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的讀書郎 第556節
王珺倒是興致勃勃,決定這兩天請假在家,休息好,養足精神,一定要看好,火器有什么長足的發展。 吃過了御膳之后,倆人一路討論著回到了家。 兩天之后,正好皇上休沐,邀請了軍方一干老帥大將們,去了南苑校場。 前頭說過,這里是董祿,董如海,南苑將軍的地盤,手底下乃是武衛中軍,一共一萬兩千九百四十人。 實際上多少人不知道,但是董祿是個十分聰明的人。 別看人手少,可人家是緊靠著皇宮的地盤。 比王珺那京畿大營都離皇宮近。 他也不做別的,每日帶著人訓練,順便,給軍械處火器局,當個試驗的人手。 比如最新的軍械,他們第一個用;最新的火器,他們第一個使。 嗯,哪怕是最新的軍糧,都是他們第一個吃。 這一點,很讓人羨慕??! 以至于兵部武庫司的人,一般不愛給他們調撥軍械,因為他們也不使用,調過去干什么? 可人家董祿就是要! 該給的待遇,憑啥不給? 現在么,大家湊在一起,你好我好大家好,就兵部尚書大人不太好,幾個老帥看兵部尚書大人的眼神,很耐人尋味。 按照溫雅士那解釋來說,就是“恨不得生啖其rou、生飲其血”,或者是“用眼稻子把他千刀萬剮”了去。 “你說的太對了,老帥大將們,平時跟兵部尚書的關系就不太好?!蓖醅B給他解釋,理由還是那老三樣。 兵器,給養和餉銀。 天下暫無大的戰事,兵部也不會給軍中補全所有缺失,戶部也給不起那么多銀子和東西。 反正文武不和的事實,都擺在了場面上。 皇上作為最高掌權者,管控的很到位,今天罵了這個,明天罰了那個,給兩邊兒撮合,講情面,起到了潤滑的作用。 當了和事老,自然,敵對的雙方,都當他是主心骨,想著自己的人。 可不是么,這會兒皇上就跟一群老帥大將們閑聊天,說火器局如何如何,新研發的長槍怎么怎么犀利。 那邊幾個兵部的人,就直接拉了溫潤過去。 溫潤很是無奈:“我又不是你們兵部的人?!?/br> “但是您在京畿大營里,不也任職了嗎?”兵部左侍郎,算認識的吧?這家伙油頭滑腦,家里是三代武將,到了他這里,出了個另類,他讀書天賦高,可武藝平平,于是家里只好改頭換面,從武將出身,投入了兵部的懷抱,他還是皇上登基那一年,恩科的傳臚呢。 不過爬得挺快,這才多久???就兵部左侍郎了。 看來皇上已經將先帝留下來的人手,都換成了自己人,尤其是兵部,第一個換的就是它。 “我那是私人職務?!蓖醅B一句話的事兒,他那個記事參軍,就是個名頭好聽,方便他進出大營,還有就是每年盤賬啊,安排福利啊,都需要他給參謀參謀。 再不就是領一份薪水,大營里有啥福利待遇,也分給他一份。 主要是品級在那里,說出去也不怕人笑話,誰敢欺負他,王珺于公于私,都得給他出頭,給他撐腰。 變相的,整個京畿大營都是他的后盾。 不然他哪兒敢帶著太子殿下出門溜達??! “那你也在禮部掛著職位呢?!边@位兵部左侍郎十分熱情洋溢:“好歹大家都是文官?!?/br> 溫潤莫名其妙:“其實,我文武全職……?!?/br> 可不是么,說起來,他是哪兒哪兒都不靠,哪兒哪兒都能拉上關系,嗯,墻頭草,說的就他。 “呵呵呵……溫雅士不要謙虛了,那幾個老貨……?!彼噶酥改菐孜焕蠋洠骸翱丛蹅儾豁樠?,說咱們百無一用是書生!” 這就拉幫結派了??? 溫潤哭笑不得的道:“我家里那位也是個武將?!?/br> “那不一樣,您家那位是武將,不是老帥,那幾位老帥,眼高于頂,心狠手辣?!编?,說的都不是什么好話。 “沒那么嚴重吧?”溫潤被說的有些發毛。 幾位老帥是真的軍中帥才,曾經在先帝那個時候,出征多次,甚至幾次還力挽狂瀾,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而百將易得,一帥難有。 能做將軍、大將軍的人,未必能當一軍主帥。 因為當將軍,能沖鋒陷陣就行,當大將軍,敢打敢拼就成。 當大帥,必須要有大局觀,調兵遣將,左右戰局。 第530章 什么個情況? “溫雅士啊,別那么見外?!北可袝Σ[瞇的看過來:“好歹在這個時候,要團結?!?/br> 嗯,這話說得明白。 “那是,那是?!睖貪櫮苷f什么? 兵部尚書這家伙可不好惹,他媳婦兒是金大雅的親jiejie,算是宗室女。 說起來還是朋友的親戚呢,不給面子不行。 這邊溫潤被強行“拉幫結派”,那邊火器局的人來試驗了。 長槍,的確是長槍,有點類似二戰時期的步槍,打一下就要退一下的那種,不過里頭能壓五發子彈。 打五槍之后,后撤,后面的頂上來,趁機將空槍再壓上五顆子彈。 根據溫潤的意見,從火繩槍改成了后膛槍。 