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的讀書郎 第129節
“要不,去問一問吳山長?”許攸提議:“我們沒參加過文會,但是吳山長肯定參加過!” “行!”溫潤點頭,倆人收拾一番,就去找了吳山長。 吳山長在自己的辦公地點,正在跟孫先生說話,兩個人來拜訪,很快就請了進去。 “你倆來了,正好,我不用派人去找你們了?!眳巧介L現在滿面紅光,精神抖擻,簡直年輕了十歲似的:“坐,上茶!” 倆人見禮之后落座,孫先生也笑著道:“這次文會,正是我書院揚名之時,只要溫潤你再發揮一下文采,那就穩妥了?!?/br> “是啊,不求獨占鰲頭,只求不要泯然眾人矣?!眳巧介L的要求很低,只要穩住了就行,因為永寧書院沒什么大才子。 也沒什么有背景的子弟在書院里求學。 看看別的書院,不管是公辦的還是民辦的,人家都有一定的背景,學生里也有不少官宦子弟,有什么麻煩,書院都不用出頭,自然有這幫子學生們上前。 他們背景深厚,關系網龐大,小麻煩都是他們解決的,書院什么都不用做。 永寧書院不行啊,沒有那么大的底氣,只能求穩,沒那個求勝的心。 “會的,您放心?!睖貪櫮苷f什么?他也不想讓書院被人看不起。 所以只能硬著頭皮上啦! “找老朽可是有事情要問?”吳山長摸了摸胡子:“是關于文會的嗎?” “是,上次那個小文會,倒是無所謂,畢竟身份都一般,舉人秀才的也不少見,可這次是學臺大人主辦,其他官員也都隨從協辦,我們還不知道文會都要做什么準備?!痹S攸道:“我們這些秀才還好,溫潤可是舉人,頭一次參加這么大的文會,心里總是不安?!?/br> “唉,文會??!”吳山長緬懷了一番:“這文會自然是文人雅士的聚會了,不過,這文會除卻聊天品茗,也會有人斗詩,拼對子,與會者各自賦詩,然后由眾人公選的評判者來裁判孰為優勝,若所作詩數量較多,可能還會各自出資,結集刻印。這可是少有的揚名之舉,有那優秀的,更可能被學政大人帶回京城,那可真是……?!?/br> 吳山長眼睛都亮的嚇人啦! 溫潤縮了縮脖子,這么回事兒啊,怪不得吳山長對文會念念不忘呢。 而溫潤對文會的印象,可不太多,最深刻的就是小說《紅樓夢》里的幾次文會了,不過那是一個國公府邸,幾個小孩子湊熱鬧舉辦的,影響力很小。 這個文會不同,這是正兒八經的文人聚會,說錯一句話都有可能成為笑柄。 “就是斗才華唄!”說起這個,許攸就沒了底氣,他才華有限,尤其還是在詩詞歌賦上的才華,也就一般般,平時應付考試還可以,真跟人斗這個,他是不行的啦。 溫潤倒是有點急才,何況他的眼界心胸可要比這里的人寬廣多了。 “是,也不是?!眳巧介L卻道:“除了才華之外,還有斗富呢!” “斗富?”溫潤愣了:“這不是商賈才斗富的嗎?” “商賈斗富那是銅臭味兒,這文會上的斗富,斗的乃是各個地方的財富,比如說永清縣就比咱們永寧縣的土特產多,而永安縣的特產就很有特色,咱們永寧縣有啥?”吳山長嘆了口氣:“能拿的出手的點心,都沒有一樣是咱們永寧縣的特色,特產也就那幾樣,竹子是好,但也不能都是竹子???” “是啊,咱們那個竹林小筑,已經是出彩到了極致,以后再來學政,依然住在那里,且不費什么事兒,每年翻新都行,但也不能都是竹子,萬一下次來的學政,愛的是梅花呢?或者喜歡的是蘭草呢?這個只能用一時,可用不了一世?!睂O先生也在一邊道:“這次學政大人被招待的這么舒坦,下次再來個新的學政,要是招待的不好……?!?/br> 不用他明說了吧? 溫潤滿臉的無奈:“不至于吧?” “是啊,以前的學臺大人也不來咱們這里?!痹S攸喝了一大口茶水,好像是給自己壓驚呢:“以后估計也不怎么來的吧?” 這就有些傷人了,他們永寧縣,是沒幾個學政大人看重,這次是意外。 “好了好了?!睖貪櫼豢磪巧介L跟孫先生都是一臉悲憤的表情,趕緊打圓場:“特產,那我們這里特產的筍子不好嗎?” “好是好,可哪兒沒有筍子???”吳山長沒好氣的道:“就連酒樓里的點心,花樣多一些,也毫無特色,不過酒樓說要訂什么君子禮盒?!?