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 第1149節
書迷正在閱讀:糖醋陷阱、燒傷(校園 1v1)、每天都想給同桌下藥怎么辦?、替身受他有千層套路、沉溺NPH、春風不入夜、復制屬性值后我成了萬人迷、大美人要過普通人的生活、怎么還不懂!、穿成貓后大佬們爭著養我
除了做這種炕蒸饃之外,今天后廚還做了適合配饅頭吃的大鍋菜,不喜歡吃饅頭也可以選擇吃米飯,有蛋黃豆腐嘛,自然要蒸點米飯的。 沒多久,沈佳悅得意的聲音就從廚房里傳了出來: “哈哈,成功啦,真沒想到我居然還能做出這種菜品,回頭有時間我得去給奶奶做一次,小時候吃她做的飯長大,現在我長大了,自然也要回報老人?!?/br> 這點林旭倒是很贊成: “想法不錯,回頭你要想學,我還可以教你做蛋黃茄子、蛋黃絲瓜等等,味道都非常好?!?/br> 烹飪是一通百通的,這種套路既然能把蛋黃豆腐做出來,那食材換成茄子、絲瓜,照樣也能做出來。 沈佳悅聽得眼前一亮: “好啊好啊,到時候我要用咸蛋黃做一桌菜,名字叫就叫蛋黃宴,就等著看燕寶她們那震驚的嘴臉吧?!?/br> 蛋黃宴? 林旭聽得心里突然一動。 系統要求自己做特色宴席,那這蛋黃宴,應該也算是其中一種吧? 咸蛋黃能做的菜品不少,除了剛做好的蛋黃豆腐之外,還有很早之前林旭就做過的蛋黃焗南瓜等菜品。 要是做蛋黃宴的話,自然不能只用蛋黃焗和蛋黃燴這兩種烹飪方式,得盡可能的發揮出蛋黃做菜的優勢。 林旭覺得下午回去了可以嘗試一下。 萬一可以,這不離任務完成更近一步了嘛。 沒多久,炕蒸饃做好,大鍋菜也已經出鍋,林旭喊上后面正在施工的工人,邀請他們一塊兒吃午飯。 大鍋菜做的很好吃,大片大片的五花rou和白菜粉條以及豆腐干燴在一起,吃起來又鮮又香,非常美味。 而剛剛出鍋的炕蒸饃,下面帶著焦殼,上面喧軟又勁道,讓每個人都吃得很過癮。 沈佳悅一邊吃一邊說道: “小時候奶奶在院子里蒸饅頭,每次有焦殼的時候,我都悄悄撕下來吃,被奶奶發現后,她蒸饅頭就故意貼著鍋壁,有時候糊了,還跟我說吃燒糊的東西能撿錢,可惜我一次都沒撿到過……” 林旭說道: “你不是撿到我了嘛?!?/br> 沈佳悅眨了眨眼: “對喔,撿到了你,無價之寶,然后你撿到了墩墩,也是無價之寶?!?/br> 不遠處正在啃雞腿的墩墩往這邊瞥了一眼,一副總算沒忘了我的表情。 大鍋菜吃完,林旭惦記著做蛋黃宴的事情,沒有在這邊多待,和沈佳悅開車先回去了,而墩墩則留在銀杏園,繼續觀察新來的小朋友。 來到店門口,剛把車停好,老黃就開著送貨的大金杯從路口拐了過來。 見到林旭,他連忙放下車窗說道: “撿到寶了啊林兄弟,哈哈,你絕對猜不到我帶了什么好東西?!?/br> 正準備上樓琢磨菜品的林旭好奇起來: “這是遇到什么稀罕食材了嗎?” “對,超級稀罕!” 老黃把車停好,打開后備箱,上面擺著四個非常大的黑色塑料袋,還散發著濃重的臟器味兒。 林旭原本以為買到鹿尾了呢。 但從這臟氣味兒上來看,應該不是鹿尾。 