且是燧發式,基本上接近溫潤印象里的長的步兵火槍了。 射擊效果驚人的好! “這要是裝備上全軍……?!睅讉€老帥興奮地胡子都飄起來了。 “暫時先將京畿地區的軍中換一下,然后全天下的換,對了,還得把軍中換下來的武器,想個處理辦法?!被噬暇褪菂柡Π?,幾句話,說的所有人都心曠神怡……軍中換下來的武器,怎么處理? 這是個問題,是個大問題。 一些人趁著下頭的人換火器的檔口,開始集思廣益。 但皇上覺得都沒意思。 最后皇上看到了溫潤:“溫雅士,你說說看?” 這么多人,那么多軍中的老帥大將,就問了文臣那邊的溫潤。 眾人的目光,不由看了過去。 “這個很簡單,軍中兵器都是冷兵器,我們現在看的都是熱兵器,這樣的武器,的確是方便,但也需要一定的熟悉程度才能做到這樣,兵器就別換了,子彈打沒了,還不得白刀子進紅刀子出?軍中兵器就當備用武器好了,實在太多的,太爛的,就地處理,不用千里迢迢的送一大堆破爛回兵部庫房吧?兵部的庫房也沒那么多閑地方?!睖貪欀苯淤┵┒劊骸昂螞r這槍械都是有動靜的東西,動靜還挺大,你不能每次打仗,都橫沖直撞吧?要是搞個什么偷襲、斬首行動之類的,還得依靠兵器,所以那些刀槍劍戟的就不要收回來了,偶爾還得提供一些呢,總得有個消耗,何況傳統武器的材料,想必眾人堆積了不少,突然不要了,那些材料怎么辦?賣給民間?那還不亂了套???” 民間武器的控制,可嚴格了。 總不能百姓家里隨隨便便就提出來一把刀,一柄劍,或者不是獵戶的人,都能彎弓射箭,兩家要是打個架,還不得刀刀見血??? 就這么控制,都有出事的,比如說,沿河兩岸,上有下游的村子,平時相安無事,一旦缺水了,或者泄洪了。 上游的村子就占便宜,下游的村子就倒霉,兩個村子容易打起來,為了水源。 打死人的都有不少例,官府管都管不過來。 這要是有了武器,還不得人腦袋打出來狗腦袋???都有可能團滅! “那不行!”果然,皇帝陛下不同意:“兵器就按照溫雅士說的辦,留在軍中,當備用武器,何況這兵器也不是沒有用處,平日里多加練習這火槍,嗯,就叫長槍了?!?/br> “咱們的紅纓槍,也叫長槍?!蓖醅B有點別扭的道:“換一個名稱唄?” “那叫個啥?”皇上看向了溫潤。 “一直都是開槍射擊,然后徒步后退,不如就叫步槍,如何?”溫潤給提了個好的名字:“以后還有別的槍,看開槍姿勢來命名也行,免得大家爭論不休?!?/br> “皇上,此人何德何能?可以給這樣的犀利武器,起名字?”其中一位頭發胡子都白了,卻依然老當益壯的老帥不高興了。 此老帥王珺跟溫潤說過,叫齊達,齊敏芝。 身經百戰,最后以大帥的姿態,為先帝平定了東北之亂,可以說,他在東北是殺出來的威風,后來才有的鎮守大將軍馮烈寧,也是他手下帶起來的,繼承了這位的殺氣,一口氣又開殺。 可以說,東北那邊就是殺出來的太平。 他開口說了,其他人就表情一致的看向了皇上,希望給個說法。 “你們眼前的步槍,都是人家溫雅士,托人千里迢迢,用了幾年的時間,才找來的工匠,研究了很久,才有了如今的規模?!被噬系坏牡溃骸岸易铋_始,都是溫雅士自己掏腰包,花費不菲,才得了番邦的工匠,千辛萬苦的弄了來,你們不用說別的,就人家這幾年投入的精力和時間,就非錢財能衡量的,何況人家也投錢了,朕知道,你們很多人眼紅大將軍府的富裕,可也要知道,大將軍府賺的錢,大頭都投入了哪些地方!別的不說,大將軍府給山東和直隸的養濟院、育嬰堂,每年支付的錢糧有多少?這本該是朝廷的事情,但是某些人,跟朕玩花活呢!” 眾人一看皇上說到了這里,就都不敢吭聲了。 朝廷那點賑濟的東西和錢糧,說實話,杯水車薪。 不是不給,是給不起。 加上有些人上下其手,卡油的,過篩的,最后能落到實處的有幾個? 反正京里豪門大戶多,貴人太太奶奶們,姨奶奶們的一大堆,做個善事,上個香,還個愿的時候,多半都會做點什么。 捐款捐物,送糧食等等,這都是那些福利機構常有的事兒。 朝廷那點東西,說實話,人家也沒看在眼里。 京城的行了,遠處的呢?人家沒京城這么便利的條件,那就得過苦日子了。 于是,大將軍府和大公主府就帶頭,往遠處捐贈! 這事兒皇上也知道了,對底下官員的不作為,很是生氣,同時對于大將軍府與大公主府,更是青睞有加。 皇上這就明目張膽的歪樓了。 正生氣著呢,那邊來報,說火炮預備好了。 來人還帶來了解說員,一個火器局的人,小伙子精神得很,也非常的伶俐,是個能說會道的家伙。 聽了他的說辭,溫潤才知道,本朝火炮的發展,雖然沿襲了前朝,可重量上沒少,前朝的火炮有個特點,打的越遠,那火炮就越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