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的讀書郎 第22節
翠花嬸子在照顧孩子們吃飯,楊大嬸則是問溫潤:“我們倆看看你打算席面上都有啥?那頭豬倒是用得上,其他的呢?” “我打算開十二桌,外面擺十桌,屋里頭擺兩桌,買十五只小雞,一桌上一只,再買十五條大魚,同樣的一桌一條,做個尖椒炒蛋,來個小蔥拌豆腐,對了,再來大白米飯!”溫潤道:“做個紅燒rou,素燒冬瓜!六道菜,六六大順么,希望我以后能順順利利?!?/br> 溫潤拿出來五十兩銀子,都是散碎銀兩以及銅板,這地方很少能有銀子花,都是銅板居多。 溫潤特意挑了五貫銅錢,一貫足足一千枚。 因為吃過了這頓飯就要秋收了,故而溫潤打算做的油水大一些,給大家鼓鼓勁兒。 成了舉人之后,溫潤的底氣更足了一些。 “這么多?”這標準,也太高了。 楊家三口人都很驚訝的,溫潤倒是不覺得:“馬上就要秋收了,做多點油水大的給大家伙兒補一補吧?!?/br> “行吧!”溫潤成了舉人,他說的話,楊大嬸也覺得有道理,就收下了錢:“家里還有點青菜,青菜不用買了,用自家的就行?!?/br> “嗯!”溫潤點頭:“錢不夠了再跟我說,我家現在不差錢了,我還得弄個好一點的宅子,以后也是舉人老爺了?!?/br> “肯定的??!”楊家兩口子支持他。 那邊,翠花嬸子已經吃好了,她提了借一些桌椅板凳的,農家人吃席就是如此,誰家也沒準備十個八個的桌子啊,都是辦席面的時候,大家抬桌子,搬椅子的,吃完了再還回去就行了。 溫潤立刻就道:“吃席的時候,讓大家自己帶碗筷來,盤子啥的,吃過了,有富裕的都帶回去?!?/br> 他準備的多一些,連吃帶拿,他不缺這點菜,但是他準備的菜油水大,這些人拿回去,再兌點什么菜,還能吃兩頓,這對要干重活的村里人來說,是個很好的事情。 “這么拿,那得多少東西???”楊大嬸覺得太過了。 “拿吧,那些剩菜什么的,到時候我們也吃不了?!睖貪櫟溃骸昂螞r,大家馬上就要秋收了,給多點油水吧?!?/br> “行吧!” 說是明天中午吃飯,可實際上,當天晚上,楊大叔就出門去了,一共才二十幾戶人家,他都走到了,通知到了。 張大娘吃過了晚飯,就帶著兒媳婦過來,跟楊大嬸姐妹倆,先把豬給解了,忙活了半宿,溫潤都不好意思了。 楊大叔回來之后,將孩子們帶去了他家休息,溫潤也跟著去了。 他跟楊大叔和孩子們住了一宿,家里給楊大嬸她們一群婦人們住了一夜。 第二天早飯就美了,大骨頭湯,煮的竟然是小餛飩! 豬rou大蔥餡兒的,雖然沒有蝦米和紫菜,但是湯鮮味美??! 吃飽了之后開始干活了,就連溫潤都派了個活兒,他要在西屋,也就是他那臨時小學堂里,寫字兒,順便看著點王玫,她太小了,只能跟在哥夫身邊,這會小姑娘坐在炕上,正安靜乖巧的玩一個紅頭繩。 楊家的小兒子陪著她一起玩,倆孩子頗有點兩小無猜的意思。 溫潤則是鋪了一張大紙,他沒寫字,寫了這里沒幾個人認識的,他要設計一下自己家的新房子啦! 因為他打算秋收之后就動工,請縣城里的建筑隊來,當然,村里人也要幫忙的,嗯,他還要去縣衙一趟,將蓮花坳的賦稅和勞役都轉到自己的名下。 以后家里有個什么事兒,就能光明正大的開口要人幫忙啦! 他是受了氣,委屈的那個,想必縣令大人不會不同意……。 