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的讀書郎 第418節
什么表哥表妹的情節都是小意思,從小一起長大的貼身大丫鬟、乳母的女兒等等,這都是問題。 更有什么這邊拉著公主的虎皮扯大旗,那邊跟著白蓮花玩什么真愛你我她。 聽的皇上目瞪口呆:“朕的女兒是公主,他敢不敬公主?” “敬著啊,但是夫妻過日子,難道真的相敬如賓?”溫潤一攤手:“那可不行!要恩愛白頭,就絕對不會相敬如賓,您跟皇后娘娘,肯定不是相敬如賓,皇后娘娘肯定是有什么事情都跟您說,您呢,有煩心事兒頭一個想到的就是跟皇后娘娘訴訴苦,而不是去找某個美人兒來一覺?!?/br> “這倒是……?!被噬嫌窒氲搅嘶屎竽锬锏暮?。 “小臣家里的meimei,如今在劉家,劉夫人對她愛如親女,劉奎對她可謂是千依百順,那劉家小弟淘氣,劉夫人管不住他,小臣的meimei,直接就揍了那小家伙兒一頓,現在家里他最怕他大嫂了,讀書的時候也不敢隨意馬虎,因為大嫂會考校他功課,但凡是寫不上來的字,念不上來的書本,就打手板,不聽話就不讓他練武?!?/br> “???不讓練武?” “那小子喜武厭文,不讓練武就跟抽了他的筋似的,最后被管的服服帖帖,現在已經有模有樣的了,喜得劉夫人一個勁兒的說我妹子賢惠,其實只是她舍不得管孩子而已,而且我妹子也去聽先生講課,最開始他們家的先生是不敢收拾那小子的,后來發現有少夫人管著,學生還挺用功,就認真教導,那孩子也不是不靈光的,故而學的還不錯!不能說將來成個大才子,起碼不能當個睜眼瞎?!?/br> 話題說到這里,皇上也開心了一些,提起來就說太子殿下的學業問題。 “這孩子前兩年還好,這兩年卻有些懈怠了,可能是他母親不在了,朕又忙得很,唉,就這么一個寶貝疙瘩……?!被噬弦彩侨?,皇上也是一個普通的父親,何況這個兒子,是他跟結發妻子的嫡出。 “是嘛?”溫潤疑惑的道:“小臣也跟太子殿下熟悉,當年太子殿下在小臣那里,可是跟其他孩子一起,在蓮花私塾上了學的,那個時候,太子殿下雖然年紀幼小,卻靈氣十足,哪怕是幾年沒見,沒道理越長越回去吧?” “教導他的師傅是這么說的?!被噬线€有點得意,畢竟溫潤說的都是好話。 “教導他的師傅?誰呀?幾個???都這么說?”溫潤一攤手:“皇上,小臣覺得太子殿下天資聰穎,且越發的懂事,怎么可能愚昧呢?那是太子殿下,不是鄉下的傻小子,前幾日太子殿下光臨寒舍,言談舉止都十分有儲君的氣度?!?/br> “他已經是太子多少年了,再沒有點氣度可不行?!被噬想m然笑了,但是口里還是謙虛的道:“只他還小,不定性,再大一大就好了?!?/br> “或許是吧?!睖貪櫩戳丝此闹埽骸安恢澜袢漳懿荒芤姷教拥钕??這兩日冷得厲害,太子殿下還好吧?這么大的雪,他見過嗎?” “見過一次,剛回京那會兒也下了這么大的雪?!被噬下牅貪櫶崞鹛拥钕?,也有點想兒子了:“叫他過來一起用膳?!?/br> “這個時候,太子殿下在讀書嗎?”溫潤好奇的道:“小臣以前都是任由太子殿下讀書五天,休息一日,上下午課程都是分開的,語文,數學,地里……?!?/br> 他跟皇上說了當年蓮花私塾小班的課程表,其實就是簡化版的小學生課程表。 不僅課業多種科目,還有半個時辰玩耍的時間,更有午休的時間,孩子們都要睡午覺的,更有各色營養餐什么的,皇上聽的十分感興趣:“太子的課業,朕也是讓人去安排的,具體如何,還真說的不太詳細?!?/br> 實際上是因為皇帝太忙了,那個時候又有皇后在,他是信得過皇后的,皇后也是因為師傅們都是皇上親自安排的,信得過師傅們。 “小臣在老家的時候,也是委托了旁人代課,教育孩子們的,不過怕教育的不得法,故而小臣時不時的偷偷去看看,先生是如何教導學生們的?!睖貪櫜缓靡馑嫉牡溃骸斑€把吳先生嚇了一跳,以為自己做得不夠好呢,其實是小臣不放心?!?/br> 他的確是做過這些事情,當時太子殿下已經走了,不過不妨礙溫潤說這個事兒。 “不如我們悄悄地去東宮看看,太子殿下平日上課是個什么情形?”皇上自己興致勃勃的提議:“朕怎么就沒想到呢?” 溫潤心說,你可想到了。 “這個,合適嗎?”溫潤也有點蠢蠢欲動:“小臣自打離開老家,可好久都沒有突擊檢查了?!?