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太子 第143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帝王白月光(雙重生)、和黑紅親弟上綜藝后爆紅了、國術傳人在古代,知己遍天下
他曾說,國不負民,民不負國。 他曾說,努力總會有回報。 他曾說,只需自己真心為民,民總有一日會將這份真心回饋大唐,回饋于他。 他曾想讓天下百姓都不必再忍饑挨餓,想讓萬千同胞都過得好。 他不希望那些錦衣華服,玉饌珍饈只存于自身,存于貴族皇室。他希望普羅大眾都能幸福美滿。他想讓家家有余糧,人人有衣穿。他想世上再無楊家村,再無楊三娃。 他想…… 他想得很多,希望得很多??伤龅搅藛??沒有。他所做的還遠遠不夠。 他明明只做了那么一點點,可在這些百姓的眼里卻仿佛拯救了他們的世界。 他們為他祈福,甚至愿意付出壽命氣運與來生,他們不曾負他??伤??他有負于他們啊。 “阿兄,你醒醒好不好?!?/br> “阿兄,阿耶阿娘說你回夢里了。夢里就這么好嗎?夢里有我這么可愛的meimei嗎?” “阿兄,你真的不要我們了嗎?” “承乾,你說過要跟我做一輩子異父異母的好兄弟??晌覀儾抛隽藘赡甓?。兩年多,就是你說的一輩子了嗎?” 李承乾仰頭,星幕中影像轉變,是青雀麗質和老裴。他們眼睛通紅通紅,已然腫成核桃一般。 “承乾,你在那邊好嗎?如果,如果你在那邊過得很開心,那……阿娘可以放你走?!?/br> “承乾,是阿耶不好。阿耶錯了。阿耶以為阿耶也可以放你走??砂⒁€是舍不得。阿耶……你能再給阿耶一次機會嗎?阿耶一定反省自己,好好待你。如果……如果不能,至少告訴阿耶,你在那邊確實是幸福的。至少讓阿耶知道。阿耶的放棄值得?!?/br> “承乾,你醒過來吧。醒過來,阿翁的寶庫任你挑選。你想要什么,阿翁都想辦法給你弄來。就算你想出京,你阿耶不許,阿翁帶你去。天下之大,你想去哪里都行?!?/br> 是阿娘與阿耶,以及阿翁。 李承乾看到阿翁為他再次搬入太極宮,看到阿耶阿娘不眠不休守在自己床前,看著他們從滿懷希望到一點點絕望,看到他們即便萬般不舍還是忍痛做下放過他的決定。 李承乾低下頭,淚如雨下。 他不僅有負于民,還有負于他的親人。他不想呆在夢里了,他想回去,他要回去,回去屬于他的世界,屬于他的大唐! ******** 東宮。 李承乾昏迷的第十三天。 太子一直不醒,但帝后的職責還得做。長孫氏尚且可以讓韋貴妃等人協理宮務,只掌大局,將事情分攤下去,令眾人各司其職。李世民卻仍需上朝,只能在朝后前來東宮。 他們知道承乾或許一輩子都不會再醒,他們的生活總要重回正軌。但此刻他們真的做不到拋下承乾,去做該做的事情。 看著長孫氏眼底的烏青,斂秋猶豫再三,開口勸道:“婢子在這看著,主子去睡會兒吧。這些日子你都沒怎么睡,只偶爾在殿下床邊歪一歪打個盹,這般下去如何受得???” 長孫氏搖頭:“承乾這般模樣,我怎能睡得安穩?!?/br> 斂秋蹙眉,道理她都懂,可她不能眼睜睜看著主子熬壞了身子呀。她張著嘴,正要再勸,猛然從內室傳來一聲驚呼:“阿娘!” 長孫氏頓住,這聲音怎么像是承乾?是她幻聽了嗎? 轉而又傳來抱春打翻瓷盞的聲音:“殿下!” 呼喚中帶著難以言喻的歡喜。 長孫氏立刻起身,還沒來得及往內室去,就見一個身影跑出去,撞入她懷里:“阿娘!” 承乾,是承乾,是他們的承乾! 長孫氏下意識抱緊承乾,喜極而泣。 “承乾,是你嗎?你回來了!你愿意回來了!” 看著長孫氏如星幕中一樣憔悴的面容,李承乾心里非常不是滋味:“阿娘,對不起,是我讓你擔心了?!?