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的讀書郎 第7節
這個時候的溫潤,根本沒想到王珺,畢竟沒見過面不說,去當兵,這冷兵器時代,指不定什么時候就死在戰場上了。 他能養大孩子們,但是對素未蒙面的契兄,還是敬謝不敏。 想著想著,溫潤也睡著了。 第二天天氣不錯,溫潤去了村長家,村長的二兒子會下網打魚,溫潤去買了兩條大魚回來,用大醬燉的兩條大魚,楊家夫妻倆去下地鏟草了,他就留楊家三個孩子一起吃飯。 第11章 如意道觀 家里的大醬都沒有的,是他來了之后,去縣城里買現成的,又有楊大嬸給的,這才湊到一起,夠他們吃的大醬。 溫潤家里粗糧少,細糧多,吃的二米飯里頭,還放了不少的燕麥。 燉的大魚,又炒了個尖椒雞蛋,油水足,吃過了飯之后,才讓孩子們回去。 下午溫潤還在菜園子里收拾了一下,村長家的二兒子又給他送來了四條鯰魚:“下午打上來的,給你送來?!?/br> “行,行,這個好?!睖貪欀?,鯰魚油水大,這個東西野生的味道更好一些,燉茄子是一絕。 溫潤收下了鯰魚,花了點銅板,鯰魚燉茄子,再放入一些小香蔥,出鍋的時候,他特意分了兩條鯰魚出來,另外做了一道尖椒炒rou片兒。 油水大啊,他特意讓兩個弟弟送去楊家,夏天這會兒很累,下田鋤草,早出晚歸的,不補點油水不行,楊家沒多少油水,溫潤就盡量補給他們夫妻倆一些。 楊家三個兒子啊,兩口子要不拼命干活兒,都養不了這三個孩子。 中午在溫潤家吃飯,溫潤就特意多做點,給他們三兄弟吃。 養三個孩子是養,養六個也是養,溫潤不差那點吃的,讓六個孩子組成個小團體,免得在外面被別家的孩子欺負。 誰知道過了幾天,村里又有小孩子跑來,都是孩子,眼巴巴的看著,你還能攆走??? 為此,溫潤不得不增加了一下學生的數量,幾天之后,好么,蓮花坳的孩子基本上都來了。 來了就來了吧! 溫潤一頭羊也是趕,兩頭羊也是放,一起來吧! 同時,溫潤也在細細的研究《法典》。 這部《法典》包括六大綱目典籍,《治典》、《教典》、《禮典》、《政典》、《刑典》、《事典》,全文大約三十萬字左右,有了這一部書籍,熟讀背誦之后,一般的時候,能省下很多麻煩。 人一定要知法而懂法,才能平平安安的過日子。 而且古代有一點好處,人治大過法制,法理不外乎人情。 只要有跡可循,溫潤就會將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這正研究著呢,第二天是十五,月圓之夜,一般溫潤都是初一十五,給孩子們放假一天。 這個時候,趕巧了,正好是農閑時節。 剛剛給地里的莊稼鋤過了草,間了苗兒。 六個孩子如今正在楊家那里睡午覺,楊大叔弄了一些木柴填補王家的柴垛子,楊大嬸則是拿了王家大人孩子的衣服去洗,正在晾曬,這是兩口子唯一能為王家做的事情了。 正好今天楊大叔弄了五條大鯰魚回來,溫潤去菜園里摘了一些初長成的茄子:“今天晚上咱們吃鯰魚燉茄子吧!家里還有一些大米,做一點二米飯?!?/br> “行!”楊大嬸笑著道:“我回去拿兩頭蒜過來。 楊家后菜園子里種了二畝地的大蒜,這個要腌制成糖蒜,是他們冬天的時候,就飯吃的一種小菜。 因為要放糖,大人孩子都喜歡吃糖蒜。 晚上吃飯的時候,楊大嬸就說了:“明兒十五,我想去東山上的如意道觀里上上香,求咱們這一年,能平平安安,順順利利?!?