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1991年當首富 第1500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書七零:尤物知青被糙漢纏上了、二嫁東宮、我 妖精 受氣包[穿書]、新手法醫、守寡后,死男人回來了[六零]、一覺醒來成了神二代、幸孕霸寵:九爺,早上見!、春日灼吻、貓貓a也是a![abo]、殊途
而且想要強行推動一個行業發展,光有錢是沒有用的。 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你得知道行業未來的發展在哪里。 這個問題,就算是現在的行業大佬,也不敢說自己知道。 可是陳江海十分清楚的知道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知道了這一點,再加上足夠資金的支持,絕對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行業的未來,就在陳江海的手上,就在秋海的身上! …… 一九九八年二月二十號,是個陽光燦爛的日子。 一個意外來客到了秋海。 陳江海聽到對方的名字,十分的詫異。 他萬萬沒有想到這位老爺子會在這個時候跑過來找自己。 而且陳江海也猜不出來,他來找自己究竟是為了什么。 潘敏,科龍空調的現任董事長兼總裁。 不過今年年底,潘敏就要被退休了。 這位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一代風云人物。 一九九二年,潘敏已經六十了。 六十,該退休了。 那個時候的潘敏,根本就沒想著自己會退休,還想在這個崗位上繼續發光發熱,實現自己的夢想。 理由當然也很簡單,那個時候的科龍空調發展勢頭的實在是太好了,形勢一片大好。 最開始的時候,潘敏還是珠江冰箱廠的廠長。 在廠里一干就是十幾年。 在他的帶領之下,珠江的規模,已經可以跟國企一較高下了。 而且因為有潘敏的代理,這家企業充滿活力,成長的速度極快。 這種情況下,潘敏覺得當前的珠江,已經不能讓他全力發揮了。 第1700章 最為清醒的那一個 珠江冰箱廠盡管由潘敏創辦,但在產權上則屬于鎮政府。 別看這家企業發展的極好,創造了不少的利潤,可是身為領導者的潘敏當時的處境十分的尷尬。 珠江廠日漸壯大,而經營團隊則無任何股權,只拿著比較微薄的薪酬,缺乏激勵機制。 對此,潘明多次或明或暗地提出,希望鎮政府能夠在這方面給予考慮,更大限度的激發出團隊的積極性,讓企業的經營能夠更上一層樓。 最后得到的答復,都含糊其詞,模棱兩可。 另一個讓他頭痛的,就是容聲冰箱暢銷國內后,出現了一個問題。 這個品牌的所有權歸鎮政府所有,一些鎮屬企業便乘機用這個牌子,生產其他的小家電。 如此一來,嚴重地干擾和影響了珠江冰箱廠的聲譽,對此潘敏無可奈何。 因為地方保護主義的原因,再加上這些企業與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當地政府默認了這種行為。 總而言之,這些企業利用容聲冰箱的牌子賺到錢之后,為鎮政府創造了稅收,自然得到了支持。 九四年,潘敏決定另辟蹊徑,他將企業變身為科龍集團。 新集團成立后,他宣布新創科龍品牌,進軍空調行業。 在潘敏的謀劃中,科龍品牌歸企業所有,由此可以逐漸擺脫政府的強控。 他的這種“獨立傾向”,自然是引起鎮政府的注意,并且高度重視起來。 也就是從這時起,潘敏和企業的命運變得十分微妙起來。 九六年,科龍電器在香江聯交所上市。 融資十二億元,成為全國第一家在香江上市的鄉鎮企業。 潘敏雄心萬丈地四處攻城略地,他先后在川省和遼省建立了兩個生產基地。 這樣一來的話,就可以大大地降低物流運輸的成本。 當時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決策,投資十億元華夏幣,在島國神戶建立科龍的技術中心。 