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 第261節
從他這個態度里邊,穆和倫和張廷樞就知道,這案子最后不論查到哪個頭上,都得據實已告了。 但是! 他們做夢也沒想到,這小小的舞弊案,查來查去竟查到了太子身上。 這結果一呈上去,整個大清江山都得跟著地動山搖。 可若不呈,能像之前那幾個般應付了事,企圖大事化小。穆和倫跟張廷樞摸了摸自己的腦袋,想了想家中妻小。 最后決定據實以報。 咳咳。 為人臣子的嘛,就是要忠于皇命。盡心偵辦,據實呈報,是他們為人臣子的本分。至于最后怎么處理,則是皇上的決定。 于是,還在奉皇太后在熱河行宮避暑的康熙接到了太子除了結黨營私之外的第二個震撼性消息。 貪腐! 且將手升到了國之基石的科舉事上。 康熙龍顏大怒,又把胤礽拎過來一頓狠訓。情緒之激動,言語之刻薄,外人難以想象。 只皇上前腳才奉皇太后往暢春園,后腳就傳諭諸皇子等,言說皇太子胤礽自復立以來,狂疾未除,大失人心。祖宗鴻業頓不可辜負此人。 他已經奏聞皇太后,著將胤礽拘執看守,明日再頒諭旨示諸王大臣。 消息傳出時,眾人驚愣。 再沒想到皇上挖空心思,各種想方設法復立起來的太子,短短三年之間又給廢了? 只胤禔高興得手舞足蹈,恨不能買幾掛鞭炮放一放。 虧他起初被上天預警之后,還對兩廢兩立的胤礽頗多惋惜,很有點物傷其類的意思。結果那狗小子記著張明德之仇,認準了他真魘鎮詛咒。 以至于拳分兩路,一路打他,一路打老八。人家老八有些鐵桿擁躉,也有他那個好皇阿瑪著意打壓之外還留有余地,故意掣肘太子,打沒那么慘。 光頭阿哥一個,門庭冷落車馬稀的他可就倒了大霉呀! 幾度凄慘落魄之間,胤禔現在可恨極了胤礽,早就盼著他再度從云端被打入地獄的慘象了。 可惜,皇阿瑪對他余怒未消,防范未除。名為傳召諸皇子,其實根本不帶他玩兒。否則的話,他還真想跟著往宮里去一遭,好好瞧瞧再度廢了心愛的太子之后,皇阿瑪又是怎么個哭法。 可惜那日醒的早,迷迷糊糊之間竟沒看清楚:當年斗得最兇的他跟太子雙雙報廢,到底又是哪個笑到了最后? 第207章 各方反應讓你繼續躺回去,別亂翻身,…… 盼了這么多年的事情終于變成現實,且再無反復。胤禔這心中的歡喜簡直無可言表,且萬般期待,想親眼見皇阿瑪如何痛心疾首地痛罵胤礽那狗小子。 為此,他還言辭特別懇切地給康熙寫了封信。 頓首百拜,對皇阿瑪龍體萬般關切。 “可這時節?”伊爾根覺羅氏無奈搖頭:“不是妾身與您潑涼水,而是皇阿瑪正憂傷暴怒還充滿防范的時候。大體上,誰湊上去誰倒霉。尤其爺您跟太子爺龍爭虎斗了這么多年,忒容易讓皇阿瑪覺得您賊心不死?!?/br> 圍觀是肯定不給圍觀的,倒極有可能噴你一臉龍口水。讓你繼續躺回去,別亂翻身,更別試圖重新站起來。 脫離了那奪嫡旋渦后,腦子都聰明了不少的胤禔笑:“那不正好么?皇阿瑪一通罵,他老人家神清氣爽了,需要傳達的意思也會飛速傳播出去。那些個盼著爺東山再起,他們好立從龍之功的也都歇菜了。爺唏噓落寞個一陣兒,又能安身事外,不再被拉攏或者防備了呀!” 皇阿瑪不以他為患,弟弟們不以他為慮。等他們打生打死后,不管哪個上位,都得展示下自己的仁德吧。到時候,他這個老大哥豈不是最佳工具人?賊適合被狠狠籠絡。 伊爾根覺羅氏:?。?!果然旁觀者清么? 