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1991年當首富 第1707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書七零:尤物知青被糙漢纏上了、二嫁東宮、我 妖精 受氣包[穿書]、新手法醫、守寡后,死男人回來了[六零]、一覺醒來成了神二代、幸孕霸寵:九爺,早上見!、春日灼吻、貓貓a也是a![abo]、殊途
外企方面也在猜測,秋海跟他們相比的話,到底少虧了多少。 此時的外企還算是有不小的自知之明,畢竟秋海有會員制。 他們心里面很清楚,光是這個如同神來之比一般的會員制,就為秋?;鼗\了一大波的資金。 正因為如此,外企暫時是不可能贏秋海的。 關于這一點,外企的高層都有著共同的認識。 他們現在真正想要搞清楚的,就是秋海在這一輪的價格戰之中到底賠了多少。 因為在此之前,外企對于陳江海手上持有的資金進行過一些評估。 而他們想要做的就是,集所有外企的力量,不斷耗盡秋海有限的資金,取得價格戰最后的勝利,然后享受屬于他們的饕餮盛宴。 瓜分華夏市場甚至瓜分秋海。 岳宏盛按照陳江海的只是很快就通過相關媒體把消息放了出來。 結果一出來,立即就讓很多人驚掉了下巴。 一時之間,振奮了很多華夏國內的同行,也讓民眾感覺臉上有光。 現在在華夏這片土地之上,很少有本土企業可以和外企相抗衡。 如今秋海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真的是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士氣。 秋海能贏。 這個念頭第一次出現在了不少人的心里。 【商業地震,秋海集團竟然可以和外企聯盟相抗衡,前期小勝一局?!?/br> 【本報消息,秋海高層岳宏盛透露,秋海在價格戰之中,穩如泰山,略有結余?!?/br> 【獨家消息披露,秋海和外企聯盟大作戰,價格降到最低,靠著會員成功戰勝外企聯盟,獲得勝利?!?/br> …… 不過經濟媒體的報道,卻比不上娛樂媒體那么吸人眼球。 第1953章 激烈對抗的延伸 這年頭的娛樂媒體,已經開始慢慢盛行起來。 比起比較專業的經濟類報刊枯燥無味的報道,他們的報道就更吸引眼球了。 什么“秋海集團陳江海天賦異稟,一歲開口說話,三歲讀小學”之類的說法都搞出來了。 吹捧的陳江海簡直已經不算是人了,活脫脫的就是神仙下凡。 按照他們的說法,陳江海這種天生就是為商業而生的神人,面對這一次的危機,肯定可以輕松解決。 甚至還有人說陳江海后面站著國內的其他企業家,大家早已經在暗地里聯合起來,準備跟外企聯盟來一場真刀真槍的對抗,并且很有信心能夠把外企聯盟打趴下,甚至一舉趕出華夏市場。 這些報道雖然有些夸張,但對于秋海來說效果卻是顯而易見的。 正是這些報道給秋海帶來了正面的影響,讓民眾對秋海有很大的信心。 在這種情況下,陳江海也成了一部分民眾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于是更多的人在購買電器的時候,自然而然會選擇支持秋海。 對于普通的民眾而言,陳江海能跟外企聯盟抗衡,就是為國爭光,有可能的情況下自然要盡一份綿薄之力。 外企聯盟那些高層聽到這些報道之后,簡直快氣瘋了。 這些報道把陳江海吹上了天,把他們狠狠的踩進了地里面。 在華夏經營這么多年,他們還是第一次遭受這種屈辱,偏偏又無可奈何。 這讓他們對于陳江海這個人咬牙切齒的同時,也更加的忌憚。 他們也做出了積極的應對之策,首先就是輿論上的反擊。 國內從來不缺乏崇洋媚外的人和團體。 這時候,不少人對于國外有著很大的羨慕和向往,總認為國外的月亮比較圓,自然也就滋生了一批腦殘粉。 在這些外企聯盟的引誘下,他們直接無腦地為外企聯盟吶喊助威。 【秋海集團真是厚顏無恥,竟然用會員制捆綁消費者,欺騙百姓對抗外國企業,簡直是不可饒恕?!?/br> 【重大消息,西門子的李天鋼透露,秋海集團之所以能夠盈利,是因為他們的電器成本很低,也就意味著他們電器的質量是極其不合格的?!?/br> 【可笑,一個什么技術都沒有的本土企業,竟然妄圖和國外的大企業相抗衡,簡直就是不自量力!】 …… 總之這些人,完全就是在不顧一切的抹黑秋海集團,根本不顧及事實的真相。 