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的讀書郎 第126節
這個時候,就該推卸責任了。 尤其是溫浪他們,反正他們也沒占道便宜,得了實惠的是老族長家,還有溫小叔家,其他人?其他人只是冷眼旁觀,沒幫忙而已。 “就是,溫小叔一家已經被趕走了,聽說去了樹林場那里生活,誰知道現在什么樣了?” “反正我不關心他們家??!” 一個個撇關系撇的特別明顯。 溫潤板著臉道:“我也跟溫氏一族沒關系了?!?/br> “你也姓溫??!”溫源忍不住反駁,這個時候,他們溫氏子弟都快成為“全民公敵”了好么。 “溫氏族譜上,可有我的名字?”溫潤只問了這個問題。 那當然是沒有了??! 在溫潤出嫁之后,就勾了他的名字,等到他大張旗鼓的去遷墳,他祖父那一支,就徹底從族譜上撕去了。 他這么一問,溫氏一族的人都卡殼了。 “族譜之上,沒名沒姓,何來一族之說?”溫潤淡然道:“且我祖父母與父母的墳,都遷徙走了,以后就在蓮花坳落腳?!?/br> “若是我,我必然鬧的天翻地覆!”鄧二少也很氣憤:“別說除族,我把族除了去!” 眾人面面相覷,這位鄧二少果然非比尋常,這想法,絕了。 “要是我,可得委屈死了,也氣死了?!?/br> 這就說了大實話,委屈死了么,可不是么。 “要是我,非得氣吐血了不可!”這就說的有點過分了,好像溫潤不生氣,就沒風骨了一樣。 “那么大氣性做什么?”許攸開口說道:“難道要溫潤去以死明志不成?他要是死了,王家怎么辦?那家里就三個孩子,王珺死活不知呢!你們說得輕巧,他死了,王家也完了,家產都得歸那極品親戚!懂么?一個個的!” 眾人一細想也是??! 這里頭,不止有溫小叔的功勞,還有王家那二伯、二伯娘的功勞呢。 溫氏子弟已經瑟瑟發抖,像是鵪鶉一樣了。 可是看溫潤,還是那樣,淡然的很。 “你真的不生氣嗎?”鄧二少發現,他們說了這么多,溫潤卻沒有什么表示,只有對溫氏子弟對他稱呼的時候,他才會反駁,其他的人說什么,溫潤好像都一副置身事外的樣子:“我聽了都生氣,簡直要氣炸肺了?!?/br> “生氣做什么呢?”溫潤微笑著,一如既往的溫文爾雅。 正好手邊有人預備了桌椅板凳,文房四寶。 提筆便寫了起來,三個很大的“莫生氣”就躍然紙上,然后是那首后世最著名的人生格言: 人生就像一場戲,因為有緣才相聚。 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該去珍惜。 為了煩事發脾氣,回頭想想又何必。 別人生氣我不氣,氣出病來無人替。 我若氣死誰如意,況且傷神又費力。 鄰居親朋不要比,兒孫瑣事由他去。 吃苦享樂在一起,神仙羨慕好伴侶。 這首《莫生氣》,其實最初是誰寫的,溫潤也沒查過,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是古代的詩詞。 因為看起來像是一首打油詩,可也有一些佛家的頓悟之意,另外就是很適合現在的場景??! 別人生氣我不氣嘛! 氣壞身體無人替??! 只不過他把握的時機很好。 用在這個時候,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 更有其中的奧妙所在,那句“我若氣死誰如意”,簡直是明目張膽的說了,他就是不死,就是不死! 他不生氣,不死的話,算計他的人,就該死了。 而且別人看了,細細品讀,不少人都恍然大悟。 “寫的不錯,乍一看平平淡淡,細細品味卻又意境深遠?!?/br> “溫舉人真是豁達啊,頗有佛理慧根?!?/br> “不豁達,他日子也不會過得來?!?/br> 一群人都說溫潤的好,對溫氏子弟,不屑一顧。 溫浪忍受不了這樣明目張膽的冷落,拉著已經臉色慘敗的溫源跑了,其他幾個溫氏子弟跟他們一起跑了。 根本沒人樂意搭理他們。 也沒人跟著他們一起走,包括那個蘇康在內,他就是臉色不好看,有些尷尬,跟著他的人,都縮頭縮腦。 因為他們理虧啊。 本以為溫潤也會對他們不假辭色,但是沒有,溫潤只是不跟他們說話,寫完了這些,他就甩了甩手:“好了,諸位,諸位,時間不早了,我們去飯堂用完膳后,就回去讀讀書,下下棋,好好地洗漱睡一覺,明日說不定學臺大人就出關啦!” 