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家致富奔小康[九零] 第255節
書迷正在閱讀:姑姑來自異世[七零]、和離后他跪了、小樓一夜聽春雨、七十年代婦女主任、快穿之我家娘子是上神、睡錯男主后我徹底開擺【NP】、(HUNTERxHUNTER)獵物馴養與食用指南、永夜囚籠(NPH-架空現代)、區區五根(NP 穿書 爽文)、白月光復活之后
當地人,幾乎沒有不會炒茶的,不過是手法和火候不同,造成的茶葉口感差異而已。 他們以為自己炒制,就能自己定價,肯定比送到江國泰的茶葉初制加工廠更合算,卻沒想到,他們炒出來的茶葉,全部都是散裝茶,沒有經過精心的包裝,根本賣不上價。 江國泰花了那么多錢打廣告,修家鄉的水陸設施,難不成是為了賤賣‘五公茶’的嗎?‘五公茶’的廣告都打到央視去了,連京城中央的人,都在喝‘五公茶’,連市委的領導們都在喝‘五公茶’,五公茶的咖位已經抬上去了,江國泰就不會輕易讓它掉下來。 是以今年產的最好的一批明前茶,都不是用來賣的,全部被包裝的無比的精美和高大上,用來送人的。 如此,他茶葉加工廠里的茶葉價格自然要比普通市場上的要貴上很多,可那些茶商們,就是要這些包裝精美的,領導們都在喝的‘五公茶’,哪怕市場上有散裝的,茶商們也知道,這些是當地五公山產的‘五公茶’,他們也不要,他們就要已經打出名氣,帶著‘五公茶’logo的茶葉。 于是,那些想要占便宜又沒有占到,只能自己散賣的人家,就只能低價賣給過來游玩的游客。 游客們又分為兩類,一類是自己喝的,一類是送人的,只要是送人的,或者是想自己帶回去裝b要點面子的,通通買帶‘五公茶’logo的包裝精美的茶葉,只有喜歡喝茶,又囊中羞澀的游客,才會考慮買市面上的散裝茶葉。 不過,不論賺多賺少,今年家家戶戶都可以過個肥年,這是肯定的。 這些打工回來,一年到頭起早貪黑,干了一年,也只能掙個五六千塊錢,就這,都是省吃儉用,舍不得花錢,這才帶回來這么多,回來一聽說,老家光是山上茶地的收入,少的都有小一萬塊,多的一萬五兩萬的都有,都驚呆了。 他們這才出去一年,怎么就跟出去了大半生一樣? 江爺爺一雙眼睛也跟看不夠似的,一路上聽著別人介紹家鄉,臉上的笑容就沒有停下來過,不時的停下來眺望一下一望無際的冬季已經枯萎的殘荷,和緊挨著河灘的大片的農田。 那些農田,很多周圍都圍了尼龍網,養著河蟹和小龍蝦。 今年許多養小龍蝦的人家,掙得也不少,雖還發不了財,但對于他們這些年齡稍大,出去打工已經沒有競爭力,甚至沒人要,一年到頭就靠田地里那點收成吃飯,掙不到什么錢的人來說,這些錢,已經是他們過去想也不敢想自己能掙到的錢了。 比出去打工的人掙的還多哩! 他們一路踩著積雪,往江家村走。 往年每到年底,那一望無際的河灘上,全是挖野生蓮藕的人,今年卻一個挖蓮藕的人都沒了。 他們問村里長輩,村里長輩們,馬上肅著面容說:“什么野生蓮藕?這河灘的野生蓮藕去年一場洪水,全淹的連根都爛沒了,哪里還有什么野生蓮藕?現在這河灘上的蓮藕,全是國泰一個人花大價錢,請了這十里八鄉的人,今年三四月份人工種植的!”他指著這一大片的河灘:“這塊現在全部被國泰一個人承包了,種的全是紅蓮,那紅蓮盛開的時候,美的呀,連央視的電視劇都來我們這里取景了,你們曉得吧?” 