當時的現狀是,華夏的冰箱企業靠價格戰迅速地擊敗了外資企業,媒體大肆宣揚,形勢仿佛一片大好。 可是潘敏無疑是這些人之中最為清醒的那一個。 他清楚的知道一點,要穩固本土企業的市場戰果,則必須在技術上擁有核心的開發能力。 當時所有的國產家電企業,其實都還是一些裝配工廠。 最核心的部件,仍然需要從國外引進。 全球冰箱的核心技術都被島國東芝、三洋及松下等公司所掌控。 潘敏把技術開發的前沿,延伸到島國本土去,是一項成本很高,但卻有奇效的戰略。 潘敏說過這么一段話——如果不能在有生之年裝出一臺百分之百的華夏冰箱,我們這代冰箱人愧對后人。 然而,潘敏怎么也沒想到的是,就在今年年底,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科龍集團突然發表公告,潘敏辭去公司總裁職務。 次年四月,潘敏再次卸任董事長。 一般人要是遇到這種情況,可能會怨天尤人。 潘敏當然不是一般人,他沒有這樣做。 在明白事不可為后,潘敏退的是相當的快。 潘敏幾乎沒有對外界做任何辭職的解釋,他迅速做出了移民國外的決定。 為表示自己的徹底隱退,他與科龍約法三章,不保留辦公室,不拿科龍一分錢退休金,不要科龍一股股份。 就此,把科龍帶向繁榮的潘敏,心灰意冷的走人,離開了屬于他的歷史舞臺。 他對外宣傳了六個退休計劃后,就消失在華夏的商界了。 對于潘敏,陳江海一直覺挺可惜的。 如果他能夠再干幾年,說不定在他的帶領之下,華夏的冰箱和空調,真的能迎來屬于自己的春天。 “陳總,您見他嗎?” 顏飛看到陳江海沉吟不語,等了片刻之后,忍不住小聲的提醒道。 陳江海這才回過神來,然后對顏飛吩咐道:“趕快請他進來?!?/br> 想了一下,陳江海隨即又叫住了正要離開的顏飛,飛快的說了一句:“走,我跟你一起去?!?/br> 聽到陳江海這樣說,顏飛臉上明顯閃過一抹詫異之色。 這個潘敏竟然能讓陳總親自去迎接,看來不是普通人。 想到這一點,顏飛趕緊跟上了陳江海,一起去迎接潘敏。 很快,陳江海就看到了潘敏。 此時的潘敏,已經六十多歲了,鬢發花白。 不過整個人看起來十分的精神,充滿了不屬于他這個年紀的活力。 “陳總,冒昧來訪,還請不要見怪?!迸嗣粜χ蛄藗€招呼。 陳江海趕緊上前兩步,與之親切地握手道:“潘老,歡迎你來秋海參觀?!?/br> 潘敏來拜訪陳江海的理由,就是參觀秋海。 對此,陳江海自然是相當的歡迎。 “潘老,你在業內的名聲,我可是早就聽說過了?!标惤0l自內心的恭維道。 聽到陳江海這樣說,潘敏明顯很高興。 現如今的華夏民族企業,陳江海絕對是領頭人物,極為耀眼。 潘敏年紀是比陳江海大,從商也比陳江海早。 可要說到成就的話,那還真的比不上。 人家手里可是有世界五百強,潘敏手里只有一個自己說話不怎么管用的科龍,處境尷尬的很。 兩相對比,高下立判。 甚至可以說,在陳江海面前,作為老前輩的潘敏是根本沒有多少底氣的。 陳江海能夠這么客氣,多少還是讓潘敏有點意外的。 這次他來到西江,心血來潮就到秋海大廈來了。 他覺得既然都來到這里,如果不來秋海走一走看一看,再跟陳江海聊上幾句,就算是白來了。 來之前,潘敏也沒提前跟陳江海打招呼。 等到了之后,潘敏這才覺得有點失禮。 不過人都到了,潘敏也不想無功而返,便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找了一下秋海的人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表示想要見一見陳江海。 讓潘敏沒想到的是,陳江海竟然親自來迎接。 陳江海的舉動,讓他不免有點受寵若驚。 關于陳江海的報道,潘敏在報紙上看的太多了。 潘敏看到的,是一個意氣風發的民族企業家,有著常人沒有的遠見和敏銳的商業嗅覺,做出了不少如同奇跡一般的事。 每一件都值得稱道,也值得他們這些企業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