溫潤設計自家新房子的時候,外面負責接待的就是張大爺跟楊大叔倆,蓮花坳人少,大家彼此之間都認識,見了面就是聊天,主要是張大爺,將二十戶人家的當家漢子都請到了屋里頭,溫潤的臥室,火炕上已經坐滿了人。 張大爺說了,賦稅和勞役的問題,聽說溫潤成了舉人還能有這樣的好事兒,二十幾個漢子激動地眼睛都紅了。 “這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 “那以后來老王家干活就行了唄?不用去干苦力了!” “當然啦,以后咱們就給舉人老爺服勞役啦!” “溫潤、哦,舉人老爺人那么好,以后咱們可享福了?!?/br> “老王家祖墳冒青煙了??!” “都干啥活???” “除了蓋房子,老王家還有啥活兒?他們家也不種地?!?/br> 眾人紛紛高興地道:“可不是么,就算是種地,幫他們家種收就是了?!?/br> “是啊,總比去疏浚河道、修整城墻好??!” “他們家能有什么活兒?最多弄點羊草,喂一喂牲口?!?/br> 溫潤的形象在蓮花坳是很好的,人性格也好,還教導孩子們,這蓮花坳誰家不說他的好?這下子更是成了大家嘴里的“大善人”了。 賦稅跟勞役,是百姓們承擔的重負,只要減掉了,以后日子能不好? 孩子有了未來的希望,自己未來的日子也有了指望,這幫人高興壞了。 以至于中午開席之后,溫潤出來跟他們一起吃飯,好多人來敬酒,溫潤自己準備了一個小酒盅,而其他人都是用的酒碗。 他占便宜了! “舉人老爺就是會喝酒?!睆埓鬆斨钢笮?。 溫潤不好意思的道:“父老鄉親們太熱情了,這一碗一碗的我可喝不下去,耍個滑頭?!?/br> 不過沒人怪他,反倒是覺得有趣兒。 飯菜上來了,全村人吃的滿嘴流油。 甚至還有人拉著自家的孩子,指著飯桌子道:“好好讀書,以后也給咱們考個秀才舉人的回來,這就能過上好日子了?!?/br> 等到吃過了中午飯,回去的時候,男人扛著桌子,女人端著盆子,里頭一下子的大白米飯,孩子端著盤子碗,里頭一下子的菜! 溫潤說了,連吃帶拿,就算是慶祝他中舉了! 打發走了人,溫潤依然是要照顧孩子,順便畫自己的設計圖,張大娘楊大嬸她們一群婦人,把后廚房收拾干凈,甚至連晚飯都給做好了才走。 當然,楊家的人沒走,溫潤留下他們吃晚飯的,但是幫忙的婦人,溫潤一人送了一條臘rou。 這東西能放的時間長,做飯的時候,切一塊進去,炒個青菜也能有很多油水。 兩頭豬剩了兩個豬頭和八個豬蹄子,晚上也讓楊大嬸給做了,不做不行,這東西放不住,壞了就浪費了。 溫潤將一半的豬頭rou,送給了老楊家,這東西油水大,做熟了之后,哪怕是涼著吃也可以。 又送了一大盤子的涼拌豬耳朵,一大盤子的豬頭rou給老張家,就是村長家。 豬蹄子八個,就沒送人,給孩子們啃了。 還剩下的東西,溫潤就沒分人,而是在第二天,跟三個孩子一起,打開東西看了半天。 偶其實布料,收拾好,不然容易招蟲子。 在縣令大人給的那些名貴的禮物里,溫潤看到了一整套赤金頭面的首飾,樣子不說多精巧,但是那分量絕對夠沉! 還有一個盒子里,裝了幾個玉佩,扇墜,都是玉制品,小巧精致,價值不菲。 在另外一個盒子里,是一對兒人參,一看就是好東西啊,還有一對靈芝。 一個巴掌大的盒子里是一下子的紅色朱砂。 更有一整套的文房四寶,光是宣紙就有三擔呢! 幾支毛筆也是紅木狼毫,更有三個硯臺,還有三個徽墨。 一套好的筆墨紙硯,價值幾百兩銀子,這雖然不是最好的那種,可也價值百十兩銀子啦。 