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姐咸魚后我被迫上位了 第67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七零嬌嬌知青太會撩,糙漢臉紅了、色色網紅的大肌肌飢渴癥、委芳塵
林香今年十六歲,也不小了,做事很穩妥。 莊戶看起來有些失望,“姑娘放心吧,這邊都是老莊稼把式,做事熟得很?!?/br> 臨走前燕明蕎騎銀粟跑了兩圈,她有點舍不得,按以往的習慣,她肯定要留在這兒吃頓飯的,吃慣了國公府的精致菜肴,來這兒吃點真正的農家飯也不錯。 李莊戶的妻子做的小雞燉蘑菇堪稱一絕,真的特別好吃,還有豬rou燉粉條,比在壽安堂吃的鐵鍋燉好吃。 特別香,油汪汪的,燉rou選上好的五花rou,燉好之后再燉粉條吃,燕明蕎能吃兩碗飯。 但今天回去有螃蟹,不知道要怎樣做,當然是留著肚子回去吃螃蟹了。 以后再來吃豬rou粉條好了,還有小雞蘑菇和鴨湯。 燕明蕎有點怕活著的螃蟹,但蒸熟了就紅了,根本一點都不可怕,再說了,她兔頭都吃,螃蟹多好吃。 燕明蕎趕著快些回去,在莊子留了一會兒就回國公府了。 從國公府到莊子來回要將近兩個時辰,好在燕明蕎出門早,在中午飯之間趕回來了。 她把帶回去的雞鴨魚rou讓林香放小廚房去,然后簡單梳洗一番就往正屋跑。 楚錚已經在了,正陪著沈氏說話呢,他沖燕明蕎咳了一聲,側過頭小聲說道:“外祖母答應給我請先生了?!?/br> 楚錚眉飛色舞,很是得意,“先跟書院請一個月的假,請先生到侯府教我,看學成什么樣?!?/br> 沈氏做事有分寸,沒讓楚錚過來和國公府的姑娘們一道上課。其實也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楚錚功課差太多,跟著燕明蕎肯定跟不上,跟著燕明月她們也跟不上,而且年紀太大不合適。 鄭小娘四公子和虞小娘的五公子倒是今年啟蒙,九月份就請先生了,可楚錚有點底子,一塊也不行,最好的法子還是單獨給他請一個先生。 這是好事呀。 燕明蕎真心為楚錚高興,“等你讀書好了,就可以看兵書,做大將軍了?!?/br> 楚錚苦著一張臉,“做將軍還早著呢,你不知道,我若是還跟不上,學不會,外祖母就讓我和書院剛進學的學生一塊兒念書?!?/br> 六歲進學,楚錚今年都九歲了。 他長得比同齡人高些,那么個高個子跟一群小孩兒一塊兒,那多丟人。 燕明蕎強忍著笑,“那你可得抓緊點,我母親是想激勵你,讓你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學就好好學?!?/br> 楚錚在心里嘆了口氣,“知道,我都知道?!?/br> 燕明蕎還是想笑,“好啦,請先生最快明日,還有一陣子呢,你現在可以專心吃?!?/br> 在屋里都能聞見小廚房傳來的香味,香香辣辣的,還有醬香味。 楚錚肚子都餓了,不知道什么時候開飯。 燕明玉沒管這倆小孩子,楚錚想自己讀書很好,她和沈氏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沈氏打算去問問,找一個好一點的先生給楚錚講學。 自己知道學就好,這楚錚越來越好,外人見了也會說明玉繼母當得好。 于名聲有益。 過了有半刻鐘,寧湘進屋問沈氏現在要不要傳飯,沈氏看著下頭餓得開始摸點心吃的兩個小的,點了下頭。 中午飯是燕明玉的主意,有兩道她以前比較喜歡吃的菜,蟹rou煲和香辣蟹。 人多,光這兩樣菜不夠,還有雞爪煲,另有廚娘的幾道拿手菜,湊了一桌八道菜,外加一道魚湯。 等飯菜擺上桌,四人落座,燕明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香辣蟹。 