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姐咸魚后我被迫上位了 第166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七零嬌嬌知青太會撩,糙漢臉紅了、色色網紅的大肌肌飢渴癥、委芳塵
其實顧言想多問幾句,但是男子問這些,總會妨礙女孩子家的名聲,顧綿也會亂問,想想還是算了。 顧綿有銀子就忍不住想花掉,她又給燕明蕎寫了帖子,邀她出門,下午隨便去哪兒轉轉,把銀子花了就好。顧綿習慣,有點高興事就出去慶賀一番,然后銀子就是這樣花的。 收到帖子后燕明蕎有些意動,晚上家宴用不著她cao心,府上大廚房的師傅就能把這件事做好,那她豈不是空下來了? 既然如此,那就出門好了,現在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九月桂花飄香,可以一塊兒出門去采桂花,不然也沒有別的能去的地方。 其實盛京并不宜種植桂花,總共也就幾棵而已,還沒別處的長得粗壯,想要去采桂花還得去城南那邊,盛京城為數不多的幾棵桂花樹就在那里。 現在時間已經不早了,燕明蕎跟沈氏說了一聲,不在家中用飯,只等晚上家宴再回來,說完便出門了。 燕明蕎換了身衣裳去太傅府,本來就是要出門的,顧綿對去哪里無所謂,當即點頭應下。 燕明蕎說道:“我也只是聽人說,興許白跑一趟呢,要是能采到桂花,可以給送玉芳齋去,咱們就能吃到新鮮的桂花糕了?!?/br> 顧綿不怕白跑,“行呀,白跑也沒事兒?!?/br> 不過,顧言對兩人出門不放心,顧夫人也太不放心,就讓顧言跟著一塊兒出來,順道散散心。 顧夫人出身書香門第,這樣的人家清貴,看著不顯山不露水的,但家中底蘊不薄,很多書冊都是孤本,字畫都是名人留下的,腦子里裝的多是詩書這些,裝不下別的事,自然不會往別的方面想。 甚至覺得,顧言真是個好兄長,這么愛護meimei。 跟顧夫人一脈相承,只不過性格活潑些的顧綿,也是這么想的,顧言可真是個好哥哥。 三人一起出門,燕明蕎和顧綿坐馬車,顧言在外面騎馬,若在春日里,還能想到那句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不過現在沒花就是了。 燕明蕎往外看的時候,見顧言衣袂翩翩,束發的發帶隨風飄舞,她還見過狀元郎騎著高頭大馬游街呢,也是這般。 燕明蕎突然覺得能考試真好,她倒不是覺得女子不能科舉可惜,畢竟她已經不能科舉好多年了,也不是今日頭一次。而是想著若是她也能考試,就能體會到考試之后,知道名次的那種愉悅之情,心里肯定會飄飄然,這種感覺,不是賺錢或是得到夸獎就能體會到的。 顧綿也看出來了,她道:“我三哥今日真的好高興呀,你看他騎一會兒停一會兒,快一會兒慢一會兒,還時不時看看咱們馬車到哪兒了?!?/br> 燕明蕎道:“放榜了嘛,你想呀,他平日在書院里什么都看不到,如今外面花花草草都是新鮮的?!?/br> 那自然高興了。 顧綿想想也是,“你說得對?!?/br> 這會兒還沒過午時,但是太陽已經高高掛起,天上白云幾朵,兩人穿著薄薄的秋衫,掀開簾子的時候,就有風吹在臉上,道路兩旁是要么是荒地,要么是秋收過的田地,十分寬廣,再連著山脈,一眼望去什么都看得見,心胸都覺得寬廣了。 過了一個多時辰,馬車到了城南的村莊旁邊,桂花樹就在村子里。雪酥進村子找了一戶人家,問桂花樹在哪兒,順便問問有沒有主,若是有主就給銀錢,沒主直接去摘。 得知是無主之樹,三人就提著籃子過去了。 越往里面走,越能聞到桂花馥郁的香氣,就好像玉芳齋的師傅們在這兒,頂著暖和的秋日,蒸了好幾鍋桂花糕一樣。 掛在枝頭的桂花金燦燦的,聞著很香甜,燕明蕎覺著,比起鮮花餅、菊花糕,這桂花看起來是真的好吃。 只不過遠遠看著這桂花樹沒多高,但是走近一看,三個人誰也夠不著,燕明蕎和顧綿都穿著裙子,自然不可能爬到樹上面去摘,還好顧言跟來了,二話不說擼起袖子,抱著樹干爬了上去。 