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被迫從頭再來[種田] 第316節
“你跟本王說為什么想走?是不是怕京中住著不安全?沒關系,王府有的是空房子,今日你們就搬到王府來住,本王把皇兄賜給我的護衛給你用?!?/br> 盧栩:“……” 饒命吧!他一個平民百姓,用王爺的護衛?! 盧栩連忙感謝加拒絕,將話題帶到他的絕妙主意上—— 看,我一個人,跑倆地方給你打工賺錢,弟弟給你當人質,心上人在你地盤跑不了,這還能不死心塌地好好干? 我安全,你得利,你好我好大家好。 “王爺,您找找關系走走后門,把君齊往您封地一調,咱們雙贏呀!” 作者有話要說: 今日歇后語:小盧打算盤,白忙~ 第263章 調任 睿王聽完他天花亂墜一通吹,沉默許久,正經問道:“你真想好了?” 盧栩收了笑容,也正經點頭,“嗯?!?/br> “也好?!鳖M鯂@氣,隨即,他的正經轉瞬即逝,滿臉機靈道:“我趕緊進宮找皇兄,省得吏部把你家小翰林扔到什么犄角旮旯去?!?/br> 睿王匆匆出宮,又匆匆進宮,跑得不可謂不快,可等他跑到時,弘安帝已經決定好了顏君齊的去處。 定北郡西北部鎮安縣、鎮北縣合并為北庭縣,由顏君齊擔任縣令。 睿王聽傻了,連吏部尚書都聽傻了。 鎮安縣本就大,鎮北縣更是向北沒邊兒,加起來比南方的一個郡面積都大。 而且鎮北縣人口七成是蠻族,只是名義上建了縣,連個縣城都沒有,至今縣令還在鎮安縣邊邊上的鎮子上住呢,讓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去那兒做縣令,還不如直接把他貶為平民呢。 吏部尚書和睿王堅決不同意。 吏部尚書憤然對噴賀太師,喊出要讓他調顏君齊去北庭縣,那便先把他革職吧,否則,恕難從命。 雖然同為被懟對象之一,弘安帝卻特別開懷的看賀太師挨懟。 該! 真解氣! 睿王馬上提出讓顏君齊去他的封地當縣令。 殺瘋了的吏部尚書也馬上甩他一句:“絕無可能!” 就睿王那封地,一年的大事中可能一小半就是誰家丟了牲口。 只要睿王自己安安生生守好規矩,別給地方縣令添亂,那就是個絕佳養老之地。 朝廷歷來都是把還沒到致仕之年,卻因身體原因不再適合勞碌的老臣派過去邊養病,邊養老,順便發揮余熱余光,在那邊搞搞文教。 讓二十出頭的顏君齊去,是想讓他一步到位準備致仕退休嗎? 吏部尚書給睿王一個“不懂朝政你就閉嘴”“我怎么和你同朝為官”的嫌棄眼神,繼續和弘安帝打商量。 “陛下,顏君齊年紀雖輕,但在翰林中能力出眾,堪稱翹楚,他入翰林院尚不足一年,即便調任京外,也不急于一時呀!” 大岐官場默認翰林常規要熬三年,特別優秀的至少要一年才能去別的衙門。若是一年都沒留完,還被外調,那便是做錯了事,被貶黜出京。 按規定,一年翰林都沒做完,等于沒干,顏君齊這翰林資歷白熬,外調出去最多就能做個縣令。 他可是六部都想要的人才,什么錯都沒犯,憑什么被調去西北做個朝不保夕的小縣令? 吏部尚書心想,他就是同意了,明日也得被其他同僚參。 賀太師他們自然也知道。 定北郡七縣,西北占四縣,這四縣又是整個大岐最難選縣令的地方。 能擔此任的,要么早就不是縣令了,要么也該提拔了。 被派去西北做縣令,待遇上跟被貶謫被流放也差不多。尤其是鎮北縣,按坊間說法,那叫流放到蠻人營帳去了,許多人寧肯辭官都不愿意干。 所以從收了蠻族到現在,實際上西北和北境,還是由虎賁軍和北境軍在掌管。 這絕不是長久之計。 想要北線長治久安,必須要有人去安民定邊,還要平衡兵民比例,不能讓一郡長期掌控在虎賁軍和北境軍手里。 另外…… 弘安帝、賀太師和范孝這大岐三大巨頭也希望京中都以為把顏君齊派去西北是貶謫流放。 