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后宮當社交悍匪 第44節
在另外一位當事人的無條件配合之下,她可謂是屢戰屢勝。 并且借此成功pua的爹娘,站在了家庭食物鏈的頂端。 不過這件事發生的時候,她爹還做不出來送她去上族學的事情。 “鄭師說,族學所教困于一族,難見天下事,難有容天下之胸懷,不妨去筑林書院看看?!?/br> 皇帝聽完,拍掌贊嘆:“祁亭居士眼界胸懷之寬廣,人心事理之通達,勝過世間大多人,不負盛名啊?!?/br> 世家子弟,人才良多,但大多以宗族利益為先,愛搞黨爭,還在他需要的時候裝聾作啞,明哲保身。 怪不得他父皇臨死前都對他說,一定要及時打壓,權衡各派勢力。 聽完秦玉逢的話,他才意識到,這些人從小上族學,學的不知是經傳道理,還有族中長輩給自己灌輸的宗族概念。 這樣長大的人,自然會一心向著家族。 皇帝:“所以愛妃曾在筑林書院念過書?” 秦玉逢看了他一眼,面色古怪:“我答應過莊老先生,不將此事說出去,但若是不說,便是欺君之罪了?!?/br> “朕絕不會將此事外傳?!彼嵵爻兄Z。 她也只好慢吞吞地交代:“確實去過,不過沒待多久?!?/br> 秦玉逢的初衷,只是就教育問題給家里人上一課,并不是真的想深度學習文化知識。 但鄭師托了筑林書院山長的人情,答應偶爾給學生授課,換她去跟著一起上特別設置的少年班,她也不好意思說不想去,就硬著頭皮去了。 剛開始還好,畢竟是穿越者,她要跟上同齡人的進度很容易。 直到他們開始背詩。 一些刻進靈魂的東西使她開始篡改別人的dna(大概類似于“領家有女初長成,力拔山兮氣蓋世”之類的)。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全班人包括先生都沒法笑著離開詩賦課。 然后是同班有人發現了她的身份,鼓動其他人一起嘲笑她,試圖逼她離開。 她就趁著他們去澡堂,雇人偷走他們的衣服,捆在一頭老牛身上,將牛放走,然后放了女孩子的衣服在原來的地方。 達成一人霸凌全班的成就。 之后一發不可收拾地進入懟天懟地的狀態,不到半年,書院里的師長都像是蒼老了十歲,卻拿她沒什么辦法。 最后山長莊易親自出面,帶著她學習了一段時間。 大佬就是不一樣,博采眾家之長,無論是說理還是辯才都十分厲害,讓她這種喜歡搞道德綁架和詭辯的都無力反駁。 那段時間她堪稱是心如止水,差點兒出家。 沒堅持多久,她就表示自己性情頑劣,不適合再在書院進修,請求離開。 莊老先生在她走的時候,送了一封夸她的書信讓她拿回去給祖父交差,然后語重心長地囑咐她:“女公子日后無論有了怎樣的成就,在外都不必說自己在書院中學過?!?/br> “你在外邊惹出事情來,不要說是我教的”的委婉版。 皇帝聽完,覺得合理又荒謬。 荒謬就荒謬在這一系列事放在某人身上十分合理。 他艱難地消化掉這種荒謬感,問:“所以你讀這本書,是想起自己在書院的日子了?” “不?!鼻赜穹険u了搖頭,“臣妾是想要建一座書院,正在翻閱與書院制度有關的書籍,希望能找到可借鑒的地方?!?/br> 荒謬感重新填滿皇帝的腦子:“你怎么突然有了這樣的想法?” 建書院可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教師和生源足以卡死大部分有這種想法的人。 目前所有的書院,建立者都是非常有名望的大儒。 這些大儒本身就門生眾多,受世家推崇,才能有實力建立書院。 女子辦學,前所未有。 然而他眼前的女子,仿若并沒有發覺這是多么驚世駭俗的事情一樣,輕描淡寫地說:“賢妃很喜歡書卷,學識極佳,多年來修撰古籍百卷,寫下經學注解數十本。如果有一座書院能讓這些書籍派上用場,她大約會高興?!?/br> 皇帝一直知道賢妃是才女,也知道對方很喜歡書,還曾讓對方隨意翻閱藏書閣的書。 但依然沒有料到對方竟然喜愛到如此程度。 他怔然片刻,用一種莫名的語氣說:“朕只將藏書閣交給賢妃掌管,終究不如愛妃來得貼心?!?/br> “現在改過還來得及?!鼻赜穹陮⑹种械臅M皇帝手里,目光真誠,“陛下不妨與臣妾一道規劃此事,有了您參與,不怕招不到學生啊?!?