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姐咸魚后我被迫上位了 第63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七零嬌嬌知青太會撩,糙漢臉紅了、色色網紅的大肌肌飢渴癥、委芳塵
孟小娘心里喜滋滋的,她還不到三十,她覺得自己肯定是能生的,打算找個大夫調養調養,吃幾貼方子,下半年懷個孩子。 以后也多個指望。 等到大公子承爵后分家了,還能多分一份家產。 第46章 釣蟹 日后分家, 除去大公子獨占那一份,二公子是嫡出占的多些,剩下的由府上幾個男丁平分, 誰的兒子越多,分得越多。 女兒出嫁給嫁妝,只有兒子才能分家產,那才是真金白金,孟小娘自然愿意生兒子, 最好是一舉得男。 燕明月偏過頭, 心里頗為無奈, 怎么說小娘都不聽, 那就不必說了。 不然還平白招人厭煩。 孟小娘把繡架放下, 在心里算了算養孩子的錢, 錦華苑這么多年也存下了不少銀子, 約莫有上萬兩。 光靠月例, 這些銀子得存到何年何月去, 女兒就是不懂她的苦心。 多個孩子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孟小娘一直惦記著這事兒, 第二天一早沖沈氏要了腰牌出府了, 就去她總去的保仁堂。 孟小娘借口也找好了,就說身子不舒服, 看了府醫也沒好轉,本來她就是要看大夫的, 這也不算撒謊。 等她把孩子生下來, 公爺自會高興,看沈氏三十多歲, 估計都不能生了吧。 肯定是不能生, 不然為什么么把五姑娘抱到正院。 在孟小娘心里, 就是多生孩子,多籠絡燕國公的心,沒有別的比這些事更重要的了。 沈氏痛快給了腰牌,心里疑惑孟小娘難不成有孕了,信不過府里的大夫,所以才想去外面。 有孕就有孕吧,府里又不是養不起。 又不用她教養,多一個也不多。 沈氏心大,孟小娘孩子也不少,三個都沒掀起風浪來,多一個孩子,又有什么用。 早些年可能會因為妾室有孕而不舒服,但她如今在乎的是自己的兒女。 看長子功課如何、看燕明燁有沒有搗亂、看看明蕎練字有沒有進益…… 還有府上的鋪子莊子,沈氏有的忙,她盼著早日把許靜姝娶回來,這樣她還能輕巧些。 燕明玉已經不用沈氏cao心了,她的狀態有點像高考畢業,中間有一年多的假期,在這期間,只要不去喝酒賭錢,干什么沈氏都不會說。 這就是定了親的人,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燕明玉讓丫鬟趕中午之前去取鴨絨被,跟著藥材一塊包好,下午又讓流露送去了鎮北侯府。 沒有現代工藝,做被子做得極慢,想做了去賣,怕是不成了。 而繡娘們做東西,尤其是給主子們做,自然不能馬虎,又是烘煮又是用石灰水浸泡,廢了不少功夫。 做好之后還熏了香,功夫極其細致。 過了一個多時辰,流露就回來了,燕明玉問楚堪疑可曾說什么,流露搖了搖頭,實話實說,“是陳管事收的,奴婢未曾見到侯爺?!?/br> 東西送到,侯爺好像不在,流露就回來了。 燕明玉心里有些失望,但一想楚堪疑什么都不缺,就算見了也未必能有什么反應。 反正按照母親說的送了,該做的事她不少做就好了。 初五燕明玉起不來,也沒去送人,吃早飯的時候楚堪疑估計都走了幾十里了。 兩人倒也不膩歪,這樣還不錯。 沈氏不管她,燕明玉就每日看話本,讓小廚房做好吃的,日子眨眼就過了兩天。 七夕這日陰雨綿綿,都說是牛郎織女相會,織女哭泣才下雨,不知是不是真的,但燕明蕎記得去年這日也下小雨來著。 白日是沒燈會的,廚房的點心師傅會做巧果,吃著有點像饃饃,顏色形狀很好看,不過味道著實一般。 燕明蕎吃了一個就不吃了,晚上的燈會她也不是特別期待,倒是府里的其他姑娘,一早就換了新衣裳,天一暗就出門了。 等天再黑一點,燕明蕎和jiejie也出門了,今日街上人更多,燈籠沒什么新花樣,倒是人來人往成雙成對,燕明蕎一直忍不住看。 河邊放花燈也不少,這回兩人等著放了河燈,一個許愿婚事一定要順利,一個許愿快些長大,也不知道靈不靈。 周圍有男女許愿同心同意,還有互贈禮物的,不管是誰,都是聲音甜蜜。 燕明玉多少覺得楚堪疑有點不通風情,男女定親后見面的日子并不多,七夕算是最正大光明的一天了。 人不在可以理解,但好歹留句話吧。 不過楚堪疑續娶本就是因為各種原因,她嫁人也是,兩人之間隔著鎮北侯府燕國公府還有楚錚,還是別盼著兩心相許了。 