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的讀書郎 第12節
就算翠花嬸子不吭聲,可是她守在那里,手里頭還拎著個燒火棍子。 跟來的那個女人沒吭氣,但是也很不耐煩地皺著眉頭。 紅衣服的女人,倒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她也不吭聲。 這二伯娘一個人對付王大娘和楊大嬸,一對二還不落下風。 而且她們這么一吵鬧,村里的人都聽見了,蓮花坳也不大,人也不多,都出來了,這就熱鬧了。 但是這么鬧下去也不行啊。 在二伯娘再次說了是“自家事兒”之后,溫潤就不能再裝聾作啞了。 “這位婦人?!睖貪欓_口了:“首先,我是溫秀才,請你說話放尊重一點!不軟我就去衙門告你侮辱讀書人!” 他開口,楊大嬸自然就不跟那個女人嗆嗆了。 “其次,王家的親戚,我都認識,沒你這一位,婆家人我只認我的兩位弟弟一位meimei,其他的我沒在族譜上發現,冒充他人親眷,也是犯法的,知道嗎?尤其是冒充有功名人家的親眷?!?/br> 這一點,溫潤是知道的,因為他有功名,有功名在身的人,已經超脫了普通人的范圍,是有朝廷的待遇,例如他是秀才,就可以免除賦稅勞役和兵役等等。 好處那么多,很多人都想跟他攀親戚,他可應付不過來。 再說了,他是秀才,本身就有二十畝地的免除賦稅的好處,他還是廩生,有五十畝地的免除賦稅的名額。 加在一起,七十畝地,妥妥的在家享清福的條件! “你!”二伯娘沒想到,這個小秀才這么伶牙俐齒,說的還頭頭是道,她一個婦道人家,沒什么見識,本來就做賊心虛,一聽說什么官府,什么衙門的,就先氣短了:“我跟你說,我這可是給你辦個好事兒來的,別不知道好歹,你嫁過來也該清楚,王家是什么樣的人家,你拖了兩個半大小子,別的不說,王珺不回來了,你現在說了算,將來呢?王玨長大了這家產還不是人家的?等他娶妻生子了,還有你什么事兒???我跟你說,這幾個小崽子就是白眼狼!當年他們爹娘剛去世的時候,我可是幫過他們的,他們不但不感激我,還忘恩負義,要不是我們可憐他們,早就餓死了?!?/br> “放屁!”楊大嬸氣死了:“當年你要人家的房子,要人家的地,還要賣了他們,要不是王珺拎著鐮刀,恐怕人牙子早就上門了,你還有臉說!蓮花坳的人都能作證,不要臉的玩意兒?!?/br> 第20章 童養媳? 蓮花坳的人都是流民過來的,要是不團結,也不會在這里生根發芽,雖然蓮花坳偏僻,但是好歹離縣城還算是近的,又因為這里窮,兇,自然就極惡,他們可不容人欺負自己人。 尤其是溫秀才,那可是他們后代們的指望。 故而都站出來為王家作證。 “可不是么,當初你們家說走就走,連房子帶土地都賣了,要不是王珺家的田都在自己名下,恐怕也剩不了什么啦!” “現在還有臉說!當初要不是王大勇舍不得大哥,能二十郎當歲了才成親?當初王大勇家里也是有點家底的,千里迢迢的跟著哥哥,跋涉到了這里,他這個哥哥倒是馬上就給自己娶妻生子,爹娘在的時候還好,爹娘不在了,這立刻就分家了,要不是王大勇能干,后頭能不能去上媳婦兒都不一定呢!” “王大志真是個忘恩負義的王八蛋!” “白眼狼!” 眾人一人一句,可把二伯娘給氣死了。 她一個人再厲害,也對付不了這么多人。 再說她也不是為了吵架來的,最后這女人不搭理別人,只對著溫潤說話:“這是馮家的妹子,他們家的小叔子,今年八歲,跟王玫的年紀差不多,長得也好看,家境殷實,有上百畝地呢!