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的讀書郎 第606節
“什么禮物???”有人好奇地問。 “還送到了家里?!庇腥寺犚娋涂戳诉^來。 “說一說唄?我們也想聽一聽?!边€有人跟著敲邊鼓。 “是啊,是??!”更有人贊成,到底是什么禮物??? 一群人起哄,溫潤卻把桃子慢條斯理的吃完:“不能說的,山長回去就能看到了,趕緊的吃飯吧,這飯菜這么好,酒也不錯,這好酒好菜,都堵不住你們的嘴巴嗎?一個個的,咋那么好奇呢?” 其實他們跟溫潤也不太熟悉,早些年溫潤沒“穿”過來的時候,原主跟他們的關系不親熱,一門心思的讀書。 后來溫潤穿過來,也沒跟他們多認識,大家都多少年沒見過了,這么說話其實更多的是想攀關系。 不過溫潤也不可能在這里撂臉子,這可是老山長的壽宴。 “不好奇的就不是我們了?!庇心菍W長輩分高,胡子都花白了,還當自己是少年時期呢。 “就是,就是!”好么,就有人湊了過來。 “禮物什么的,我們不追問,那你總得表示表示?!备腥撕闷娴暮?,到底什么東西???這么神秘。 “對呀,對呀!”有人就跟著起哄。 “來一首詩詞如何?這些年聽說你在京城也很出名的,溫雅士,皇上都親口說了?!边€有人想知道,溫潤到底是不是名副其實?這里這么多人,就他一個被皇上親口稱贊過,尊稱他為“雅士”,全天下多少文人墨客,有幾個能叫皇上叫一聲“雅士”的? 溫潤一抹臉:“上哪兒都要作詩,唯獨這次,我覺得,還有點靈感?!?/br> 眾人歡呼雀躍,老山長也期盼的很,溫潤這些年別看在京城里住著,可名聲在外。 那些詩詞歌賦啊,真的不錯,老山長的六十八大壽,如果有溫雅士做的住手詩,那可真的是意外之喜了。 并且還能流傳在溫雅士詩集里。 王珺磨墨,溫潤揮毫: 《老山長六十八大壽題詩》 教書育人幾多載;桃李芬芳天下聞。 縱使白發鬢邊長;亦有朱紫滿園春。 這首詩,不僅祝老山長壽誕,還敘述了他的功績,更祝福了他教出來的學子們,一個個都能高中不說,還能都官途亨通。 朱紫之色,只有高官才能穿這個顏色的官袍。 “好!”老山長拍了拍巴掌。 “好!”其他人也跟著叫好。 溫潤這一首詩寫完了,還有其他人,也有表現好的,不過不管是誰作的詩詞歌賦,老山長都叫人謄錄了下來,組成了一個詩集,名字就叫《老山長六十八大壽題詩》,直接把溫潤的詩詞放在了第一位不說,還以他詩的名字,命名了這個詩集。 但是大家都沒說什么。 這可是個蹭名氣的好機會。 加上這可是大鴻升酒樓,溫潤在這里還有股份呢,后廚知道這是給老山長做壽的席面,特意做的好菜。 什么唐菜、宋菜的,名字都十分文雅。 除了那些溫潤在故紙堆里頭,翻出來的菜肴之外,還有一些名貴的食材,做成的菜肴。 比如魚池,就做成了九天翅! 佛跳墻,因為福州話,這佛跳墻其實叫“福壽全”……。 六道rou菜,八道素菜,吃的都是蒸成了壽桃的面粉桃子。 其實就是造型奇特的饅頭,不過有一位已經是知州了的學生,親手給老山長做了一碗長壽面,這位老學長,溫潤都得叫前輩。 “當年學生家貧,一日三餐都不濟,是老山長您,每日給學生帶兩個饅頭一只雞腿兒,或者是咸鴨蛋,讓學生能有東西飽肚,也有書本可以飽讀?!敝輰W長彎腰將一碗長壽面送到老山長的面前:“這一碗面,學生敬您!” “好,好孩子!”老山長激動地接過面,吃了起來:“好吃,好吃!好孩子,好面?!?