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太子 第11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帝王白月光(雙重生)、和黑紅親弟上綜藝后爆紅了、國術傳人在古代,知己遍天下
“你說話何時這般不利索了?” 張婕妤咬牙:“jiejie,你不覺得圣人對中山王太好了些嗎?你說圣人是不是想……若圣人真有這個意思,那我們要不要……” 話沒說完,迎來尹德妃一聲譏笑:“怎么,怕現下這艘船會翻,想上別的船?” 張婕妤面上訕訕的,卻沒反駁:“jiejie,你我都是以卑微之身一步步爬上來的。如今看著風光無限,可這風光全是圣人給的。倘若有一日……” 有一日如何,過于大不敬,她沒說出口,只道:“八郎與九郎1年歲尚小,與哥哥們差距太遠,我們也不奢望那些得不到的,但總要為自己,更是為他們謀個后路。從前瞧著圣人一心支持太子,可如今看來這艘船不一定穩?!?/br> 尹德妃神色嚴肅:“我明白你的意思。但你別忘了你是怎么給秦王下絆子的。這兩年我們得罪秦王的地方還少嗎?是你蠢,還是秦王蠢,你當他不知道,還是當他全忘了?今日這話我只當沒聽過,你也趁早歇了這份心思。若是不小心傳到東宮耳朵里……” 尹德妃一嗤:“誰會喜歡風吹兩邊倒的墻頭草?別那邊船上不去,這邊船也沒了?!?/br> 一番話說得張婕妤渾身冒冷汗,是啊,這些年為了太子,她已經把秦王得罪狠了。如今再生這種心思也是徒勞。 “多謝jiejie提醒,是meimei想岔了?!?/br> 見她明白過來,尹德妃松了口氣。 張婕妤又問:“那我們現在怎么辦?” “既然已無退路可走,那就唯有一個辦法——上位的必須是太子。至于中山王……”尹德妃想起上回李建成的囑托,“先想辦法探探圣人緣何對中山王如此特別。只要知道了癥結所在就好辦了?!?/br> 張婕妤站起來:“那我們趕緊啊?!?/br> 尹德妃拉住她:“莫急,此事急不得。圣人既然這些年誰都沒說,我們就不能莽撞,得慢慢來,尋找時機。欲速則不達,若因過于急切惹了圣人疑心就得不償失了?!?/br> 張婕妤也是被剛剛那番話嚇到了,冷靜下來,連連點頭:“我聽jiejie的。jiejie要我怎么配合,你只管說?!?/br> 尹德妃嘴角勾起,瞇眼看向門外。中山王這次讓她吃了個大虧,她記住了,他日一定會討回來。 ******** 宏義宮。 自打尹阿鼠父子走后,李承乾就陷入了冥想狀態,坐在屋檐下雙手托腮,沉默做“思考者”。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李世民長孫氏前來詢問他也只是搖頭。 眼見天快黑了,長孫氏正盤算著強行將他拉進屋,李承乾突然站起來:“我想到了!” 李世民與長孫氏失笑:“想到什么?” 李承乾跑向二人:“阿耶阿娘!武郎將他們如今做出來的東西是不是都是自己挑去城里散賣?” 李世民無語:“你這一下午就想這個?” 李承乾又道:“阿耶,你不覺得這樣費時又費力嗎?如果能有固定的客人大量買入,他們不就不用這么辛苦了?” 李世民挑眉:“你想給他們找固定客人?先說好,我可不想宏義宮整日吃豆皮千張?!?/br> 李承乾瞪眼:“我才沒說我們來買呢!” 李世民嗤道:“那你可是想去找你阿翁,讓宮中來采買?宮中采買之事不簡單,你莫插手?!?/br> 李承乾氣怒叉腰:“阿耶別看不起人,難道我就只有這點本事嗎?” 聽這意思不是這兩處,李世民放心了:“哦,那你打算如何?” 李承乾本來想說的,被他如此看扁又不愿意說了,哼哼兩聲:“我不告訴你!就不告訴你!” 李世民:…… 李承乾不理他,轉頭詢問長孫氏:“阿娘說有很多像村子里情況一樣的人,或是比他們過得更艱難的人,那除了這處村子,阿娘還有教哪些村子制作豆皮千張?” 長孫氏搖頭:“暫時沒有。我與你阿耶想著,先觀察一陣子,看村子里買賣這些東西的情況,再進行下一步?!?