螃蟹煮熟之后顏色變紅,但不知是怎么做的,螃蟹上頭有金黃的邊,看起來很是酥脆,白瓷盤子里夾裹著紅青兩色的辣椒,還有一些細條狀的土豆條,也是金燦燦的。 這顏色可太有食欲了。 燕明玉嘗了一口,覺得廚娘做的更好些,以前吃,盤子底總有一汪油,現在炒得干,盤子底下也很干凈,看上去有食欲的多。 吃這樣的螃蟹就不用蟹八件了,因為螃蟹被揭開了殼兒,又從中間一分為二,剁成了兩半,直接啃著吃就好了。 廚娘把截斷那面蘸上生粉,下油鍋炸個半透,再瀝干油,和辣椒炸過的土豆條一塊兒炒,先炒出辣椒的辛辣味,再讓螃蟹裹上辣油,這樣吃起來,外面的殼香辣,里面的蟹rou嫩嫩滑滑,用牙一咬就行了。 螃蟹的鮮甜嫩滑和辣味混在一起,燕明蕎覺得這樣吃比蒸著吃好吃。 燕明蕎先吃了兩個過過嘴癮,然后才把目光轉向別的菜,rou蟹煲是燉的,蟹rou沒香辣蟹那般嫩滑,吃起來軟爛些,但吸飽了湯汁,別有一番滋味。 尤其是把蟹塊夾到碗里,把晶瑩剔透的米飯都蘸上醬香,一口一口,吃下去極其過癮。 里面還有蝦,燕明蕎很喜歡吃蝦的,但今日她可是連小雞燉蘑菇和豬rou粉條都沒理會,當然是抓緊先吃螃蟹了。 吃完辣的螃蟹,還可以啃個雞爪過癮。軟耙的雞爪透著膠質,有一點點粘嘴巴,里面有小塊小塊的玉米。 這會兒玉米還沒到收獲的時候,能直接煮著吃,跟雞爪rou湯一塊兒燉,吃起來有股咸糯勁兒,玉米本身糧食的香氣和rou香混在一起,讓人回味無窮。 但這頓飯對楚錚不是特別友好,楚錚性子急,最喜歡吃的是大塊大塊的rou,盡管香辣蟹和rou蟹煲可以啃著吃,不用手拆蟹扒皮,但他還是嫌麻煩。 還有殼,到嘴里根本沒有多少rou。 好吃是好吃,味道也不差,就是不好夾不好啃,還有雞爪子,這兒哪兒有rou啊,小小一個,要不是骨頭有點扎嗓子,楚錚能把骨頭全嚼碎再咽。 不過還有別的菜,比如廚娘的拿手菜寶塔rou,是用一塊方正的五花rou,煮熟之后修成恰到好處的小方塊,從一面開始切薄片,到底留一小點邊連著,按照四方的邊一圈一圈地切,切好之后堆成寶塔形狀。 這道菜最考驗刀工,一般人還做不來。 再輔以配菜醬汁上鍋蒸熟,蒸出來的rou肥而不膩,色香味俱全,楚錚最愛吃這個了。 不過燕明玉燕明蕎兩姐妹專吃蟹,她們吃得細致,而楚錚吃了幾口螃蟹后,就撿著寶塔rou和玉米吃,沈氏能看出來,他實在真的喜歡吃rou。 挺好養活。 吃過飯,楚錚就告辭了,他先回去看看書,不然等先生來了他卻什么都不會,那就丟人了。 燕明玉吃過飯也回去了,她要見一見鎮北侯府的陳管事,聘禮里有好幾個莊子,按理說她該親自去看看,順道見見莊子的管事。但沈氏說了,這份聘禮現在還不屬于她,本來燕明玉就懶得跑,如今更是不想去了,就見見陳管事,讓他派人處理這些事,自己這邊跟著去個丫鬟,就當見過管事們了。 陳管事沒想到燕明玉會這么辦,聘禮中光莊子就有十二個,怎么也算不菲的財物,但未來的新夫人把這事兒交給他辦,有點像看不上這些銀錢,心也大,這氣度當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陳管事管了侯府好幾年了,做這些事最熟,對流露都恭敬了兩分。 這份恭敬給的也是給燕明玉的。 就這樣,燕明玉就在家里看看賬本,其余時間吃吃喝喝,還有大把的時間睡覺,就去了燕國公當初因為玉芳齋給她的那處,吃了meimei想吃的小雞燉蘑菇,順道帶回來了一份。 沈氏本想說說她,但這個處理事情的法子沒錯,聘禮里的莊子讓丫鬟去是最好不過,還省著別人說為了錢財才嫁過去的。 雖然也是這么回事兒,但沈氏不許別人說。 沈氏有時候也想,是不是傻人有傻福,有句話怎么說的,大難不死必有后福,興許是菩薩在冥冥之中保佑著女兒,所以也就隨燕明玉心意去了。 她忙得也沒空管。 中秋前的幾日沈氏一直在忙,逢年過節走親訪友,年指的是大年三十,節指的是端午中秋,還有長輩的壽辰……這些日子關系好的要走禮,關系都是維系出來的。 