跳出奪嫡那個萬年深坑后,自家爺整個都冷靜了許多,分析問題都更清晰透徹了。早知道…… 伊爾根覺羅氏有時候遺憾地瞧了瞧自己的手,早知道這巴掌就該早早地狠狠地揮過去呀! 好在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比起他們夫妻倆歡喜雀躍之余,已經在籌謀著躲避即將到來的漩渦不同。八阿哥夫婦卻是戰意滿滿,確定太子,哦,不,現在是廢太子了。 確定廢太子將手伸到了江南科考之中后,他們就知道胤礽再也沒有機會了。當了三十幾年,近四十年太子的他這輩子怕是都沒什么機會再走出咸安宮。 胤礽的時代徹底落幕,屬于胤襈的輝煌正在緩緩到來。 皇上年事已高,儲君議立關乎著社稷安穩。 沒有了最正統,最喜愛的嫡子后,他就是再怎么不情愿,也得在余下皇子之中擇一個最優秀、最能扛得起江山重任的。 三哥只會編書立傳,四哥太過吹毛求疵,五哥早早被判出局,七哥身有殘疾。九弟整天想著商賈小道,十弟魯莽輕率。 十二向來沒有什么存在感,十三已經被皇阿瑪厭棄。 十五以下的諸皇子年紀小的小,有漢人血脈的,有漢人血脈。算算,也就是德妃所出的十四能給他帶來些許威脅。 畢竟德妃工于心計,又與貴妃交好。十三養在她膝下,還能以孝道制衡四哥。若她全心全意輔佐十四,那十四弟就是個棒槌,也能拉出一副好班子來。 皇上廢太子的明旨還未下,胤襈夫妻兩個就已經做好了下一輪戰斗的準備。 一墻之隔的雍親王府中,胤禛直接宣布閉門謝客。反復囑咐福晉和兒子們,讓他們謹慎謹慎再謹慎。 “我懂我懂?!毙√鹱靸汉霑F笑瞇瞇點頭:“出頭的椽子先爛嘛!就跟兒子不聽話,阿瑪親自動手揍一頓一樣。當時雖然怒極,但是過后肯定也心疼極了。就算您能舍得將兒子關到祠堂里,罰跪罰到天荒地老。也肯定不希望哥哥和弟弟們真的袖手旁觀,甚至落井下石?!?/br> 人嘛,總容易嚴于律人,寬于律己。 縱觀歷史,多少帝王自己手足相殘、父子反目,才終于換來競聘上崗??僧斄嘶实壑?,又盼著兒子們能不受皇權誘惑,真正兄友弟恭? 老強人所難了。 胤禛抬手給了三兒子一個爆栗子:“混小子,比喻的倒挺貼切。既然你都懂,那阿瑪也就不多說。你幫襯著你大哥些,好好約束你二哥和四弟。讓他們都老實些,千萬別在這節骨眼上冒頭?!?/br> 注定要被弟弟管束的弘時:??? 微惱。 額娘還說當了側出子之后,身份跟往常不可同日而語,阿瑪對他的重視自然也水漲船高??蓪嶋H上根本沒有,阿瑪剛從熱河行宮回來氣兒還沒喘勻呢,就把他好好收拾了一頓。 嚴格禁止他再與八叔頻繁來往,讓他跟大哥三弟好好學習。 這回更好,竟還讓三哥這個當弟弟的管到他身上了。 可阿瑪冷下臉來,那目光好像冰錐子,又冷又扎人。三弟雖然瞧著笑嘻嘻的,實際上一肚子壞水。不動聲色之間門就能給你挖好驚天巨坑,保準讓你被賣了還給他數錢。 更可怕的是,他背后還有大哥這個雍親王世子撐腰壯膽,幫著掃尾善后。 被這對嫡親兄弟上擠下壓,弘時覺得自己就像那孫悟空,不管怎么著都逃不開如來佛的手掌心。索性乖乖認慫,循規蹈矩。 日后就算是考封,也能得個二等鎮國將軍的爵位。好生表現些,沒準能撈個貝子,甚至貝勒呢! 弘暉兄弟兩個本來也沒覺得他會是個什么威脅,只恐他傻乎乎與八阿哥往來,成為敵人插在自家心頭的一把利劍罷了。 如今見他乖覺,態度上自然好了不少。 