家里也七八口子人,還有兩頭老牛三頭驢子,那可是本地的富戶!愿意接了王玫過去做童養媳,也省了你養活,將來長大了,也好有個好婆家,今天來就是領人的!你可想好了,這省了一個人吃飯,不要嫁妝的!” 二伯娘終于說了她的目的。 溫潤當時就臉色大變! 童養媳? 童養媳又叫待年媳。 這個時代的童養媳,婚書上的女孩手印一般認為兒子可以傳宗接代并增加勞動力,而女兒遲早要嫁人還要賠一份嫁妝,生養女兒宛如幫別人家養媳婦,嫁女兒時還要忍受一次親人別離之苦,所以富裕家庭把女兒送人家當童養媳的大有人在。 因此許多人家一生出女兒,即便有能力撫養,也會尋找適合人家送出去,或交換,買賣,指腹為婚,為小孩預做婚嫁規劃等。 同時嫁娶或買進來的女孩多半做為兒子的妻子看待,就是所謂童養媳,而自己生下的女兒,也多半會嫁娶買賣或送給別人家做童養媳。 由于古代亦有一夫一妻多妾制的習俗(就連皇帝也只能娶一個老婆也就是皇后)。如果男方將童養媳納為妻則不可再娶。如果男方將童養媳納為妾氏,男方成人后可再行娶妻。為此童養媳成為古代社會有富裕人家的一種生活常態之一。 再有就是一些貧困家庭無力撫養兒女,就把女兒賣與富家子弟或家境較好的家庭作童養媳,而家境一般的家庭為了節省兒子娶妻的費用,于兒子年幼時買一個女孩回家來當兒子的妻子,這樣男家多了一個幫助勞動的成員,而女家則減輕經濟負擔,一舉兩得。也有些家庭為了讓女兒得到較好的生活環境,就把女兒給較富裕的人家收養作童養媳。 亦有少數是男家較為貧窮,為了攀附而為年幼兒子娶富貴人家的年幼女兒為妻。 有些家境一般的家庭還會互相交換女兒作童養媳,有些女孩在嬰兒時已經被賣到婆家,吃家婆的奶長大,稱為“婆養媳”。 亦有一些被收養的女孩為了報答養父母養育之恩而自愿當童養媳。還有一種是本身沒有兒子,希望藉收養童養媳,為自己帶來兒子,繼后香燈,稱為“等郎妹”。 這些童養媳一般都會比男方大年紀,可以照顧未婚夫。 雖然童養媳婚姻不特定必然是買賣婚姻的結果,但即便正?;槿?,依然可能會有嚴重婆媳關系問題。但也有一些童養媳婚姻,是以屬于買賣婚姻而成立,她們地位一般較低,常要從事大量的家務勞動,有些會被婆家虐待,形同奴婢。 但有一些較為幸運的會有比在親生父母家中好的生活,有些還有機會接受教育,雖然她們的待遇通常不如公婆的親生子女(例如課余時要做較多的勞動、受到較為嚴苛的管教等),但在親生父母家中,可能完全沒有機會讀書,并過著貧困艱苦的生活。也有許多被婆家視如己出的,在婆家過著不錯的生活。 可是這樣的人家少見啊,太少見了! 到長大后,童養媳就會和丈夫圓房,儀式從簡。如未婚夫于圓婚前就去世,或未婚夫不愿意和童養媳圓房,婆家可能會容許童養媳改嫁,或送回娘家,有些則會正式收為養女,視為女兒看待。 更有些婆家會把童養媳賣作奴婢或娼妓,或強迫童養媳改嫁他人。 這樣的事情,溫潤怎么可能同意?他都恨不得抄起棍子打死她們! “我是溫秀才,秀才功名有二十畝地免稅,我還是秀才里的廩生,加五十畝地,所以名義上,我有七十畝地免除賦稅!”溫潤淡然的道:“老王家一共二十畝地種了糧食,我男人走的時候,可是托付給了張大爺家,一年給二百斤糧食就可以,二百斤糧食,還養活不了我們家一個小meimei?我打算在這里再買五十畝地,一共七十畝地的賦稅,難道還養活不了一個小丫頭?童養媳?真是笑話!何況我是見過馬里長的人,馬里長可是跟我說了,你們跟我們家沒關系了?!?