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的讀書郎 第210節
就算是朝廷的抵報慢一些,可身為親弟弟,京中就沒有人,給他送信嗎? 他猜測,或許是有,可能是被人給攔住了,至于更深層次的猜測,溫潤愣是沒敢去細想。 哪兒能跟朝廷的抵報,前后腳呢?是不是太慢了??? 只能吩咐家里人一切小心謹慎。 楊大叔帶著三位鄉老來找溫潤:“辛縣令的事情,還要繼續嗎?” “繼續!”溫潤一咬牙:“咱們必須要讓辛縣令,成為知府!” 這樣的話,起碼六年之內,他們應該安全無虞,因為知府的任期,雖然也是三年,但可以連任一屆,也就是六年的時間。 有了這六年的時間,他們干點什么不行??? 不求辛明給他們徇私枉法,只求公平以對。 作者閑話: 江湖所居住的小區前面的那個小區,出了一只羊……那位是個業務員,從外地回來的,居家隔離七天,他第二天就出門了,跟人去吃飯……為此,好幾個小區,全封了! 第202章 萬民傘 皇太子薨了,天下不說全都披麻戴孝吧,但是百日之內,不能有喜事,更不能有娛樂項目,比如說秦樓楚館,戲園子等等,都要關閉,歇業百日。 也就是百日不得聞喜樂。 所以辛明大人升任知府的喜事,也沒多么宣傳。 去年臘八,辛明大人得到了百姓們贈送的臘八粥。 小年的時候,有鄉老們聯合起來,給他送了灶糖。 過大年的時候,手下的所有人,聯合起來,一人一文錢,整個縣城的人們,給他買了一頭大肥豬,讓他在縣城,過個最肥的年吧,畢竟這可能是他在縣城里,過得最后一個年了。 把辛夫人感動的不得了。 大年初二的時候,有名有姓的夫人,竟然爭相邀請縣令夫人去自家,說這里永遠都是她的娘家。 縣令夫人感動得直落眼淚。 初六的時候,百姓們給他送禮物。 大到一個很舒服的太師椅,小到給孩子們縫的小布老虎,這都是百姓們給他的禮物。 正月里衙門開印之后,府城的消息傳來,他年后過了二月二,就可以等待交接,三月清明節之前,到府城上任。 結果還沒等他大擺宴席,邀請父老鄉親們,吃一頓好的,就來了消息,皇太子薨了。 辛明大人十分的不高興,但是又不能說什么。 畢竟皇帝失去了皇太子,這個時候說什么都是錯的,他只能哭喪著臉,宣布了這個消息。 皇太子薨逝,連吃豬rou頭,都不喜慶了。 吃過了豬頭rou,辛明大人就要離開永寧縣了,他帶走了他的全部班底,而來接任的新縣令,是辛縣令的好友,叫歐震,字雨辰。 跟辛縣令差不多,他也是拖家帶口的上任,而且他的妻子,跟辛夫人,竟然是閨中密友呢。 這下子,很多人都不擔心,辛縣令會人走茶涼了。 畢竟來的是他的好友,而且沒帶多少人,可是他在這里,早就跟辛大人溝通過了,他將縣丞給了徐家堡堡主的嫡長子,徐發,徐長發擔任。 縣尉的位置,他提了元刀來接任;而元刀的位置,給了馬三兒。 馬三兒成了捕頭,更加的威風了。 大家都來拜見過新的縣令大人,同時,辛知府第二天就要離開永寧縣了。 彼時,天氣轉暖,家家戶戶開始給春耕做準備,青草冒芽,迎春花兒開。 第二天的天氣不太好,陰呼呼的,眼看這就要下第一場春雨了,空氣里有潮濕的味道。 辛知府知道自己要上任,可趕上了皇太子薨,他這也喜慶不起來。 雖然想高興,但是不行,日子不對啊。 所以辛知府只能起個大早,希望悄無聲息的走掉。 歐震帶著整個衙門的人送他一家子:“去了府城,可就要請你多多關照啦?!?/br> “咱們不用那么客氣,我是你上司,有什么事情,我給你扛著,但是你可不能坑我啊?!眰z人關系很近,說話也不用客氣:“你的事兒,看著辦,我的事兒啊,你也給我辦好?!?/br> “知道,知道了?!睔W震道:“我送你到城外?!?/br> “當然了,我以后可是你的上司啦!”辛明大人樂呵呵的道:“希望三年以后,你也能做我的位置?!?/br> “我會努力的!”歐震一握拳:“步步高升??!” 他們一伙人往外走,因為是清晨,太陽都沒升起來呢,他們一伙人就到了城門口,正好趕上城門開啟。 一行人往外走,直奔五里亭,就是迎客亭和送客亭所在地。 以前那里破破爛爛,如今卻收拾的煥然一新。 那里如今已經站滿了人。 