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婦女主任 第242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快穿之我家娘子是上神、睡錯男主后我徹底開擺【NP】、(HUNTERxHUNTER)獵物馴養與食用指南、永夜囚籠(NPH-架空現代)、區區五根(NP 穿書 爽文)、白月光復活之后
借著事兒提出來,就不一樣了…… “咋不白花錢?” “雖然是事實婚姻,可不是法定婚姻,就沒有足夠的法律保障?!壁w柯請她坐下,慢慢說,“我也不跟您繞彎子,咱這個話,出我口,入您耳,您別往外傳,影響不好?!?/br> 趙二奶保證:“你放心,我嘴嚴著呢?!?/br> 趙村兒大隊就沒有嘴嚴的老太太。 村里的秘密,除非一個人徹底咽進肚子里,否則只要有第二個人知道,等著去吧,不出三天,全村都會知道。 她肯定要傳。 趙柯就是故意說出來讓她傳得。 “就說以前走掉的宋知青和萬知青,雖然我私心里認為人品不行的人,根本沒必要硬留,但如果有結婚證綁著,他們絕對沒法兒走得那么容易,” 趙二奶覺得她多想:“大隊不給開證明,哪個知青能輕易回城,不會再發生宋知青、萬知青那種事兒的?!?/br> 怎么不會? 且不說一山還有一山高,等知青大規?;爻堑臅r候,他們一個生產隊根本阻攔不了鐵了心要走的人。 “這么說吧,我壓根兒就不想阻攔那種不負責任、死活要走的人,出一點點錢,換一張紙回來,真有那天,誰敢辜負咱們趙村兒的人,想走也得扒層皮下來?!?/br> 趙柯邊說邊擺弄著鋼筆,隨著最后一句話,大拇指推開筆帽,食指再按回去,發出輕微的“噠”聲。 趙二奶心一跳,屁股卻坐得賊踏實,“咋扒?” 趙柯露出一個純良的笑容,不告訴她。 趙二奶渾濁的眼珠子轉了轉,忽然問起另一個問題:“沒有結婚證,就沒辦法整治?” 鋼筆一下一下敲在筆記本上,趙柯輕描淡寫地說:“知青下鄉,大隊接收糧食關系,是有他們檔案的?!?/br> 言外之意,人要一張臉,只要豁得出去下狠手,沒有整治不了的人。 而趙二奶稍微尋思尋思,便領會了點兒,當即咧開嘴,“那……” 趙柯直接堵住,“別想省那不該省的,有更容易的法子,偏要給大隊找麻煩,大隊又不是老媽子,任勞任怨?!?/br> 趙二奶悻悻,“我也沒說啥,你這嘴咋這么不饒人?!?/br> 趙柯回視,微笑,“二奶,還有問題嗎?” “沒有……”趙二奶剛說出來,忽然反應過來不對勁兒,“不對啊,我是問你誰會報名,你還沒說呢?!?/br> 趙柯指點她:“別問我,其他知青應該不會參加,你要想問,就去問問吳校長和唐知青他們兩家?!?/br> 趙二奶老臉皺起來,“他們就算有結婚證,可也不是咱們大隊的人啊,我還以為……”趙柯提出以結婚證為條件之一,是為了將人綁在趙村兒。 趙柯語氣隨意道:“想要留住人,不可能只用強制手段,既要懷柔,也要展現出我們具備的優勢和發展前景,只要是有腦子的,都會衡量……” 窮的時候,人人想逃,有人是貪慕虛榮,有人是為了活下去,有人是迫不得已……得特事特看,有一些情況,確實情有可原。 用情懷留人,只能留住一部分。 可如果趙村兒大隊足夠有實力,自然會吸引更多的人留下、回來、加入…… 趙村兒大隊要做的,是用事實告訴愿意扎根在這片土地的人,艱苦奮斗是精神,不是道德綁架。 