只要朝臣這么以為,勛貴們自然也會以為弘安帝在替他們出氣,再由范孝出面去安撫成國公和安樂侯幾人,顏君齊、盧栩他們反而能安全些。 等他們平安到了西北,就不是勛貴們的地盤了。 至于顏君齊這縣令實際會有多大權利,那就不方便透露了。 弘安帝擺脾氣,什么都不解釋,就是要調顏君齊去西北。 任吏部尚書怎么說都不改主意,還叫內侍把吏部尚書給攆走了。 氣得他回去憤然寫折子,第二天早朝就把賀太師給彈劾了,御史臺一聽,也憤然加入。 文官內部自己掐起來,掐到勛爵們根本就插不上口。 他們震驚、迷茫又快樂的看文官狗咬狗,一下朝彈冠相慶,擺宴喝酒慶祝。 “那油鹽不進的賀太師也不是不明是非嘛?!?/br> “我瞧他那張棺材板臉都比平日順眼多了?!?/br> “哼,滿朝最會逢迎阿諛的就是他,他就是陛下腳邊一條不叫的兇狗。依我看,這根本就不是他的主意,是陛下的主意?!?/br> 他們越想越有道理。 “陛下心中定然是向著咱們的?!?/br> 向不向著吧,哪怕誰心里有不滿,也不敢說。 “聽說下朝時大將軍找了國公和幾位侯爺?” “嗐,大將軍做說客,讓他們放那小子一馬?!?/br> “為什么呀?” “我可聽說大將軍的親兵最近常在那個姓盧的小子附近出現?!?/br> “聽說是睿王找的大將軍?!?/br> 哦,眾人恍然。 睿王不是高調的和那小子合作開鋪子么? “呵呵,這下王爺要雞飛蛋打了?!?/br> 幾人悶聲壞笑。 盧栩都要流放西北去了,誰給睿王管鋪子。 “誰叫殿下偏偏找了他呢?” 他們沒少聽說睿王昨日在宮中鬧騰著想把顏君齊弄到他的封地去,被弘安帝給趕出宮了。 爽快呀。 他們倒不是非和一個小翰林過不去,只是接受不了盧栩一個小商賈,竟然敢帶頭告勛貴,還煽動滿城讀書人圍攻成國公府。 這是對他們這個圈子的嚴重挑釁。 有人道:“我怎么聽說是皇孫找了大將軍?” “嘖……” 眾人又嫉妒了。 “你說那小子是踩了什么狗屎運,他弟弟竟然當上了皇孫的伴讀?!?/br> 這事就讓更多人不爽了。 大岐什么時候平民能給皇族當伴讀了?也不知陛下是怎么想的。 “我聽說易縣公到處夸那個小伴讀呢?!?/br> 也有人對盧舟當伴讀不那么介意,“沒聽說嗎,是人家小伴讀特意找了皇孫去救縣公家小姐呢?!?/br> 瞧安樂侯不順眼的順勢開口了,“要我說,這事從頭到尾都是安樂侯家那個混賬玩意攪合起來的!” 眾人知道他和安樂侯有仇,附和幾聲便不再說了。 “睿王殿下到處邀人去參加他那什么開業宴呢,你們去不去?” “去呀!干嘛不去?殿下不是說弄了個巨大壽糕嗎?哪能不去瞧熱鬧?!?/br> 有人暗自惋惜,那姓盧的小子走后,不知道還能不能吃到月輝樓的點心。平心而論,月輝樓的點心還挺好吃的…… “聽說殿下還邀請了不少文官?!?/br> 他們忍不住又一陣牙疼,就現在這朝局,還邀請文官?這睿王到底還能不能靠點譜了?! 同樣覺得睿王不靠譜的還有盧栩。 封賞他做皇商的文書和顏君齊的調任書是同一天發的,盧栩前腳收到了他的文書,才高興了不到半個時辰,正謀劃往回再寄點什么呢,后腳就聽說顏君齊要被調任去西北了。 承平伯問他是不是真的,顏君齊還沒下衙,盧栩進了不了皇城,他哪兒知道。 盧栩莫名其妙,“伯爺你聽誰說的?王爺答應我要調君齊去他封地的?!?/br> 這誰瞎傳謠言? 承平伯:“好多人都這么說,說是今天早朝為這事吏部、御史臺還彈劾了賀太師呢?!?/br> 盧栩:“為什么?” 承平伯茫然:“好像是賀太師主張將你家小顏派去西北?吏部罵他弄權呢?!?/br> 見盧栩臉色變了,他連忙道:“今日是小朝會,我也是聽說的,可能聽錯了,不然你再去問問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