/br> 李承乾笑嘻嘻請纓:“那這事就交給我好了!” 說什么用豆皮等物斂財是小道,用他們改善民生才是正途,還暗指他氣憤尹家人的行為不大氣,格局小了。害他陷入誤區。他想教訓尹家人壞了他們的生意,跟利用豆皮等物幫助百姓有沖突嗎?根本沒有好不好! 李承乾驕傲地拍著胸脯保證:“阿娘放心,我一定把事辦得漂漂亮亮的!” 又轉頭氣鼓鼓怒瞪李世民:“你們大人太笨才做選擇題,像我這么聰明的小孩子當然是兩個都要!” 李世民:??? 作者有話要說: 備注: 1這里八郎九郎指得是尹德妃的兒子李元亨以及張婕妤的兒子李元方。一個排行第八,一個排行第九。 李淵晚年特能生,登基的時候已經五十多歲了,還生了一堆。退位當了太上皇以后,又生了一窩。 其中最有名的大概是李元嬰。因為他到哪都蓋滕王閣。沒錯,就是滕王閣序那個滕王李元嬰。這人窮奢極欲,熱衷蓋樓。李世民給他換個地方他蓋個滕王閣,再換個地方他再蓋個滕王閣,孜孜不倦,蓋樓不止。 第12章 李承乾可不是個“嘴把式”,他說干就會干。次日便計劃前往平康坊,考慮到自己年幼,怕被人看輕,臨時抓了長孫家慶做壯丁。 長孫家慶乃長孫安世嫡長子,長孫氏的堂侄。李世民與長孫氏夫妻感情好,對長孫家也多有關照,李承乾開蒙時,直接任命長孫家慶為侍讀。 即為侍讀,便該對李承乾的學業起到指教引導之責。奈何李承乾有陸德明孔穎達兩位大儒講師,自身又十分聰慧,基本當日所學課堂上就領悟了,少有需要請教長孫家慶的地方。長孫家慶這個侍讀少有用武之地,這兩年逐漸淪為“陪玩”,偶爾也幫李承乾干點別的活。 對于平康坊的醉仙樓,長孫家慶比李承乾更熟,算是???,三兩句話便讓掌柜答應通報東家,緊接著就有人帶他們前往東家住所。 這位東家姓駱,名喚履平,祖籍義烏。父死母改嫁,他隨母親繼父來到長安定居,因腦子靈活,從小買賣做起,一點點積累,如今已有房有車有了醉仙樓,生活安穩富余。 他的住所離平康坊不遠。房舍不大,勝在整潔舒適。 長孫家慶不繞彎子,開門見山:“今日來見駱老板,是想跟駱老板談筆生意。想必駱老板也清楚一品香緣何客似云來,不知他們店中的各類新品菜譜,駱老板有沒有興趣?!?/br> 駱履平:?。?! 一開口就是人家的招牌菜譜,搞這么大的嗎? 他狐疑看過來:“足下的意思是?” “我可以給你菜譜。白送?!?/br> 駱履平大驚,心下疑竇叢生。 長孫家慶直言不諱:“駱老板不必擔心,我說給便是真給,菜譜貨真價實,這點你可以放心。至于我為何這么做,自有我的原因?!?/br> 駱履平很是警惕:“天上不會掉餡餅。這樣能日賺斗金的菜譜白送給我,足下讓我如何相信?” “菜譜白送給你,卻非沒有別的要求?!?/br> 這才正常,駱履平心中一喜,轉而又搖頭:“說實話,足下給予這么大的誘惑,我說不動心那是假的??啥蛊で埖任飺f是尹家的獨門貨源,我便是拿到菜譜,沒有食材,又有何用?” 長孫家慶輕笑:“我既然有菜譜又如何會沒有食材?駱老板近日不曾去西市吧?” 駱履平身形一頓,眉眼上挑:“足下是指西市疑似有農戶售賣豆皮千張一事?” 長孫家慶笑容又大了兩分:“才賣了幾日的東西,尹家都不曾注意,駱老板便已察覺,可見駱老板消息靈通,耳聽八方?!?/br> 駱履平面上不顯,內心卻驚訝得很,這事他也是早上剛聽聞的,仆人來報只說疑似,未敢斷定。他正打算去查查,想著若真有別的辦法拿到食材,或許自己就能研制出菜品來。 “駱老板,我給你菜譜,但你的食材需由我們來提供,價格依照市場略低一成,可行?” 駱履平明白過來,對方送菜譜,為的是賣食材??蓪Ψ經]要高價,反而比市場低一成,這要求不過分,甚至能說誠意十足了。 駱履平心念轉動:“據說這些菜品大多是鐵鍋炒制?!?/br> “確實是鐵鍋炒制?!遍L孫家慶聽出了駱履平的言外之音,轉頭看向一旁默不作聲只顧喝茶的李承乾,試探道,“這鐵鍋……” 李承乾翻了個白眼:“讓他們自己想辦法?!?