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生道果 第133節
書迷正在閱讀:被奪一切后她封神回歸、俏媳婦翻身記、我在娛樂圈被迫爆紅了、成了偏執世子的白月光、人在一零,出名趁早、穿成七零年代軍長的鄉下妻、釣系咸魚穿成綜藝萬人嫌擺爛后、穿成癡戀男配的女配后我有了、重生之四爺福晉養崽有方、咸魚繼母日常
其中京營駐扎在京師云京城郊外的天子嶺。 號稱:京營一出,四方懾服。 大炎道兵三十六營中的大部分都隸屬于京營,聶紅纓和其麾下的一局【白虎銳士】,便是從天子嶺出發,一路護衛冬官來此。 而在半月之前。 朝廷接到洛陽城中群邪聚集的奏報之后,立刻就近抽調了一只邊軍前來洛陽防衛。 除了小部分三十六營【鐵騎營】的道兵之外,主體則是一支總數為2700人的火器營。 配備霹靂炮1800桿(步兵火銃),合用藥4500斤,重八錢鉛子50萬個; 大連珠炮100桿(多管火銃),合用藥400斤;手把口200桿(炮兵防身用手銃);盞口將軍80位(野戰重炮)。 足夠一場大戰所用了。 “壯哉!” “有此兵鋒,邪魔外道不值一提!” 就連巡城到此的宋知府和崔指揮使,看到此軍也不禁心中一松。 只因普通兵卒在面對【道兵】和術士時,幾乎毫無反抗之力。 所以自從大炎太祖皇帝起兵之初,得到了“太乙玄兵道”的鼎力相助后,便開始大肆發展各種火器。 時至今日在邊軍的步兵之中,火器的裝備率已經超過了五成。 也許在野戰之時,這些裝備著火器的兵卒,依舊只能被機動性極強的非人【道兵】屠殺,但是駐守城池、關塞的時候卻有大用。 最重要的是,養火器遠比養【道兵】便宜百倍! 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使到了現在,各地災荒不絕、起義不斷,但大炎王朝的實力依舊是毫無疑問的當世第一。 有著在正面對決中,撲滅境內任何一家道派本山道觀,而自身只是輕傷的恐怖軍力。 否則,外面那些邪魔外道們哪里還需要四處拱火,派人試探虛實? 早就并肩子一哄而上,將這龐然大物分而食之了。 城隍廟外。 為了自家那個不學書畫女紅,偏偏學了一肚子武略兵法、忠君為民,現在還要學人家仗義死節的死心眼妹子。 武翼將軍聶人熊帶著自己三位親信屬下,強忍著“龍氣法禁”對道功的劇烈消磨同樣守候在了這里。 “唉!紅顏巾幗羞煞男兒!” 看著女將的背影,這黝黑的“熊羆”不知是該欣慰,還是該頭疼地深深嘆了一口氣。 咚!咚!咚! 轉身就在自家三個屬下的頭上各自敲了一下,讓他們也將覬覦自家妹子的目光給收了回來。 一墻之隔的城隍廟正殿中。 白發蒼蒼的冬官正跪坐在神像之下,默默寧神禱祝,體悟著這龍氣樞紐中的細微變化。 五官靈臺郎雖然能夠施法,卻顯然不是會跟龍氣劇烈沖突的術士之流。 而是掌握著一種特殊法門——【文壇登龍術】的【儒士】! 就跟祝由科的咒禁博士施展祝由術一樣,本質上都是在借法。 只不過咒禁博士的借法對象一般是當地的人鬼城隍,而【文壇登龍術】借的則是“龍氣法禁”。 【社稷之術·五谷豐登】本質上也是大祭酒,借皇帝之手施展的【文壇登龍術】。 因為施術消耗的是龍氣國運,哪怕在國力最鼎盛時能施展此術的人數量極少。 一般都是出現缺額,才會依次遞補,絕對不會濫授術法。 冬官驀然睜眼,望著眼前的虛空低喝一聲: “文壇如命將,可以持王鉞!大衍易術! 國運,推!” 頭頂頓時升起一座虛幻的文壇,無窮字符周流往復。