年輕人們遲疑了一下,點了點頭。 《白蛇修仙傳》是在暑假上午播放,下午重播的,這個時間段,都是他們在廠里打工,哪里有時間給他們看電視?偶爾有假,年輕男女們也都想要處對象,約著出去逛逛街,吃點好吃的,誰還會在上午下午那個時間點,找地方看電視啊。 不過他們也是聽說了這個電視劇的,只是不知道這部劇里穿插的為五公山和五公茶打了廣告,畢竟都是穿插的毫無廣告痕跡的軟廣,不是硬廣,廠里有看過電視劇的,也不知道五公山就是他們的老家,自然也不會跟他們說。 他們會知道,也只是因為這部電視劇太火了,還是江柏主演的,他們多多少少瞄過幾眼。 村里長輩們說:“現在這片河灘,成了我們臨河大隊的景區了,這蓮花才剛種下去一年,不光不能去挖藕,以后連荷葉荷花都不能隨意采摘了,不然傷藕!” 這人工種植的,到底不如以前野生的蓮藕生長的旺盛,花開的面積更廣,這里要徹底恢復過來,沒有個三四年,五六年,估計是別想。 等他們到了村口,就在村口的大隊部旁邊,見到了一棟外面全部貼著紅色瓷磚,外表看上去比村里很多人家的平房還要大,建造的還要豪華的房子,不由好奇地問:“那是誰家的房子?怎么建在大隊部的旁邊?” 按道理說,那塊地可不是宅基地啊。 聽到年輕人說話大叔大嬸們,聞言全都哈哈大笑了起來,挺著胸膛帶著些自豪和炫耀大聲地說:“哎喲~,那可不是什么人家的房子,那是我們村的公共廁所!” 第238章 238 年輕人們全都瞪大了雙眼, 拿著那棟修建的精致又古色古香,甚至旁邊還有一叢細竹的建筑,有些不敢置信地驚呼:“公共廁所?您跟我開玩笑呢吧?這……這么好的房子你說是……” “哎, 我就知道你不相信, 不信你去看一下嘛!”村里的大嬸們笑的驕傲又得意。 年輕人們半信半疑的走到公共廁所前,想要進去, 卻被坐在廁所門口的老太太給攔住了。 老太太是大房的孤寡老人,一見年輕人回來,臉上笑容就綻開了,駝著背笑著說:“這不是大勝子嗎?大勝子回來啦?”老太太笑呵呵的抽出兩張粗糙的足以硌屁屁的衛生紙,問他:“要紙不?要紙兩毛, 不要紙一毛?!?/br> 原本不要紙是五分的,現在五分錢用的越發少了, 他們去鎮子上賣東西,五分錢的硬幣人家都開始不收了, 只能拿到銀行去換,漸漸的村里用五分錢硬幣的也少了。 平時沒這么貴的,這不是年底過年了嗎?這群年輕人們掙了錢回來可嘚瑟了,男孩子有小半都是往賭桌上送的,又好面子的很, 花個一毛兩毛的上個好廁所, 都可愿意了。 可剛回來的年輕人, 卻倒吸一口涼氣, 驚叫道:“上個破廁所還要兩毛錢?” 老太太不樂意了:“你個龜兒子, 紙不要錢???賭桌上的錢不是錢, 上廁所收你兩毛錢還給你紙呢,這還嚷嚷上了!” 老太太嗓門大的, 喊的年輕人羞窘著臉,有些下不來臺,忙掏了五毛錢遞過去,說:“我不要紙!” 老太太找了他四毛錢,片刻后,年輕人從公共廁所里走出來了,夸張地對因為要交錢,而止步在廁所外面的人驚嘆道:“我滴乖乖,這哪里是廁所?里面比你用舌頭舔過了還干凈!” 被他一起回來的女孩子一頓錘:“江大勝你會不會說話?你才用舌頭去舔過了!” “真的!不騙你!不信你自己進去看看就知道了!” 旁邊的老太太聽到就笑的驕傲地說:“那可不是咋地?