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 第1470節
書迷正在閱讀:糖醋陷阱、燒傷(校園 1v1)、每天都想給同桌下藥怎么辦?、替身受他有千層套路、沉溺NPH、春風不入夜、復制屬性值后我成了萬人迷、大美人要過普通人的生活、怎么還不懂!、穿成貓后大佬們爭著養我
經過長時間的耳濡目染和練習,沈佳悅已經成功渡過了廚房小白的初級階段,現在一些基礎工作已經難不倒她,連揉面也做得有模有樣的。 但這丫頭相對懶一點,能用機器代替的絕不用手,把懶人推動科技進步這一觀點貫徹到了極致。 吃完早飯,大家各自上班去忙活了。 陳媛媛去新開的兩家分店視察,陳燕和曾曉琪去燕京飯店繼續參與國宴的錄制,而竇雯靜則是開車去銀杏園附近,租一塊地,把校址選定了。 原本想要收購一家學校的,但后來咨詢了一番發現直接辦理民營學校的手續挺簡單,尤其這種技術培訓類的院校,可以說是一路綠燈。 所以大家一致覺得,與其處理技校那些爛臟事兒,不如直接建新的。 正好趁著建造的期間,把師資力量和學校手續全部整理好,同時把學校的管理體系組織好,整體框架拉起來。 該考察的考察,該培訓的培訓,爭取招生時,所有人都能第一時間進入狀態。 等大家走后,林旭剛要去廚房忙會兒,師娘羅珊就打來了電話: “小旭,我給你們公司賬戶上轉了一千萬,你拿著建學校吧,不夠了我再追加?!?/br> 這霸氣側漏的話,讓林旭頓時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 “師娘,您連我ppt都沒看就直接投資嗎?要不還是再等等吧?!?/br> 羅珊笑著說道: “你師父在廚房干了一輩子,最放不下的就是那一手烹飪手藝,現在有機會傳給更多的年輕人,我自然得支持,就當是給你師父圓夢了……” 遇到這樣的師娘,真是師父的造化啊。 既然如此,林旭也沒再推辭,而是認真說道: “師娘您放心,學校一定會辦好,甚至會成為餐飲界的黃埔軍校,我絕不會半途而廢的?!?/br> 上午十一點,從海南風塵仆仆趕來的甄文生,終于到達了林記美食。 林旭見到他第一句話就是: “學校的場地找好了,五百畝地,等設計好就開工建設,另外賬戶上已經有了四千萬的啟動資金,甄總有什么要求可以提?!?/br> 除了羅珊轉來的一千萬之外,嚴琳和沈國富各自出了五百萬。 至于釣魚臺那些退休的總廚們,則每人出資一百萬,現在還沒開工建設,首批資金就已經到位。 而且蔡和平和耿立山應該也會投資一波,資金充沛,甚至比林旭為分店準備的資金都多出不少。 甄文生張了張嘴,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來的路上,他已經做好了艱苦作戰的準備,甚至還打算不要工資,只把社保醫保啥的掛靠過來就行。 沒想到還沒開始呢,居然就有了四千萬的啟動資金。 咱老甄一輩子都沒打過這種富裕仗,簡直跟做夢一樣。 他原本還想再考慮考慮呢,但既然現在糧草充足,各種教師資源更是秒殺同行所有烹飪相關的學校。 這種情況還等什么?干了! 他深吸一口氣,對林旭說道: “立軍令狀什么的我就不立了,我只說一句,兩年內,學校要是做不到同類學校的前三名,我把我寫的書全吃了!” 林旭:“……” 辦學校就辦學校,你跟書較什么勁??? 他笑著說道: “甄總你不用這么說,咱們這次就是探索一下烹飪教育的可能性,現在失業率居高不下,要是能讓失業的年輕人通過學手藝找到工作,那咱們的付出就沒白費,至于名次什么都是次要的,沒必要計較這些?!?/br> 一席話說得老甄感慨連連: “好的林旭,我馬上開始著手新學校的事物,手續什么的我來牽頭辦理,從零開始辦咱們的學校?!?/br> 林旭問道: “烹飪方面的師資力量我這邊沒問題,但旅游相關的師資力量,還得麻煩甄總去爭取了?!?/br> “這個沒問題,我跟旅游打了半輩子交道,認識的都是資深旅游專家,師資力量完全不用發愁?!?/br> 正聊著,店里的午飯開始了。 甄文生跟林旭來到樓上,洗洗手開始吃飯。 吃完飯再繼續聊學校的事情,先把計劃書過一遍,林旭再談一下自己的想法,然后就把辦學校的事兒全權交給甄文生負責了。 今天中午為了給甄文生接風,飯菜很豐盛。 清蒸獅子頭、紅燒魚劃水、蒜爆童子雞、金湯燴魚翅、干鍋臭鱖魚……洋洋灑灑一桌子菜,讓早上沒顧上吃飯的甄文生頓時食指大動。 他也沒客氣,坐下來就端著米飯大口吃了起來,一邊吃一邊說著對新學校的規劃和想法。 