關鍵是很多崇洋媚外的人,覺得這才是事實的真相。 就跟后世的某些網紅一樣,為了討好外國,不惜一切代價的當舔狗。 除此之外,之前和秋海有過節的那些人也都紛紛跳了出來。 他們根本不管什么民族大義,反正就是要秋海倒霉,讓陳江海身敗名裂。 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覺得對得起那些外國主子。 其中叫囂的最厲害的,要數顏鶴城招攬的一批人。 這批人什么都不做,就是抓著秋海在那里使勁兒的黑。 媒體的大戰,是雙方激烈對抗的延伸。 輿論固然是重要的,但外企聯盟也清楚,根本就起不了任何決定性作用的。 況且,現在輿論方面,總體而言其實秋海還是占據著相當優勢的。 外企聯盟的高管再次聚集在一起,商討了一下接下來的策略。 一番激烈的爭論之后,他們最終達成了統一的意見,將價格戰進行到底。 到了如今這個地步,對于他們而言同樣已經沒有任何的退路了。 一句話,這一場戰斗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當然,現在他們的資金也受到了很大的壓力。 一方面要不停的降低電器的價格,另一方面還得封鎖秋海的芯片供應。 封鎖芯片供應,并不是說說那么簡單。 他們需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反過來給那些芯片廠家進行補貼。 如果不能彌補這些芯片廠家的損失,人家又憑什么跟他們站到一起共同對抗秋海呢。 誰的錢不是錢? 如此一來,他們之前準備的資金很快就已經用的差不多了。 這時候,這些華夏地區的負責人不得不向各自的總公司求援,希望能夠支持更多的資金,保障后續的價格戰。 “八嘎!真是一群廢物!這時候竟然還需要向總部求援,真是恥辱,天大的恥辱!” “山本,我可以給你一部分資金,但是你必須拿下華夏市場,輸了你就引咎辭職吧!” 當山本一郎向總部求援的時候,被罵的是狗血淋頭。 偏偏面對自己的上司,他大氣都不敢喘,只能一個勁兒的點頭稱是,表示自己無論如何一定會拿下華夏市場,絕對不讓對方失望。 這樣的情況,幾乎在其他外企上同時上演。 從這一點也能看出來,秋海集團真的可以說是了不起,竟然僅憑一己之力就將他們逼迫到了這種境地。 相對這些外企而言,國內的百姓自然是最開心的。 價格戰的受益者是他們,現在的電器比以前便宜了太多太多了。 很多家庭因為經濟原因買不起的,現在也能把心愛的電器抱回家了。 有些原本沒打算買電器的人,看到電器的價格降到了如此低廉的程度,唯恐錯過好機會,干脆也不得不下手去搶了。 誰也不知道這個價格戰打到什么時候,搞不好一方堅持不住直接就結束了。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趁著現在價格低趕緊出手。 買下才是賺著了。 周侯建作為本土電器行業的一方勢力,自然也在關注著這一場史無前例的價格大戰。 隨著價格大戰的開啟,他們這些電器企業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他們沒有跟著一起降價,或者說他們根本就不敢降價。 這種情況下,原本就沒有太大市場競爭力的他們,銷量直接就被擠壓到了邊緣。 秋海和外企在虧本,這些企業也在跟著虧本。 當一個行業的老大和老二在大戰的時候,倒霉的其實是老三老四這些靠后的企業。 就比如后世360和企鵝之間的戰斗,彼此打著打著,結果一不小心把其他的同行給打沒了。 秋海和外企聯盟之間的價格戰才進行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已經有上百家小型電器企業倒閉了。 那些中型的電器企業,還在苦苦的掙扎,處于瀕死的邊緣,充滿了絕望。 因為這場戰爭還不趕緊結束的話,他們離倒閉也沒有多久了。 第1954章 有了新的突破 至于本土的大型企業,此時都在觀望,都在咬牙堅持。 他們只能不斷的告訴自己,只要撐過這段時間,那他們的明天和未來,就會是美好的。 他們之所以有這種想法,一方面固然是在安慰自己,另外一方面也是有些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