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的讀書郎 第214節
結果清明節過去,天氣漸熱的時候,南宮易來了! 這家伙不止是一個人來的,還帶了十幾號人,拉著十輛大車過來,拖拖拉拉的跟長蟲搬家似的,而且一來直奔老王家,找溫潤了:“弟弟唉,哥哥我來啦!” 溫潤出門一看到他,就有些傻眼了:“你這是個什么打扮?” “這可是武舉人的裝扮!”南宮易特意轉了一圈兒:“咋樣?” 這武舉跟文舉一樣,每三年舉行一次,與文科舉并行。 凡通過基層考試即獲得武生資格,可以參加武鄉試;通過鄉試的即為武舉人;之后在參加朝廷舉辦的會試和殿試中,最終選出三甲,授予官職。 比起文試科舉的千心萬難,武試科舉之后,待遇比文試高多了。 本朝開國之初,明確規定,一甲進士(包括狀元、榜眼、探花)授副將、參將、游擊、都司,二、三甲進士授守備、署守備之武官職位,不用與文科一樣觀政,要知道,觀政的時間可是三年,三年之后還要考庶吉士,考不過的就等著授官外放,不過應該沒什么好地方可以當官,品級也不會太高。 考過了的還要被挑選一輪,然后叫散館,最后才是朝廷考慮授官的事情。 武科就不同了,只要殿試,一甲一名(狀元)授一等侍衛,二、三名(榜眼、探花)授二等侍衛,二、三甲進士授三等侍衛及皇城侍衛,獲得這些官銜后,再到兵部選實職官。 可就算是如此,文科發展的還是比武科好。 武科就有些弱勢了,哪怕待遇好,也沒什么人考。 想要武舉,一般都湊不夠人數,所以這武舉,有的時候考,有的時候還沒得考呢,因為人數不夠! 雖然武科的起點比較高,可大家一般都是文科生,武科這邊是真的不好考。 畢竟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哪個都想要“獨占鰲頭”,文科大不了重考,武科就算是重考,也容易受傷,有些人還被致殘,甚至是死亡。 武試的死亡率,可比文科高了好多倍。 就算不死,致殘也夠嗆??! 所以除非對自己的武藝有十足信心,否則是不會考武試的,另外武試需要花錢也是文科的數倍。 故而考中武試的人,全都是家底豐厚之輩。 也是,沒有個好家底,這練武可比文科費錢多了。 且武試也是要答卷的,也不比文科差多少,溫潤知道南宮易認識字兒,但是讀書上就差了很多,不過他年前最喜歡待的地方,除了陸氏醫館,就是王珺的書房……反正王珺那個時候也沒在家,書房里的東西,可比溫潤的書房少多了,他跟王珺一樣,最討厭看書了。 但是他看兵書還是可以的,結果這就武舉人了! “你考了武舉的試?”溫潤太驚訝了。 武試啊,不管是什么考試,那也是試。 “武舉基本上仿照文舉辦法,考試科目和內容也能夠結合軍中實際,先閱其騎射而試之,以策為去留,弓馬為高下。這對哥哥我來說,小菜一碟??!步射以九斗到一石三斗之弓力,馬射以六斗至八斗之弓力,看參試者能否射中靶子;蹺關、負重都輕巧的過了;另外再加上兵書和韜略也有了。武舉的出身和任官也都仿照文舉,基本差不多?!蹦蠈m易揚眉吐氣的道:“咱現在也有了出身,正兒八經的武舉人!而且還是個解元,高興著呢?!?/br> 蹺關和負重,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舉重和耐力測驗。 “大哥挺厲害的呀!”溫潤夸獎了一下這個義兄。 “那是!”南宮易這個嘚瑟,就別提了。 武舉的確是少見。 但不代表沒有啊。 他這么膨脹,溫潤干脆給他澆了一盆冷水:“我記得,明朝后期的著名大臣熊廷弼,本來是武舉鄉試第一名的解元,后來為了證實自己的才能、洗刷武舉的名聲,他又參加了文舉并中了解元。所以,他的大堂上有”三元天下有,兩解世間無”的對聯,大大地揚眉吐氣了一番?!睖貪櫺敝劬粗蠈m易:“大哥你這么能耐,不如也學一下這位熊大人???” “什么狗熊不狗熊的,老子考個舉人就行了唄!”