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1991年當首富 第1593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書七零:尤物知青被糙漢纏上了、二嫁東宮、我 妖精 受氣包[穿書]、新手法醫、守寡后,死男人回來了[六零]、一覺醒來成了神二代、幸孕霸寵:九爺,早上見!、春日灼吻、貓貓a也是a![abo]、殊途
這樣的結果,是陳江海絕對不想要的。 看到對方這么的低調,周侯健頓時覺得陳江海是比自己還異類的異類。 “陳總,你認為一個企業家最核心的東西是什么?” 周侯健隨即又問出了第二個問題。 這個問題相比于第一個問題,就要正常了許多。 陳江海直接回答道:“我認為一個企業家最重要的核心,那就是建立起正確的社會價值觀?!?/br> 如果一個企業對于社會沒有價值的話,那它必將會被拋棄。 企業必須跟社會有共同方向,緊跟民生和社會變化趨勢。 方向對了,那么企業就能獲得商業利益,為持續性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陳江海說的這一番話,周侯健聽的是直點頭。 一個企業想要持續發展,確實應該緊跟社會浪潮的腳步。 脫離了社會的話,那么這個企業就沒有什么前途了。 這一個觀點,周侯健其實早就知道了。 但是他從來沒有像陳江海這么直白,這么簡練地表達出來。 “陳總,現如今一個企業想要做強做大,最應該關注什么問題?” 興致勃勃的周侯健繼續問道。 “毫無疑問,是創新!” 陳江海想都沒想,直接脫口而出道,“這是所有企業最應該重視的一點?!?/br> “我們現在身處的這個時代,是三千年來未有之大變局?!?/br> “想要在這樣的大變局中生存下去,強大起來,就必須做到不斷的創新?!?/br> “只有做到別人做不到的東西,你才能在這個日益殘酷的市場中生存下去,并且強大起來?!?/br> “其實這一點,國內所有的企業家都做得很好?!?/br> “從改革開放以來,企業家在經濟創新方面,做到了世界之最?!?/br> 也正是因為這樣,華夏的經濟這些年才會發展的這么好。 見陳江海這樣說,周侯健忍不住皺了皺眉頭道:“陳總,眼下咱們國內企業倒閉的更多?!?/br> 周侯健這樣的反應并沒有出乎陳江海的意料。 他淡然一笑,耐心的解釋道:“那是因為他們的創新只是一時的,并沒有長久的進行下去,缺乏后勁,注定是要被市場淘汰的?!?/br> 周侯健聽完后若有所失的點了點頭。 不得不說,這一點他的確是疏忽了。 一時的創新并不是什么難事,難的是一直創新下去。 這一點對于任何企業來說,都是一個極難的考驗。 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企業,才能在這個殘酷的市場上生存下去,并且強大起來。 今晚聽了陳江海的這些話,周侯健心里也越發肯定,海信未來的路要怎么走了。 想到這里,周侯健直接坐了起來,臉色也越發的認真。 此時他還有最后一個問題,想知道陳江海究竟會如何作答。 “陳總,你覺得怎樣才能做好一個企業?”周侯健滿眼期待的問道。 關于這個問題,一千個人可能有一千種回答。 誰也不能保證自己的回答,就是最好的。 不過周侯健就是想要從陳江??谥械玫酱鸢?。 陳江海微微思索了一下,這才說道:“別人做企業,我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我經營秋海奉行的是四個字?!?/br> “哪四個字?”周侯健趕緊問道。 陳江海輕輕的吐出四個字:“外圣內王?!?/br> 聽到這四個字,周侯健眉頭微微一皺。 看過資治通鑒的周侯健,自然明白這四個字是什么意思。 在古代這四個字,更多是用在國家的管理上面。 陳江?,F在把它放在了企業上面,周侯健自然不是很明白。 陳江海跟著給出了解釋:“企業的產品對外一定要做到最好,企業內部的管理一定要足夠霸道?!?/br> 聽完陳江海的解釋后,周侯健才明白陳江海的外圣內王原來是這么個意思。 “陳總,對外的產品要做到最好,我完全可以理解?!?/br> 周侯健隨即便說出了自己的觀點:“但是對內霸道,這一點我不是很贊同?!?/br> 在他看來,一個公司想要發展好,內部一定要齊心協力。 但是有人地方,就會有爭論。 不管企業做什么樣的決定,肯定會有不同的聲音出來。 周侯健認為,面對這種情況,就應該好好的協商,爭取商量出一個最佳的辦法出來。 像陳江海那樣對內實行霸道,搞一言堂的話,對整個企業來說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畢竟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不可能把自己一個人的想法,強加到每一個人的身上。 這一點在周侯健看來,是十分不現實的。 陳江海則一挑眉頭說道:“周總,你是不是覺得企業內部過于霸道的話,會讓很多人心生不滿?” 周侯健沒有說話,只是點頭表示對這話的贊同。 陳江海不置可否地說道:“一個企業家如果失去了對企業的控制,想要發展強大是不太現實的事?!?/br> “企業里的聲音一旦太多,往往會相互制約,搞不好就會內耗,減弱競爭力?!?/br> 聽到陳江海這話,周侯健的眉頭直接皺了起來。 第1811章 驚喜實在是太多了 陳江海微微一笑,隨即又追問了一句:“周總,如果你手上沒有了海信的股份,你還能掌控它嗎?” 此時的周侯健已經明白過來,陳江海要說的其實是股份這個東西。 一個企業家只有把自己公司的股份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有絕對的話語權決定公司的未來。 這一點,娃哈哈的宗大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他就是因為在娃哈哈這家企業里沒有了足夠的股份,就算身為創始人,最后一番折騰下來,還不是被達能掃地出門了! 很多公司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就會陷入瓶頸期。 這個時候他們都會采取一個辦法,那就是上市融資。 公司通過融資會得到一筆資金,能夠支持它繼續發展下去。 弊端就是公司的股份會遭到稀釋,如果cao作不當,大權可能會因此旁落。 陳江海要說的正是這一點。 作為企業家,一定要警惕公司的股份。 任何時候,都必須要將股份牢牢的握在自己的手里。 能把企業做到上市的人,都不是簡單的人。 身為海信老總的周侯健當然也不例外。 因此對于陳江海所說的這一點,他立即就明白過來了。 一個企業,可以有很多種聲音。 這些聲音,完全可以推動企業的發展。 可是在重大決策方面,陳江海認為只能有一個聲音。 要是有兩個旗鼓相當聲音的話,就會讓公司的決策猶豫不決。 這對于一個公司來說,可不是什么好事。 一個企業家,一旦失去對自己公司的掌控,那就意味著失敗。 這樣的情況,并不是陳江海在夸大其詞。 前世這樣的例子,實在是太多。 一個原本發展很好的企業,在融資之后,公司的管理權可以說四分五裂,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聲音,莫衷一是。 原本蒸蒸向上的企業,因為爭權奪利,勾心斗角,一番折騰下來,經營不善最后導致倒閉。 這樣的例子,可以說比比皆是,不勝枚舉。 陳江海跟周侯健說這些,就是想要提醒他拿好手中的股份。 為了企業的發展,適當的融資,分出去一些股份,完全沒有問題。 但是這里面有一個前提,股份可以分,但絕對不能分太多。 分出去之后,不能影響到對于公司的掌控,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 聽完陳江海的解釋后,周侯健的臉色也凝重了起來。 要知道,海信可是在不久前才剛剛上市融資。 這一次,海信已經拿出了不少的股份出去。 周侯健手上的股份通過這一輪的稀釋之后,自然也是跟著下降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