他這么俏皮的一說,眾人都笑了,氣氛也緩和了很多。 “好了,都散了吧,散了吧!”許攸招呼人分散開,其他人也就順勢散了。 可鄧二少他們沒有走,還黏著溫潤,問他:“你真的不生氣嗎?” “生氣有什么用呢?”溫潤反問他們幾個,尤其是鄧二少:“我是一個普通人,就算是個秀才,也只是個生員而已,現在是舉人了,但以后也無法寸進,不如守家在地,養好弟弟meimei們,安生過日子吧!” 鄧二少明顯不服氣??! 第126章 竹筒飯 “那也太便宜他們了吧?”這看起來是個小憤青呢。 雖然河道總督也是要聽命與江南總督的,可鄧二少對于蘇康那個江南總督的小舅子,并不怎么搭理,連跟他關系好都說不上,還有點交惡的意思。 “不便宜他們了?!睖貪櫺χ溃骸拔夷切∈宓慕Y局并不好,還有那王大志一家……?!?/br> 溫潤告訴他們留下來不愛走的人,那兩家的結果。 溫小叔家什么樣,他沒去打聽,但是王大志一家可不怎么好,流寇襲擊了樹林場,他們那里損失慘重。 “怪不得我們路過那里,好多地方都可以入住,都是空的,明明都是民宅,卻沒人住,原來是因為這個??!” “都是有死人的屋子嗎?” “死人你害怕什么?” “就是,子不語怪力亂神?!?/br> 話題就這么被聊的歪掉了。 順便一群人慢吞吞的去了飯堂。 飯堂的晚飯很多人都選擇端回去吃,大概也是覺得飯堂太鬧了,而其他人都這么想,反倒是讓飯堂清凈了一些,溫潤他們就在飯堂這里用的晚飯。 回去洗漱休息,溫潤躺在床上,看著帳子頂發呆。 他本來想參加個文會就回去,沒想到這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啊。 好么,好多人,也好多事兒。 其中還有那么多官宦子弟,真是讓人犯愁。 他前世的時候就見過不少二代,三代的,但是那個時候人們素質可高了,那些二代三代們也不敢坑爹坑媽,要不然,就全完了,參考案例就是“我爸是**”的那個。 現在這幫子二代三代們,可沒那么聰明,今天看到鄧二少,還有那個蘇康,就知道他們聰明不到哪兒去。 鄧二少張揚任性;蘇康愚蠢至極。 其他的人也不怎么樣,一個個不是想著去秦樓楚館,就是想著逢迎拍馬。 他們真對自己這么好奇?未必,他們想的是通過他,搭上學政大人。 學政大人閉門不出,在判卷子,這給了別人一種“狗咬王八,無處下嘴”的感覺,高啊,不愧是京中來的翰林,看看人家這一手玩的,沒人敢打擾他。 自己呢?估計沒安寧之日了。 早知道,就不出風頭了,可是不出風頭,永寧縣就會被人輕看。 溫潤想著想著,就睡著了。 第二天起來,有點鼻塞,趕緊去了飯堂,要了一碗姜糖水,喝了之后,出了一身黏黏的汗水,才感覺好了一些。 一上午沒事可做,他依然跟許攸下棋,不過倆人這次乖乖的待在了房間里,不出去招蜂引蝶了。 “你昨日那首小詩,不錯啊,今天不少人都知道了你的事情,溫家莊的那些人,臭大街了?!痹S攸頗為幸災樂禍的道:“看他們還怎么鬧騰?!?/br> 每天看著他們,就跟癩蛤蟆趴在腳背上,不咬人它惡心人似的,現在好了,溫氏子弟在整個書院里都消失了。 不消失不行啊,因為他們怕挨揍。 溫潤沒找過他們,更沒有關注他們:“不鬧騰就行了,等學政大人走了,一切回歸平靜?!?/br> 他討厭這種生活方式,太鬧騰了。 溫潤需要的是安靜的生活,平淡度日。 “走了就走了,走了也省得礙眼?!痹S攸也對溫氏子弟喜歡不起來。 “對了,這都幾日了?學政大人該出來了吧?”許攸看了一眼窗臺上放著的盆栽,是早開的菊花。 “應該是快了?!睖貪櫹肓讼耄骸皡巧介L也會跟著一起出來?!?/br> 可不是么,吳山長在里頭熬了幾天了? 中午的時候,許攸的書童跑來送飯,把飯菜從食盒子拿出來之后,溫潤就笑了:“這可真是想什么來什么,這是竹筒飯???” “可不是么!”書童一邊從食盒里掏吃的出來,一邊道:“大師傅做了半天才搞出來這個竹筒飯,小的跟他說,這是溫老爺說過的,云南那邊的吃食,可新鮮了,他就做了?!?/br> 溫潤一聽,差點噴了:“你說是我提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