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于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后掛……” 其中一條條游龍或在田,或在淵,或在天…… 漸漸在空中組成一副六爻卦畫。 【文壇登龍術】正是以一點心光構筑文壇,積累越厚,能力越強。 冬官出身公羊學派,治的是《春秋公羊解詁》和《易經》,也是整個大炎朝廷最精于此道的數人之一。 然而,就在卦畫成形的同時。 洛陽城早已經關閉的城門口外,卻忽然跳出來了七八個總角小兒,他們齊聲唱起一首歌謠: “沖風冒雨去還歸,役役勞身似燕兒;銜得泥來成壘后,到頭壘壞復成泥!” 唱完之后,從門縫兒里鉆進城門,一溜煙兒地四散而走。 隨即,同一首歌謠開始盤旋在整個洛陽城的上空。 似乎這兒在唱,那兒在唱,人人都在唱。 看到這種古怪的景象,一河之隔的山頭上,王遠不禁瞳孔一縮。 桃仙娘更是直接失聲驚呼: “是無解的詭異:唱謠小兒!教門出手了!定是專注造反上千年的無生道!” 隨即,王遠頭頂的劫氣,也在此刻再次開始凝聚。 第一百二十八章 五谷難豐,尸體喘氣 此刻的洛陽城中早就已經戒嚴。 雖然天氣漸晴,路上卻找不到一個行人。 靠近城門口,地價極為便宜的某座宅子里。 一位即使粗布荊釵卻依舊風韻不減的婦人,攥著手帕在正屋里來回走動,不時看向屋外。 “都到這個時候了,伯安怎么還沒有回來???可急死我了?!?/br> 旁邊今日沒有上值的朱風憲,倒是不疾不徐,坐在官帽椅上白了自己的妻子一眼。 “急什么?先生已經知會過我,伯安早就被救出來了。 現在全城戒嚴,無論是昨夜還是今晨,伯安就算是順利回城也根本進不了城門。 這個時候,說不定城外比被無數眼睛盯著的城中還要安全不少?!?/br> 就在這時。 “嗯?外面好像有動靜?” 朱風憲聽到院門之外忽然傳來一陣不太清晰的歌聲,猛地站起身來,疾走幾步來到門邊向著外面看去。 透過門縫卻只看到一個不過八九歲的總角小兒,正從自家門前飛速跑過,一路又蹦又跳,嘴里還在唱著一首童謠。 于是,他想也沒想便推開院門,對那孩子叫道: “孩子,外面危險!快回家,別亂跑!” 但開門之后,也讓他完全聽清楚了那小兒嘴里唱的是什么,頓時臉色大變。 “沖風冒雨去還歸,役役勞身似燕兒;銜得泥來成壘后,到頭壘壞復成泥!” 作為正兒八經的讀書人,朱風憲瞬間就聽出了這唱的童謠,實則是一支求卦時的下下簽! 燕子銜泥筑巢,巢xue又重新化作泥土,比喻:白忙一場,徒勞無功。 暗指何事? 今日整個大炎最緊要的事情,自然非眼前正在進行的【社稷之術·五谷豐登】莫屬! 這個時候唱這種童謠,就好像旁人喜氣洋洋地過八十大壽,他卻專門跑進去“送鐘”一樣。 晦氣,大大的晦氣! “嘿!那小孩,到底是誰教你唱的這首童謠?” 然而,那孩子卻理也不理,飛一般地跑掉了。 隨即。 朱風憲便發現那首童謠,正在他的腦袋里反復回放,好像黃鐘大呂震動心神。 直到一路沖出了他的嘴巴,讓他也情不自禁地唱出聲來: “沖風冒雨去還歸……” 當以城門為起點,全城東西南北都情不自禁唱起這首童謠來的時候。 洛陽城上空的那道金色光柱也隨之猛地一抖。 不,不僅僅是洛陽城,而是大炎王朝境內所有的龍氣光柱全都漸漸開始顫抖。 只是有先有后。 好像整體后勁不足,根本難以完成“以人心代天心”這種改易天地的偉力,馬上就要被重新打回原形。 簡直一語成讖。 正是銜得泥來成壘后,到頭壘壞復成泥! 就連洛陽上空的陰云也開始重新匯聚,陰雨復歸。 站在山頭上的王遠,將這一切都盡收眼底。 雖然他對這次【社稷之術】可能不會順利,早有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