三奶奶我天天打掃,哪個小王八犢子敢把廁所弄臟,看我不打斷他的腿!” 公共廁所就建在大隊部旁邊的溝渠邊上,不論是洗掃把,還是洗拖把,都方便的很,溝渠的水還是流動的,常年的上游的水往下游流,不怕拖把將溝渠里的水給弄臟了。 女孩子們見這棟看著比很多人家的房子建的還要豪華漂亮的房子,居然真的是廁所,不由頻頻側目,驚嘆地說:“居然真的是廁所???誰這么有錢,居然話這么多錢,建這么大一公共廁所?” 村里嬸子和大叔們就笑道:“你也不想想你國泰叔現在多有錢!整個河灘和五公山都給他承包了,還有你們回來時看到的那個河邊島,你們瞧見了吧?也是你國泰叔叔的,你國泰叔叔現在在我們這地,可是這個!” 說話的人豎起一根大拇指,一副與有榮焉的表情。 旁邊嬸子接著說:“不光這廁所是你國泰叔專門修給那些外地游客用的,就這十里八鄉的水泥路,都全是他修的呢,你瞅瞅我們村的路!” 年輕人們這才注意到腳下的路,不光是通往村子里的路,全部都澆筑成了水泥的,就連橫向的往許家村方向的路,都全部是水泥的。 因為是江國泰自己的修路團隊修的路,沒有人從中間中飽私囊貪污,或者說,即使是貪也貪的極少,這條水泥路修的極其扎實,路寬有四五米,可以供兩輛車同時交匯而過。 前世江國泰沒有拿到中間那個沙廠,從鄰市到許家村的這段路,自然不是江國泰修的,畢竟那已經不屬于臨河大隊范圍了,甚至都不算水埠鎮和吳城縣范圍,而是屬于鄰市鄰縣的地區范圍。 江國泰修的只有自己臨河大隊到隔壁石澗鄉鄉鎮府的那條路。 他們在這河對岸,山里面,因為交通不便,那時候承包修路的人,只在從鄰市開往這沙河以南的開頭處,修了大約兩里路的四米寬水泥路,等到了里面,就窄到只有一輛車可以走,過年車子會車,就只能一輛車倒車倒入田埂上,等這輛車過去了,田埂上的車再開上水泥路,繼續走,每到過年,他們這地經常一堵就是四五個小時,前面的人走不了,后面的人退不出去。 后來路太窄了,實在沒辦法,就有人舉報到市里了,說修路的錢全部被貪污了,這才有了原本承包水泥路的人,又過來加寬一米,這才勉強可以借著田埂和偶爾的土路,稍稍通行了些,算是勉強能走。 這就導致,原本應該往鄰市方向的車,因為到鄰市的路太窄,鄰市鄰縣這一條道上的人,都不愿意往鄰市方向走,全部往江家村到石澗鄉的方向走,只因這條路是江國泰私人為家鄉修建的,更寬敞,路不堵。 往這個方向的人多了,臨河大隊到石澗鄉這條路的經濟狀態,自然也要比里面往鄰市方向的那條道路上的經濟更好一些。 這也是前世臨河大隊包括石澗鄉的人,都那么感激江國泰的原因之一。 見年輕人又望著自己腳下的水泥路,村里的大爺大媽們臉上的笑容比這冬日里的暖陽還要燦爛,說:“你看到了吧?我們江家村,可是十里八鄉第一個全部通了水泥路的村子,等你到了村上頭你就曉得了,村里現在都見不到泥土路,這水泥路一路修到了山上,等你年三十那天祭祖,以前一腳踩下去,全是黃泥巴土,泥土甩的半身都是泥點子,現在好了,黃泥巴路現在全都鋪上了水泥,再也沒有過去的黃泥啦!” 他們這些常年與山林打交道的人,感受更為明顯。 秋季,他們是要上山砍草砍柴的,以前砍得草,都是晾曬在山上,每次挑上挑下都特別難,現在砍完了,就順便鋪在了水泥路上,水泥路沒有草叢樹木遮陽,水泥路又吸熱,砍過的茅草鋪曬在水泥路上,到了傍晚就能輕一大半,再用牛車拖著板車拉著帶回家,半點不吃力,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樣,只能用人力挑擔子,吭哧吭哧的挑回去了。 