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1991年當首富 第1511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書七零:尤物知青被糙漢纏上了、二嫁東宮、我 妖精 受氣包[穿書]、新手法醫、守寡后,死男人回來了[六零]、一覺醒來成了神二代、幸孕霸寵:九爺,早上見!、春日灼吻、貓貓a也是a![abo]、殊途
馮宗賢想要做好陵海的工作,現在看來,那是相當的困難。 唯一值得慶幸的,那就是陵海的國企。 數量不是很多,效益也不是很差。 歸根結底,主要還是因為陵海出了一個陳江海。 陳江海手里的秋海,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很多國企也是因此受益,每年的效益都在穩步上漲。 而且也因為毗鄰秋海集團,所以這些國企也陸陸續續做出了一些改變。 雖然這些改變并不深入,可是很多細節上的東西學習秋海,反倒是起到了極大促進的作用。 這種情況之下,這些企業雖然身為國企,但無論是管理者還是下面的工人,思想都是比較進步的,并不像其他國企那樣僵化。 毫不夸張的說,秋海對于陵海的作用,那是相當的明顯。 在全國來說,能有陵海這樣條件的省份,確實不多。 可就算是這樣,馮宗賢都覺得困難重重。 實在是國企這個東西,在華夏經濟發展的十幾年中,份量太重了。 而且很多東西都是根深蒂固,烙印到骨子里的。 貿然的去改革,肯定會帶來很多的壞影響,也會遭受極大的抵觸。 國企改革提出了兩三天,馮宗賢連頭緒都沒有找到。 這種情況下,馮宗賢立馬就想到了陳江海。 兩個人之前聊天的時候,就說過相關的問題。 那個時候,國企改革還只是小道消息。 沒想只不過是短短一個月不到的時間,這件事情就成真了。 當時陳江海就說過,到時候可以幫忙出出主意。 馮宗賢這次特意從陵海趕過來,就是想看看陳江海,能不能給他一些建議。 只能說,對于這件事情馮宗賢的心理預期,那是真的很低,不敢有更多的奢望。 但凡陳江海能夠給點建議,他就很滿足了。 實在是這件事牽扯到方方面面,不知道要如何下手。 陳江海能夠提供一個思路,馮宗賢就覺得很好了。 在馮宗賢的心目中,陳江海絕對是一個全能的人。 就算是國企改革的話,馮宗賢相信陳江海也能為他提出好的建議。 在知道馮宗賢的來意后,陳江海微微一笑,淡淡開口道:“馮市,其實你不要把事情想得太復雜了?!?/br> 聽到陳江海這樣說,馮宗賢連忙道:“江海,你這是有想法了嗎?” 第1713章 最奇異的地方 陳江海何止是有想法,連辦法都知道很多。 前世這個時候的國企,可以說在改革方面想盡了各種各樣的辦法。 其中有昏招,當然也有高招。 “首先第一點,那就是要有輕重緩急之分?!标惤5?。 馮宗賢沒有說話,他滿懷期待的看著陳江海,在等著他的下文。 陳江海繼續說道:“在我看來,有效益的國企,改革的計劃完全可以放在后面,節奏放緩一點,沒必要太過著急?!?/br> “而對于那些效益不好,甚至瀕臨倒閉的國企,這才是最需要改革的,因為已經不改不行了?!?/br> 陳江海的一番話,有點一語驚醒夢中人的意思,徹底讓馮宗賢打開了思路。 陵海效益不好的國企,畢竟只是少部分。 改革的對象確定了,這工作量一下就少了很多,而且也可以做得更加細致,避免出現太大的紕漏。 “對對對,江海,我真是糊涂了,這么簡單的事情都想不明白?!瘪T宗賢略帶自嘲道。 對于這一點,陳江海認為跟馮宗賢沒有多大的關系。 這次的改革,是有一個前提的,那就是國退民進。 很多人被這個前提難住了,這改革自然是不好進行的。 經營得好的那些國企,自然不能輕易的被改革。 或者說,這些國企不急著被改革。 這些國企已經干出了成績,繼續干下去的話,成績肯定不會差到哪里去。 就算以后效益不行了,再改也是完全不著急的。 