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生道果 第428節
書迷正在閱讀:被奪一切后她封神回歸、俏媳婦翻身記、我在娛樂圈被迫爆紅了、成了偏執世子的白月光、人在一零,出名趁早、穿成七零年代軍長的鄉下妻、釣系咸魚穿成綜藝萬人嫌擺爛后、穿成癡戀男配的女配后我有了、重生之四爺福晉養崽有方、咸魚繼母日常
門后那些錯失了美味的惡鬼隨之開始發狂、哭嚎,閻羅法身只是冷哼一聲: “滾!” “嗷嗚……嗷嗚……” 一群剛剛差點生吞了芳林主的惡鬼,立刻像敗犬一樣紛紛逃走,重新鉆回了“誅心地獄”的最深處。 臨走之前,它們甚至還小心翼翼地從里面替王遠關上了鬼門關的大門。 這便是權能【萬鬼之王】和【誅心地獄】的無上威懾力。 王老爺在這些隸屬于誅心地獄的惡鬼面前,根本就“沒有血條”之說,一旦惹毛了他,一口一個連嚼都不帶嚼的。 與此同時,王遠的本體從閻羅化身泥丸宮中重新跳出,也頓感身體猛然一輕。 即使看不到,也能感覺到身上纏繞的那些絲線已經徹底斷裂消失無蹤。 他再也不會跟芳林主產生莫名其妙的聯系,也不會再被起起伏伏的心緒影響。 重新抬頭時,對面龍椅上那位偷雞不成蝕把米的芳林主,已是滿臉的惱羞成怒,猛然一揮手中的【六欲紅塵傘】。 咻!咻!咻!咻!…… 王遠熟悉至極的【金錢劍氣】,便好似無窮無盡一般向著他飛撲而至。 不閃不避,抬腳踏前一步,體內兩千【白虎銳士】的雄渾軍氣降臨,猛然張口一吐: 鏘——! 一道熾白的刀光不見首尾,好像一顆從冉冉升起的太陽,輝煌熾烈充塞大殿。 鏘鏘之聲不絕于耳,似是虎嘯,又似刀鳴。 專屬兵法·城頭畫角三四聲,匣里寶刀晝夜鳴! “斬——!” 那些【神變】境法師在刨除掉各有千秋的【法域】之后,也不過是相當于一位加強版的【地粹】境而已。 合王遠、太白、閻羅、凰嫵、還有本就是【地粹】境的辛若蘅,這五位黃篆之力,這場仗完全可以打上一打。 轟?。。?! 一聲驚天動地的炸響。 熾白的光芒瞬間照亮了整個云京城。 等到光芒散去,沖上云霄憑虛而立的眾人,這才意識到自己剛剛對戰的地方是在何處。 那是代表著大炎權力中樞的皇極殿! 恐怖的刀光、劍氣劇烈撕扯,一擊之下,竟是將這座雄偉的宮殿都徹底炸成了一片廢墟。 也將舊王朝最后的遮羞布給毫不留情地扯了下來。 “什么人敢擅闖大內?” “拿下他們!” 四周爆喝聲,破空聲接連響起。 數十道五顏六色的遁光,還有更多的氣血狼煙飛射而來。 “我們先撤!” 即便保命能力天下無雙,王遠也不敢跟這么多同級稍作糾纏。 盡管只完成了最基本的目標就被發現,連五大營家眷、周溫睿的影子都沒有看到,也不得不趕快開溜。 只是駕馭法光飛在王遠身邊的辛若蘅,顯然不甘心就這么灰頭土臉地逃走。 來到皇城一趟,一定得留下點什么東西才行。 手中掐訣,瞬間開啟了斗部仙官的看家本事——【星辰入命】。 頭頂那一顆讓人聞之色變的【掃把星】忽然顯現。 辛若蘅手持自己的【本命法寶·星塵帚】,當空畫了一道一看顏色就十分晦氣的圓圈。 用快如閃電的方言對襲來的那些法師、軍主喝罵道: “我【掃把星君】祝你們這些妖人,有氣冇頂唞,日日去撼頭;成世都撞版,日日被人斬; 抽筋兼中風,后門畀人通;有錢唔識收,成世都揸兜……” 下一刻,那道光圈猛然擴散開來,將那些追來的法師、軍主通通包裹在內。 隨著霉運罩頂,有幾個本事不硬的妖人,當場就摔了一個狗啃泥。 啪! 對面空中一個黑點驟然塌縮,辛若蘅已經被王遠拉著消失無蹤。 然而,他們卻沒有看到。 在他們身后的夜空中,那一道【掃把星】的影子不僅沒有消失,反而越變越大,然后猛然橫穿了那一輪明月。 