南宮易才不傻,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少在那里起哄架秧子,來你家有正事呢?!?/br> “說吧!”溫潤無奈的擦了把臉。 其實,古代的軍中,真正值得炫耀的出身,是行伍,是軍功累計上來的位置。 而不是走科舉路線,這樣的出身,只能是個混軍伍上的,而不是武舉這種形式。 整個歷史上,雖然武人們武藝高強,甚至是武藝過人,可可歷史上真正武舉出身的名將卻是鳳毛麟角,只有郭子儀、戚繼光、熊廷弼三人。 而且可笑的是,從武舉出現開始,一直到被廢黜,歷史上的諸多名將,很少有人是通過武舉起家的,基本上都是軍伍起家。 看來實戰,才是最重要的??! “你看我都這樣了,是不是有資格去求親了?”南宮易道:“我連聘禮都帶來了?!?/br> “那你家里那邊?”溫潤知道,這個時代主要是家人做主。 婚事這種,哪怕是魔教圣女的閨女,也得聽家里父母的安排。 陸夫人對自己女兒的婚事可是很看重的,溫潤告訴南宮易:“陸氏醫館,也有那么幾個提親的人上門?!?/br> “什么?”南宮易頓時橫眉冷對:“誰敢跟我搶陸大小姐?” 這架勢,像是要跟人拼命一般。 “老倪家跟老程家,都去提過親了,人家是六品的江南大營書記官?!睖貪欉诹诉谘溃骸拔疫@還有四個要學成的學生,馬上就要出師了,他們秋天的時候,會去江南大營報道,給的官職是七品的采辦,后勤營,安全上來說,比較好?!?/br> 其實是兩個學生過年的時候,回來跟他訴苦,說江南大營里頭人太多,事兒也不少,兩個人點燈熬油似的,簡直要過不下去了,需要先生的幫助! 再給幾個人吧,幫把手,不然他們倆要累死了。 所以溫潤找了幾個算術上有天賦,又不想科舉,只想當官的學生,緊急培訓一下,這就要走馬上任了。 說好了,在家過了端午節,就去江南大營報到。 這幾天正在收拾行李,溫潤也跟幾位老卒打好招呼,送人過去。 順便送點東西給王珺,還有就是一些藥丸子,他已經跟陸通神醫說好了,這次要最大的量,因為他聽說,這段時間,外面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氣氛很緊張。 “我一個武舉人,不如人家當官的是吧?”南宮易生氣了:“他們答應了?” 現在的南宮易,看著危險的很,這才符合他綠林魁首的身份,剛才那樣兒,跟個想要馬上成親的毛頭小子似的,反差太大,溫潤都差點被閃瞎了眼。 “答應了你還能去搶婚???”溫潤白了他一眼:“放心吧,就陸家這身份,也不可能答應的,要知道,官員成親,那對方也是要被朝廷調查一下的,他們家能過關嗎?” 但凡是官身,想要成親的話,勢必要受到一些審查。 所以一般人在當官之前就成親了。 成親之后當官兒,那妻子只需要出身青白人家,是良家女子,就會給予朝廷的封誥,根據丈夫的身份來,每年還能從朝廷領到相對應的俸祿和糧米,以及賞賜。 有些官員的妻子,因為丈夫亡故后,還能加一級封賞,朝廷依然會養著她。 算是為數不多的養老舉措了。 但只限于朝廷承認的正室妻子,像是小妾什么的,只要不是朝廷登記在冊的,就一概不管了。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女人都想嫁個當官的……哪怕丈夫死了,沒孩子,還有朝廷養活呢,一輩子吃穿不愁。 “那倒是?!蹦蠈m易可是知道,朝廷對“魔教”可是很敏感的,尤其是當年的拜火教,可沒少慫恿那些少數土司們造朝廷的反,偏偏朝廷對于土司們一概是同化的態度。 廣義的土司既指少數民族地區的土著人在其勢力範圍內獨立建造的且被國家法律允許的治所(土衙署),又指“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統其兵、世襲其職、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土官。 