只不過爬上去之后,他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兒。 她們兩人是來摘桂花的,若是他把桂花全摘好了再送下去,那兩人豈不是什么都沒干,光在下面看著了。秋日的太陽雖說不算熱,但這樣曬一會兒也難受得慌,就這么等著,豈不是無事可做。 他道:“我一只手得扶著樹枝,要不摘了往下扔,你們看能接住嗎?!?/br> 燕明蕎眼睛一亮,那倒是可以試試,就算扔到地上撿回去洗一洗也能用,這山上又不臟。 “好呀好呀,我們舉著籃子接!” 顧綿說著就把籃子舉起來了。 燕明蕎也把籃子舉過頭頂,她記得顧言箭術不錯,既然如此,那估計能扔得準。 兩人就把籃子舉著,偶爾顧言會說左邊一點,右邊一點,燕明蕎就跟著移動腳步,舉著籃子也看不見上面,只見到一片衣角。 但地上沒有桂花,那就說明,桂花都在籃子里。 倆人接得正起勁兒,顧言說道:“歇一會兒吧,我胳膊有點酸?!?/br> 他胳膊倒是不酸,怕她們酸,所以借故歇一會兒。 兩人這回把籃子拿下了,一看里面桂花金燦燦的,一朵一朵挨在一塊兒,顧言選的也不錯,皆是一串一串,甜香撲鼻。 不知道能做多少美味的桂花糕。 兩個人籃子里的桂花差不多,細看燕明蕎的還要多一些,這般來了兩三次,籃子里滿了就不摘了。 兩個人臉上、頭上都干干凈凈的,不過顧言爬了一趟樹,衣服弄得有些臟,袍子還擦破一塊,燕明蕎還挺不好意思,明兒桂花糕做好了,多給太傅府送些去。 她悄悄問顧綿,“你兄長明兒一早是不是就得回書院了?” 二哥是這樣,不知道顧言是不是一樣。 顧綿點了下頭,“是?!?/br> 燕明蕎道:“那明兒早上我讓玉芳齋的伙計送點心,算了,還是今晚抓緊做,做好了就送過去,你兄長出力多的?!?/br> 她可以多給些賞錢,他們會快些做好的。 摘完桂花,三人又去山里轉了轉,這個時節,地上有沒撿完的栗子,燕明蕎還是第一次見栗子殼長什么樣,以前聽人說栗子外殼長得像刺猬一樣,這回她連刺猬長啥樣都能猜出來了。 還有各種野果,不過能吃的都已經被摘走了,林間有采蘑菇的婦人,山中鳥雀也多。就這樣隨處逛逛,還挺有意思的。 燕明蕎吃過僧人送的蘑菇,味道極其不錯,吃起來有rou的感覺,想著一會兒回去的時候跟村里人買一些。 臨走三人沖村子里人買蘑菇,這個也是要曬好才行,買了兩包,泡著吃能吃許久的。 走的時候又路過一家養蜂的,說是桂花蜜,燕明蕎先嘗了嘗,的確有桂花味,看著是好東西,一連要了十幾罐。 這個能送人,久放應該也不會壞,吃不了送玉芳齋去,專門做一種點心,拿出去賣也能賺不少銀子。 最多的就是桂花,兩大籃子呢。 總之這一次出來是收獲滿滿。 顧綿也買了三罐桂花蜜,兩包蘑菇干,不過,兄長給她的二十兩銀子還沒花多少。正好三人中午也沒吃飯,決定進盛京城后找家小飯館吃。 她請客。 不過,顧綿也悄悄告訴燕明蕎了,“其實今日不算我請客,因為我這銀子是我兄長給的,你可得多吃點?!?/br> 燕明蕎輕輕點了下頭,“嗯,咱們都多吃一點?!?/br> 有個年紀相近的兄長也挺好的,自從二jiejie嫁人后,就沒有一起玩的兄弟姐妹了。 三人到飯館的時辰不太晚,吃了幾道小菜,順路去了一趟玉芳齋,把桂花放下,又放了一罐桂花蜜,點心做好之后送去國公府鎮北侯府,加上靖安侯府和太傅府,總共四處地方。 燕國公府和靖安侯府走得不遠不近的,但是外祖母和外祖父在,就想孝順一點,不然等人走之后,想孝順都沒機會了。 兩位老人喜歡吃軟一些的東西,桂花糕正好。 燕明蕎惦記的人很多,希望這些人都平平安安,健康長壽。 回到燕國公府時,府上丫鬟小廝已經開始熱熱鬧鬧地準備家宴了,就連花房的都沒閑著,把各處掉的黃葉子打掃干凈,花園里的花修剪修建,府上各處角落里,連絲灰都看不見,這樣看著,倒也不像在秋日里。 地上是撒過水的,石板透著明顯的青色,燕明蕎走過時,就有下人行禮喊一聲五姑娘。 燕明蕎是管家的人,這些人對燕明蕎自然比對別人更恭敬些。 