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的讀書郎 第465節
“武舉也有宴會?”王珺瞪大了眼睛,他一直以為文舉這么興盛,沒想到武舉也有宴會。 “有的??!”溫潤道:“你已經知道了鹿鳴宴跟瓊林宴,還有兩個是武舉的宴會?!?/br> 鷹揚宴:是武科鄉試放榜后考官及考中武舉者共同參加的宴會。所謂鷹揚,是取“武如鷹之飛揚”意思。 會武宴:是武科殿試放榜后,在兵部舉行的宴會,規模比鷹揚宴更大。 第443章 紛紛結果 武科殿試不同于武科鄉試,故會武宴的規模比鷹揚宴要氣派得多,排場浩大,群英聚會,盛況空前。 且武科的人可沒有文科那么老實。 有沖突的時候,一概以武力取勝。 取勝之后再講什么道理。 也是可以的嘛! 王珺聽了這些話,笑的不得了:“對對對!” 他們武將沒有那么多花頭可以耍,都是手底下見真章。 “兩個弟弟如今也算是功成名就了,趕緊安排上職位,兩個弟妹也早點兒嫁進來?!睖貪櫛P算著:“還是娶媳婦兒好,送meimei出嫁,是把人送走,娶媳婦兒是把人帶回家?!?/br> 他還是喜歡娶媳婦兒。 討厭嫁女兒出門子。 “行,他們馬上就去我那大營里任職?!蓖醅B也想盡快讓溫潤解決大營賬目問題,不能老是讓溫潤一個人做活兒啊。 恩容宴過后,該回家的回家,該去大營任職的去大營任職。 就連皇上都召見了王珺一次,問他是不是大營里頭缺人??? “怎么都讓你劃拉走了?禮部那邊還想拿喬,說要他們考個什么庶吉士呢?!被噬鲜侵劳醅B家有兩個弟弟,還有一群學生們要會試的,沒想到都考中了。 而他等了幾日,沒等到王珺跟他求援,畢竟考中了進士,不代表就能馬上當官。 按照當時的規矩,一旦中了進士,就可以直接分配做官了。 在本朝的制度里,科舉考試三年一次,稱一科。 鄉試就是全省統考時中舉,就有資格到首都參加會試,最后錄取大約三百人左右。 根據考試成績,這些進士被分為三甲。 一甲三人:狀元、榜眼、探花。 二甲一般在一百人以內。 三甲二百人左右。 中了進士就由吏部分配做官了。 做官分京官和地方官。 一甲進士,按照慣例,直接進翰林院授官職——修撰、編修,這屬于“史官”,也就是編史修志之類的文字工作。 二甲進士,分到中央各部當主事,或分到地方做知州。 主事,大體上相當于現在各部的處長;知州,相當于現在的副地級市市委書記兼市長兼法院院長。 主事、知州,級別上屬于六品官,高于縣處級的七品。 三甲進士,分到中央機關的做評事、中書、行人;分到地方的做推官、知縣。 就算是本次會試,皇上額外重視,取中翻了一倍的人數,那也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而且這些新科進士們,并非一上來就能當官的,他們需要“觀政”。 很多人認為古代讀書人一旦中了進士之后,就會得到朝廷的褒獎,進而很快就能夠做官,其實大多數時候,無論是狀元、榜眼、探花這一類三甲優質人才也好,還是普通的進士身份也好,都需要經過漫長的等待。 一個蘿卜一個坑,這又不是國朝初立的時候,缺少文人擔任官職,這個時候人才儲備可是很豐盛的,不缺人手。 所以只有等到職位出現空缺的時候,這些中進士的讀書人才能夠在吏部的舉薦之下獲得做官的資格。 而在此期間,一般的進士們,都是在禮部的翰林院度過,他們只是給翰林大人們打下手,看他們如何處理政務,這個就叫觀政。 可以說在古代絕大多數朝代,參加科舉中進士只是讀書人到做官的一塊敲門磚而已,有了進士的身份,未來可期,但是具體怎么走,能不能做官,官大還是官小,還需要自己以及家族的努力。 從中進士到做官這一段時間,短則兩三年,多則十幾二十年,甚至有一些進士終其一生,都一直處在候補官員的職位,做不了官。 古代的進士、舉人、秀才、童生對應如今的社會就相當于是學位,和官職沒有多大的關系,但是中了進士,就有了做官的資格,還需要從實習開始,一步一步走。 而不論是禮部的人,還是吏部的人,王珺都沒有認識的人。 皇上也知道,禮部跟吏部的人都清楚,王珺的兩個弟弟考上了,但是考上了之后,怎么也不見王珺來走動一二?連溫潤都沒說登門拜訪。 后來才從他的皇太子那里聽說,王珺把人都要到了他的京畿大營。 而且是在兵部那里上的花名冊,直接受了官職,從正四品一直到從六品,都讓這些新科進士們給占了。 不過還沒滿員。 “末將那里您是知道的,全靠溫潤在頂著,早在他們考試之前就說好了,不管考中不考中,都得去末將那里任職,末將那后勤需要人??!”王珺還叫苦連天:“末將那里可是京畿大營,要是管不好,豈不是要亂了套?就這人手都不夠呢?!?/br> “那些進士們不是還有不少嗎?”皇上記得他今年是破格錄入人數翻了一倍之多,除了前三甲之外,他光是進士就批了二百多人,同進士四百多人。 其實皇上也缺人手啊。 但這不妨礙他問王珺。 “那些人是不一樣的?!蓖醅B小聲的道:“京畿大營里的人都要末將信得過才行,尤其是后勤,末將那京畿大營這二年可富裕了?!?