/br> 馬里長可不是那長舌的漢子,這些都是楊大嬸跟他嘀咕的,但是溫潤沒說,他怕這幫女人八卦起來,什么都敢說,鬧起來,什么都敢罵出口。 就聽剛才那話的意思吧! 溫潤要不是脾氣好,早就氣的動手啦。 這樣的長舌潑婦,就是欠打! “什么沒關系了?我可是他們的伯娘,就算是分了家,分了宗,分了族那又如何?血濃于水!”這二伯娘可是個潑婦,這會兒叉著腰,一張血盆大口嘰里呱啦的說起來沒完:“我可是為了她好,一個沒爹沒娘的女孩子,不趁著小時候趕緊找個婆家,還等什么呢?在家養著白吃飯???” 這是這個時代的人固有的觀念,在農家人看來,女孩子就是不如男孩子,畢竟重男輕女么,男孩子可以傳宗接代,可以下地干活,甚至是讀書科舉,改換門庭。 女孩子能干什么呢?除了幫忙做家務,就是嫁人了。 第21章 五不娶 好一點的會針線,繡花什么的做出來東西,賣給布莊好貼補家用,不好一點的跟著下地種田,當男孩子一樣用,等到長大了,換一些彩禮,嫁出去就是了。 農家的女孩子都是如此,所以農家的女孩子很少長得漂亮的,也很少柔美,因為她們根本美不起來,手上在很小的時候就會變得皮糙rou厚,哪怕是當繡娘,也只是一雙手好一些,其他的就免談啦! 小門小戶的人家要是有漂亮女孩子,就會十分珍惜的養起來,將來可以攀高枝??! 而豪門大戶的小姐們,那就更要好好的養好,這可是聯姻的重要道具。 但他們這里就是個鄉下地方,王玫還是個沒爹沒娘的女孩子,都沒人教養的,二伯娘有一句話說的很對,像是這樣的女孩子,長大了也很難嫁人。 因為世人有五不娶。 有一句話說得好“家有賢妻,勝過良田萬傾”,由此可見,如果能夠娶到一位賢惠的妻子,那真的是三生有幸了。 因為妻子在婚姻和家庭中都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與小妾還不一樣,加上古代想離婚可不容易,如果選擇的妻子不如人意,那么對于父母、自己以及孩子而言,那簡直就是地獄,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五不娶,是源于先秦時期對于嫁娶的限制,與七出,三不出同為古代婚姻法的藍本。 最早見于西漢末戴德的《大戴禮記·本命》。 五不娶為逆家子不娶、亂家子不娶、世有刑人不娶、世有惡疾不娶、喪婦長子不娶等。 男婚女嫁,是天經地義人之常情,在老百姓眼中,婚姻有“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后世”的重要性,所以,自古以來,人們特別重視“擇偶”、也就是慎重挑選自己的人生伴侶,不是說隨便娶一個回家就完事,古人擇偶有“五不娶”的講究,也就是說有五種女人、不能娶回家。 首先第一種不能娶的,是“喪婦長女”,也就是家中母親去世比較早的長女(長女,就是大女兒)。 古人說“養子不教父之過,養女不教母之過”,過去的女孩子,主要是由母親教導,怎樣做妻子,怎樣當mama,都是由母親言傳身教,如果母親很早過世,長女就要承擔起母親的責任,但是她又沒有學習的榜樣,一切都只能靠自己的堅強,所以性格必定就很剛強。 古人娶妻有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娶一個溫婉的賢妻良母,所以,古人認為從小沒有母親教戒、性格剛烈的女孩子,不適合做妻子。這種思想在今天看來很不公平,但在過去卻造成了很多女子的不幸。 