/br> 溫潤尷尬的摸了摸鼻子,那還是他的主意呢。 逢年過節,這君子禮盒可沒少收,也沒少送。 可是說白了,這是個噱頭,不是個特產,更沒啥特色。 永寧縣就是如此,從立縣城開始,到現在已經二百年了,一直發展的不溫不火,地處偏僻,倒是個水路與陸路的交通要道,不知道為什么,就是發展不起來。 不過吳山長的話,倒是給了他一個想法:“重陽文會,是不是可以帶一些東西過去?例如本縣特有的菊花糕什么?” “菊花糕?那是什么點心?”吳山長坐直了身體。 “沒聽說過??!”孫先生也好奇的道:“不過還挺應景?!?/br> 九九重陽節,登高望遠,觀賞菊花,遍插**。 “哦哦,這個,我也是,嗯,我家有一位娘子,她是在大戶人家的府邸做過管事娘子的,故而很多事情,她都辦的很好,某一日我突發奇想,正好趕上初秋的早菊開花,就做了菊花糕出來,不過是個小技巧,不如現在做出來,到時候就說是我永寧縣的特產,這東西別的地方沒有!”溫潤直接就提了出來,別的地方當然沒有了,因為這菊花糕,就算是在他那個時代,也才出現了一百來年而已。 而溫潤能知道這個菊花糕,是因為他有一個師兄,是梅州人。 這菊花糕是梅州的特產,有有“糜飯食會飽,菊花糕孬巧”的俗語。 且做出來的菊花糕,猶如水晶果凍一般! 菊花糕比一般糕點多了菊花的冷香和淡定,而且外形美觀,此糕甜軟酥松,入口即化,齒頰生香,有清涼去火的功用,因此格外受人喜歡。 且此糕的制作工序嚴謹,用料考究,以比重適當的白糖、飴糖、薯粉、糯米粉、菜油、菊花蜜或菊花精為原料,經過蒸炒、磨、篩、拌和、桿匣、刀切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 成品色澤青綠,半透明甚至是透明,食之清甜爽口,細膩柔潤,且具有濃郁的菊花香味,清芬心田,在糕點中獨具一格。 溫潤的那位師兄是此糕的狂熱愛好者,曾經當著他的面,不止一次親自動手做過,故而溫潤對這個十分了解。 雖然,他不會做,但是他會說??! 這里的廚娘也會做點心,他說,廚娘做,不就得了? 他一個堂堂舉人老爺,怎么可能親自下廚呢? 在家的時候沒外人在可以下廚,在外面還是要端著點的啦。 聽了溫潤的話,溫潤將“師兄”替換成了“管家娘子”,眾人也都知道,他家的特殊性,后院里沒人是不行的,可要是年輕的大丫鬟也不好管,而溫潤是買了陳強家的母子倆,陳強家的只是一個干干凈凈的婦人,并非絕色美人,還帶著一個十幾歲的兒子,倒也沒人覺得他們之間有什么。 吳山長就忍不住了:“走走走,現在就去后廚,叫廚娘過來做一下這個,菊花糕。要真的是好的,就作為此次文會的糕點,我們永寧縣,也該有個出名的東西了?!?/br> 哪怕是小小的糕點,那也是永寧縣獨有的,而不是滿大街都有的,菊花糕,好,聽說成了之后,狀若水晶,清若黃菊。 許攸卻站了出來,阻止了興奮的吳山長跟孫先生:“此事不妥?!?/br> 第129章 重陽文會 “這糕點的配方,是如玉賢弟拿出來的,先不說這配方價值幾何,就是這配方的出處,如玉賢弟要怎么說呢?廚娘做點心,你一個舉人老爺看什么看?難道你還下廚不曾?”大概是家里的嫡長子,又是以后要頂門立戶的,許攸的性格沉穩,考慮事情一向是多多益善,周全為先:“另外,這菊花糕如果真的如你所說的那么好,文會過后,必定風靡,可要想好在哪兒能購買?還是找人制作,銷售出去?販賣的同時,要說這是我們永寧縣的特產,永寧菊花糕?!?/br> 說商賈事兒,做生意么,不符合讀書人的身份。 但是要往弘揚永寧縣大名的上面靠,還是可以的。 溫潤什么人??? 一點就透:“這事兒可以找魯老板來商量一下,他家鴻升酒樓,在本地也是個有名的,加上咱們也是在那里舉辦文會。我與他也算是有舊?!?/br> “來人,來人!”吳山長已經坐不住了:“派人去邀請魯明老板來一趟書院,就說我與他要商討一下文會的事情?!?/br> “是!” 沒有吳山長開口,就連孫先生跟趙先生,都不好邀請人來書院。 