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 第312節
康熙如今雖然以病為名,高高興興地當起了甩手掌柜,恨不得所有一切都交給胤禛處理。但架不住胤禛謹小慎微呀,唯恐在最后關頭翻了船。 一些緊要事物,他還是會稟報給康熙,試圖聆聽他的意見。 尤其關于老大和老八的。 康熙瑣碎事物不管,但年紀越大就越注重親情。對自家兒子,還是不能做到完全放手的。所以,老大和老八送上來的折子,他倒是還會瞧一瞧。 且習慣性的不喜歡老八,也不待見老大。 覺得他們一個太陰柔了,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另一個則有點又蠢又毒,連那么簡單的套都能上,差點沒被順承郡王那伙子人一石二鳥咯。 胤禛對那倆感官也一般,不過…… 雍親王沉吟:“胤襈某些措辭之上或許有些不太恰當,但海貿立法的事兒倒確實是個好點子。有法可依,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官員偏頗。免得惡人行賄,官員受賄,倒讓真正的苦主無處說理去。漸漸民怨沸騰,到最后皇阿瑪卻要被歸咎……” 明明都是內容差不多的話,由胤禛說出來,康熙卻只有贊許的:“這話說的沒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相關律令是得明確規范起來,才能讓官民們有法可依?!?/br> “皇阿瑪圣明?!?/br> 康熙笑罵:“少胡亂拍馬,你呀,平日里自己多多用心,少來這兒攪擾朕才是最好?!?/br> 胤禛只道自己是被趕鴨子上架,還兩眼一摸黑著,可有太多太多的事情不大明晰了。偏偏代皇阿瑪處理政事,每處末節沒處理好,都可能會殃及天下。 自然更加戰戰兢兢,唯恐行差踏錯。 無奈之下,只好厚著臉皮來請教皇阿瑪,還請皇阿瑪不吝賜教云云。 橫豎您英明神武,此等小事也費不了您什么精神,只略加提點,就能讓兒子受用無窮了。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本來就很少有人能逃脫糖衣炮彈的威力。 更何況,胤禛還真是特別崇拜自家皇阿瑪,一直以他為標桿呢。這眼角眉梢之間,自然千般誠懇、萬般認真。 更讓康熙大為受用。 但凡胤禛過來暢春園相求,十次有九次都能得到回應。久而久之之間,不但胤禛進步一日千里,父子之情也越發穩固。 常讓弘暉默默給自家阿瑪點贊。 皇帝與代理皇帝這般敏感的關系,維系難度堪比走鋼絲。一個不小心,就是父子成仇、兵刃相向的名場面了。 偏偏他家阿瑪游刃有余,不但走得又快又好,還能做出許多驚險刺激的動作。 重用昔日之敵什么的,這胸襟、這膽量,無不讓他望塵莫及。 對此,胤禛只笑而不語。 背后囑咐自家好大兒,千萬珍惜這個伺候在皇瑪法身邊的機會,好生多學著些。日后如他這般,也好不像他這般左支右絀。 弘暉鳳眼清澈,分外認真:“阿瑪如此,已經很出類拔萃了。朝臣皆稱您為善,孩子也一直以您為目標。為臣時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做好自己分內之事。臨危處,亦能挺身而出,扛好自己肩頭重責,盡到為人子的本分……” 真真切切一番彩虹屁,吹得胤禛心情萬分舒暢。 連往一等公府的步伐都特別輕松明快。 至于說如今怎么不避嫌了? 唔,這不是他幫著小表妹篩選未婚夫人選的消息,傳到皇阿瑪耳朵里了嗎? 他老人家心疼自己的心腹愛臣,也深愛虎威和三胞胎之才。