趙村兒大隊留人,是因為有能力不讓他們一直吃苦,有能力為他們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有能力實現他們的價值、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 趙柯說給所有人機會,就言出必行,只是有些人能不能領會,愿不愿意接受,她沒辦法控制。 第128章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趙村兒大隊還不夠好。 人永遠少不了彎彎繞繞, 趙柯一個大隊干部,專注點慢慢變化,從家長里短、分斤掰兩那些事兒更多地轉移到建設上。 而大隊選舉結束,直接進入春耕, 因為天氣沒法兒預估, 晚了影響莊稼出苗, 要搶時間盡快種出來, 所以全村出戰,一個不落。 趙柯是趙村兒大隊目前最熟練的四輪拖拉機手, 也從辦公室出去, 每天開著拖拉機在地里來回跑, 翻地、打壟、下籽兒…… 翻地那兩天, 想要選拔駕駛員的社員們還能開上拖拉機跑一跑,后面需要跑直線兒控制速度的時候,只能趙柯全程自己上。 順利的話,突突跑就行。 不順利的話, 比如地里有石頭或者樹根兒, 他們大隊自己做的木制工具沒那么結實,絆上就斷,得停下來換新的,損耗率相當高,提前準備的還是不夠用。 余家人不得不回去加班加點做新的,免得影響地里的活兒。 還有些低洼地, 沒完全干, 拖拉機陷進去出不來, 就得扯開嗓子喊人來推一把。 這都不算是大麻煩, 拖拉機有一次壞在地里。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 他們提前買了容易壞的零件兒備用,可即便有準備,傅杭和林海洋兩個生手修理工檢查了半天,才找到毛病,修好,拖拉機還是誤了一天的工。 不過今年大隊多了兩輛拖拉機,加上兩頭老牛,一起在地里干,效率比之前快了一倍。 往年春耕,最快也要中旬才能順利結束,不順利的情況下,常常要拖到月底,影響成苗率。 今年大隊預計一周就能結束旱地春耕。 比較麻煩的是稻田地。 試驗田一批下來,種子就運回趙村兒。 北方四季分明,種水稻需要提前育苗。 趙村兒大隊只有理論,沒有實際經驗,全靠摸索。 村外的大庫是現成的暖房,余三舅帶著全家做了一堆高十厘米的育苗盤,為了提升空間利用率,又做了高架子,將苗盤一個一個摞在架子上。 也為了這些金貴的玩意兒,天氣都暖和起來了,也沒斷了大庫的火。 白天人進大庫待十分八分的,就熱得冒汗,待不住,掃盲課暫停,木工活兒也都轉到了室外。 趙新山緊張稻苗,每天都要拿個尺子,去量一下苗,時刻關注長勢。 差不多的時間,傅杭帶幾個年輕力壯的青年,在稻田地架起一個個龍骨水車。 全村都忙得很,暫時沒時間搞七搞八。 其他社員回家還能休息,有些人力氣活兒忙完,還要忙文活兒。 有一些社員保持學習的習慣,有一些社員要準備月中的培訓選拔,有一些就是純干活兒,比如隊委會,比如個別知青。 趙柯每天傍晚收工,灰頭土臉地回家,洗干凈換身衣服吃完飯,就在家加班,幾乎天天有人來找她。 劉興學和鄧海信擠出空閑的時間,終于畫出酸菜廠的第一版設計圖紙。 他們在這方面都是初學者,畫出來的圖紙比較稚嫩,不過標注清晰,起碼趙柯能看懂。 她提出了問題:“我看圖紙上有一些區分,加工廠房、倉庫、食堂……這個劃分是不是有些籠統?