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被迫從頭再來[種田] 第53節
盧栩替三嬸瞧了,這是頭一胎,小牛十分壯實。 他們周邊鎮上,有牛的可著實沒幾戶人家,這會兒能買到牛,還多虧了三嬸兄嫂娘家和貨郎家沾親帶故,三嬸手上有錢,才趕緊付了定金把牛定下。 盧栩想起三嬸天天數著日子等著牽牛,家里早收拾好了牛棚,便忍不住替三嬸高興。 貨郎送了盧栩好些自家種的菜,還有一大捆的薄荷。 他從前從別處移栽的,泡水比野生的薄荷更甜香,盧栩拿回家,一大半先送去給三嬸,留一小半拿回家,一半栽種,一半剩曬干。 曬干的薄荷泡水清爽解暑,新鮮的葉子翠綠好看,能做配菜,能做糕點。 趁著薄荷未干,盧栩找出家里僅剩的一點兒糯米,擠薄荷汁,配著點綠豆、白糖,蒸了一鍋薄荷糕吃。 綠色的糕點引得家里小孩稀奇,盧栩心血來潮,叫臘月洗了幾個干桑葚,又點綴一下,三叔四叔那邊,盧栩還撿著幾塊漂亮的,連同新鮮薄荷葉一同給顏君齊端去。 “解暑的!快嘗嘗。好不好吃?”盧栩從盤子里撿一塊塞進嘴里,眼睛一亮,“咦!我有點做糕點的天賦!” 顏君齊咬著薄荷糕納罕,“你沒吃?” 盧栩:“沒吃!盡喂那幾個小的了?!?/br> 他三兩口吞了,又拿一塊,“你吃吧,可惜沒糯米了,不然還能再做。我種了好些薄荷,等活了就挪到溪邊去,再移兩盆放你屋里,這玩意兒見水就長,長高點兒就能掐芽,你讀書累了泡點薄荷茶,放屋里還能驅蚊子?!?/br> 投喂完顏君齊,盧栩又風風火火回家做涼面。 他算研究明白了,他們家盧舟,就愛吃芝麻醬,不管吃饅頭還是吃餅,只要夾上芝麻醬,就能多吃一半。 大夏天吃什么饅頭,吃什么餅?吃涼面! 他沒足夠的面賣油條賣涼面,自己家吃還是綽綽有余的。 作者有話要說: 盧舟:每天都在自我懷疑,我是不是全家最不受歡迎的人。(左右看看,拍胸口)幸好,還有盧銳。 盧銳:??? 第49章 生意經 譚石頭按著盧栩教的方式賣魚,每天從中午到收攤,蹲下就是敲暈,刮鱗,開膛破肚三步走,裘家魚攤邊河水都紅了。 他每天殺魚殺到頭暈眼花,魚多賣了沒不知道,切魚片的技術倒是突飛猛進,盧栩攤上又多了一道水煮魚,賣八十文一份兒,好多人搶著買。 譚石頭最大的樂趣就是早上陪盧栩到早市擺攤賣涼菜。 可太有成就感了,每天一進早市,不到一個時辰,盧栩就能賣個完。 不管他做了什么新菜,不管他要價多少錢,別人都搶著買。 接下來好幾天,他們也這么賣,起初沒發覺,直到有人開始讓他們往府上送魚了,某天天還沒黑魚賣了,譚家叔侄才忽然驚覺,他們好像頭一次當天抓的魚,當天就把魚賣完! 晚上他們叔侄倆數了一晚上的錢,數得揚眉吐氣。 他不嫌累,也不嫌麻煩,別人讓他殺魚他就殺魚,讓切段切段,讓切片切片,往府上送魚,人家定十條,他每次都多裝兩三條讓人挑,還蹲在人家廚房幫忙殺魚。 只要生意好,能賺錢,他什么都不嫌累。 只是每次看到盧栩生意那么好,他就忍不住羨慕。 總盼著要是什么時候他們的魚也能跟盧栩的菜似的,一上午就賣完了就好了。 