/br> 其實更多的是,覺得老天爺保佑,風調雨順不說,兒子還能跟著溫秀才學習,真的是太好了。 老王家的三個孩子也有人照顧了,不謝謝神明,楊大嬸還真覺得,沒什么事情可做了。 “那我們一起去吧!”溫潤也想出門走一走了,這里雖然是夏天,但是沒那么熱,這個古代還是很綠色的,沒有溫室效應。 只要早點走,又是上山,走的路都是有樹木遮涼的,去一趟只要不是大中午的趕路,走在光禿禿的道上,就曬不著。 城東山,就是縣城東邊的山上,山不高,上面有一個道觀,有一位觀主,七八個道士,以及十幾個小道童。 人還挺多,山上有個很大的池塘,養一些魚出售,另外就是山下的一些田地屬于道觀,這個時代的宗教場所,擁有的土地是不用交稅的。 這在古代是個很特別的存在。 因為在這個時候,種田可不是個好活計,一片汗水摔成八瓣,累死累活勞作一年,產量不高不說,還得交田稅,這還是自家的田,要是租借大戶家的田地來賃種,糧食除了要交稅給朝廷,還得拿三成出來給戶主當賃租。一年下來,堪堪混個溫飽,碰上年景不好的,一家人的口糧都成問題。 要不很多人怎么開始讓孩子讀書識字呢? 起碼當了秀才,就有了免除賦稅和勞役,還有二十畝地免稅糧! 他是廩生,還有五十畝的數量,其實他名下,有七十畝地是免稅的。 要是當了舉人那就更好了,起碼還能增加兩百畝地是免稅糧的! 要是考的靠前一些,或者當了進士,那所有名下的土地都免稅! 這就是讀書人的好處啦! 溫潤一大早就準備好了一些吃食,帶著孩子們跟著楊家夫婦出了門,他們家里托了村長照顧。 因為是起早走的,一路上倒也涼爽,溫潤一直在跟孩子們說話,什么花花草草的,他還發現了一片金銀花,野生的金銀花,很多的,而且沒人采集,他就打算回來的時候,采一些回去,搭配上那野生的薄荷和艾草,給孩子們洗個澡,可以驅蟲防痱子呢。 “那花兒太小了,還沒開,也沒人采?!睏畲髬饘δ切┗▋憾鋬旱牟⒉豢粗?,農家人誰會弄那些???有那時間要么休息要么就干點家務活。 每天都不閑著,正經事情都干不過來,誰會去采這種小花? “沒什么,回來再說吧?!睖貪欀肋@是藥材,但是他不知道這里的藥房,有沒有這種藥?還是老百姓不認識呢? 他也沒細說,只是笑了笑,又給孩子們講了一下這附近能看到的東西,他們不認識的玩意兒。 趕車的楊大叔都樂了:“到底是秀才公,看看這見識,就是比我們強,這些東西我們看了多少遍了,也說不出來個子午卯酉?!?/br> “我也是在書里頭看到的,讀書識字明事理?!睖貪櫭嗣eimei的頭,今天小丫頭很興奮,也很害怕,她是頭一次出遠門,以前可能也出過,但是不記得了,估計是有了記憶之后,第一次出來,被溫潤抱著,乖巧老實的不得了。 估計是怕溫潤不要她了,死死地抱著溫潤的胳膊不撒手,幸好溫潤一路上都跟她說話,輕聲細語的也把孩子給哄住了。 等他們到了地方,正好快中午了。 如意道觀也到了,他們一行人正好上了山,進入了道觀。 這道觀是個三進的院落,第一進就供奉了王靈官,這可是道門的護法大神。 第二進就是三清祖師爺,左右是四大天王。 第三進供奉的就是玉皇大帝跟王母娘娘,左右就是各種神仙一起掛在墻上,共享一爐香火。 第12章 偶遇一個大老爺 左右廂房也有不少神位,各色都有,甚至還有別人家送來的保家仙牌位呢。 當然,左右跨院是給信眾們過夜用的,后頭的倒座房那里是給道長們住宿的地方,還有廚房呢。 