回到蕎安軒后,燕明蕎讓丫鬟把蜂蜜給各院一院送一罐,她又吩咐晴風,“以后每日晨起泡花茶的時候,給我舀一勺蜂蜜,不用太多,我不喜歡太甜的?!?/br> 她這邊還剩三罐,再給二jiejie一罐,就沒多少了。 其實一罐蜜也不是太貴,不過半兩銀子,盡管買得多,但對燕明蕎來說,也不算太多。 晚上家宴,燕明蕎因為在外頭吃過東西,所以不是太餓,沒有用太多,但一家人說了很久話,家宴很晚才結束。 燕明茹今日看起來也是真的高興,過兩日就是她出嫁的日子,府上的兄長們越是出息,她出嫁后越得夫君敬重,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便是這樣的道理。 沈氏看起來也高興,她打算和英國公夫人見見面,通通氣,若是都有意,可以再往下看。 燕明蕎倒是不知道沈氏的打算,等九月十五這日給燕明茹送親后,沈氏讓她好好打扮打扮,過幾日去賞菊花。 這些年燕明蕎不知去過多少秋英宴菊花宴,大多是借著賞花賞景的名頭做些別的事,反正每次賞花都不是頭等要緊事。 她去過的就有給二jiejie相看,給大哥二哥相看,二jiejie她見過三次,劉家、林家,然后才是楚家。 這也太明顯了,母親還讓她好好打扮打扮。 燕明蕎試探著問道:“母親是要給我議親嗎?!?/br> 沈氏皺著眉道:“這種事怎么好大大剌剌說出來,你也別問太多,就當是賞花去了?!?/br> 本來她想托人問問,但英國公夫人那邊先找人牽線問,既然那邊有意,就去看看。 估計英國公夫人也是覺得她兒子考得不錯。 英國公夫人的確是這么想的,趙祿是她的小兒子,世人大多疼愛幼子,英國公夫人也不能免俗,趙祿聰慧,是她最喜歡的,自然要選一個可心的兒媳婦。 英國公夫人一直中意燕明蕎,長得好看,這誰不喜歡好看的,而且她知道,燕國公府里里外外都是燕明蕎在管,不管哪個方面,都是合乎心意的娘子。 更是合心意的兒媳。 至于當初沈氏推脫,當時兩個孩子年紀的確很小,如今年紀大了,自然可以說說。 她也問過趙祿的心意,趙祿只問了燕家五姑娘好不好看。 第109章 美色 英國公夫人王氏笑著說道:“娶妻娶賢, 你也不能太看重顏色。不過要問燕五好不好看,你房里那些人和她比起來只能算作庸脂俗粉?!?/br> 趙祿一聽這便來了興趣,那得是多好看, 若是真的好看,娶來也好。 他說道,“那兒子要一塊兒去見見?!?/br> 趙祿今年十四歲,自從去年長大之后,王氏室就給他選了一個通房, 教他知曉人事。這個通房丫鬟比趙祿大好幾歲, 今年已經十八了, 王氏一開始只想讓兒子曉事, 所以選的也是樣貌普通的, 誰知趙祿漸漸沉迷于此事, 自己又收了兩房相貌極好的丫鬟。 說是相貌好, 但不過在王氏看來, 也是嬌嬌媚媚, 走起路來一步三扭, 捏著嗓子說話, 像青樓女子的做派,她看不上。這些人再好看, 能有多好看,不過是胭脂水粉堆起來的。 本來王氏還想訓誡兒子要以功課為主, 但是趙祿并未耽誤功課, 今年鄉試還考了第三名。 盡管考完之后又收了一個丫鬟,不過總歸是通房, 日后新婦進門, 肯定都會趕出去的。 而且王氏覺得是兒子年紀太輕了, 剛通房事,所以一時食髓知味,等時間久了,或是等成親以后,心思肯定回到正路上了。 王氏是見過燕明蕎的,幼時見過,這兩年也見過一次。說實在的,她能算得上是燕國公府最好看的姑娘了,就是在盛京城也是數一數二的。只不過周身氣度加持,讓人覺得不敢輕視。 等兒子見了就知道了,這長得又好看,又有才學,還會管家,上哪兒找這么好的媳婦去。 賞花的日子定在了九月十七這日,就在云露別苑。英國公夫人特地弄來了好幾盆珍貴的花,綠色的、紫色的、粉色的,剩下的就是別苑有的,這些菊花放在一起,可以一塊兒品鑒。 又準備了菊花糕、菊花茶,還精心給燕明蕎準備了見面禮,是一條冰透的翡翠玉佩,她想今日就把這親事給定下來,這個就當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