不過盧栩做菜他是服的,明明是尋常的菜蔬,盧栩做出來就是好吃,那些做法,他聽也沒聽過,見都沒見過,就是開酒樓也準是行的。 就說這水煮魚吧,明明都是魚片,盧栩做出來就那么香,那些高門大戶的老爺也托著他買,還給他跑腿錢。光跑腿錢就夠買三條魚了! 譚石頭心里這么想,便跟盧栩說了,“如今雜貨鋪子開起來了,大虎哥手上錢不多,等再過陣子,你找大虎哥借錢,開個酒樓,生意一準好,我天天給你送菜送魚,咱天天賣水煮魚!” 盧栩笑起來:“現下是不行的?!?/br> 譚石頭納悶:“怎么不行?大虎哥說你做的菜比他在酒樓吃的還好?!?/br> 盧栩給他們做過一次魚rou丸子,可太好吃了。他和梁山寶不錯眼地瞧過,可明明是一樣的步驟,一樣的調料,他們做出來就是離盧栩差上好多。盧栩盯著他教了兩次,他和梁山寶做出來味道有所改進,依舊遠不及盧栩做得好吃。盧栩解釋不明白,只說全是手感。譚石頭卻認定了那就是盧栩的財運所在。 老天爺賞飯吃,他沾手做的就是好吃,別人學不來。 盧栩不解釋為什么不能開酒樓,而是問:“大哥還上酒樓呢?” 譚石頭一仰臉,不滿道:“大虎哥才不愛去浪費那錢呢!”大虎哥都是陪他們吃糠咽菜,每次盧栩在院里吃午飯,他們才會做頓魚。 譚石頭:“都是船幫宋三爺叫他去,他說不好光叫別人請他,他也回請過幾回。一頓飯好幾兩銀子,得賣多少山貨多少魚才能賺回來?我看那個宋三爺就是故意花大虎哥錢?!?/br> 盧栩聞言忍不住笑,正要說什么,攤上來了個大娘,大娘掏出挺大一個白瓷盆,卻只要了一碗海帶和豆腐,“小盧,大娘口重,你給大娘多放點鹽吧?” 盧栩:“行,辣椒您要么?” “要要!你那個辣椒油,多來點,也不知你是怎么做的,就是好吃?!?/br> “那我多給您點,醋多點?” “多點?!?/br> 盧栩:“我都給您多放點吧?!?/br> 調料把盆地都鋪滿了,大娘才不好意思地說夠了,付了盧栩三十文錢。 待大娘走遠了,譚石頭便氣道:“又是這個蹭調料的大娘!賣他一碗還賠錢呢。你下次少給她點吧,我都看見了,她籃子里都是黃瓜野菜,就等著回去切了用咱們調料涼拌呢?!?/br> 盧栩只笑:“你當我沒看見???” 另一個陪賣的陸勇也挺無語:“她還專買豆腐和海帶呢,瓷實不占碗?!?/br> 反正豆腐自己家做不了又總要吃,海帶別處又買不著。 盧栩聽他們倆陰陽怪氣只笑:“這有什么,換我我也這么買,人家這叫會過?!?/br> 陸勇:“……” 譚石頭:“……???” 盧栩:“大哥如今在觀陽也是數得上的人物,他都舍不得花幾兩銀子下館子,何況普通百姓呢?如今這日子,吃飽飯都不容易啊?!?/br> 陸勇和譚石頭一時都失言了。 是啊,糧價雖不像前些天那么瘋狂,卻已然還在漲著。普通百姓連粗面陳糧都買不起了。 盧栩一拳敲一個,“所以,酒樓還不能開,得大伙都有錢,咱們才能賺到錢啊?!?/br> 陸勇最有感觸,若非他機緣巧合認識了盧栩,能托盧栩從村子里幫他買些糧食,他家早就像鄰居們一樣磨樹皮粉吃了。 他家還不是觀陽最窮的地方,聽說南城墻那片,連小孩都出門找活干了,昨天還有人到豆腐坊問招不招人。 