酸菜廠進行酸菜加工,服務對象是‘酸菜’,你們這個設計的結構,確定符合腌酸菜的每一個環節嗎?” 趙柯真正要問的是:“腌酸菜的具體流程,你們清楚嗎?” 劉興學和鄧海信尷尬地對視。 他們只知道大概,白菜壓進酸菜缸里,等發酵,一段時間之后就可以吃了。 趙柯沒有批評,平靜地說:“我不專業,但單說酸菜的加工廠房,大概應該有洗菜區、腌制區、包裝區……這些區分吧?” “每個區域要配備什么設施,而且有個最重要的,酸菜缸的尺寸和廠房的面積,是不是應該也考慮在內?” 公社條件不夠,要蓋的酸菜廠規模比較小,一開始只打算建個一百來平方的作坊,但正式簽協議的時候,兩方一交流,一百來平方太小了,根本放不了幾口酸菜缸。 于是公社勉強擴大成兩百平方。 兩百平方的廠房,那也只是個小廠,怎么使空間利用最大化,使布局合理,以及最大限度地省錢……都要考慮在內。 “你們得考慮周全,甚至于我和公社領導們考慮不到的地方你們也得考慮,這不是一錘子買賣,這是咱們趙村兒建筑隊的第一次亮相,湊合和合格都不是標準,必須得用盡善盡美要求自己?!?/br> 趙柯說這些,不涉及多少建筑方面的專業知識,她也沒鉆研過,只是以一個領導的身份在提出她的意見。 可劉興學和鄧海信滿臉羞愧,悄悄摸回了他們的圖紙。 他們根本沒有深入調研,一拍腦袋就畫了。 趙柯神情溫和地給出截止時間:“沒事兒,還來得及,二十號之前再重新出一份圖紙?!?/br> 劉興學兩人離開。 也有像趙二奶那樣來打聽培訓的,還有人單純來找趙柯“告狀”的。 培訓,趙柯沒什么好說的,想報名就直接支到莊蘭和蘇麗梅那兒,想請假領結婚證和簽保證協議,趙柯給支到趙新山那兒,等他統一安排。 至于“告狀”的內容,有社員們之間的小矛盾,也有針對許誠的。 許誠剛當上副大隊長,可能是“大權”在握,有些愛擺官威,偶爾頤指氣使,引得不少社員反感,只是看在許正義的面子上,好多社員都忍了,忍不了的,就找到趙新山和趙柯面前。 “我這么大歲數的人了,許誠他一個小輩兒,當著那么多人的面兒,不給我留臉?!?/br> 東嬸兒憤怒極了,“老牛還能歇一會兒呢,我喝個水他過來對我吆五喝六的,他是個啥東西!許正義當副隊長的時候,都不敢對我這樣兒!” 田桂枝也是吐沫橫飛,滿口不滿,“今天他嫌我蓋籽兒蓋得慢,刺棱我好幾句,當個副隊長鼻孔不知道朝哪兒了!” 她們倆一人兒一個板凳,靠個門邊兒坐,你一句我一句,逮著許誠一通輸出抱怨。 飯點兒,余秀蘭碗端在手里,因為跟倆人說話,一口飯好半天送不進嘴里去。 趙柯光聽倆人說來著,不耽誤吃飯,等倆人說話開始有停頓了,才放下碗,對余秀蘭輕聲細語道:“媽,你趕緊吃飯,一會兒涼了?!?/br> 余秀蘭眼神怪異地瞥她一眼,緩慢動筷。 趙柯這才轉向兩人,好脾氣地問:“東嬸兒,田嫂子,那你們給我個實話,是不是真的在偷懶?” 倆人異口同聲:“誰偷懶?沒有!” 回答的太快了。 趙柯又問了一遍:“真沒有?” 東嬸兒不承認,倒打一耙,“你這丫頭咋回事兒?刨根問底兒的,不相信我們是咋滴?” 田桂枝理直氣壯,“那咋以前沒人說俺們偷懶,他許誠一上去,我們就偷懶了?我看他就是針對我!” 趙柯實話實說,“以前那是我們看見沒吱聲,你們還以為自個兒藏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