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 第940節
書迷正在閱讀:糖醋陷阱、燒傷(校園 1v1)、每天都想給同桌下藥怎么辦?、替身受他有千層套路、沉溺NPH、春風不入夜、復制屬性值后我成了萬人迷、大美人要過普通人的生活、怎么還不懂!、穿成貓后大佬們爭著養我
嘖嘖,這就是天賦啊,根本沒提過做法,但這孩子卻意識到了這一點。 邱耀祖好奇的問道: “你怎么知道要焯水,以前做過三套鴨?” 林旭將野鴨的頸骨抽出來,搖頭說道: “沒做過,但我師父說過一句話,不管什么菜,都不能直接拿生rou往高湯里放,這會毀了一鍋高湯的?!?/br> 邱耀祖都恨不得給林旭點贊了。 知道這話的廚師有很多,但真正記住并實踐的,卻少之又少。 很多人明明知道這句話,但卻總是做出拿著食材放進高湯鍋里烹制的舉動,有時候還用食材夠新鮮來反駁。 再新鮮的食材,也會污染高湯。 最好的做法,就是在開水中燙一下,然后再放到高湯中。 林旭忙著給野鴨脫骨,難度稍稍有些大。 不光是因為野鴨的骨頭更硬,最主要的是rou少,尤其是野鴨背部,rou薄得只有一張皮,一個不慎就會把rou皮破掉。 好在他有脫骨技法在手,算是有驚無險的把野鴨的骨頭給完全脫了出來。 脫骨的野鴨此時也是皮在里rou在外,林旭沒有翻面,而是繼續給鴿子脫骨。 三種食材全部脫骨后,林旭沒有急著制作,而是根據邱耀祖的提醒,先把整塊的金華火腿放鍋里煮了一下,接著將竹筍和香菇切片,放到沸水中焯水。 最后,將煮軟的金華火切片,和香菇與筍片分別放在盤子里備用。 “等會兒套的時候,需要把這些配料,有規律的塞進食材的腹腔中,以此增加食材的味道和鮮香味?!?/br> 隨著邱耀祖的指點,林旭對這道三套鴨的認知也越來越深刻。 學這道菜,確實需要先把理念弄通。 這樣學起來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接下來,就到了給食材焯水的環節。 林旭燒了一鍋水,又準備了一大盆冰水。 等鍋里水開,他用手提著鴿子的腦袋放進鍋里涮兩下,讓鴿子體內的rou完全接觸到沸水,這樣鴿rou的血水和雜質才會去除干凈。 鴿子不能燙太久,在鍋里涮幾下就得放到冷水中過涼,防止鴿rou受熱爛掉。 整個過程林旭沒借用漏勺,也沒用筷子,就這么用手貼著沸水,看得邱耀祖連連點頭了,不怕燙,才能成為一個好廚師。 用冷水浸泡一下,小心將鴿子翻過來。 灶上的鍋這會兒還在沸騰著,林旭將燙鴿子留下的浮沫舀著倒掉,再次提起鴿子,將鴿子的外皮又涮了一下。 這次涮,是為了燙皮,把鴿子的外皮清理干凈,這樣做出來的湯才不會有異味。 鴿子燙過同樣需要放在冰水中過涼,接著他拿著三片金華火腿、兩片竹筍、一片香菇塞進鴿子的肚里。 塞好將鍋里的浮沫撇掉,開始燙野鴨。 同樣先燙再過冰水,投涼后開始翻面,翻好往野鴨肚子里塞入金華火腿、筍片和香菇片,再將鴿子塞進去,獨留鴿子的腦袋從野鴨脖子下面開口處探出來。 套的時候,鴿子在野鴨肚子里正面放,也就是鴿子的背部對著野鴨的背部,等會兒野鴨往家鴨肚子里套的時候,也是背部朝上,和家鴨的背部貼著。 這么做的好處是,放在鍋里小火煨的時候,三種食材rou多的地方貼著鍋底,比較耐煮,而上面背部rou比較薄,能有效防止被煮爛。 套好鴿子,林旭提著野鴨同樣放在鍋里燙了一下外皮,去除鴨皮的異味。 接下來,就該個頭最大的家鴨了。 林旭一步步制作,燙過鴨rou翻過來,再塞入三種配料,塞好將三種野鴨小心套進去,再整理一下三種食材的腦袋。 家鴨的腦袋壓著野鴨,野鴨的腦袋壓著鴿子。 一個身體三個腦袋,雖然看起來有些驚悚,但也有種別樣的美。 把把鴨子同樣燙一下外皮,接下來就該正式烹制了。 林旭按照邱耀祖的提示,拿來一口砂鍋,鍋底墊上用開水燙過的竹篦,把香菇冬筍金華火腿鋪在竹篦上,最后放上整理好的三套鴨。 往砂鍋里倒入沒過鴨身的清高湯,放在灶上,先大火燒開撇去浮沫,接著改小火,蓋上鍋蓋,小火煨制。 林旭做完這些,洗洗手剛要歇會兒,腦海中突然響起了系統的提示音: “宿主在國宴大師的指點下,首次完成淮揚菜當家菜品三套鴨,獲得該菜品的完美級做法,并額外增加五十點淮揚菜分支任務積分?!?/br> 我去,還有這種好事兒呢? 林旭剛剛還覺得邱耀祖不動手,自己連偷師的機會都沒有。 