/br> 長孫氏又哭又笑,連連搖頭:“不是承乾的錯。是阿娘不好。都是阿娘不好。是阿娘想得太多,沒能好好保護承乾?!?/br> “不是的。阿娘很好,跟阿娘沒關系的?!?/br> 李承乾抱緊長孫氏。母子倆哭了一場,斂秋抱春偏過頭擦掉淚水,上前提醒:“皇后,殿下還赤著腳呢?!?/br> 長孫氏低頭一瞧,承乾何止赤著腳,還只穿著里衣。李承乾縮了縮腳趾頭:“我跑得太急,忘記了?!?/br> 他牽著長孫氏的手回到內室,應長孫氏要求坐回床上,蓋好被子,乖巧至極。聽聞消息的裴行儉李泰李麗質全部趕過來,將其團團圍住。 “阿兄,你終于醒了?!?/br> “阿兄,我以為……我以為你再也不要我們了?!崩铥愘|緊緊抱住他的腰不撒手,“阿兄,阿耶不好,我們不理他就是了。你別生氣,別離開我們好不好。阿兄,我舍不得你?!?/br> 李承乾看著眼前的眾人,不論長孫氏還是裴行儉亦或李泰,眼眶都泛著紅絲,藏著淚水。他們的眸中里滿是擔憂。 這一刻與星幕中的影像一點點重合,李承乾覺得自己實在太不應該了。他錯了,他不應該因為與阿耶個人一時的矛盾而如此任性的。 李承乾緊緊回抱住李麗質:“阿兄也舍不得你們。是阿兄不好。阿兄答應你,阿兄不會離開,這樣的事情不會再發生了?!?/br> 李麗質這才放下心來。長孫氏與李泰裴行儉都各自舒了口氣。 李承乾嘴角微微勾起,什么狗屁阿娘早逝,他與青雀互下殺手。才不會呢。他的阿娘這么好,一定能夠長命百歲,壽終正寢。他的青雀這么可愛,與他感情這般要好,他們怎么會對彼此下殺手呢。 李承乾將李泰拉過來,與麗質一起靠在長孫氏身邊。這些都是他的親親家人啊。他們一家人一定可以永遠親近和睦。 正處兩儀殿的李世民陡然聽聞李承乾蘇醒的消息,愣了一瞬,直接罷朝,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東宮,便看到李承乾拉著長孫氏的手,與幾個孩子一起嘰嘰喳喳,有說有笑。 是承乾,是睜著眼睛會哭會笑會說話會動彈的承乾。李世民立時濕潤了眼眶,心中無比欣喜。他的承乾回來了,真好,真好! 但李承乾瞧見他就不那么高興了,臉上笑容瞬間消失,即便星幕中李世民同樣十分為他擔憂為他心疼,李承乾心頭有那么些無法控制的觸動,但這不表示他能輕易原諒阿耶。 他撇撇嘴往床上一躺,裹上被子蒙住頭:“我累了,要休息了?!?/br> 前一秒跟后一秒的態度堪稱天差地別。 李世民張了張嘴,無奈道:“那你好好休息,阿耶……阿耶不打擾你?!?/br> 他如何不知承乾是不想見他呢。 只要承乾回來就好,只要承乾無事,不想見那便暫且不見吧。只需承乾還在,他就還有機會去挽回,去彌補。 只需承乾還在…… 這點比什么都重要。 第98章 小郎君現在仍舊不信命理…… 太子蘇醒, 轉危為安,長安城的百姓都歡呼起來,李世民更是下旨大赦天下為太子積福。 各宮各府都送禮物遞牌子表示要進宮探望, 但禮物入了東宮,人李承乾卻一個也沒瞧見。不必他出面, 全被李世民一一擋了回去。 因此醒來好幾日, 除了李淵, 李承乾連后宮嬪妃都沒見到。 對于李世民而言,長孫氏青雀麗質與裴行儉他是不能擋,李淵他是沒法擋, 這幾個也便罷了,其他人憑什么?憑什么他都沒法跟承乾說話,他們就能? 尤其是于志寧等人, 呵呵, 朕是有錯,但你們難道就沒錯。滾,趕緊滾!哪涼快哪呆著去! 這幾日,李承乾安靜療養身體, 過得十分舒心,李世民卻剛好相反。 自那日之后,他時不時找機會來東宮。 第一天,李承乾讓抱春端著許多折子出來:“殿下說, 圣人這些時日為了他, 將奏折挪至東宮批閱, 積壓了許多政務。如今他已無恙,自不能再讓圣人為他而荒廢朝事,請圣人以國事為重?!?