放了河燈,兩人在街上轉了轉,天熱,人擠著人,還有雨絲打在臉上,難免覺得濕黏,就是看小吃攤子也沒胃口。 盛京城的小吃姐妹倆幾乎吃了個遍了,看了會兒燈會就打道回府了。 剛邁進大門,就聽門房管事說道:“二姑娘,鎮北侯府的陳管事來了,說有話和您說?!?/br> 燕明玉:“帶到前廳吧?!?/br> 很快,陳管事就過來了,“二姑娘,侯爺托老奴送件東西過來?!?/br> 白日過來太打眼,所以挑這個時辰,楚堪疑囑咐要交到燕明玉手里,陳管事來得早,已經等了好一會兒了。 陳管事送上一個深棕色的松木盒子,上頭雕花精美。 看大小,里面應該是首飾。 燕明玉心情突然明媚了些,跟管事說了兩句話,又讓流露送人出去。 這種送人的活,少不了打點銀子,又因為是鎮北侯府的管事,打點的格外多。 燕明蕎捂著臉,不太好意思,“姐夫讓人送來的?!?/br> 燕明玉打開看了看,是一塊玉佩,掛著紅色絲線,她道:“只是……” 燕明蕎一副我都懂的樣子,“超能力!” 燕明玉現在覺得,meimei太聰明也不好,什么都懂。 的確是有錢的好,這樣楚堪疑待在西北也無妨,不過這會兒應該在趕路吧,也不知何時能到軍營。 可以寫封信送去,倒也不必多rou麻,再選枚男子佩戴的玉佩,一道送去。 閑時還可以管管楚錚,盡一盡她這個繼母的心。 燕明蕎跟jiejie走了一段路,到玉明軒之后兩人分別,她帶著丫鬟回正院了,她先去了正屋,燕國公果然不在。 沈氏在燈下看書,見燕明蕎進來把書給合上,笑著問花燈好不好看,燕明蕎實話實說的,沈氏又得知楚堪疑送了東西過來,臉上笑止都止不住。 在不在意,不看說什么,得看做什么。 倒是有心了。 楚堪疑下次回來估計在年關,還早著呢。 七夕之后,又下了一場雨,天氣又涼快了些,早晚涼,白日還是有點熱。 不過只白日用冰就夠了。 天氣轉涼,正是添人的好時候。 沈氏在和燕國公說之前就已經開始為他尋摸良妾了,燕國公喜歡柔弱的女子,越溫柔小意越好,說白了就喜歡孟小娘那樣的。 順著他,不能忤逆他。 人沈氏托人從江南尋的,找身世清白家境貧寒的,把人買下來,過兩日應該就到了。 信上說一個叫許秀心,一個叫蘇巧慧,一個十七歲一個十八歲。 也就比明玉大幾歲而已。 沈氏心里有些過意不去,畢竟當妾室不是什么好事,但在江南,家里貧寒,很可能被爹娘賣給當地富紳做小妾,比起來,進國公府還算是一條好出路。 沈氏本來還打算給燕明玉一個這樣的丫鬟做陪嫁,但鎮北侯本來就不在府上,還有一個繼子,做這些就多此一舉了。 人到盛京之后沈氏會先見見,看看品行如何,聽說家境不好,若是太瘦弱就在宅子養幾日,然后再抬進府。 兩日后,許氏和蘇氏就到盛京了,沈氏勻出半日見了見,底子不錯,五官清秀,就是面黃肌瘦的,還是得養著。 養了有半個月,七月底,兩頂粉紅色的轎子就從國公府側門抬進府了。 許氏住在了離正院很近的青玉苑,蘇氏住進了離錦華苑比較近的落竹苑,存心惡心孟小娘。 許氏和蘇氏樣貌都不錯,在宅子養了幾日,又置辦了幾身新衣裳,模樣嬌俏地像朵花一樣。 每人撥了兩個丫鬟,每月月銀二十兩,在沒有孩子的時候,這些錢足夠花銷的了,還能存下來不少。 新人進府,消息攔不住,況且蘇氏就住在錦華苑旁邊。 孟小娘知道這個消息后,差點一口氣沒喘上來,偏偏進府的兩人還來她院子請安,說是兩人進府晚,什么都不懂,孟小娘當jiejie,多指點多擔待。 孟小娘緊咬著銀牙,她根本不知道這事兒,也沒聽到小道消息。 燕國公又納新人了,她還喝著苦藥方子,想要孩子呢。 孟小娘看著新人如花似玉的臉,恨不得給劃花了,最主要的是,這倆人說話,一股子吳儂軟語的調子,聲音細軟,說話極慢,像是在央求什么。 正是孟小娘從前的口音。 只不過后來在盛京久住,周圍不管夫人妾室說的都是盛京話,孟小娘覺得自己口音土氣,廢了好大功夫才改過來。 兩位新人走起路來弱柳扶風,說話跟小兔子似的,聽的人牙癢癢。 擺這么一副矯揉造作的樣子給誰看吶! 新人年輕,每月拿不少銀子,又知道府上大公子二姑娘定親,對沈氏也一百個忠心。 蘇氏倒是想生個孩子傍身,這樣以后有個倚仗,但許秀心不太想要孩子,府里孩子多,她就是命苦之人,何必把孩子帶到世上受苦。 許秀心覺得,她能有個容身之所就很好了,沈氏是她的恩人,她愿意為沈氏做事。 兩位妾室進府第一日,燕國公就去了許氏那兒,在青玉苑待了三四日,又去落竹苑。 這回孟小娘借口六姑娘想爹爹,沒把人截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