/br> “突擊檢查?這個詞兒不錯?!被噬隙夹α耍骸白咦咦?,順便出去溜達溜達,一天一天的關在這里,憋悶的很?!?/br> 皇上曾經是個武將??! 宮里的各種四方天對他來說,簡直是太小了。 皇帝要去東宮,哪怕是去看看兒子,那也要準備一會兒,幸好牛公公是個麻利的人, 這個時候,溫潤才知道,整個養心殿一共有三套班底,臨時替換都夠用,牛公公也不知道為什么,今天值班的人,他一個都沒帶,反而用了備用的班底。 皇帝的鑾駕,溫潤的暖轎,都預備妥當了,都過去半個時辰了。 倆人上了乘坐的東西,浩浩蕩蕩的開赴東宮。 彼時,在公主所,大公主正在等待人,一個小太監飛奔而來:“大公主?!?/br> “怎么樣?”大公主有些緊張。 “去了東宮,一切按照計劃,很順利?!毙√O低頭道:“養心殿已經關閉了所有的門,誰也出不去,今日的禁軍站崗,都安排好了?!?/br> “不止是不能進出,靠近都不行,就說養心殿來了外臣,不管是太監還是宮女,都不要冒頭,要是有人鬼鬼祟祟的靠近,直接格殺勿論,到時候就說他窺視帝蹤?!贝蠊骼渎暤溃骸氨緦m倒要看看,誰那么上趕子找死?!?/br> 溫潤坐在暖轎里,跟著給他扶轎子的馬公公,小聲的說話:“安排好了么?” “您放心,一切安排妥當?!瘪R公公同樣目不斜視,但是小聲的回答:“您就當是無意間撞破的就好,其他的奴才們來?!?/br> “好?!睖貪欉B頭都沒點。 東宮就在東邊,是前朝的奉慈殿基址上修建而成。 并沒有叫什么毓慶宮,叫慶成宮。 是由長方形院落組成的建筑群,前后共四進。 正門前星門,門內為第一進院落,有值房三座,西墻開陽曜門與齋宮相通。 過院北祥旭門為第二進院落,正殿惇本殿,東西配殿各三間。 所謂的“齋宮”,就是太子殿下讀書的地方。 溫潤他們從陽曜門前就下了轎子,彼時這里的全都跪在雪地里,一聲不吭,鴉雀無聲。 溫潤掃了一眼,這里的確都是內監。 奇怪的是,牛公公的人來的不少,他們幾乎是采取了一對一的盯梢方式,一個人管著一個人。 管的所有人都不敢動彈一下。 因為是偷偷的來,皇上還挺滿意,招呼溫潤往里頭走。 溫潤趕緊跟上,這個時候可不能掉鏈子。 宮里就是收拾的干凈啊,地上的雪都掃沒了,故而走路也沒什么動靜。 溫潤跟了過去才發現,這齋宮就是一個院落,正房五間,只有東廂房。 東廂房七間,南邊有三間倒座房,看樣子是燒茶水的地方,因為隱隱有茶葉味道飄出來,煙囪還冒著青煙。 這里守在門口的就是阿吉總管,身邊站著七八個小太監,一個個都穿的圓滾滾的,冷么,更有兩個在小心翼翼的清掃窗欞上的落雪。 牛公公一馬當先的躥了進去,把這些人都捂住了嘴巴。 阿吉總管沒有被捂嘴巴,但是他閉緊了嘴巴,趕緊貓腰跑過來,沒敢張嘴說話,就獻了他的膝蓋給皇帝。 第400章 皇上駕到 彼時正好刮風,雪是停了,可風聲呼嘯,屋里外面又隔著棉簾子,屋里的人,根本聽不見外面什么動靜。 皇上就站在門口,溫潤站在皇上身后三步遠的距離,屋里傳出來朗朗讀書聲。 溫潤一聽,原來今日他們讀的是儒家經典《禮記》。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成書于漢代,相傳為西漢禮學家戴圣所編?!抖Y記》是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書中內容主要寫先秦的禮制,體現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思想(如天道觀、宇宙觀、人生觀)、教育思想(如個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學方法、學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會、禮制與刑律)、美學思想(如物動心感說、禮樂中和說),雖然現在讀起來,好像有點過時了,但是正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人不知禮可不行。 《禮記》章法謹嚴,映帶生姿,文辭婉轉,前后呼應,語言整飭而多變,是“三禮”之一、“五經”之一,“十三經”之一。 