可以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還有買香燭冥紙的,專門解簽的,人不多,可也不冷清。 溫潤特意買了一柱高香,以及一大把細香,高香當然是給三清祖師爺上了,剩下的細香,孩子們分一分,都很虔誠的跪拜神仙們,小模樣可人疼的很。 楊家夫婦買了一把細香,這也是人們最常用的那種,溫潤的是特別的。 他親自上香跪拜,且念念有詞:“求三清保佑我家所有人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br> 如今來了古代這么長時間,溫潤盡量照顧三個孩子,不讓他們有機會生病,包括他的那些看似皮實的學生們。 可能是古代環境好,加上都是農家孩子,身體健康,吃穿不愁的情況下,他們的生命力旺盛得很。 但是也怕生病,盡管是在夏天里,溫潤也不讓他們在下雨天的時候,跑出門去淋雨玩兒。 農家孩子沒什么玩具的,有的孩子就愛淋雨,但是夏天再熱,也會感冒生病的,一般都是扛過去,喝點熱水發發汗就行了,但是要發熱了就糟了。 說起來都是一把辛酸淚。 溫潤的這一柱高香,很是顯眼,畢竟大家都是上的小香,他上了這么大的香,自然是鶴立雞群啦。 隨后進來上香的人,竟然也拿了一柱高香敬供,還看了看溫潤。 溫潤沒有過多關注,只覺得那個人可能是個大老爺,穿戴得好不說,身邊還跟了兩個長隨和兩個小廝。 一看就是富貴人家??! 不過孩子們上了香之后,溫潤帶著他們在道觀里逛了起來。 其實也沒什么可逛的,一群小孩子,溫潤只能給他們講一講道家的一些神仙的故事。 什么玉皇大帝跟王母娘娘是夫妻??! 什么三清是怎么來的???這都是道家的神仙傳說,另外就是他們要出去吃飯了。 道觀里倒是能吃飯,可是一餐飯食可不便宜,他們作為小老百姓,尤其是蓮花坳這個窮地方出來的,根本花不起那個錢。 于是溫潤找了個好地方。 就是道觀前頭桃花林里,有一大片草坪的地方,他帶了家里舊的一個破毯子,鋪在地上,大家坐在上頭,吃自己帶來的東西。 其實也沒什么好東西,天氣熱,也不用吃什么熱食,都是家里帶來的,現成的東西,溫潤可能好一些,他特意切了一半豬頭rou過來,是在縣城里買的鹵豬頭,能多放三天,為的是給所有人都貼補一點rou食。 帶的是白面饅頭,還有新鮮的黃瓜蘸著雞蛋醬吃,更有洗干凈的一些蘸醬的小菜,新鮮的蒜茄子,可以說是一頓好飯啦。 而且吃飯也不能閑著,溫潤還給孩子們分豬頭rou,教導他們要先孝敬父母,也就是要楊大叔跟楊大嬸先吃,他們才可以動筷子。 又看著桃樹,教導孩子們,關于桃樹的一些事情。 而不遠處,有人一直在觀察他們,溫潤不知道,楊大叔也沒察覺,他被溫潤講的故事給吸引啦! 吃飽喝足了要下山的時候,湊巧又遇到了那位大老爺。 “這位老爺,您這是怎么了?”溫潤看了這位富貴的大老爺,這次是被人背著走的,幸好是下山,要是上山可費勁了。 山下有信眾們用木頭搭建的簡易車棚子,可以將馬車牛車的停在那里,有道觀的小道童輪班去看守,倒是不怕丟。 何況這地方離縣城也不遠,要是丟了的話,縣城里的捕快可會找的。 加上還有一些信眾自動自發的來幫忙,三五個人都在,沒人敢偷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