自然對阿靈阿夫妻捧在心尖尖上的小女兒有了幾分關愛。 “難得啊,阿靈阿那個護女兒的,終于覺得女兒老大不小,該找個婆家了。既然老四你幫著cao持這事兒,就務必多用點心。給那丫頭張羅個稱心如意的好郎君,務必不辭辛苦,難道她滿意。嘖,朕倒要看看,等阿靈阿那老小子的心頭rou被挖走了,他會是怎么個失魂落魄法兒?!?/br> 胤禛找這么個好事還找不著呢,聞言自然不推辭。 自那以后,三不五時往一等公府。 各種不厭其煩,差點兒把晴晴給感動哭了。覺得這四表哥雖占了個表字,其實與自家親哥比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胤禛輕笑著拍了拍小表妹的肩膀:“在哥心里,你們比哥親弟弟meimei來的還親切幾分。晴晴千萬別與四表哥客氣,事關你終身。就算千難萬難,表哥也肯定達到你滿意?!?/br> 嗯嗯。 晴晴重重點頭,連連道謝。 再度猛翻那些個美男圖片,試圖優中選優。來來回回折騰許久,心儀的人選沒選出來,審美倒是提高了不少。 虎團那邊都已經對李氏大加斥責,陳兵半島附近了,她的婚事也還沒有個著落。 倒是胤禛沒少借此之名頻繁往來一等公府,蹭他姨母親手所做的飯菜。 以至于他姨父頻頻皺眉,幾度提醒,就差在府門外掛上四阿哥不許入內的大牌子了。讓胤禛好笑之余,心中也是萬分熨貼。 自從他全權監國,成了無名卻有實的皇帝般存在后。 莫說朝臣了,就是兄弟姐妹、妻子兒女在他面前的態度都有著或多或少的微妙改變。只有他家姨父姨母,還當他是當年那個為討皇額娘歡心而努力學習廚藝的小外甥般。 一如既往地關心疼愛著。 連姨父舍不得姨母勞累,不愿意他老過來蹭飯的表情都一模一樣,未曾有絲毫改變。 每每聽到他這感嘆,虎威都忍不住輕嗤:“何止對你?涉及到讓額娘勞累這種事上,阿瑪向來一視同仁,堅決不給任何人好臉色?!?/br> 胤禛笑:“姨父對姨母確實情真意切,這么多年一直如珠如寶?!?/br> 光是看在這一點上,胤禛都愿意多給他幾分尊重。 更何況,前頭皇阿瑪在塞外突然重病,倉促間令人傳旨,令禮部尚書準備登基大典讓他登基時。還多虧了姨父幫他指路,掃清了他心頭那點猶豫迷茫。又是虎威弟弟及時報信,才能讓他住處最終的正確決定。 從而贏得了皇阿瑪的絕對信任,雖還未登基。卻以親王身份統領朝綱,成為板上釘釘的下一任皇帝。 兄弟臣服,朝臣拜服。 一步一步,走的扎實又穩重,更難得與皇阿瑪父慈子孝呢! 看出他這心思的虎威笑,覺得不怪坊間傳聞說額娘格外有福啊。原本區區五品包衣佐領家的小庶女,偏趕著宮中德妃娘娘晉升妃位,福及家人。 就給抬成了正經旗人,可以參加選秀。妃子們明爭暗斗,想借她去惡心姨母德妃時,又誤打誤撞碰著皇上駕臨??恐c阿瑪同年同日生的巧宗,被當時還是皇貴妃的孝懿皇后做媒,指進了著族大姓的鈕祜祿氏。 還沒等著成婚,他那好三伯就犯了事兒。 他阿瑪承爵,勛貴子弟搖身一變就成了皇上新寵的一等公。額娘自然而然,也跟著魚躍龍門。剛成婚,就成了超品公福晉。 不但四子一女,個個出息,連與她親近的小輩都沒有不好的。 虎頭表哥娶了皇家郡主,年紀輕輕官至領侍衛內大臣。十十那條咸魚都早早封了親王,咸的幸福、咸得快樂。 十三雖然經過了一段至暗時刻,但如今也算峰回路轉,當了多羅貝勒。 最出息的,被先皇后臨終托孤,拜托她好好照顧的四阿哥更是一路青云直上,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下任皇帝了。依著他如今對自家額娘者畢恭畢敬、萬般親近的態度,還愁日后? 