古人娶妻“五不娶”,第一就是喪婦長女不娶。 第二是“世有惡疾不娶”。所謂世有惡疾,主要是指兩個方面,一是指遺傳疾病,二是指不良嗜好,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基因不好,所以不能娶; 第三種“世有刑人不娶”,也就是說她的父輩祖輩有人犯罪的不能娶回家,按照過去的說法就是要“家世清白”,娶妻得娶清白人家的女子,家世不能有污點,古代名聲很重要,起碼嫁人之前很重要; 第四種,亂家之女不娶,也就是說女孩子的父母如果作風不太好,比如母親水性楊花父親嫖賭逍遙,這種家庭的女孩子,恐怕也很難成為賢妻良母; 最后第五種,逆家之女不娶,什么是逆家之女呢?這里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指父母不孝,俗稱逆子,父母不孝女兒自然也看在眼里學在心里,將來娶回家也有可能不孝順父母;還有一種就是本身比較叛逆的女子,個性很強我行我素,不服從管教,這種女孩子也不可娶。 那么從過去“五不娶”的習俗可以看出,古人的婚姻觀念,主要還是深受女子必須“三從四德”的陋習影響,順從、賢惠,是娶妻擇偶的基本要求,很不幸的是,王玫就屬于“五不娶”之一,她沒有親娘! 而且以族譜上的記載來看,老王家這一代,就她一個女孩子。 除卻二伯那一支,她就是老王家這一支的長女……還沒個娘! 這樣的女孩子,日后的確是很難找到婆家,除非給豐厚的嫁妝。 可能會有人家要,但是那樣的話,孩子嫁過去,估計也是吃苦的……溫潤一想到這里,就覺得生氣:“什么吃白飯?你這婦人毫不講理,我自己的meimei自己養活,用不著旁人瞎cao心,以后我家王玫出嫁,十里紅妝,羨煞旁人!” 結果他說的太文雅了,對方根本沒聽懂。 倒是張大娘,聽了這話笑了,一看對方沒聽懂,還特意解釋了一下:“這是說將來王玫出嫁,嫁妝給的豐厚?!?/br> 一直跟著來的那個什么馮家的,終于開了口:“能給多少?” “起碼我妹子必須大紅花轎抬出門,而不是就這么走人?!睖貪欀肋@個時候,他不能不表態,他就是要讓自家妹子金貴起來:“到時候,車馬牛羊,金銀珠寶,一個都不能少?!?/br> 按照這個時代的女人們的生活方式,給她們一個豐富的嫁妝,是她們為數不多的可以挺直腰桿子的東西。 那女人眼睛一亮! “不過那也要我妹子及笄之后,我給她相看人家,而不是給人去當什么童養媳,真以為我溫秀才是紙糊的嗎?”溫潤口風一轉:“你們這次來鬧事,我會找村長和里長說一說,再不濟,我還知道衙門口朝哪邊開?!?/br> 到底是個秀才,說話是有一定的分量的! 二伯娘也被他這“大手筆”給鎮住了。 不過這個時候,二伯娘朝跟來的那個紅衣服的婦人使了個眼色。 那個婦人一甩手里的紅色手帕:“我說溫秀才啊……?” “你是誰?”溫潤厭惡的看了她一眼,這個女人的形象,真的像是一個長舌婦。 “我ьeiЬei是媒婆,是縣城里頭的孫媒婆!”孫媒婆自報家門:“我是來給你家王玫提親的,別看是童養媳,馮家肯定當自家姑娘一樣的看待?!?/br> “你不用說了?!睖貪櫶种浦沽怂脑挘骸皩O大嫂,我知道您是媒婆,做的就是保媒拉纖的活兒,但是我王家的女孩子,不給人當什么童養媳,也不給人做小,只當正室,只嫁人,不待年?!?/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