/br> 第二天, 李承乾與青雀麗質一起學習,讓抱春出來回話,殿下說功課要緊,請圣人略等一等,待他們將功課做完。結果這一等便沒了下文。 第三天,李承乾與李淵下棋,還是抱春出來回話,殿下正在太上皇面前盡孝,與太上皇的棋局未完,請圣人體諒。 第四天,李承乾身體恢復,與裴行儉小練了一會兒武,仍舊讓抱春出來回話,殿下一身汗臭,恐熏著圣人不便面見。 第五天,這回有點不一樣,不再是抱春出面,而是李淵直接對上他,只說承乾歇了,然后好整以暇看了李世民半天,笑瞇瞇道:“老二啊,沒想到你也有今天。當年朕就說,沒你這么當人阿耶的,忒不會做爹。被朕說中了吧?!?/br> 李世民慢悠悠直視回去:“我不會做阿耶是跟誰學的。上梁不正下梁歪,怪誰?” 李淵:……懂了,怪我。 呸,明知這個兒子心狠手辣,不是省油的燈,他多什么嘴呢。 李淵訕訕離去。李世民呵呵兩聲,承乾怨他怪他便罷了,李淵憑什么嘲諷?他有什么資格。他那阿耶當成什么鳥樣心里沒數嗎! 李世民磨了磨后牙槽,覺得自己怎么著也比李淵強,絕不會輸給李淵。不,呸,他跟李淵比什么。他應該把目標放大點,做一個兒女心目中公認的好阿耶。即便……即便現在不是,但他可以努力,往后總會是的。 于是李世民帶著滿腔的“雄心壯志”回去,第六天過來時,便被告知:“殿下聽聞他昏迷這陣子,孫藥師曾入宮為他悉心診治,太史局李先生也多有出力,今日帶了厚禮出宮前去拜謝二位了?!?/br> 李世民:…… 行吧,沒事沒事。出宮而已,總會回來的。 ******** 李承乾先去找的李淳風,到得府上卻撲了空,被告知李淳風不在,只能將謝禮留下,轉道前往藥莊。 如今的藥莊不但藥園繁茂,人員也頗為鼎盛。在孫思邈的傳信號召之下,徒子徒孫紛紛響應而來。所以李承乾不只多了個師父,還多了兩位師姐五位師兄以及十幾個師侄。 甫一入莊,李承乾便被這些人團團圍住。 “小師弟可有陣子沒來了,聽聞小師弟昏迷,我們都恨不能入宮去,偏偏師父不許,誰也不帶,孤身前往?!?/br> “小師弟無事便好。都傳太子殿下轉危為安,可我們沒親眼瞧見,總歸不放心?!?/br> “今日瞧著小師弟氣色紅潤,病癥全無,該是大好了?!?/br> “雖大好了,但小師叔總是大病一場,傷了元氣,該補補?!?/br> “我給小師叔備了一份藥膳方子,這就給小師叔拿去。小師叔讓太醫署與尚食局斟酌著做,吃上一陣子,保管小師叔生龍活虎?!?/br> …… 眾人太過熱情,李承乾很有些招架不住。 藥莊他雖時常會來,但次數并不算頻繁,可這些師兄師姐乃至比他低一輩的師侄都很喜歡他。 有時候李承乾也覺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當真奇妙。這些師兄師姐與師侄加起來二十多個,沒有一個因為師父收了個關門弟子,關門弟子還吊兒郎當,醉翁之意不在酒,半點不專心學醫藥而吃味生氣,反倒處處護著,讓他很是享受了一把團寵的滋味。 他忽略了,這些人待他好,他又何嘗待對方不好呢?他讓孫思邈將大家聚集起來,制定標準,不光每月發月錢,還設置獎賞制度。更重要的是,他雖身份尊貴,卻從不將眼睛放在頭頂上看人。 他給予了他們極大的尊重,也給予了他們極大的自主。在知道各人精專方向后,從沒輕蔑過任何一個,總是真誠夸贊。不論誰鉆研上有需要,他都會傾盡全力去解決。 甚至他每回攜禮物過來,師父孫思邈自然是占最大份,但其他人有一個算一個也全有,誰都沒落下。他的性子也活潑,擅于融入,尤其嘴巴還甜,總能夸得別人心花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