剛剛出現的竟然不是【掃把星】的投影,而是那顆彗星的本體! 冥冥之中,人道龍氣和人間氣象都隨之陡然一變。 “這是……” 以紅蓮子為首的眾妖邪顧不上自己被【掃把星】詛咒,看著頭頂的天象不由齊齊瞪大了眼睛。 與此同時,京城內外無數人也同樣看到了這樣的一幕。 天象·兇兆:彗星襲月! 寓意:天人感應,刺王殺駕,帝王橫死! 這一天是七月十六,也正是一月當中月亮最圓的時候。 不止是云京城居民,而是整個赤縣神州的無數人、妖魔詭怪……都看到了頭頂夜空中出現的這道異象。 “亂世要來了!” “無生道有麻煩了!” 太山之巔正在下棋的【大司命】和【云中君】自然也不例外。 但這兩位尸解仙的化身臉上卻沒有絲毫意外,顯然一切都在他們的預料之中。 九兵雖然沒有像【唱謠小兒】那樣的無解詭異,也沒有動輒要人性命的各路【兇神】。 但除了意外晉升的【斗姆太陰君】周凰嫵,還有被王遠臨時拐帶的【窮神】辛小薇之外。 【大司命】親自指派的主力,卻全都是麾下在整個人類歷史上都響當當的……災星! 【太白星君】王遠、【熒惑星君】郭飛虎、【掃把星君】辛若蘅。 阮紅綃持白在棋盤上落下一子,沒有去看云京城,而是看向了【天門】之外,唇角微翹: “如今‘彗星襲月’已經開場,其他的兇兆天象又還會遠嗎? ‘無生道’自從將自己與大炎皇室、權力中樞、云京城深度綁定開始,就已經入了我人道的局中啊,桀桀桀……” 第三百八十九章 三陽小境,一日囚天 同一時間,皇城內一座燈火通明的偏殿中。 一個身穿明黃色龍袍,相貌英俊,臉上卻隱隱帶著幾分戾氣的少年,猛然甩手將一本書冊用力摔在了桌子上。 看著下面那一幫按照成例,加班加點為先皇帝修史、作傳、定謚的翰林史官,臉色有些不太好看。 “前面寫的還成,但在最后,什么叫亂臣賊子勾結教門禍亂朝綱?致使太上皇一病不起? 諸位愛卿,依朕之言,這冊建明史書就改成父皇突發惡疾,不能理政,朕臨危受命如何?” 無論是皇帝還是肱骨大臣死后,朝廷都有專門的官員負責評定其一生經歷、功過傳諸后人。 也叫作:蓋棺定謚,先典成式,激揚清濁,治道明范。 對前面實事求是的部分,周景梁倒是無所謂。 史官考據周詳,即便是他都沒有多少印象的那位青妃龍青妍、還有自己的jiejie長公主周凰嫵都記錄在冊。 但最后描述建明皇帝周溫睿的結局時,雖然沒有提及他這位前三皇子在里面的作用,卻也讓他極為不悅。 既然亂臣賊子當道,那他這個皇帝是亂臣?還是賊子?又是如何當上的皇帝? 豈不是憑白讓后人遐想揣測? 聞言,為首的那位翰林學士猛然抬頭,直視著這位與妖邪沆瀣一氣的新皇帝,大義凜然道: “陛下,史官戒律第一條:秉筆直書,不易一字!” 那個高踞上位的少年皇帝只是皺了皺眉頭。 想起半年前,亞父正是帶著他按住那些欽天監五官靈臺郎的腦袋,一個個人頭砍過去。 才幫他砍來了這名正言順的“人主之相”。 于是,對他固執的翰林學士冷冷一笑: “仵逆天子,拖下去,夷三族!下一個?!?/br> 翰林學士沒了,后面卻還有兩位侍讀學士、兩位侍講學士,分量也完全足夠了。 周景梁又語氣淡淡地問出了同樣的問題: “愛卿!你來告訴朕,這史書你覺得該如何寫???” 毫無疑問,他想要的答案只有一個,當初砍了不到六道,就砍來了自己的皇位。 這次他想試試,能不能在五刀之內就砍來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臺下站在第二位的翰林侍讀學士,顫顫巍巍地走上來。 卻在聽到這個問題的瞬間,陡然站直了身子,梗著脖子低喝道: “史官戒律第一條:秉筆直書,不易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