想想那位奉圣夫人,還只是個區區乳母呢,就被皇上那般看重。他家額娘這個姨母,定然更加有過之而無不及。 淑寧淺笑,心說福氣不福氣的不重要。最要緊的,是預知夢這個金手指??! 若不是有它,自己一定得秉持著老實低調,別惹事兒的基本原則。 把三從四德刻在骨子里,上孝敬婆婆,中和妯娌。 一心一意地好生教導孩子們。 才不敢摻合到皇貴妃與自家嫡姐的明爭暗斗里呢,更別說約束爺們,插手他站隊事宜了。 就是因為提前知道了答案,不愿意再重復那前頭鮮花著錦、烈火烹油式的繁盛。舒舒服服地享受大半輩子,臨了臨了卻被秋后算賬。 自己被沒入包衣,兒子們死的死,為奴的為奴,女兒們也都受了不同程度的連累。 就是因為前后對比太過懸殊,才越發顯得夢中慘烈。 讓她逃避無果后只能堅強面對,努力改變。辛辛苦苦數十年,才有了如此成績。只可惜,這般偉大改變,她竟是不能與任何人說起。 只能含笑聽某人跟兒女們一唱一和,爭相說起她的種種福氣。 正說笑著呢,就聽說皇上又打算往塞外避暑了。 嗯對,既然放權,康熙就放得很是徹底。連秋狝與召見蒙古王公這等事,都悉數交給胤禛。 那個信任之深,是胤礽看了會嚎啕大哭,聽說您當年如果對我有這半分,兒子又何必慌慌張張以為自己隨時處在被廢邊緣。所以不得不積極拉攏各方勢力,以求自保的程度。 去年塞外之行就那般兇險,今年依著胤禛的意思就是不去。 無奈康熙嫌棄京中酷熱,非往熱河行宮去避暑納涼,還讓阿靈阿把晴晴也一道帶去。 言說既然京中適齡的八旗子弟都瞧得差不多,也沒找到個合適人選。不妨把范圍擴大些,瞧瞧蒙古草原有沒有俊俏又拎得清的好兒郎。 阿靈阿:…… 他當年醋到恨不得將自家好大兒當成撫蒙世子,卻拒絕去想自家女兒瞧上蒙古小王爺,長留在蒙古草原上的可能。 結果,可能是怕是什么來什么吧。 幾番拒絕不成,到底帶著妻女一道隨扈后,他就看到個蒙古郡王給自家愛女送花環,而自家愛女居然沒有一鞭子抽飛他? 那一刻,老父親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第246章 巴特尓萬一自家這嬌花一樣的小女兒,…… 惶恐什么? 當然怕下一刻,女兒就興沖沖把那臭小子領到自己面前,告訴他自己心悅之,愿意十里紅妝嫁到草原。 過后聽到他這番擔憂的晴晴笑:“不會不會,阿瑪放心。四嫂說,上趕著不是買賣。女兒可是您的掌上明珠,那小子不十六求,六十六求都算便宜他,還敢奢望女兒主動么?” 阿靈阿:?。?! 剛剛放下的心,又迅速提起來:“那,那自然是不能的。而且,你不是特別喜歡咱們一等公府么?小時候甚至念叨著要招贅。再不會扔下阿瑪額娘,嫁到塞外草原去吧?” 老父親小心翼翼,靜待愛女一個搖頭,言說當然不會。 可惜,破丫頭搖頭是搖頭了,但言語間表達的意思卻與他期待完全相反:“嘿嘿,此一時彼一時嘛。您也說了,那是小時候?!?/br> “而且您不是還說過嗎?雖然咱們家不差那一口飯,但也堅決不要贅婿。因為真正的好漢定不甘心只做一個區區贅婿,而不是好漢可配不起女兒……” 晴晴不愧是文武三鼎甲的妹子,不但博覽群書,還記憶超群。 時隔經年,依然能牢牢記住自家阿瑪的話。一字一句復述起來,竟是連語氣都絲毫不差。 阿靈阿:…… 就很有點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的痛苦。且萬般后悔,早知如此,他當初就該堅定拒絕隨扈,更不讓女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