/br> 王珺不太明白,溫潤告訴他:“知州學長,是當年老山長資助讀書的,后來一路考上去,四十歲了才當上了知州?!?/br> 知州不是什么主官。 而他四十歲,才當上這么一個官兒,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這個官職在宋代才有,是委派朝臣為州一級地方行政長官,稱“權知某軍州事”,簡稱“知州”。 原意為“暫行主持本軍本州事務”。 到了元代州分上、中、下三等,上州長官稱“州尹”,中、下州長官稱“知州”。 等到了前朝的時候,以知州為州的長官,掌一州政務,本朝沿襲前朝的制度,同樣有知州這個官位,但是知州有兩種,一為直隸州知州,地位稍低于知府,等同于副知府的意思,而且一旦有什么事情,知府沒了,知州就能頂上;一為散州知州,地位與知縣相當。 這么一看的話,這位知州學長,肯定不是什么直隸的知州,是個散州的知州,跟知縣一樣的地位。 “原來如此?!蓖醅B嘆了口氣:“你不說,我都不知道,這知州跟知州,還不一樣??!” 他以為都一樣呢。 “哪兒能一樣呢?!睖貪檽u了搖頭:“這位知州學長,也是個厲害人,能以貧家子弟的身份,當了個知州,不錯了?!?/br> 哪怕是個散州的知州,權利也就一個縣令那么大,但是品級在那里擺著,好歹比縣令高那么一二級。 壽宴大家過得很開心,老山長很滿意:“一群學生,有美酒佳肴,無絲竹亂耳?!?/br> 溫潤沒要人請什么歌舞伎,更沒有什么戲班子,只有在靠窗邊的位置,擺放了長方桌子,上頭有文房四寶,讓大家可以隨時隨地,發揮自己的興趣。 比如作詩,比如作畫。 果然,大家乘興而至,滿意而歸,壽宴辦得很成功。 第二天其他人都走了,連溫潤跟王珺都離開了,但是大鴻升酒樓,直接送了食材和人手,去了老山長的家,在他家里,給他家做了一“清平樂席面”,其實就是宋代的菜肴,這種事情,以前從來沒有出現過。 老山長跟家人都十分驚奇。 那大鵬卵、蓮房魚包等等,做法十分奇特,讓老山長的家人一飽口福,更對大鴻升酒樓的菜色向往不已。 溫潤跟王珺回到蓮花坳,發現蓮花坳熱鬧了。 “這是干什么呢?”溫潤看到跟太子殿下到了蓮花坳的阿寶公公,正帶著小猴子公公,跟七個婦人坐在一起,不知道在聊什么。 太子殿下則不見蹤跡。 他就好奇了。 要知道,自打他們倆見到了太子殿下,就跟狗皮膏藥似的,貼在太子殿下的身上,撕都撕不下來。 結果這會兒,卻跟幾個婦道人家坐在一起,一個個說話眉開眼笑的,干嘛呢? “溫雅士回來了?”阿寶公公笑瞇瞇的跟他打招呼:“雜家正在跟幾位少夫人說事兒呢,這后宅里的手段,雜家也算是知道一些,呵呵……那些小妾啊,姨娘啊,通房大丫鬟啊,手段都一般般,她們只是心善,要是稍微教導一下,還是有成為當家主母的樣子?!?/br> 溫潤明白了:“那你們繼續,繼續!誰有什么難事兒需要我幫忙的,就來找我,別客氣,你們都算是我的學生呢?!?/br> 七個少婦都抿嘴偷笑:“知道了,山長?!?/br> 溫潤是蓮花私塾的山長,她們當年也是托了溫潤的福氣,才有機會讀書識字,并且學會算賬,更有人學會了一些簡單的補養之法,更學了烹飪很繡花,以及裁剪等等,讓她們到了夫家,一開始的確是鎮住了一些人。 誰都不能糊弄她們。 王珺拉著溫潤走了,結果看到在村子的池塘旁的亭子里,坐著太子殿下,跪著倆個人,站著五個人。 “這又是怎么回事兒?”溫潤看了看這七個人。 怎么有跪著的還有站著的,可每一個人的臉色都不太好看。 “兩個王八蛋!”