溫潤讓人弄了個萬民傘在這里放著,很多人看著這把傘,簡直目光復雜! “這個東西,真的能行???”張大爺看著這個龐然大物:“怕犯忌諱呢!” “不會,這個東西,可難得了?!睖貪櫟溃骸皼]泄露消息吧?” “沒,有的人都不知道按手印是干啥的?!睆埓鬆數溃骸靶液檬呛芏嗳硕荚诎词钟?,也不可能是做啥壞事兒,要不然,還真弄不到這么多人的手印兒呢?!?/br> 溫潤樂了:“嗯!” 萬民傘這個東西,是清朝的時候,出的產物,當時的紳民為頌揚地方官的德政而贈送的傘。 并非為了遮風擋雨,而是用來顯擺的。 傘上綴有許多小綢條,上書贈送人之名氏。 萬民傘在清代,地方官離任的時候,這個地方的紳商都得表示一點挽留的意思,比較通行的方式是送“萬民傘”,意思是這個父母官,像傘一樣遮蔽著一方的老百姓,送的傘越多,表示這個官越有面子。 如果在這個官被撤職或者降職的時候,當地還有人送傘,甚至攔轎,說明這個官絕對是個清官或者好官,而且當地人同時又有情有義。 那么上官就該將此人的事情,重新審理一遍,以防止有冤枉人的事情發生。 畢竟如果是個壞官員的話,當地百姓不會如此反應。 故而這萬民傘在當時,是官員升遷必備的東西。 沒有這個東西,都不能說自己清廉如水,愛民如子。 清官離任自然有人送傘,而那些貪官離任時為了保全面子,也要想方設法弄把萬民傘裝點一下門面。 到了晚清,這一風氣愈演愈烈,直至成為了官場上的一種陋習。 溫潤前生可是研究過萬民傘,甚至見過光緒年間的萬民傘,那可是一件文物。 所以很早以前,他就讓人偷偷地制作了這把萬民傘,只不過清朝的時候,這上頭的圖案,繡的可是團龍,但是在本朝,這是僭越。 可是大罪之一,且沒人會繡團龍圖案啊。 所以改成了梅蘭菊竹四君子的圖案,這個不犯忌諱。 偷偷摸摸搞了這么多事情,就差這臨門一哆嗦啦! 等到辛知府跟歐縣令到了跟前兒,看到這么多人,沉默的站在這里,烏泱泱的一大群人。 “這是干什么呢?”歐縣令回頭看了一眼他帶來的人,也就百八十號人,縣衙里的人都來了。 可也架不住,對方人多??! 這可漫山遍野,看起來成千上萬啦。 “上傘!”溫潤讓楊大叔,喊了一嗓子。 楊大叔就喊了,這動靜很大,對面的人一片茫然,上什么東西? 楊大叔就跟幾個村長一起,打起了一把傘。 這把傘大的很夸張,用的是綢子做成傘面,就是綢子用的是天青色。 對稱的四個方位分別用金絲繡著四君子的圖案,圖案之間采用盤金繡技藝繡了十五位鄉老的名字。 內襯用黑色的繡線,繡了“辛明大人離任,百姓泣淚送別”的字樣。 傘圈的底端點綴有綠絲編織的流蘇,絲網上貼有裝飾用的銀色片兒。 而內里空白處,有很多細小的簽名,全都是人名,密密麻麻的看著都讓人眼暈。 還有紅色的手印,像是一朵朵盛開的小花兒。 傘上還垂下來八個長條錦緞,代表的是永寧縣名下的八個村子。 溫家莊,徐家堡,蘆花村,柳樹溝,樹林場,馬家莊和蓮花坳。 最后加上縣城,正好八個地方,用的是海藍色的緞帶做成,代表著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這會兒正好下起了絲絲縷縷的細雨,這把大傘也正好給辛知府遮了雨。 “這么大一把傘?”不管是辛知府還是歐縣令,看得眼睛都直了。 “這個,不違制吧?”倆人想的都是同一個問題。 好像皇帝打的那個黃蓋傘,比這個大,但是這個制作的怎么就成了這樣呢? “這是本地百姓送給辛大人的一把萬民傘,希望可以給辛大人遮遮風,擋擋雨,多謝辛大人在這三年里,對我們永寧縣百姓們的照顧!”楊大叔他們扶著萬民傘,直接撂在了辛大人的馬車上,拿下頭有個座兒,正好放上面:“青色代表青天,藍色代表您青出于藍而勝于藍?!?/br> “辛大人,一路順風?!?/br> “辛大人,一路順風!”所有人都齊聲吶喊,但是沒人跪下,而是伸出手來,晃了晃。 辛明覺得眼眶子發熱:“多謝父老鄉親們!” 他是官身,不可能跪下,只好團團作揖。 辛夫人也被驚動了,她沒想到,老爺在這里這么受歡迎。 不由得下了馬車,跟著辛明大人一起,他作揖,她道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