盧栩眼瞧著街上乞討的小孩越來越多,早市還沒散,就有不少老人小孩蹲在街角等著撿剩菜了。 天黑沉沉的,怕是要下雨,盧栩默算著今天的收入,大概能賺回本錢。 他忍不住又看一眼在街角發呆的幾個小孩。其中一個還跟著家長在他攤子上買過田螺。 大的瞧著還沒盧舟大,小的也不過和臘月差不多,他們身上沒有補丁,梳洗也整齊干凈,進了早市不偷不搶,小孩子餓了站在攤子前眼巴巴看著,被大孩子拉倒一邊玩,想來,他們原本并不是窮苦人家。 只是這次缺糧缺得太過突然,百姓家中沒能及時準備才落到現在的境況。 盧栩:“天不好,不賣了?!?/br> 譚石頭:“???” 盧栩朝認識的小孩招招手,那個小孩歪歪頭,指指自己,見盧栩點頭,便高高興興跑過來。 盧栩問:“你爹爹和jiejie呢?” 小孩:“爹爹和別的伯伯去鄉下找糧食了,阿娘帶jiejie去挖野菜了,我小,提不動籃子,阿娘讓我跟著奶奶撿菜?!?/br> 盧栩:“那你奶奶呢?” 小孩指指早市里面菜攤旁,好幾個老媼在幫著收拾菜攤,打掃衛生,好等人家收攤了撿菜葉,或把剩下蔫了的菜便宜賣給他們。 往常,這些都是拿回去喂雞的,現下,都是人吃了。 盧栩拿一個空盆把剩下的菜倒進去讓他抱著,“能端得動嗎?” 小孩點頭,大聲道:“能!” 盧栩:“那你走慢點兒,我等你把盆還回來?!?/br> 小孩高興應著,端著盆小跑先去找他奶奶。 剩下幾個小孩羨慕地往這邊瞧,卻不敢跑過來。 盧栩也朝他們招招手,那幾個小孩興高采烈跑來,七嘴八舌地喊哥哥。 盧栩數著人頭把剩下的菜分了,陸勇和譚石頭欲言又止,還是幫著盧栩把菜都分裝好,挨個讓他們端回家去。 守衛看見,虎著臉警告他們,“都慢點,撞著人都得打屁股,以后不許來了知道嗎?” 小孩胡亂應兩聲,端著盆跑得飛快。 盧栩差點忘了囑咐,連忙喊:“記得把盆兒還回來!” 守衛直笑,“盧小兄弟心善啊?!?/br> 盧栩:“跟我弟弟meimei差不多大,怪可憐的?!?/br> 沒多大會兒,有的小孩自己回來,有的小孩家長領著,把洗得干干凈凈的瓷盆給盧栩送回來,見要下雨,盧栩沒再多留,和譚石頭一塊往陸勇家買豆腐去。 譚石頭不認同道:“要是以后天天這樣,你生意就做不成了?!?/br> 盧栩:“又沒說要天天這樣?!?/br> 他沒好意思說,這幾天看這樣的小孩看多了,昨晚做夢夢到盧舟和臘月出門乞討,沒人給他們吃的,天沒亮就把盧栩氣醒了,早上逮著弟弟meimei好一通囑咐他們家錢都藏在哪兒。 再說,他們觀陽民風還是很淳樸的,沒見好些大人領著孩子來還盆,一肚子話,除了連聲的道謝,卻什么都說不明白。 盧栩:“沒人該過苦日子,都是一時的為難,等秋收了,觀陽就能挺過來了?!?/br> 譚石頭撓頭,“希望吧……” 雨點大滴大滴地下起來,不過片刻,已成瓢潑。 陸勇:“走中街!中街好躲雨!” 他們三個狼狽地推著車從東街往南北向的中街跑,和來往的路人一起往街邊鋪子屋檐下躲著。 行人抱怨:“這天說變就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