還有很多種了水稻的人家,稻場不夠用,往年都是兩家甚至兄弟好幾個用一個稻場,你家用半邊,我家用半邊。 有了水泥路后,他們就再也不用擔心稻場不夠用了,很多人直接把割好的稻靶平鋪在江家村大房到許家村的這條路上,來來往往有騎摩托車的,三輪車的,牛車的,都呼啦啦的從這些鋪好的稻靶上面過,都省了租牛打稻谷了,這些車子在稻靶上兩天這么一滾,稻子就全部從稻靶上脫粒了,再將上面的稻草掀走,留下金黃的稻谷,放在水泥路上暴曬,再也不用像過去那樣,生怕自家稻子還沒曬干,暴雨就來了,好不容易收成的稻子發了芽,一年白干。 年輕人有些肩上扛著蛇皮袋,時髦的就拖上了帶滾輪的箱子,這些箱子,以前到了江家村,都是要扛回家的,因為路上凹凸不平,還都是泥水,臟的很,如今水泥路上雪被鏟到了路的兩邊,中間露出一道干凈的水泥路來,不論是他們自己走,還是手中的滾輪行李箱,都可以從上面呼嚕嚕的滾過。 他們走近村子里。 村子里的主體變化其實不大,最大的變化,也只有路上全部鋪上了水泥路,再也不用受小時候的道路泥濘之苦,還有一個變化,就是年底了,挖宅基地,準備建樓房的人家,又變多了。 到處都是已經打好的宅基地,或者正在打的宅基地,還有很多人家的房子,正建了小半的,都是年底掙了錢,回來建房的。 和過去的宅基地只有一堂屋兩臥室的格局不同,現在的宅基地明顯比過去建造的房屋面積要大的多,主要體現在,除了前面的堂屋和房間,后面的面積也都利用了起來,也就是說,過去一層只有三間房,現在至少有六間,樓上也不搞什么大露臺了,全都做成房間。 這些房間,未來可能都是可以供游客租住的旅館呢! 其中,以二房和三房打宅基地建新房的人家更多。 他們見到都很不解,開口問建房的人家:“二叔,你家這房子不是前幾年剛建的嗎?怎么又要建新房了?” 建新房的人就笑著走過來,遞過來一根煙,自己也點了一根,抽了一口說:“這不是以前的樓房建小了嗎?前兩年哪曉得村里發展這么快?因為國泰帶著我們種茶葉,今年大個子家的江檸,那真是好本事,把央視的人都請動了,下來拍攝我們江家村,宣傳我們江家村的五公山和五公茶,一下子把我們五公茶帶火了,你國泰叔又把我們這建設成什么旅游休閑區,今年暑假和十一,也不曉得有多少游客來我們這游玩,家里有大房子的人家都光是搞旅社都發了?!?/br> 說話的人吸了口煙:“就大個子他家的房子,今年估計掙了有五六千塊?!彼贿呂鼰?,一邊望著自家正在加寬加蓋的房子,說:“要不說還是讀書有用呢?你看看大個子讀過書就是不一樣,欠了那么多年債,一朝把債還完了,馬上就不一樣了,人家家家戶戶都還在建這老式的二層樓,他就已經曉得跟外面大城市的人學,把自家房子建的那么大,哪里像我們,沒讀過幾本書,認不得幾個字,見識有限,房子建的小,現在還要加蓋?!?/br> 他說是這樣說,唇角的笑容卻止都止不住。 他家五口人,共分得五畝茶地,這五畝茶地讓他們在家什么事都不用做,就凈得兩萬塊錢的收入,不然他哪來的錢再加大房子,加蓋房子? 