/br> 去年抄了那些蠹蟲的家,今年抄了兵部幾個王八蛋的老巢。 刑部大牢里,還關押著幾個特別重要的人犯,沒處理呢。 看皇上那意思,是要斬首示眾,還是要千刀萬剮,就不得而知了。 “說的也是,這次抄家,你又躲了出去,滑頭!”皇上指了指王珺,笑著調侃他:“人家都是巴不得一個人全包圓兒這種事情呢?!?/br> “末將摟的差不多就行了?!蓖醅B依然小聲的道:“家里也不缺錢花,給兄弟們分潤一下,足夠大家吃香的喝辣的就可以了,那么多錢干什么?讓其他人也摟點兒,反正大家伙兒都是武將,rou爛在鍋里,也跑不掉?!?/br> 武將們的這點小手段,皇上是知道的,如今提起來,不由得回憶往昔:“想當年,朕還在京中,剛剛嶄露頭角,就是帶著御林軍去抄了家,你知道抄的是誰家么?” “不知道?!蓖醅B老實的搖頭。 “抄的是戶部尚書的家,那老東西貪污了百萬兩銀子,氣的父皇直接下旨,午門斬首了!”皇上今天憶往昔,跟王珺聊了很久。 不過隨后他就讓兵部給王珺將事情辦了。 王玨跟王瑾,也成了正五品的后勤書記官,不過他們還有往上升的可能。 此時時間已經到了五月份,也就是要到端午節了。 端午節前,京城市面上有人把菖蒲、艾草扎成小捆出賣。 菖蒲具有消除邪氣的作用,艾草有佐陽、避邪、理氣血、逐寒濕的功能。 溫潤沒少采購,又給大營里頭送了不少過去,還有各色江南口味的粽子,以及北邊兒愛吃的各色蛋類。 忙活的時候,時間就是過得快。 本朝端午節,京城跟南方不同,這地方沒有賽龍舟。 京城人士過端午時,有的到金魚池,有的到高梁橋、滿井、草橋、積水潭等處,攜觴踏青。 《日下舊聞考》上說:“踏青本清明故事,獨燕京以五月五日避天壇松林、高梁橋、柳林、滿井,藤陰結伴攜觴者甚眾。近咸集於金魚池上,他處皆間寂矣?!?/br> 《帝京景物略》:“五月五日之午前,群入天壇,曰避毒也,過午后,走馬壇之墻下,無江城系絲段角黍俗,而亦為角黍,無競渡俗,亦競游耍?!?/br> 而且古代的端午節還有“女兒節”之稱。 明朝的沈榜在《宛署雜記》中寫道:“燕都自五月一日至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已出嫁之女亦各歸家,俗呼是日為女兒節?!?/br> 本朝延續了前朝的這一傳統,從端一到端五,青年女子梳妝打扮,頭插石榴花,已嫁之女亦各歸家走親。 小姑娘則在節前用五色絲線在硬紙上繞粽子,勒小葫蘆、小老虎等小玩意兒。 到初一這天,小女孩臂系彩絲謂之長命縷,頭上戴用花紅線編成的小老虎、櫻桃、蝙蝠等,叫做福兒;鬢邊插一朵石榴花,身佩五彩絲穿起來的各色花紙做成的小虎、葫蘆、櫻桃、桑椹、小蝙蝠、小粽子,叫飾小閨女。 到了五月初五午時之后,就把這些東西摘下來,連同貼在門楣上的剪紙葫蘆也揭下來,一并扔到門外,叫做“扔災”。 聽到了這樣的習俗,溫潤忙不迭的叫meimei回來“扔災”。 還把兩個養女弄出來,給打扮的可可愛愛。 meimei王玫也的確是回來了,跟妹夫一起回來的,乘坐馬車回娘家,一下車就蹦跶了一下:“可是出門走走了,這自打過了年,就緊繃著?!?/br> “你慢點兒!”劉奎緊張兮兮的護著王玫往里頭走:“下車慢點兒,走路慢點兒……?!?/br> 嘮嘮叨叨起來,沒完沒了了。 溫潤看的都有些無語:“她在家的時候,也是蹦蹦跳跳的習慣了,你這樣,干什么呀?顯得我meimei好像是個假小子似的,她在家的時候,都是這樣的?!?/br> 嫁了人,還這樣,在這個時候,可是很不好的呦。 “她在家的時候,是個黃花大閨女,現在她是個孕婦?!眲⒖鼪]好氣的道:“都有了一個月的身孕了?!?/br> “什么?”溫潤差點跳起來。 “大夫說,只是一個月而已,不用那么緊張吧?”王玫有些手足無措的道:“一般都是三五個月要小心?!?/br> “誰說的?”溫潤頓時就緊張了起來:“那你今天也不能喝雄黃酒了,吃點粽子和蛋類,對了,大夫怎么說?她現在害喜嗎?” “能吃能睡,別提多健壯了?!蓖趺敌÷暤剜止?。 “現在還沒有,將來不知道?!眲⒖簿o張呢:“我娘說,讓她回娘家來走一走,玩一玩,心情放松一些,才不會那么辛苦?!?/br> 而且他母親還說了,兒媳婦有了身子,也不許他在外面胡搞,要守身如玉。 結果溫潤高興過后,讓meimei去后面,自己拉著妹夫,虎視眈眈的問他:“她有了身子,你打算怎么辦?” “能怎么辦???”劉奎太知道這位的意思了,一攤手:“大將軍說了,春暖花開,我們要出去拉練一番,還要整改整個京畿大營,以及陳兵鎮的事情也得解決……?!?/br> 事情排下來,怎么著,也得個一年半載的,然后他父親就該回來了,事情一多,他就更沒什么心思了。 后院有母親在,還能好好照顧媳婦兒。 “這還差不多?!睖貪櫢吲d了,趁著王珺三兄弟都回來過節,跟他們說他們要當舅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