏多了欲蓋彌彰的這一手,叫她多了些疑惑。 她查遍了手中所有的書籍,細細對癥之后,發現渭陽王很大可能是中了蠱毒。 蠱毒這個東西,她此前接觸過一次,便是在陸青淮中毒之時。 但這次渭陽王所中的蠱毒,跟之前的不同。 這個蠱毒并不會危及他人性命,甚至能夠在人的身體內寄存許久。 共同寄存時,還會造成一種人身體很是康健的假象。 因不會危及到性命,所以很難察覺。 但她既是查驗了出來,便沒有不管的道理。 即便是如今哪怕將蠱蟲引出,渭陽王也不會恢復生育,可到底是身體內寄存了這等可怕的東西,渭陽王也覺得毛骨悚然。 所以他還是聽從了周曼娘的建議,這幾日內都有喝她開的藥調理。 藥換了幾副,調配了數次,到底是將他體內的蠱蟲引出。 蠱蟲引出,沒了遮擋。 皇帝叫來的三個御醫,每個得出的結論都跟周曼娘一樣。 此生不能生育。 這般篤定的話一出,倒是叫那原打算要處置他一番的皇帝,都不知如何是好了。 皇帝倒也是萬萬沒想到,這等荒謬的事竟是真的。 他沒將渭陽王列為儲君候選之一,純粹是因為覺得渭陽王不適合。 三個王爺中,渭陽王的心思最淺,他若是登基,尚且不知這滿朝文武會如何,總歸是不能服眾。 可讓他斷子絕孫……卻并非是皇帝心中所想。 這般情況下,皇帝倒也不好斥責他什么,只讓他回府中去閉門思過去了。 也是因著渭陽王的事,令得太后薨逝的事,都沒在京中泛起更多的波瀾來。 太后病重是很早之前的事,加上如今徐國公一脈已經徹底倒塌,便是如今尚且還活著,也影響不了朝局半分。 倒是這事一出,很多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打量。 皇帝三子中,如今有繼承皇位可能的,可只有兩人了。 朝中暗流涌動,景康王和永安王兩方,更是有些蠢蠢欲動。 至太后安葬后的第一個早朝,便已迫不及待涌現了出來。 其因還是在于,這次撫州和關東軍謀逆,朝中經歷大清洗,空出了不少的位置來。 早朝剛開始,溫月聲站在了殿中,就聽到了皇帝封賞底下人的消息。 “……大理寺少卿嚴偉,屢立奇功,著令其擢升為大理寺卿?!?/br> “原撫州通判周遠度,平叛有功,擢升為撫州知州,令,翰林院……” 在一眾的官員變革中,嚴偉無異于是最為顯眼的一個。 別看大理寺少卿與大理寺卿只差一字,官位懸殊卻格外的大。 他一舉邁入了正三品,也算得上是令得滿朝震驚了。 除去嚴偉之外,另還空出來了一個御史大夫之位,亦是備受矚目。 這官職高,且格外特殊。 主彈劾,上奏。 亦稱得上是天子近臣。 驟然空缺下來,又是在這等關鍵時刻,多方勢力皆蠢蠢欲動。 但第一日早朝結束,皇帝都沒有給出個明確的人選。 到得后面幾日下朝之前,溫月聲離開太和殿時,見著不少官員正同溫尋說話,有人甚至見到了溫尋,就直接拱手道:“恭喜溫大人?!?/br> 在她身前,另有幾人緩步而行,見狀沉聲道:“……如此說來,這般重要的位置,竟還是要落到了溫尋頭上?” “可不是,他本就是工部尚書,此番還要兼任御史大夫!看來咱們圣上,確實是對永安王倚重更多?!?/br> “這又跟永安王有何關系?升官的人是溫尋?!?/br> “王大人說這話,可就是在裝傻了。聽說皇后娘娘那邊懿旨都已經擬好,只待溫大人任御史大夫的旨令一下,便會給永安王和溫二小姐賜婚?!?/br> “你道是永安王跟溫尋是何等關系嘛?!?/br> 說話的那位王大人,見狀忍不住低聲道:“若是如此的話,將郡主置于何處???” “都知道郡主已同溫尋府上斷絕往來了,這孔瑞還是郡主扳倒的,到得如今,卻是好處都讓溫尋撈到了?!?/br> “那又能如何,溫尋本就是朝中重臣,郡主如今確實是得用,但也只是在武將一塊,文官之上,到底還是插不上手?!?/br> 他們說話的聲音很低,但溫月聲及她身后的幾人,還是都聽得清楚明白。 章玉麟輕皺眉,見著溫月聲臉色如常,到底是沒說什么。 卻不想次日一早,溫月聲才剛下了馬車,迎面就撞上了個幾個官員,為首之人名叫馬懷有,官至翰林學士。 與他同行的,其中有一名御史,姓唐。在武安侯之事后,曾經跟隨孔瑞一行人上書彈劾過溫月聲。 但因對方并非孔瑞陣營的人,是以在孔瑞被清算后,對方依舊留在了朝堂之上。 那位唐御史乍見到溫月聲,先是輕笑了聲,隨后抬步上前,拱手道:“下官恭賀郡主?!?/br> 他聲音不小,令得周圍欲前往太和殿早朝的臣子,都抬眼往這邊看了下。 溫月聲與他不熟,聞言只抬起眼皮掃了他一眼。 卻聽他道:“郡主在陣前立下大功,郡主的親生父親轉瞬就得了晉升,工部尚書再兼任御史大夫,可堪稱是朝中第一人?!?/br> “這等榮寵,滿京城內上下也就郡主獨一份?!碧朴肺㈩D后,復又道:“就連郡主的meimei,如今都要嫁入永安王府了?!?/br> “溫家一門的榮寵,實在是令得我等望其項背,拍馬不及啊?!?/br> 他說話陰陽怪氣,明著說是恭賀,實際上卻不是那個味道。 溫月聲身側的章玉麟、李慶元等人皆是沉了面色。 都知道溫月聲與溫府上下不對付,此人憋著勁來溫月聲面前說這樣的話,卻也不知是何意。 “今日過后,溫府應當要辦喜事了。只是下官有個疑問,此番溫二小姐出嫁,是從溫府內出嫁呢,還是當從公主府出嫁?” 見得溫月聲停住了腳步,馬懷有便道:“唐大人,慎言!” 唐御史微頓,只譏笑道:“馬大人知曉下官的,下官這人一向直言不諱?!?/br> “如今只不過是看不慣有人一天御史都沒做過,卻突然一下便要兼任御史大夫了而已?!?/br> 他似是想到了什么,冷聲道:“知道的呢,便以為是溫大人能耐了得,不知道的,都要以為他是在靠著女兒上位了?!?/br> 周圍安靜了片刻,馬懷有對他的話,也并未有所否認。 來往的官員,都忍不住將目光落在了溫月聲的身上。 不遠處,忠勇侯皺眉道:“前幾日時,還聽說御史大夫之位,會在馬懷有和溫尋之間,看如今這般,是已經定了溫尋?” 馬懷有是翰林學士,論資歷,絕對是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