/br> 他菜譜都給了,還要他解決鐵鍋?想得美! 駱履平便知事不可為,不再多言。但他十分震撼,此前他就瞧出這一大一小不太對勁,雖然一直是大的在與他交談,小的一言不發,可大的說話時總有意無意去看小的,仿佛是在以小的臉色行事。他還當是自己的錯覺,原來竟真是如此。 駱履平咋舌,看來這小童的身份不一般,該是怕自己年紀小,說出的話別人不信,當他小兒家胡鬧被趕出去,才請了大的出面。 確定了這點,駱履平正色看向李承乾:“鐵礦石雖是朝廷管制,但民間農具廚具都需鐵制。若用量不多,少許幾口鐵鍋在下還是能解決的。只不知這食材每日能允我多少? “我聽聞西市農戶手中不多??勺硐蓸情_店數年,在平康坊也算有點年頭了,若真做為招牌菜售賣,那點量只怕不夠?!?/br> 李承乾一嗤:“現在是不多,往后就多了,別說你一個醉仙樓,就是十個百個都供得起?!?/br> 說到此李承乾眼珠轉動,“平康坊那么多家食肆,若有別家想加入,我也是接受的。多多益善,我不嫌棄?!?/br> 駱履平;amp;長孫家慶:…… 還多多益善呢,你是不嫌棄,可商人重利,能做獨門的生意,誰愿意跟別人分享? 李承乾嗤了一聲,“駱老板也說了,醉仙樓是有底子的,如果大家都有,那大不了就是回到從前那般。醉仙樓有自己的優勢,以前醉仙樓的生意差了嗎?而且,如果駱老板答應,我可以……嗯……” 李承乾想了想,繼續道:“我可以答應,給你的食材價格低兩成,由你轉售給別的食肆,轉手價格我不管?!?/br> 駱履平內心計算著,也就是說,他能加一成賣給別人,這么一來,光是靠轉賣食材就能賺一筆。 “駱老板在平康坊經營數年,也是有人脈的。你可以考慮組織一下,把同行聚集起來弄個商會,往后有事眾人一起商量,有錢大伙兒一塊賺?!?/br> 駱履平眼前一亮。若真能如此,大伙兒齊心,再碰到一品香這樣的事就不慌了;便是遇上權貴以勢壓人,也能有底氣斡旋,不至于任人魚rou。 這確實是個好法子! 駱履平欣喜不已,拍手叫好:“小郎君大才!多謝小郎君指點!” 李承乾得意地昂首挺胸,眉眼飛揚。商會嘛,夢里現實中多的是。電視劇里也不少。這些人啊,大驚小怪,呵。 與駱履平談妥,李承乾就將聯系各大食肆的事情交給了他,順帶說了句“也不拘只是平康坊的食肆”。長安一百零八坊,每個坊里都有做生意的人,若駱履平有本事讓他們都加入那就更好了。 李承乾一點都不介意豆皮千張在長安遍地開花。 從駱家出來,李承乾與長孫家慶商量起食材的事,聯合這么多食肆,光銀月村的人制作是不行的。 李承乾說:“我把方子給你,你去尋訪合適的百姓教授他們。記得要找生活貧苦的。那些日子本就不錯的,沒有豆皮千張也能過得好?!?/br> 長孫家慶點頭:“臣下明白,東西要給予更需要的人?!?/br> “如果有方子上不清楚的,你可以去銀月村找武郎將,或是直接讓武郎將派個他們村里已經熟悉制作的人與你同行?!?/br> 長孫家慶應下,李承乾又說:“我想過了,其他東西都放不了多久,但豆皮和腐竹是能夠長期保存的。既然不擔心短期內會壞就好辦了。長安有很多行商,他們走南闖北,可以讓他們把豆皮腐竹賣到西北去,江南去。 “除此之外,東市那么多胡商,他們中不少人與外族有來往貿易。我們也可以賣給他們,再讓他們賣去西域、突厥、大食、高句麗、倭國……” 李承乾一個個數著,發出感嘆:“好多地方呢。如果能把這個做起來,到時候就算我們大唐的貧苦百姓都來制作豆皮千張,也不愁賣了?!?/br> 長孫家慶又驚又喜:“小郎君果然聰慧,這確實是個好路子。沒想到小郎君想得這么周道?!?/br> 李承乾表示:“那當然了。我可是答應了阿娘會辦得漂漂亮亮的。我昨天想了好久呢,還做了一晚上的計劃書!” 長孫家慶張大嘴巴,那可是真是用心了。他剛想夸“小郎君長大了”,就聽李承乾補充道:“我不能被阿耶看扁,必須得給他點顏色瞧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