林旭笑著說道: “正好下午設計師過來,到時候咱一塊兒聊聊唄,看新學校怎么設計比較好?!?/br> 說完他夾起一塊燒劃水吃了起來。 他們吃飯時,另一邊的燕京飯店,中午的拍攝即將結束。 曾曉琪看著負責出鏡的戴建利問道: “戴總廚,下午拍什么菜???” 戴建利笑了笑,說了個很奇怪的菜品: “轟炸東京!” 第八百二十章 這鍋巴rou片,味道真是絕了!墩墩:本喵又有新地盤咯! “轟炸東京是什么菜???” 曾曉琪拿起今天拍攝的菜單看了看,并沒有發現有這道菜,而且這是國宴,菜名應該很謹慎,不會有這么強烈的指向性。 戴建利笑著說道: “就是鍋巴rou片,這道菜上桌時會端著做好的rou片倒在炸香的鍋巴上,并發出滋滋啦啦的聲音,像是轟炸一樣,所以被當年的愛國人士稱為轟炸東京?!?/br> 這個菜名源自于重慶大轟炸時期,當時百姓提心吊膽的躲著,用轟炸東京來稱呼鍋巴rou片,既是精神勝利法,同時也是嘲諷當局糜爛不堪,只能通過菜品來進行口頭上的反擊。 一聽是鍋巴rou片,曾曉琪笑著說道: “那正好,拍完了一塊兒吃午飯……上大學時最喜歡吃的就是食堂里的鍋巴rou片,可惜他們不舍得用rou,都是用火腿腸代替,吃著總覺得不夠過癮?!?/br> 戴建利笑了笑: “為了節省成本嘛,不過今天咱們用正經八百的豬里脊,絕對好吃?!?/br> 作為川菜中的經典美食,鍋巴rou片已經有了上百年歷史,菜品的源頭,是農村土灶燜米飯,鍋底出現的那層鍋巴。 過去都是用菜湯泡一下吃掉,后來人們為了口感更酥,會在菜湯浸泡之前用油炸一下,久而久之,就成了鍋巴rou片。 跟宮保雞丁一樣,鍋巴rou片在川菜二十四味型中也屬于荔枝味型。 但不同的是,宮保雞丁屬于小荔枝味型,而鍋巴rou片,則是大荔枝味型的代表。 二者相比較,大荔枝味型的酸甜度更高一些,大酸大甜中帶著咸鮮的味道,讓人一吃就忘不了。 現在條件好了,一般的干菜店或超市就有成品鍋巴賣,做這道菜很容易。 不過國宴上的鍋巴rou片,相對來說略微麻煩一些,因為鍋巴需要自己制作,這樣口感更酥,味道更香,吃起來也更美味。 戴建利端著一碗剩米飯,開始準備做鍋巴。 鍋巴的配料很豐富,常見的有小米鍋巴、糯米鍋巴、黃米鍋巴等等,不過鍋巴rou片用的,是大米鍋巴。 隔夜剩大米倒進盆里,先用手揉散,讓米飯呈蓬松狀態。 接著往里面加入一小勺五香粉和兩小勺辣椒面,給鍋巴增加點香辣味。 用手拌勻,讓米粒表面裹滿調味粉末,接著再往盆里放入兩個雞蛋清,繼續攪拌,讓米粒上面都均勻的掛一層蛋清液。 這道美食不能放蛋黃,那樣炸出來顏色過重,不好看。 而只加蛋清的話,才能呈現出那種金黃的色澤。 把蛋清拌勻,戴建利開始往盆里分少量多次的加干淀粉,一邊加一邊用手揉搓,讓淀粉均勻裹在米粒上。 曾曉琪雖然吃過鍋巴,也吃過鍋巴rou片,但還真沒見過制作鍋巴。 要不是這會兒正在拍攝視頻,她真想湊過去看個清楚。 戴建利把米粒揉到粒粒分明時,就開始制作鍋巴了。 他把油鍋放在灶上,往里面加了大半鍋植物油,把火調到最大,開始燒制。 一直等油溫達到八成熱時,將鍋里的熱油倒出來,順便把火調到最小,端著拌好的米粒倒進去,用一個帶弧度的鍋鏟攤開,并挨著擠壓一下,讓米粒擠壓成一個圓餅狀。 擠壓好之后,用勺子舀著剛剛倒出來的熱油淋在鍋巴上,大概倒入三分之一的油脂就行,讓熱油對鍋巴下半截進行加熱。 加入熱油之后就不能再動鍋巴了,讓鍋里的米粒在熱油的作用下完全凝結在一起。 一直等到米粒表面出現焦焦的顏色,將剩下的油倒進去,把鍋巴完全淹沒,同時將灶上的火調成中火。 繼續炸制,等到鍋巴自動漂浮起來,同時變成金黃色,就說明已經炸透,可以出鍋了。 戴建利將鍋巴撈出來,放在一邊控油。 油鍋放在一邊,目前還不能把油倒出來,因為等會兒還要用。 做好鍋巴,開始準備rou片。 他將里脊rou拿過來,去掉表面的筋膜,頂絲切成兩毫米厚的rou片。 切好放入蔥姜水和生抽進行抓拌,抓到表面發黏時,再放入蛋清抓一遍,接著放入生粉,給rou片掛上糊,最后淋入一點食用油,這樣方便把rou滑散。 rou片準備妥當,開始準備配菜。 洋蔥切成滾刀,一片片抖散,放在碗中備用,再將青紅椒分別切成菱形片,跟洋蔥放在一塊兒,最后再放一把撕開的木耳。 這些配菜主要是起個豐富色澤的作用,所以自由度比較高,一般有綠色、紅色、黑色等食材,再配上金黃色的鍋巴就可以了,并沒有特別嚴格的規定。 配菜準備妥當,又拿幾根紅泡椒切成小段,生姜大蒜切成片,開始調料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