自東漢鄭玄作“注”后,《禮記》地位日升,至唐代時尊為“經”,宋代以后,位居“三禮”之首。 《禮記》原本四十六篇,始于《曲禮》,終于《喪服四制》,但因《曲禮》《檀弓》《雜記》三篇內容過長,所以大多版本將其分為上下篇,故有四十九篇之說。 而他們現在學的正好是《禮記·王制》篇。 內容涉及封國、職官、爵祿、祭祀、葬喪、刑罰、建立成邑、選撥官吏以及學校教育等方面的制度。 《王制》是較早的對國家法律制度進行闡述的篇章之一,為古代君主治理天下的規章制度的模板。 要說別人學一學就可以了,但是身為太子,國之儲君,這一篇他是必須要學,且要學得好才行。 總不能當了皇帝,都不明白自己的制度吧? 故而這一篇,別人不用心,太子殿下是必須要用心的。 溫潤聽了這學的是什么內容,就給某些人點了一筐的蠟燭。 怪不得要他今天入宮呢,原來今日學的是這一么一個內容。 這算是帝王學術里的一節了,且是關系到封建王朝的各種規矩,規章甚至是規制! 天子也得遵守這些條條框框,不可能腦袋一熱,就給人封個爵位,總得有個理由。 就算是明朝那位以荒唐聞名的武宗朱厚照,也只是將飛魚服、斗牛服當工作服發放,而不是隨便封人家爵位。 因為不論是大臣們,還是宗室們,甚至是武勛們,都不會同意。 爵位一般都是在國朝訂立之初,大肆封賞有功之人,等到風平浪靜了,得到爵位無比艱難,世襲罔替的爵位,更是難如登天。 “……凡官民材,必先論之。論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祿之。爵人于朝,與士共之。刑人于市,與眾棄之。是故公家不畜刑人,大夫弗養,士遇之涂弗與言也。屏之四方,唯其所之,不及以政,亦弗故生也?!?/br> 里頭七八個小子,這就是太子殿下的伴讀。 他們正在背誦《禮記·王制》篇里,品制的第二段原文。 皇上很滿意的點點頭,因為孩子們背誦的原文,一個字都沒錯。 正待要推門進去,聽里面的太子殿下聲音響起:“孟師傅,孤已經將此段背的滾瓜爛熟,師傅能不能給孤講解一二?只讓背書,不講解,孤如何能學的透徹?” “數讀千遍,其義自現?!苯Y果一個蒼老的聲音,底氣十足的教育太子殿下:“殿下只管讀書,讀的次數多了,自然就理解了,好了,繼續背誦,今天背誦十遍,外面下雪了,就不要出門去玩耍了?!?/br> 另外一個少年的聲音響起:“孟師傅,我在家讀書,不論是祖父還是父親,遇到我不理解的、不會的,不曾讀到的內容,也會給我等講解,為何師傅不講任何內容,只一個勁兒的催促我等背誦???” “就是,就是!” “孟師傅,我真的不理解,背誦就能理解?那還要師傅干什么?” “師傅是混飯吃的吧?” 一群半大小子,正好是叛逆期的年紀,因為皇上就這么一個兒子,故而給兒子找的伴讀,都是比兒子大兩三歲,三五歲的那種。 要說他們服氣太子么? 未必! 只不過太子殿下跟他們同窗這么長時間,肯定私底下也有交流,也不知道太子殿下是怎么辦到的,反正這幫小子是被他給收服了。 以往也起哄架秧子的,孟師傅就是孟翰林,他都知道,一群臭小子而已,他可不慣著:“吵吵什么?吵吵什么?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這話沒聽過嗎?讓你們背書是為了你們好,難道要你們出門跟人談論個什么,都不知道出自哪里,如何能服眾?” 孟翰林對付這些小孩們,早就駕輕就熟:“來人!一個個的打十個手板!不知道尊師重道的東西,讓你們背書就背書,不背書搗亂什么?當心我跟皇上建議,換幾個伴讀給太子殿下,被東宮攆出去的伴讀,還有什么前程可言?” 這后頭就是明晃晃的威脅了。 太子殿下不高興的道:“孟師傅,孟翰林,孤的伴讀,孤自己會定,父皇那里孤也會說,你這不講內容,只一個勁兒的讓孤背誦,到時候父皇問起來,孤如何回答?” “太子殿下想多了?!泵虾擦帜沁呑屓舜蚴职?,啪啪啪的動靜響起來,那些少年伴讀們咬牙不吭聲,手都被打腫了:“皇上日理萬機,考校殿下功課,只需要殿下背誦流利即可,釋義什么的,殿下又不需要科舉入仕,基本上知道點就行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