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生道果 第699節
書迷正在閱讀:被奪一切后她封神回歸、俏媳婦翻身記、我在娛樂圈被迫爆紅了、成了偏執世子的白月光、人在一零,出名趁早、穿成七零年代軍長的鄉下妻、釣系咸魚穿成綜藝萬人嫌擺爛后、穿成癡戀男配的女配后我有了、重生之四爺福晉養崽有方、咸魚繼母日常
王遠和凰嫵身上驟然一松,卻依舊精神緊繃,死死盯著頭頂的天空。 只因那一顆浮空三尺的明珠,正被壓得寸寸下沉。 王遠那一身集合三大【法相】化身,冠絕當代的磅礴法力,也像洪水一樣傾瀉而出。 “小遠!” 一直與他十指交握的凰嫵,見狀體內發出一聲清越的鳳鳴。 發動了【鳳凰于飛,和鳴鏘鏘】,將兩人的法光連為一體,浩浩蕩蕩的太陰法光也涌入【彼岸三界】。 道侶合力,又知會駐守在內景天地中的五官援手,才讓法力流逝的速度稍稍減慢了幾分。 咯吱!咯吱!…… 只從讓人牙酸的怪響便可知,這并非長久之計。 兩人抬頭向著雙方互相角力的那一道邊界看去。 卻是因為法力對抗,致使一大片好似刀鋒般,充滿了金戈之氣的文字緩緩浮現了出來。 《效律》、《田律》、《廄苑律》、《倉律》、《金布律》、《關市律》、《工律》、《徭律》、《司空律》、《軍爵律》…… 共計一百八十七條律法,幾乎布滿了整個天空。 金光燦燦,霸道無情,字字皆大如車輪,整齊劃一,散發著好似軍陣般不可動搖的鐵血殺氣! 狠狠刺痛了兩人的眼睛。 同時也好似一道刀槍劍戟鑄造的密閉牢籠,死死封鎖住了整個天地,無人能躲,無人能逃。 任是何人進入此間,也要好好體會一把,什么叫做:民心似鐵,官法如爐! 嘶! “這個小千世界的運行規則竟然是……《秦律》?!” 凰嫵驚呼聲剛起。 他們不遠處恰好就有一個和他們一起,從陰山之巔進入皇陵中的黃篆惡鬼轟然落地。 此鬼遠遠沒有他們兩個人間絕巔的道行,在這《秦律》面前根本就毫無抵抗之力。 咔嚓! 一柄由律法之力構成的暗金色鉤鎖,一下子便鎖住了他的琵琶骨,隨即又融入他的身體消失無蹤。 這惡鬼身上的氣息頓時大降,竟然一下子就從黃篆跌落回了赤篆術士。 王遠的臉色不由一變: “這祖龍皇陵明明是主動邀人下墓,卻對我等盜墓……咳,外來者如此的不友好。 還真是大秦嚴刑峻法的風格?!?/br> 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 就像仙天、內景天地、詭境……一樣,一方天地運行自有規則。 但這祖龍皇陵根本就懶得對他們說明情況,一上來便直接按著脖子暴力壓服。 簡直比詭境都要不講道理。 秦律之霸道、冷酷,可見一斑! 兩人眼睜睜看著,在那惡鬼之后,接連又有幾個來自陰山鬼國的鬼物落到他們附近,被鉤鎖加身。 一身道法無論是何等層次,全都被強行壓制了一個大境界。 就連rou身的兵法氣血,也被律法鎖住,運轉不靈,境界同樣掉落。 大概是雙方僵持的時間實在有些太久。 兩人頭頂的那一大片《秦律》,此時也不情不愿地悄然一變,現出八個大字。 ——法家天下,天規地矩! 明明白白地說明了在這一座小世界中需要遵循的規則。 必須守法! 看到這幾個字,王遠和凰嫵意識到,如果自己不接受律法約束,就要自始至終都背著一座大山行動了。 而且等法力耗盡,后果只會比現在更慘。 終于十分默契地一起收回法力和【彼岸三界】,讓頭頂的《秦律》落到了自己的身上。 王遠的道行一下子被壓制到了黃篆【地粹】境,凰嫵則回到了黃篆【法身】境。 再也沒有了那種一念則山河變色的偉力。 但王遠心中有底,給了凰嫵一個放心的眼神。 有道是“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 拳頭夠大,一切好說。 這《秦律》雖強,但只要自己調集所有援兵的力量全力爆發。 在短時間內掙脫這官法如爐,發揮出全部的力量應該不成問題。 但他也暫時熄了將其他人手全都放出來的打算,準備走一步看一步。 大概王遠和凰嫵就是陵墓中最后被規則壓制住的外來者。 