說到底,這次改革的主體,就是那些效益不好,嚴重拖了后退的國企。 效益好的那些,根本就不需要改革,暫時維持現狀即可。 對于這點,馮宗賢點頭表示同意:“江海,你說的沒錯,有了開頭,接下來的事就好辦了?!?/br> 此時的馮宗賢,對于如何改革,總算是有點頭緒了。 “江海,我知道接下來該怎么辦了?!?/br> 說完,他就直接站了起來。 在馮宗賢看來,陳江海能夠給他提供一個思路,讓他找準方向就已經很厲害了。 接下來的事,還得自己慢慢去摸索,一步步去實踐。 他可不指望能夠直接在陳江海這里找到具體的改革方案,因為他覺得那根本就是不太現實。 陳江??吹今T宗賢著急的樣子,趕緊把他叫住了:“等等,馮市,我話還沒說完呢!” 聽到陳江海的話,馮宗賢微微皺了皺眉頭道:“難道你還有其他的想法嗎?” 接下來的幾年,國進民退一直沒有形成一個全國性的改革方案。 這可以說,是這次改革最奇異的地方。 各地按照摸著石頭過河的思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創造性的尋找到了各種各樣的改革方法,出現了數十種產權量化出讓的方式。 陳江海接下來要說的,就是其中幾種有代表性的方法。 他希望能夠幫助到馮宗賢,同時也通過馮宗賢為國企改革徹底的打開思路,讓這一世的國企改革少走彎路。 第一種是管理層mbo。 企業家被允許購買自己管理的企業股份,有的是全數出資購買,有的贈送部分比例的干股。 這第一種方式十分的好理解,而且在一些企業之中,有人已經在醞釀這種模式,陳江海也就沒有過多的解釋。 第二種,就是曲線mbo。 由管理層出資組建新的公司,然后與原有企業發生種種經營或資本重組關系,最終曲線獲得股權。 這第二種辦法的話,其中最出名的案例要屬于粵美集團的改制。 這是一家創辦于六八年的鄉村集體所有制企業,九二年改組為股份公司。 在上一世,粵美的私有化,起步于一九九九年。 最開始的做法,是在量化凈資產的基礎上,拿出一定比例折成股份分給經營者。 兩千年十二月份,粵美控股與一家美托投資的公司簽訂協議。 前者將所持七千多萬股法人股,以每股三塊錢的價格轉讓給后者,收購金額為二點一億元。 轉讓后,美托投資成為粵美的第一大股東。 而這個公司,正是由粵美集團的高層管理人員控股。 其中,董事長一人就擁有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持股比例極高。 第三種辦法是員工持股。 組建員工持股會,以全員持股的方式,將企業的資產量化到位。 在這其中管理層,將會獲得最大比例的股份。 這個辦法在嶺南的深城,是用得最多的。 當時深城專門下發文件,要求市內國有企業全面推行員工持股制度。 這三種模式,是華夏國企改革中用的最多的。 至于其他的引資量化,增值量化等,都被這個時代的人給研究出來了。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這個時代對于企業改革的方法,真的是多如牛毛,不勝枚舉。 聽完陳江海這些企業改革的辦法后,馮宗賢直接呆立在原地,眼睛瞪得大大的。 他真的沒有想到,陳江海竟然能夠提供這么多的辦法。 一開始,馮宗賢認為陳江海能夠給他一個方向或者思路,就算是不虛此行了。 可是現在倒好,陳江海一下就拿出了五六種辦法,讓馮宗賢隨意挑選。 要知道,國家對于國企改革,才剛剛下達命令,很多人都在討論和摸索當中。 可是陳江海倒好,一口氣就給出了這幾個讓人眼前一亮的辦法。 這些辦法馮宗賢覺得十分的成熟,有很強的實踐性。 不是磕磕絆絆研究出來的,而是一拿出來就能用的那種。 “江海,你怎么想出了這么多的辦法?” 馮宗賢過了好一陣才回過神來,驚嘆之余,表示很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