老黃也沒賣關子,將塑料袋從車上提下來,對林旭說道: “我去屠宰場碰運氣,撿漏撿到了一整套驢下水,除了驢板腸之外,還有驢心、驢肝、驢肺、驢頭、驢蹄、驢小腸、驢肚之類的下水,全得很!” 林旭“?。。。。。。。?!” 既然這樣,那今天的蛋黃宴暫時往后推遲一下,先做全驢宴! 第六百三十三章 墩墩:我討厭沒有邊界感的兩腳獸!制作全驢宴! “這一套下水不便宜吧?” 林旭提起兩個超大號的黑色塑料袋,和老黃一塊兒走進了店里。 “不算貴,有人預定了沒去拿,屠宰場那邊就半賣半送的給了我,可惜驢皮已經被人拿走熬膠了,不然驢皮也能做菜?!?/br> 驢皮吃起來光滑有韌勁,清新爽口,但一般情況下沒人吃,因為驢皮富含膠原蛋白,護膚養顏,是制作阿膠的主要原材料。 一張驢皮做菜的話,只值幾百塊錢,但賣給阿膠企業,起碼也得上千塊。 宰殺驢rou的屠宰場,過去都是直接把驢皮賣掉。 這幾年阿膠市場良莠不齊,很多以次充好的劣質阿膠充斥其中,所以一些人就買驢皮自己熬制,或者委托加工作坊熬制。 雖然熬做阿膠聽起來很高大上,但實際上就是把驢皮去毛清理,配上一些滋補類的藥材和紅糖進行熬制。 全都熬成糊糊,再冷卻凝固后分割成小塊。 說白了,阿膠就是用驢皮熬制的糖,只要cao作得當,基本上不會難吃了。 來到樓上,林旭沖車仔吩咐道: “把洗腸子用的大盆拿過來,大工程來了?!?/br> 驢下水收拾起來是非常麻煩的,比如大腸小腸以及驢肚等消化器官,需要反復清洗,而驢頭驢蹄,則需要進行細致繁瑣的燎毛,驢肝需要浸泡,驢肺需要灌水,至于驢板油,也需要浸泡后熬油。 哪怕在人多力量大的飯店后廚呢,做起來依然會費勁。 好在林記后廚的工作氛圍好,雖然剛忙完,但一看林旭和老黃提來了驢下水,立馬過來幫忙。 先將驢頭驢蹄驢尾巴拿出來,放在燎豬毛專用的工作臺上,打開頭頂上的大號煙機,朱勇和秦偉拿起手持噴槍,開始燎毛。 這是個很考驗耐心的過程,因為驢毛比較厚實,燎一遍可能根本不到位,需要燎兩次,而驢耳朵部位,在燎的時候還得注意溫度,不能燎糊了。 莊一舟將袋子里的驢板油拿出來,放在水龍頭下面先清洗,接著切塊,準備焯水去掉雜質,然后開始熬驢油。 驢油不是常見的食用油脂,但用處可不小。 只要做驢rou類菜品,不管什么rou,都可以。 車仔拿著一個大盆,將大小腸以及驢肚全都倒進去。 腸和肚都經過了翻面處理,但那只是簡單的沖洗一遍,將里面的臟東西清理掉,真正想要沒有異味,還得反復細致的清洗。 吃驢是華北地區的傳統,在河北、山東、中原北部等地,各種驢rou的吃法非常普遍。 驢rou火燒、驢rou燴餅、驢rou鮮湯、驢rou蒸餃、驢rou包子、醬驢rou、醬板腸、甚至待客最高規格的全驢宴,應有盡有。 據說吃驢的習俗源自過去漕幫鹽幫爭奪地盤,相互屠宰對方負責運送貨物的毛驢,因而有了這種習俗。 車仔把驢腸淘洗一遍,然后將大腸拿出來放到一個小一點的盆里,加入食鹽進行搓洗。 他一邊忙活一邊說道: “我老家鎮上有吃驢rou的習慣,收拾板腸的時候,還會用一柄竹制小刀,將板腸表面這些黏液全都刮掉,據說比洗的干凈?!?