沒想到烹飪技法這就到手了,簡直就是驚喜! 邱耀祖沒想到林旭第一次做這道菜,就能將各個步驟全都照顧到,心里越發喜歡這個年輕人了。 他擼起袖子說道: “剛剛一直看你做菜,看得我也有些技癢,趁著煨鴨子的功夫,我來做一道你可能沒見過的淮揚菜,算是給你長長見識?!?/br> 還有我沒見過的淮揚菜? 林旭好奇的問道: “什么菜???” “芙蓉海底松!” 第五百一十八章 別有滋味的芙蓉海底松!有門檻的三套鴨,你會吃嗎? “邱伯,海底松是什么?” 邱耀祖說出菜名之前,林旭還覺得認識的菜不少了,但聽到芙蓉海底松這個名字,才發現自己真的有點孤陋寡聞了。 這道菜,真沒聽說過。 “海底松是陳年海蟄頭,比較難得,用來做湯有意想不到的妙處,不過曲高和寡,已經很少有人能吃到這道湯菜了?!?/br> 海底松就是陳年蟄頭? 林旭想想夜市攤上的老醋蟄頭和涼拌蟄皮,沒覺得這種食材名貴在什么地方。 邱耀祖打開廚房的一個特制的箱子,里面有恒溫恒濕裝置,他用一雙干凈筷子拿出幾塊看起來像是老樹皮一樣的褐色塊狀食材,笑著說道: “這些老蟄頭已經三年多了,適合招待貴客?!?/br> 這就是老蟄頭嗎? 林旭看了看,跟印象中白色透明狀的蟄頭有著明顯區別,這些蟄頭看起來,更像是變成褐色的銀耳,一團一團的。 邱耀祖關上箱子,一臉得意的給林旭講著這些蟄頭的名貴之處。 海蜇包括海蜇皮和海蜇頭兩部分,海蜇的上半部呈傘形,人們稱之為海蜇皮;下半部就是口腕部,俗稱海蜇頭。 剛捕撈上來的海蜇,漁民就會一分為二,將海蜇皮和海蜇頭分開。 這時候的海蜇頭是不能吃的,需要通過食鹽和明礬進行腌制,殺掉海蜇中的毒素,并去掉多余的水分,這樣的海蜇頭才能吃。 但這么殺一遍水,海蜇頭中的水分還是很多,口感也達不到完美的狀態。 所以就繼續殺水,殺第二遍水的海蜇頭稱為二礬蟄,殺三次的被稱為三礬蟄。 剛捕撈上來的海蜇頭不值錢,但經過三次殺水后的三礬蟄,個頭會急劇縮水,價格也會上漲十倍以上。 一些高端點的老醋蟄頭,用的就是三礬蟄。 但這種蟄頭要做芙蓉海底松還是不行,因為太新鮮,滋味不夠足。 芙蓉海底松這道菜需要把三礬蟄保存一年以上,讓鮮蟄頭變成陳蟄頭,這樣才行。 但海蜇頭的保存極為困難,不僅需要恒溫恒濕的環境,同時還不能接觸任何生水與油脂,也能不能見光,同時還要防止蟲咬。 這樣的保存要求,讓海蜇頭的價格再次翻上好幾倍。 邱耀祖說道: “最頂級的食材,是保存三年以上的陳蟄頭,這樣的蟄頭,才是海蜇中的珍品,是花錢也不一定能買到的名貴食材?!?/br> 林旭看著櫥柜里那個保存陳蟄頭的箱子,腦子里閃出一個想法。 所以,您這會兒是在炫富嗎? 邱耀祖將海蜇頭放在碗里,對林旭說道: “縮水三次還有拳頭大,在分割前幾乎都得超過臉盆大小,可惜現在海中捕撈得太嚴重,過去的書中記載,一些海蜇比床都大,那樣的海蜇做海蜇頭,想必口感會更好?!?/br> 林旭沒怎么接觸過海蜇,對于過度捕撈體會不深,反而是對蝦,這種傳說中比兒童手臂還粗的大蝦,現在卻少之又少,幾乎活在了傳說中。 邱耀祖拿著海蜇頭,開始準備芙蓉海底松。 這道菜的做法倒是不難,將海蜇頭燙一下,讓海蜇頭再次收縮,過涼后切片,再用清水浸泡。 趁著這個功夫,把雞蛋清打發,放鍋里蒸成松軟的膏狀。 最后用清湯放食鹽和胡椒粉,將海蜇頭片的薄片做成湯羹,再點綴上的蛋清和一些切成小顆粒的火腿末,整道菜就做好了。 芙蓉海底松是一道夏季吃的湯菜。 夏天悶熱,食欲不振,汗水大量流失,需要補充水分,同時也要增進食欲,所以就有了這道菜。 跟名氣非凡的三套鴨不同,芙蓉海底松這道菜名氣不大,也沒有相關的典故和名人軼事,甚至連發明者是誰都不知道。 從里到外都透著平平無奇。 但就是這種平平無奇的菜品,卻是淮揚菜的湯類的集大成者。 用常見的食材和簡單的搭配,卻做出了最美味的菜品,美味到哪怕最刁鉆的嘴巴,也挑不出任何問題。 這就是美食的魅力。 邱耀祖忙活的時候,林旭一直在邊上看著,不時問幾個相關問題: “邱伯,這陳蟄頭都能做什么菜???” “挺多的,蟄頭清湯配芙蓉蛋,稱為芙蓉海底松;配鴿蛋,稱海底撈月;配清燉雞,叫珊瑚燉雞;配以肝汁芙蓉蛋,稱飛燕入海;配豬肺,稱作海底松燉銀肺……相關的做法很多,有機會你可要多研究一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