太子殿下板著臉都罵了臟話:“五個混球兒?!?/br> “嗯?”溫潤看了看這七位:“來來來,我是她們的山長,說說吧,我的學生怎么對不起你們了?” 這肯定是有問題的,溫潤不想牛刀殺雞,太子殿下能罰他們,不代表就需要太子殿下收拾他們,但是他這個山長可以,他算是那些婦人們的長輩。 太子殿下端起茶杯,遞給了溫潤:“先生坐著問吧,那邊有人調查清楚了?!?/br> 侍衛長不在,另外一個侍衛呈上了他們的調查結果。 溫潤隨手就翻了一張出來:“哦,張嵩,你迎娶了孫佳佳,哦,老孫家的那個二孫女兒,我記得她,在學堂的時候,她的文采不錯,愛看《女則》,還喜歡讀史書,出嫁的添妝,我記得是我讓人送的一套《史記》,上頭有當今保和殿大學士、太和殿大學士與英武殿大學士,三位當朝大學士的批注,號稱絕版,有市無價之寶?!?/br> 那個叫張嵩的人,就是跪著的人之一,整個汗流浹背,匯聚到他跪著的膝蓋之地,都成了一小灘水澤。 “嫁給你五年,一無所出,她身體健康,你也沒毛病,畢竟你有兩個通房大丫鬟,都給你生了倆閨女,你母親說,要你納她的一個遠方侄女做良妾?就因為佳佳沒給你生孩子,你母親認為她不生是嗎?”溫潤一看就看出來不對勁了,何況是久經宮斗的太子殿下。 那個張嵩緊張的咽口水,全身哆哆嗦嗦,剛才太子殿下讓他跪著,沒說一句話,沒問一個問題。 他都難熬的不得了,如今溫雅士來了,他沒叫起,卻問了問題,他怎么說?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兒,這親事是他父親定下來的,母親十分不滿,母親看好的是她娘家的遠方侄女,也是他的遠方表妹。 其實不是妻子不生,而是他們很少同房,他也更喜歡漂亮的遠方表妹。 可惜他身為縣丞,不能沒有理由的納妾,那不符合官場規矩,且他沒那么高的官位,納妾的話,也得是個賤妾。 唯有“無后”一個理由,才能納個良妾進門,女孩子不算是后,男孩兒才行。 溫潤一看他這樣子,頓時氣不打一處來:“說!” 嚇得哆哆嗦嗦慫包無比的張嵩,頓時就給溫潤……磕了個頭! 第581章 撐腰的人 溫潤一看這人的樣子,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就憑你這慫樣兒,還娶了我們蓮花坳的姑娘,真是瞎貓碰到了死耗子?!?/br> 張嵩又磕了一個頭,慫的不要不要的:“大人,小的以后再也不敢了?!?/br> 他自稱小的,是因為他的官職,真的是麻繩提豆腐,提都提不起來。 一個縣丞,別說在太子殿下面前了,就是在溫潤這個欽差大臣的面前,也啥都不是。 別說溫潤了,就是王珺都能碾死他。 蓮花坳多少高官呢?哪怕不是一個系統的,對付他也是輕輕松松。 他以前是不敢,后來發現沒什么人關注他媳婦兒,而且他媳婦兒是個很老實的女子,就……就有點心猿意馬了。 一個正兒八經的女人,跟煙視媚行的表妹,能一樣嗎? 誰知道這才幾年???還沒等他的理由成立,這就有人查了。 “你還想以后?”溫潤都被氣笑了:“你官職不大,卻有兩個通房大丫鬟,還想納妾?你有這個資格嗎?想以無所出為由,納個良妾,那也得七八年之后了,所以你的兩個通房大丫鬟,給你生了倆女兒,你要是能忍住不碰別的女人,本官還不會懷疑,可你卻把持不住,既然不想碰孫氏,就只能另外找女人了,孫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