/br> 魏乾跟車仔一樣,都是山東人,他說道: “我們老家也那樣,刮得很干凈,也很解壓……當時那個殺驢的說我命硬,想收我當干兒子,但我爺爺沒同意,說那人是想讓我替他背殺孽,動機不純?!?/br> 民間自古以來就有殺豬匠背殺孽,到了陰曹地府一并拉清單的說法,所以這些屠夫們喜歡認干兒子,用多子多福來抵消殺孽。 一些廚師喜歡認干兒子,也有這方面考慮。 現在倒是不用考慮這些了,現代化的屠宰場,一切都是自動化cao作,不需要屠夫背負這種心理壓力了。 林旭說道: “用竹片或者刀刮洗是古代傳下來的習俗,原因是過去洗腸子用的食鹽和面粉、淀粉什么的都非常貴,大家舍不得用來洗內臟這種臟東西,所以就用了刮的方式……聽說過去還有人用沙土洗腸子,也是舍不得食鹽和面粉?!?/br> 車仔放鹽剛開始搓洗,盆里就變得渾濁不堪,腸道上的黏液非常多,他揉搓一遍,用清水淘洗一遍,接著開始用面粉洗第二遍。 洗腸子之類的食材,一般都是“一遍鹽,二遍面,三遍菜油鍋里見”的流程。 第一遍用食鹽洗掉大部分的黏液,第二遍用面粉將褶皺深處和殘留的黏液粘下來,第三遍用菜籽油,不僅能清理掉殘留的污垢,甚至連異味也能吸附下來。 三遍過后,腸子基本上會被洗凈,要不放心,用面粉洗過后,再用玉米淀粉抓洗一遍,洗四遍。 今天的驢板腸是一整套的,林旭擔心太多不好清洗,便交代車仔洗四遍,徹底洗凈,不需要像九轉大腸那樣保留一部分氣味。 車仔洗大腸的時候,齊思亮開始洗小腸,而馬志強則是拿起驢肚開始清洗。 林旭雖然沒動手,但也沒閑著。 他開始熬制鹵驢rou的鹵湯,這么好的驢下水,要是鹵湯不好可就白瞎了。 做驢rou,講究點兒的店一般會選用老湯,老湯驢rou吃起來更香,滋味更足,但店里沒做過驢rou,沒有老湯。 所以只能盡可能把湯的味道調得重一些,再加入一些熬好的驢油進行熬煮,讓湯更香醇。 把鹵湯調好,莊一舟也將驢板油熬了出來。 林旭往鹵湯中加入一大碗驢油,大火熬制,讓鹵湯和油脂混合在一起。 忙完這些,他從廚房里走出來,打算喝點水。 沈佳悅這會兒正閑著沒事玩手機,見到林旭出來,便問道: “旭寶,今天還有時間拍蛋黃豆腐嗎?要是沒時間,今晚我就跟咱媽一塊兒拍了?!?/br> “等會兒這些下水鹵上再說吧,拍那個簡單,十來分鐘就能完事兒?!?/br> 他給自己倒了杯茶水一飲而盡,接著說道: “岳父大人前些天一直想吃驢板腸來著,現在你可以跟他說,讓他做好大吃一頓的準備了?!?/br> 沈佳悅拿著手機在林旭面前晃了晃: “說過啦,給我轉了幾萬塊錢的辛苦費,還讓我幫他編個理由多喝兩杯,我正在考慮要不要給老媽打小報告?!?/br> “這就沒必要匯報了吧,驢板腸又不常見,吃點就吃點吧……等會兒可以再做點火燒,夾著驢板腸一塊兒吃?!?/br> 驢板腸據說是一種名字粗俗,但味道卻鮮美到極致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