/br> 皇帝:“……” 你也知道可能招不到學生啊。 秦玉逢絲毫不在意他的充滿吐槽的表情,給他畫起大餅。 “到時候就說圣上才是書院的創建者……嗯,書院二字不能將圣上與其他人相別,不妨叫做學宮。等成立了,圣上再抽空去講上幾堂課,有成為天子門生的誘惑在前,還怕沒人愿意入學么?” 皇帝險些在一聲聲“圣上”中失去自我。 但“學宮”二字戳中了他的政治敏感,讓他迅速意識到這并不只是一件“令賢妃高興”的事情。 這世界的歷史從秦后拐彎,所以是有稷下學宮的。 稷下學宮乃齊國君主所建立,廣邀百家入內交流學習,掀起過一場學術風潮,也使齊國擁有了大量的人才,走向繁盛。 如今天下已經統一,情況與當年截然不同。 但依然可以從中得到靈感:以天子的身份創建學宮,招收少年學子,對其進行教育資源的重新分配,不僅能增加自身的威望,也能提升臣子的忠誠度。 這不比在已經出仕的士人中培養心腹強? 秦玉逢見他已經發現了其中的利害,微微一笑,將另外一邊摞著的書也放到皇帝手中:“圣上覺得如何?” 他被壓得不輕,回過神來,口不對心地答:“不好吧,各家皆有族學,朕若是召他們來學宮,不免大張旗鼓些,也容易壞了人才?!?/br> 秦玉逢:“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一直待在族學的。大多數世家子弟在啟蒙之后,要么去游學,要么就自行拜師,出身不佳,無長輩關愛的幾乎沒有再進一步的可能?!?/br> 辦學的本質是打破階級桎梏,使處于較低階層的人能夠得到與高層相同的教育,初步獲得人脈,擁有與其同臺競爭的初始資本。 這才是世家所不容許的。 世家中不受重視的子弟,是他們如今唯一能接受的“寒門”。 秦琰發現了她的用意,才用那樣一句迂回的話來點撥她。 “如此實在是可惜?!被实圩焐险f著可惜,一雙眼睛卻亮得驚人,“不如來京入學宮進學,朕聘賢師為他們指點迷津?!?/br> 這是連學校建在哪里都想好了。 秦玉逢搬起另外一摞書,準備繼續往他手上堆,一旁的趙海德見狀,連忙湊過來:“娘娘交給奴才就行?!?/br> 她挑挑眉,松手將書給他。 趙海德使了個眼色,身邊的小太監將皇帝手里的書也接過去。 “圣上若是在學宮講學,可愿讓臣妾與賢妃扮作學子前去聽一聽?” 皇帝覺得不大好。 但轉念一想華妃也不是沒有出過宮,他打算建學宮的位置就在京城之內,比上次出京的路程還近上許多,要去也沒那么麻煩。 而且她都主動說要“扮作學子”了,已然非常體貼他。 “自然可以?!?/br> 他一口應下,有些迫不及待地要把這件事推上日程,但突然想起自己是來約華妃出去玩的,不由看著她:“愛妃還有事要忙嗎?” “圣上若是愿意替臣妾煩惱這學院之事,臣妾自然清閑許多,正好能應賢妃之邀,去替她整理書籍?!?/br> “那好,朕回去先把這些看完?!?/br> 皇帝看向手中的《賢士致筑林書院語·集錄》,不再是看冷門書籍的眼神,而是在看老師人選。 秦玉逢將自己準備的所有書都都給皇帝打包帶走。 高高興興地目送他離開。 帶著她工作離開的皇帝也十分高興,走到半路才突然醒過來:“華妃要使賢妃的藏書不被埋沒,直接捐給筑林書院就行啊?!?/br> 趙海德以為他終于回過味來,不由生出兩分期待。 “所以她的目的是讓朕辦學宮?!?/br> 是的,就是這樣。 “她是知道我為黨爭心力交瘁,才設法為朕找到第二條路?!?/br> 趙海德:? “華妃對朕,當真是一片真心?!?/br> 趙海德:…… 第33章 秦玉逢將工作交給皇帝, 皇帝得到新的事業線,兩人都非常滿意。 其他人卻因為這件事情緒大起大伏。 皇上進后宮了! 眾妃面露期待,心想終于熬到這一天。 皇上到華妃宮里了! 眾妃表情冷漠, 但還是覺得去完華妃淑妃她們那里就能輪到自己。 皇上又從華妃宮里回勤政殿了! 眾妃幸災樂禍,覺得是某人終于惹怒了皇帝。 皇上半夜還在點燈學習,連寢殿都不回了!還給賢妃華妃淑妃送了好多東西! 眾妃呆滯,好想將一句“傳宗接代是你的天職”甩在皇帝臉上。 然而她們不僅不能這么做,還得贊頌天子勤勉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