外頭多少讀書人,望眼欲穿??! 魯明能來,簡直是祖墳冒青煙了! 一聽說請他,立刻讓人準備了騾車,這就來了。 速度簡直不能更快。 不止他來了,他還帶了一個婦人,這個婦人收拾的干干凈凈的不說,這長相普通,就是耐看一些,最主要的是,這婦人皮膚白皙,身材微胖,手伸出來,手背上還有五個小小的坑,這是個一看就是專門做面食的婦人,手掌白皙,皮膚細膩。 身上也有一股子甜香氣息,是那種淡淡的糕點氣。 進門之后只是簡單的寒暄了一下,魯明就介紹了這個婦人:“這是小人乳娘的大女兒,從小就照顧小人,做點心是最拿手的,旁人我也信不過,特意帶了她過來學一下?!?/br> “甚好,甚好!”吳山長大為高興。 果然,溫潤只需要動動嘴巴,那位手巧的婦人,就真的做出來菊花糕了,用料簡單,就是這一番巧思,若無人指點,是無法做出來這種東西的,做成了之后,溫潤就跟許攸還有吳山長,孫先生,以及后趕過來的趙先生一起,品嘗了一番,果然是他記憶里的味道。 至于這個菊花糕要怎么辦?這事兒吳山長板著臉,對著彎腰鞠躬的魯老板說了:“這配方是溫潤的,他舉薦了你,你學了去,以后怎么cao作,你看著辦,商賈之事我等不甚明白,但你要是敢偷jian?;?,我等必不會看著你欺負溫舉人,行了,走吧!” 魯明趕緊道謝,然后就走了,全程連一杯茶都沒來得及喝一口。 這位魯老板,看著家財不少,卻是個白身,到哪兒都羨慕讀書人,看到吳山長,話都不敢大聲說了。 溫潤也沒敢跟他說什么,畢竟他們的買賣都是私下里在進行,溫潤只管出配方,其他的什么都不做。 就這,魯明都感恩戴德了。 魯明走了之后,他們幾位倒是輕松了。 起碼有了一個點心能拿得出手,另外就是溫潤一定要準備好。 搞得溫潤有點壓力山大。 又過了幾日,就是九九重陽節了。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漢,鼎盛于唐代以后。溫潤知道,在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故而這一天,很多人家都會用自家秋日之后的收獲,來做一頓豐盛的飯食,以慶祝佳節,另外就是一些大戶人家登高,賞秋,敬老等等,他在離開家的時候,讓陳強家的在重陽節,給家里有老人的送去一只雞。 而重陽這一日是真正的秋高氣爽,北雁南飛,其實一大早,就用過了簡單的早飯,書童特意拎了個湯甕進來:“夫人一大早叫人送來的,是人參湯,要大少爺跟溫老爺各喝一碗,務必要打起精神來!” 因為要參加文會,這樣的書童是允許進入的,但是不多,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書童的……溫潤就沒有。 他跟許攸等于是只有一個書童伺候,索性他跟許攸也不是那種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書生。 書童只負責打掃衛生,提個飯食之類的,其他的活兒,也不用他做。 所以就連他,都有了一身新衣服呢! 夫人連他一個小書童都想到了,書童可開心了。 溫潤他們準備了一番,喝了人參湯,甚至還跑了一趟茅廁,清理了一下腸胃,就回來洗漱一番,昨晚已經沐浴過了,這會兒換上新衣服。 “你還別說,這衣服可以??!”溫潤欣喜地看著自己的新衣服。 這是一整套翠藍色的衣服,不同于前幾日他們的竹綠色,因為人人都知道,學政大人喜歡竹子,故而這里的人呢,基本上都是一水兒的綠色衣服,跟竹子似的,溫潤其實也有兩身,不過許夫人給兩個人做的衣服,卻不是綠色的,改成了藍色。 秋高氣爽,同樣的,中午的時候會很熱,秋老虎不是鬧著玩的,尤其是這個時候,秋老虎發威,甚至有人會中暑呢。 故而他們的衣服也都是輕飄飄的料子,加上這廣袖長衫,走動之間,飄逸的很。 他的是翠藍色,因為他年紀小啊。 許攸是天藍色,他年長一些,壓得住這個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