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1991年當首富 第1524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書七零:尤物知青被糙漢纏上了、二嫁東宮、我 妖精 受氣包[穿書]、新手法醫、守寡后,死男人回來了[六零]、一覺醒來成了神二代、幸孕霸寵:九爺,早上見!、春日灼吻、貓貓a也是a![abo]、殊途
去年國企改革輿論漸熱,到今年國退民進的政策正式下發,李星河一直蠢蠢欲動。 在他看來,飲料行業無疑是百分之百的競爭性行業。 將健力寶的產權清晰化,完全符合上面政策。 國退民進的政策一出來,李星河就想通過股票上市,來實現股權激勵。 在李星河的精心策劃下,健力寶謀求在香江聯交所上市。 在此方案中,包括了經營層的股權分配。 出乎他意料的是,就在上市方案將要通過的時候,出問題了。 山水政府以李星河團隊沒有香江居住證,因而不得購買原始股票為由,拒絕了這個方案。 在山水官員看來,健力寶的發展固然有李星河的創始之功。 但如果沒有政府多年的全力扶持,健力寶不可能發展的這么快。 現在國家下了政策,憑什么把這么大一個企業,全部給你一個人呢? 要知道,健力寶每年上交的利稅,是山水財政的支撐。 一旦私有化,地方建設的錢袋子就不見了。 還有一個理由,李星河哪來這么多錢買健力寶的股份? 這其中,會不會有李星河用公司的錢買公司股份的嫌疑? 政府的這種態度,讓李星河極度的失望。 他一怒之下放棄了上市,把健力寶總部搬到了廣城。 也就是從這一件事情開始,兩者之間的矛盾徹底浮出水面。 在政府看來,總部遷址很可能意味著稅收的流失。 從今年開始,山水政府加大了對健力寶資金的掌控。 健力寶集團每開發一種新產品,都必須得到政府審批。 然后再經過政府的財政預算,再劃撥經費。 知情者說,這是因為山水政府非常警惕一件事。 他們擔心李星河借開發新產品之名,轉移公司財產。 因此每一個新的招商引資項目,政府都要親自審批,資金卡的很緊。 現如今的李星河,可以說不上不下十分的難受。 也正是基于這種情況,牟紅中才會請陳江海去幫忙。 在企業改革和企業發展這兩件事情上,牟紅中十分清楚陳江海的能力。 眼下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也只有陳江海了。 他認為,李星河要是有陳江海幫忙的話,說不定能夠盡早從泥潭中爬出來。 聽完牟紅中的話,陳江海也明白了整件事的經過。 按照前世的情況來說,最后李星河輸的還是很慘的。 或者說,這是一個雙輸的局面。 第1728章 給你一個忠告 九九年的時候,山水大換屆,一些與李星河有交情的老官員全部退休或者換崗。 這種情況下,李星河和當地政府的關系,也就直接降到了冰點。 而就在這個時候,李星河又提出了第二套改制方案。 由管理層籌備資金,買下政府所持有的股份。 當時李星河提出的價格,是四點五億元。 這四點五億元,將在三年內分期付清。 對于這個方案,山水政府斷然拒絕。 理由很簡單,風險很大,有用健力寶資金來買健力寶的嫌疑。 這個時候,李星河還是不甘心。 他聘請了一家咨詢公司,設計出了第三套方案。 李星河團隊持股百分之七十五,山水政府再給李星河百分之五的股權獎勵。 這個方案,自然也受到了政府方面的否決。 理由依然是擔心經營層的錢來歷不明,風險太大。 在這樣的拉鋸戰中,政府與管理層的關系近乎破裂。 一個企業忙著爭權奪利,企業的效益自然也會急速下滑。 健力寶的經營業績,從九七年創造了五十四億元的驕人成績后,每年以五到八億的幅度銳減。 上繳政府的利稅,也從一億元,降到兩三千萬左右。 就這樣,一家蒸蒸日上的企業,因政府與經營者的產權博弈變得前途莫測。 這要是一般的事,陳江??隙〞鍪謳兔?。 然而這關系到地方政府,陳江海就算真的出面的話,也幫不到什么忙。 主要還是雙方不肯輕易的退步,這件事情陷入了死結。 陳江海就算親自出面的話,也不能做什么。 說不定陳江海的出面,還會反過來激化矛盾,適得其反。 在當地政府看來,李星河把陳江海請過來,這不是給他們施壓嗎? 這種情況下,當地政府肯定更加不會答應李星河的改制方案。 如此一來的話,陳江海這就是屬于幫倒忙。 想到這一點,陳江海知道牟紅中的這個忙,他恐怕是沒法幫的了。 “牟老哥,這個忙恐怕我幫不到了?!?/br> 陳江海皺著眉頭回道。 聽到陳江海這樣說,牟紅中沉默片刻,顯然有點失望,但他也沒有過多的強求,懇切地說道。 “沒關系,我還是剛才那句話,能幫就幫,幫不了就算了?!?/br> 陳江海覺得關于這個事,得跟牟紅中好好的解釋一下其中的利害關系。 “這要是企業上的問題,我肯定是不會袖手旁觀的?!标惤=忉尩?。 牟紅中沒有說話,他等著陳江海給他解釋。 “不過關系到政府方面,我是不能輕易出面的,我如果出面的話,可能會越幫越忙,起反作用?!?/br> 聽到這里,牟紅中也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而且陳江海能夠給他解釋,也是對他的重視。 “江海,你說的沒錯,是我唐突了?!蹦布t中趕緊道。 陳江海忍不住說道:“老哥,既然說到這個,做兄弟的我就必須要給你一個忠告?!?/br> “什么忠告?”牟紅中疑惑地問道。 陳江海一字一句道:“我們是生意人,就不要摻合政治了?!?/br> 這句話,直接讓牟紅中沉默了起來。 在此之前,牟紅中對于官場的事,可以說十分的熱衷。 或者說整個華夏,在這個年代的商人,或多或少都跟政府在打交道。 很多人因為企業做得好,成為了當地政府的座上賓,紅極一時,風光無限。 主要是這個時代的企業都是國企,這一點是無法避免的。 既然是國企的話,本身就擁有著極強的官方屬性,自然是免不了要跟政府打交道。 正是在這么一種情況下,企業和政府才會糾纏的這么密切。 這一種模式在華夏經濟發展初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是積極的。 當時的計劃經濟,必須兩者配合才能有更大的市場競爭力。 然而,隨著計劃經濟的沒落,華夏迎來了市場經濟。 在這種情況下,兩者的合作反而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華夏的上層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會做出市場經濟改革以及國退民進的策略。 能夠符合時代發展的企業,才是好企業。 “江海,這句話我記下了?!?/br> 牟紅中一字一句道,顯得很認真。 陳江海沉默了一會,沉聲說道:“牟老哥,對不起?!?/br> 按理來說,這可以說是牟紅中這次跌入低谷的時候對他的最后一個請求。 陳江海作為他的朋友,自然是要答應幫忙的。 可是這種情況,陳江海幫不上,只能說聲抱歉了。 牟紅中趕緊道:“江海,是我考慮不周,讓你為難了?!?/br> 讓朋友幫忙,是很正常的事。 可如果強迫朋友幫忙的話,這就不應該是朋友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