隨著他們接受《秦律》約束,一道好像太監一樣的陰冷嗓音,頓時響徹在所有外來者的心底。 “始皇帝有旨,軍功賞爵萬世不易。 按斬首之數,分封二十級爵位:一級公士,二級上造,三級簪裊,四級不更……十九級關內侯,二十級徹侯。 戰后按爵封賞,爵位最低之百人誅滅,欽此!” 一時之間,散落到這“山河社稷圖”中的所有外來者,全都不禁臉色大變。 “竟是要讓我們自相殘殺換取墓中寶物?!” “爵位低的不僅沒有賞賜,還要被處死?秦律如此苛刻?” 就算原本靠近到一起的同伴,也開始互相提防,生怕自己的人頭變成了別人的爵位功勛。 敢下祖龍皇陵的都不是無名之輩。 所有人都知道,當年大秦之所以能夠橫掃六國,最重要的依仗便是嚴格執行的“軍功賞爵制度”。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赳赳老秦,復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戰!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國恨,滄桑難平!天下紛擾,何得康寧!秦有銳士,誰與爭鋒?! 正是這種賞罰制度,讓所有秦國人都可以通過戰功得到改變命運的機會,社會活力空前高漲。 人民有希望,國家有力量,進而造就了大秦無敵于天下的“虎狼之師”。 “商君為法于秦,戰斬一首,賜爵一級。 能得甲首(軍官)一者,賞爵一級,益田一頃,益宅九畝。 百將(管一百人的軍官)、屯長(管五人的軍官)不得斬首,得三十三首以上,盈論(殺敵不能小于損失),賜爵一級。 高級將軍必須要達到‘攻城戰役斬首八千,野戰斬首兩千’的標準,達不到被罰,達到有賞……” 當然,大秦帝國成也軍功賞爵,敗也軍功賞爵。 除了歷史帷幕中的黑手使壞外,至少有相當一部分原因是來自軍事力量的崩潰。 當社會整體向上,六國有大片土地等著他們去奪取的時候,制度完全沒有問題,一切缺陷都會被掩蓋。 可當秦國實現大一統之后,再也沒有足夠的柴薪,供應這樣一臺恐怖的戰爭機器繼續運轉。 軍事制度難以維系,國家也轟然崩解。 這一道詔書,分明便是要讓他們這些盜墓賊自相殘殺。 只要不想變成爵位最末的那一百人,殺也得殺,不殺也得殺。 王遠看向這“山河社稷圖”深處,目光灼灼。 “此行本來就沒想讓陰世的那些鄰居們能全須全尾地活著回去,既然《秦律》規則如此,正好把他們一網打盡。 戰后按爵賞賜,其他的寶貝雖好,對我們來說卻可有可無。 無論那位始皇帝陛下用兩千年時間布下這個大局,最終到底是想要做什么。 墓中的【隨侯珠】我們志在必得!” 炳靈公既然要給王遠送禮,自然早已將自己知道的秘辛對他和盤托出。 在這座祖龍皇陵中,最珍貴的寶物其實并非據說蘊藏著無邊偉力,能橫掃六國的【太阿劍】。 而是與【和氏璧】,也就是如今【傳國玉璽】并稱“隨和之寶”的【隨侯珠】。 據說春秋時隨國有一處“斷蛇丘”,隨侯出行,見大蛇被打成兩斷,看其蛇有些靈異,便命隨行者用藥救治,蛇立即能活動。 一年以后,蛇銜明珠來報答隨侯。 珠盈徑寸,純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燭室,故謂之【隨侯珠】,亦稱【靈蛇珠】、【明月珠】。 實際上那獻珠的不是蛇,而是龍。 【隨侯珠】便是赤縣神州龍脈吐出的一顆【祖龍珠】! 所謂“珠聯璧合”指的便是這一珠一壁,兩者合一,必有奇能。 要知道神州龍氣以深埋陰司的【禹鑄九鼎】為根本。 由和氏璧雕琢而成的【傳國玉璽】,負責鎮壓人間國運。 在一千八百年的時間中,經歷大大小小十八朝,100多位帝王之手的龍氣洗練,早已成就人道至寶。 而【隨侯珠】則有著調和龍氣文武火候之功。 可以重新劃定龍氣經緯,改易天規地矩,乃是絕對不會遜色于【傳國玉璽】絲毫的人道至寶! 就是不知道為什么沒有流傳下來,而是被葬在了墓xue中。 在當前的龍氣體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