狹義的土司專指“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統其兵、世襲其職、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土官。 前頭的還挺服管教的,算是半個朝廷的官員,朝廷也能指揮得動。 后頭的可就是正兒八經的土皇帝了,聽調不聽宣,朝廷指揮不了。 但是指望不了他們忠心朝廷,只要不造反就行了。 拜火教當年就是慫恿這些聽調不聽宣的蠻夷土官,沒事兒就造反,沒事兒就造反,可把朝廷惡心壞了。 要不然朝廷也不會那么厭惡它,且圍剿的時候,又有武林人士幫忙,這才讓拜火教非誠快速的覆滅。 為了防止它死灰復燃,這些年來都沒少追查當年的殘留余孽。 不過陸夫人說起來也是受害者,當初她在第一時間帶著人跑了,就是證明。 要不然,南宮易也無法帶著他們,那么快的擺脫那些人的追蹤和sao擾,來到了這邊落腳。 現在么,肯定是不想再次被sao擾生活,故而肯定不會想跟官宦人家結親,不然會被查的,一旦被人知道了老底兒,他們又該挪窩了。 “搜易你還是大有機會的!”溫潤笑著安慰他:“你現在有個身份也挺好,去提親,也體面一些?!?/br> “我看你這里又在蓋房子,什么情況???你這年年蓋房子???”南宮易看到溫潤又在大動土木了。 第206章 風滿樓 “我也不想啊,可是老卒們都提親了,我這段時間,光往外搬東西,給他們當聘禮了,等到秋收之后,就辦事兒,本來是想春天辦了的,可春天太忙了,而且房子也沒蓋完,那么多人呢!”溫潤一個腦袋兩個大的嘟囔:“一個個都都沒家沒業的,還得先給置辦一些?!?/br> 溫潤給老兵們一家弄了五十畝地,一套宅院,帶著菜園子的那種。 另外就是房子蓋好了,也得內裝修一下,裝的都差不多,稍微特別一點的,是因為每一家,都有一個小廣場,這是給各家留著的練武場。 不管男女,都是有身手的呢。 沒有足夠的地方,可不行,施展不開的話,容易鬧出事兒來。 并且每家每戶,還都需要一個保姆,或者是兩個,負責打掃衛生,洗衣做飯,因為他們這幫家伙,身手了得,卻生活笨蛋! “那你給我也蓋一個房子,暫時當我的臨時落腳點吧,就叫南宮別院,”南宮易說的很容易似的:“你設計,我放心,這是三千兩的銀票,你看著辦,不夠再朝我要?!?/br> 大手筆??! 溫潤美滋滋的將銀票收起來:“放心吧,包在我身上!” 有了南宮易的到來,這下子,春耕不用cao心了,人手都夠了。 連隔壁楊家的地都有人幫忙種了。 楊大叔還跑來跟溫潤道:“我家也要起個房子,你那工程隊,到時候借我用一下,還有啊,你給設計一下唄?” “我這成了設計師了?!睖貪欀缓命c頭:“沒事兒,包在我身上!” 溫潤這邊訓練著少年們,那邊還要繼續設計宅院圖紙,建筑隊的那些人,都當溫潤是財神爺了,有了溫老爺,他們不用擔心沒活兒做。 且溫老爺給錢痛快,用料也實心實意,從不催促工期,吃的也好,這次來,溫潤安排他們住在了客院那里,雖然擠了點兒,但是待遇更好了,家里每日吃飯及時,還每隔三天洗個澡呢! 大家都干勁十足。 蓮花坳蓋房子,熱火朝天。 還有教學也逐步進行的很好。 很快,端午節到了,溫潤又去了縣城溜一圈兒,去給歐震這位新上任的縣令大人送了粽子,蛋類和一些新鮮的菜。 “聽遠照兄說過你,如玉賢弟啊,你這可不夠意思啊,這么久才來看老哥哥我,要不是過節,你都不來了吧?”歐震大人是個很會活躍氣氛的人,比辛明大人可要能說會道的多:“要不然我就去看你了?!?/br> “哪兒能呢,我這是家里有事情忙的很?!睖貪櫺α诵Γ骸澳侵赖?,我家里還有王千戶的親兵,他們在我那里安家落戶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