今年要走動的一下多了兩家,平陽侯府和鎮北侯府,未來的姻親,得送禮的。 禮單是月餅一匣,好酒兩瓶,給平陽侯府的那份由燕明軒親自送過去。 鎮北侯府的,讓管事送去就好了,那邊也會來送禮,一來一往雖然扯平了,但講究的是人情往來。 除此之外還有蕭陽、靖安侯府、宮里……幾處都要送東西,顧著各自的喜好,宮里沈氏打算捎兩千兩銀票,除此之外還要準備中秋家宴。 從年初開始,燕明軒放假就不怎么回來了,一直在書院溫書,府里已經好久沒聚在一塊兒吃飯了。 如今府里來了新人,中秋燕明軒回來一日,燕國公也說,該在一起聚聚好好熱鬧熱鬧。 沈氏猶豫中秋要不要叫楚錚過來,雖她是真心心疼這孩子,但是楚錚畢竟是個外人,平日里照顧一些也就罷了,中秋家宴,讓楚錚來不怎么合適。再說中秋那日家里人多,楚錚來了沈氏也顧不上。 不過燕國公挺愿意楚錚來的,當初沈元景在府上他未問過一句,但楚錚他常問,比對燕明燁這個兒子還關心。 幸好沈氏知道燕國公是個什么樣的人,眼里看得見好處,人又趨炎附勢,見風使舵。 這也是家里人少的壞處,逢年過節只有自己,沈氏有時想,若日后燕明玉嫁過去,等楚錚長大些再,楚堪疑不在,繼子也不在,一個人守著空蕩蕩的府邸,那得多孤單。 人有時就需要熱鬧,不然心里會覺得孤單。不過這話要是和燕明玉說,她肯定說有銀子叫著戲班子一塊兒熱鬧,叫好幾個戲班子都行…… 沈氏聽不慣這些歪理,懶得和她說這些。 沈氏覺得,叫肯定是要叫,若是楚錚來,那就一道吃飯,嫌人多不自在不來,那也不勉強,畢竟以前來過不少次,還是以楚錚的心意為主。 燕明玉忙里偷閑,但這陣子其實也沒那么閑,玉芳齋的掌柜老是讓她試月餅。 中秋是吃月餅的時候,玉芳齋的蛋黃酥賣得好,點心師傅就想法子做了點蛋黃月餅,跟蛋黃酥一樣,里面是一整顆蛋黃,外面一層糯米仙兒,一層豆沙。 蛋黃酥很好吃,這么做味道也不差。 燕明玉覺得不錯,但這讓她想起了雙黃蓮蓉餡兒的,她便讓師傅們再試試把外面那層換成蓮蓉,果不其然,味道更勝一籌。 試好了味道,這個餡兒的月餅就定了下來,不過還有別的餡兒,燕明玉夢里都是月餅。 點心鋪子一年里生意最好的時候就是逢年過節,尤其是中秋,幾乎家家都吃月餅,點心鋪子里賣得餡兒有五仁、青絲玫瑰、豆沙棗泥、各種果味兒的,點心師傅以前也不知道咸蛋黃能做餡兒。 好像南方有咸口的月餅,也吃咸口的粽子,但是北方,一慣吃甜口點心。 玉芳齋就弄了五種口味,五仁、蜜棗、棗泥、鳳梨、蓮蓉。 蛋黃蓮蓉的月餅最好吃,月餅剛烤出來的時候味道一般,外皮還發干呢,得放上三五天,回回油,這樣外皮才會變得油潤。 月餅和別的點心不一樣,別的要么是蒸的軟皮,要么是烤的酥皮,也就中秋吃的月餅是油皮的。 香軟的滋味是別的點心比不了的,玉芳齋的蛋黃酥賣得就不錯,相信蛋黃蓮蓉的月餅也能賣得好。 燕明蕎又想了點別的主意,比如一個月餅里放好幾個蛋黃,做大的做小的,有的樣子更精美些,價錢也能定得高些。 就這樣,兩個莊子養的鴨子,成鴨送去烤鴨店,鹵鴨腸送去烤rou鋪子,鴨絨不多,給府里人做鴨絨被,鴨蛋腌好,除了能自己吃,還能送去點心鋪子做蛋黃酥和月餅。 養鴨子簡直太值了。 幾乎是一鴨百用,要不是烤鴨得是成鴨,什么部位都得有,鴨頭還能做干鍋鴨頭吃。 有些可惜了。 姐妹倆打算給玉芳齋的師傅伙計多包些紅包,雖然都是國公府的人,但這次真的立功了。 燕明玉其實沒想到蛋黃月餅,這算是師傅們自己想出來的,只能說古代的師傅們技藝高超,什么都會做,而且經驗豐富,知道舉一反三。 中秋過后,燕明蕎估計會進賬一大筆銀子,她在心里悄悄把二百多畝的莊子劃掉,換了一個三百多畝的,又忍不住加了一個小湖,這樣她還能養螃蟹吃。 第49章 團圓 等十一二月份, 燕明蕎就能買莊子了,再有錢的話,就再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