總之,舊的太子倒下去,新的太子還未立起來。 有雄心壯志的,開始謀劃著,要以怎樣的姿態加入戰場。自立,或者說選一個看好的兄弟追隨。 躺平派們則琢磨著,要怎么躺,躺到哪里才不會被誤傷。 各揣心腹事。 阿大人卻只能小心翼翼的按捺住滿心快樂,兢兢業業陪在康熙身邊。 看他終于下定決心,親手寫下二廢太子的詔書。 頒行天下。 前見胤礽行事乖戾,曾經禁錮,繼而朕躬抱恙,念父子之恩從寬免宥。朕曾在眾人面前說過,他看著像能改。 他自己也在皇太后眾妃諸王面前堅持盟誓,想來他應該能痛改前非,晝夜警惕不再犯同樣錯誤。不想從釋放之日后,乖戾之心又顯露。這幾年以來,狂易之疾仍然未除。是非不辨,大失人心…… 那一句一句,盡數說出廢太子種種缺點。 言說自己當日便說善則為皇太子,否則復行禁錮。檔冊之中詳細記載著呢,如今胤礽已是毫無可望,所以才又下了這個詔書云云。 聽得阿靈阿頗為神清氣爽。 但是看著康熙的目光卻又滿是疼惜,時常勸他不管如何一定保重身體。 對于再廢太子事,他也只道:“太子乃是皇上之子,您對他的了解,肯定比奴才等更切。太子復立后,皇上日加訓誨,就是盼著他能改過自新。如今皇上洞鑒,他并沒有改。那考慮著太·祖,太·宗、世祖創立宏業之艱難,不得已出此乾斷,奴才自是聽從您的一切吩咐。只盼著您能以江山社稷為念,萬萬保重龍體?!?/br> 說起這個,康熙就又無限痛惜。 說起自己曾對太子的殷殷教誨,萬般期望。為了父子之情,為了大清江山幾度隱忍。結果太子卻怙惡不悛,毫無可望…… 橫豎千錯萬錯,都是太子的錯,都是他身邊那些結黨營私的小人之過。 以至于他就算再怎么憐惜,也得為了大清江山故,忍痛廢之。 并言說如今圣旨已頒,事成定局。讓群臣不必再說,說也無益。他以后要是再行復立,又何以示天下? 聽到這么一句,阿靈阿才確定太子這把是真的完了。 之后,康熙還以內務府積壓事物甚多,所關緊要為由,將原大學士馬齊出任總管事。 更將前頭跟張明德案有千絲萬縷關系的鎮國公普奇又任命成了副都統? 蒼了個天的! 當年那個張明德案,普奇那貨可是首惡。就因為他深恨太子暴戾,每每鞭笞他。被順承郡王引薦了張明德那個妖道后,才計上心來。 把那廝好生包裝成了個世外高人的樣子,分別引薦給了大阿哥和八阿哥。 因為他,堂堂直郡王被削成了光頭阿哥。八阿哥被當眾怒罵,稱其有不臣之心,還不許任何人求情。十四阿哥不信那個邪,竟還想著死諫力保。 當年若不是五阿哥手疾眼快又手足情深,拼死抱住了皇上,如今,十四阿哥墳上的小樹怕是都能亭亭如蓋了。 這么個禍頭子,阿靈阿以為皇上沒砍了他就已經夠仁慈,如今竟還復重用了? 同為人父,阿靈阿表示不理解皇上這個cao作。 淑寧只笑,這算啥呢? 日后神奇的多著。 咱們現在瞧著普齊那么坑害太子,倆人注定死仇??赡南胫?,后來的礬水案,那貨還成了太子黨呢? 硬要說,這東西可能跟天下大勢一般,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沒有個定數吧。 宦海沉浮,沒有永恒的伙伴,只有永恒的利益。 馬齊出事之后,牽連甚廣,瞬間門樹倒猢猻散。格佛賀那些個昔日的閨中密友們,都一個個與她斷了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