他止不住的感慨說:“你說大個子到底怎么生的,怎么就生了這么兩個本事的兒女,兒子能干就算了吧?生了個姑娘更厲害!”他指著遠處的一座座山頭,和腳下的水泥路說:“國泰回來都說了,這些主意,全都是大個子家的女兒給他出的,沒有檸檸,別說這什么茶葉、枸杞,靠我們自己,狗屎都想不到吃!” 一句話說的,他家的防水高臺上的人,全都噗嗤笑了,他老婆笑罵道:“行了,還不快回來干活,這要在年前就要把宅基地全部打好,開春就要把房子建起來了,別等到三四月份,旅游的人都來了,眼巴巴的看人家掙錢,到時候你又眼饞!” 眾人又都哈哈笑了起來。 給這家人打地基,澆筑水泥建房的人,并不是江家村的泥瓦匠,而是從別的村子請來的,如今江家村到處都在打地基建房,江家村的泥瓦匠根本不夠用,全都是十里八鄉的泥瓦匠聚集到了江家村,聞言心里又是羨慕又是酸澀,和同行的同村人感嘆地說:“你說說,咱們村咋就出不來一個江國泰,出不來一個江檸呢?” 雖然很多人都知道,村里的路是江國泰給修的,但村里人也都清楚,江國泰、江檸,二缺一都不行。 江國泰有錢,但是請不來央視,江檸能請來央視,但若沒有江國泰花大錢來建設家鄉,家鄉也不可能有限制這樣,雖還稱不上天翻地覆,但已經足以讓村里人發家致富奔小康了。 電視新聞里,村里的宣傳墻上,不是每天都在喊,還帶領老百姓奔小康嗎? 江檸和江國泰是真真實實的帶領他們在奔小康了,想到村里的前景,他們連過日子都有奔頭了,每個人的臉上,都是滿滿的笑意,再沒有一絲愁苦之意。 有聽到這些泥瓦匠說話的人就哈哈大笑著說:“那文曲星還是能隨便出的嗎?我們江家村,百年來,也就出了那么兩個!” 江檸和江柏扶著江爺爺回來,往江大伯娘家里走。 往日里看到他們回來,全都涌上高臺和他們打招呼的人,今天要么是忙著去給自家打地基,準備加蓋房子去了,要么都涌到了江鋼琴家看熱鬧去了。 原來,江家的老寶貝疙瘩,江鋼琴,居然帶著對象回來了。 就江鋼琴從小那個嬌慣的勁兒,都好奇,該找個怎樣的人,才能讓鋼琴mama滿意。 江檸扶著江爺爺路過江鋼琴家門口的時候,之間江鋼琴家的高臺上全都是人,全都探頭往里面瞧熱鬧呢。 江鋼琴比江檸大三歲,和江檸身份證上年齡一樣大,翻過年都二十三了。 在農村,二十三還沒嫁人的,真的是大姑娘了。 只是江鋼琴是在讀書,要明年上半年才畢業,雖然她mama心里著急,可在外面,她一直都表現的是,她女兒還在讀書呢,還小呢! 這下,江鋼琴可算是把對象帶回家了。 江鋼琴也大方的很,確定了對象后,也不耽擱,就把對象帶回來見她父母,讓她mama幫著掌眼。 她是典型的媽寶女,什么都聽她mama的,她mama說好的,她從來都言聽計從的聽,也只有把對象帶回來,讓她mama點頭,她才愿意接著跟他處。 江檸從江鋼琴家門口經過,聽著耳邊熱鬧的說話聲時,內心是有一點點羨慕的,也只有一點。 她已經得到的夠多,人生不可能事事都圓滿。 旁邊的荷塘,今年也沒有了殘荷,光禿禿的,水面平靜。 終于有人看到了江檸和江爺爺他們,忙都起身往高臺邊沿走了過來:“檸檸回來啦!” “哎喲喂,真的是檸檸回來了!” 又有人喊:“你大伯他們不在家,在你家旁邊那里建房子呢,你們路過你家門口的時候看到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