還有一個盒子里是一堆小女孩子的珠釵頭花,這明顯是給王玫的東西。 最后溫潤在一個墊底的黑色盒子里,發現了五百兩銀子,五十兩一個的大銀元寶,一共十個,整整齊齊的擺著,上頭還放了五貫銅錢。 還有一張縣城城門口那里的一個鋪子的房契,已經掛在了溫潤的名下。 溫潤知道那個鋪子,好像是個雜貨鋪子,不過他記得路過的時候,那里已經關門了,看來縣令大人早就準備好了賠禮。 那地方倒是個風水寶地,離城門近,離大家去的菜市場也近,開什么買賣都合適。 溫潤沒有避諱三個孩子,看到這么多錢,三個孩子都吃驚的瞪大了眼睛,溫潤笑著摸了摸他們的頭:“放心,家里有錢了,咱們該蓋房子了!” 三個孩子跟做夢似的點頭,溫潤將銅錢都給了王玨收著,讓這孩子興奮的半宿沒睡覺。 準備了一下,溫潤第三天打算再去縣城。 不過這次沒人跟他去,其他人都在忙著秋收呢。 他還得在家待兩天,他不會趕馬車??! 最后沒辦法,溫潤請了隔壁翠花嬸子來做飯,順便洗洗涮涮,楊家的飯菜干脆就在他家吃了,一個是翠花嬸子忙不過來,她身體太差了,秋收這么重的活兒,她實在是干不動了。 只能養兩年再說。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溫潤好歹是個舉人老爺了,不能老是自己下廚,他用這個理由,讓老楊家夫妻倆沒辦法反駁,只能拿了一點粗糧和菜過來,兩家人搭伙吃飯。 溫潤家不缺rou吃,臘rou臘腸的,甚至是養成的家禽都能殺了吃rou,楊大嬸為了能好好的跟楊大叔干活,干脆也殺了自家的小公雞,他們家養了三十只雞,好么,有一半以上都是小公雞。 農家人不會多留小公雞的,因為吃得多卻不下蛋。 溫潤沒見過古代的秋收什么樣兒,但是原主見過,雖然原主也沒真的下過田,但是好歹見過,只知道很累,很忙,要趁著沒下秋雨的時候,趕緊的收拾完,一下了秋雨,就糟糕了,糧食會在地里頭發芽的! 所以起早貪黑的收拾秋,家里的事情,孩子們負責,喂豬,喂養家禽,收拾衛生什么的,溫潤也會幫忙,但是他做的不好,還不如孩子們呢。 索性溫潤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兒,拎點水,摘個菜什么的,好歹能做好后勤工作。 倒是楊大叔,吃晚飯的時候,還感嘆呢:“還是今年秋收的輕松,以往都累得夠嗆?!?/br> 別的不說,今年家里頭的事情不用管,回來就有熱水泡腳,上炕就有飯擺來。 再說這吃的,今天晚飯就是二米飯,菜兩個,一個是紅燒rou,一個是臘rou炒蒜苗。 紅燒rou鮮香軟糯,油水最大!湯汁拌飯,不吃菜他都能吃下去三大碗! 臘rou炒菜,是用的蒜苗和青紅椒,臘rou咸香,還帶著辣味,開胃的很。 這是一天辛苦之后,最好吃的飯菜啦! “以后會更好的?!睖貪櫧o楊大叔又盛了一碗骨頭湯:“一會兒喝點湯,再看看牲口什么的就休息吧,明天早上過來吃早飯!” “嗯?!边@個時候,不是客氣的時候,楊大叔也不矯情。 吃過了晚飯,兩口子和翠花嬸子,帶著孩子們回去了。 溫潤雖然沒做什么重活兒,但是也忙活的夠嗆,第二天,天還黑著呢,翠花嬸子就來了,溫潤也起來了,孩子們還在睡,他幫忙做飯,其實就是燒火和拎水而已,翠花嬸子麻利的做飯。 早上吃的是包子,翠花嬸子昨天發的面,臘腸白菜餡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