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 第473節
書迷正在閱讀:糖醋陷阱、燒傷(校園 1v1)、每天都想給同桌下藥怎么辦?、替身受他有千層套路、沉溺NPH、春風不入夜、復制屬性值后我成了萬人迷、大美人要過普通人的生活、怎么還不懂!、穿成貓后大佬們爭著養我
“他們幾個都做好了,就差我了,正好給你演示一遍……一遍就能學會吧兄弟?我聽說你連清水芙蓉都能一遍學會,學這道菜那就更不在話下了?!?/br> 林旭無奈的笑了笑。 這就是亂立人設的下場??! 不過有清水芙蓉那道菜打底,要是這雞糕的做法跟芙蓉雞片很相似的話,那一遍學會的難度還真不會太高。 想到這里,他說道: “等會兒倒是可以試試,要是學會了,下次釣魚臺再比賽我就用出來,滅了對方!” 戴建利麻利的將雞胸rou放在案板上,剔掉表面的筋膜,隨即將菜刀翻過來,用厚實的刀背往rou上砸。 這跟做芙蓉雞片一模一樣。 林旭倒是看得很明白。 砸雞胸rou要遵循先慢后快、先輕后重的原則。 整個過程并不是盲目的砸,而是分了好幾遍。 第一遍的目的是把雞胸rou砸松散,所以砸的時候力道要輕一些,每一下之間要有一厘米左右的間隔,這樣雞胸的纖維才會松散開,導致砸出的雞rou蓉也更加蓬松。 第二遍是將雞胸砸扁,讓纖維進一步蓬松,砸的時候力道要稍稍加大一些,間隔也要縮短一半。 第三遍開始,要用刀背排著砸了,逐漸把雞胸rou砸盛rou泥狀態。 這樣反復砸幾遍后,雞rou蓉就變得細膩和蓬松起來。 這時候用菜刀的刀刃刮著兩三厘米寬的rou蓉向邊上刮,讓細膩的rou蓉緊緊貼在案板上,rou中那些跟頭發粗細的筋膜就自動顯出了原形。 用竹簽將這些筋膜挑出來,把rou蓉刮起來盛到小盆里,接著將案板上的那些rou蓉刮平,繼續挑筋膜。 這樣一遍遍的過,將所有筋膜都挑選出來,雞rou蓉就算是做好了。 整個過程復雜而又繁瑣,對體力、精力、耐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另外案板也得有上等優質案板,不然會有木頭渣子摻進rou蓉中。 rou蓉做好后,里面放入半炒勺蔥姜水腌制一下。 趁著這個功夫,開始給豬肥膘改刀。 “做這道菜要用鮮rou的豬肥膘,因為鮮rou的肥膘有彈性,改刀后跟果凍一樣,要是凍過的豬肥膘,就沒啥彈性了,而且鮮味也不夠?!?/br> 戴建利拿著豬肥膘講解一下要領,隨即把豬肥膘切成片,再用刀背砸成rou泥。 之所以砸,也是為了讓豬肥膘更加蓬松。 林旭多少有些看明白了。 這些豬肥膘砸成rou泥,再摻到雞rou蓉中,這樣蒸出來,應該就是顫巍巍仿若豆腐的雞糕了吧? 先不說味兒怎么樣,光折騰程度,就足夠讓人望而卻步了。 相對于雞胸rou來說,豬肥膘比較好砸,里面肥rou中沒有筋膜,直接砸成半透明的rou泥就行了。 砸好后,根據雞rou蓉的量,取一半放進雞rou蓉中。 開始調味。 碗中放入一小勺食鹽,一小勺提鮮用的綿白糖,一小勺去腥用的胡椒粉。 用手反復抓拌,讓雞rou蓉和豬肥膘完全摻在一起。 由于有食鹽的存在,rou蓉和豬肥膘會稍稍起膠,原本腌制雞rou蓉的蔥姜水會逐漸被吸收。 這時候抓著rou蓉摔打兩下,讓rou蓉和豬肥膘更加均勻。 完全攪打上勁兒后,再往里面加入五個雞蛋清和一小把用清水浸泡透了的土豆淀粉。 繼續抓拌,讓盆里的rou蓉變成細膩的白色糊糊。 見林旭看得認真,戴建利說道: “豬肥膘要完全砸成泥,不能有顆粒,否則口感不好。往雞rou蓉中摻的時候別太多,容易蒸出豬油,另外要抓勻,不然豬肥膘抱團,賣相不佳?!?/br> 他簡單幾句話就將做雞糕的要點說了出來。 聽得林旭很是感慨,別看只有短短幾句話,但里面蘊含的經驗,估計要實驗很多次才能摸索出來。 戴總廚真是個實在人??! 正感慨著的時候,一個幫廚匆匆走了進來: “老大,十五號樓的宋總廚讓人來問,伱今早是不是從他們水族箱里撈了兩條江團?” 戴建利頭也不回的說道: “狗屁,他那里的江團又瘦又小,我會拿那玩意兒?” “可是……十五號樓把監控調出來了,撈江團的人確實是你,老大,要不給他們吧,宋總廚去膳食部告狀了?!?/br> 戴建利掏出手機,二話不說就打給了宋大海: “今天林兄弟來十八號樓,我為了招待他去拿你兩條魚,咋跟抽了你的筋一樣???信不信我讓林兄弟扣你外甥的工資?!?/br> 林旭:“……” 不至于不至于,剛還說戴總廚實在呢,這是不是有點實在過頭了? 電話里傳來了宋大海的聲音: “狗東西,你們池子里江團不多著呢嗎?既然林師傅來了,等會兒我喊上他們一塊兒去你們十五號樓吃飯,菜弄好點啊,別丟了咱釣魚臺的臉?!?/br> 老宋很清楚,魚是要不回來了,不如拉著其他總廚一塊兒去十八號樓吃一頓,就當吃狗大戶了。 戴建利無可奈何的放下手機,一邊洗手一邊說道: “老宋這次弄來的是野生江團,所以我弄了兩條給你嘗嘗鮮……誰知他摳摳搜搜的要去告狀,真小氣!今早回來的時候,我看他在院子里種了點小菜,等長差不多了喊你來吃啊,這種自己種的小青菜比外面賣的好吃多了?!?/br> 看來這是慣犯了啊。 怪不得大家都防賊一樣防著戴總廚呢。 經過這一個小插曲后,戴建利拿來兩個稍微大一點的方形盒子,清洗干凈后擦干水分,接著在盤子里刷上一層薄薄的熟豬油。 弄好后將調好的白色rou糊倒進去。 他一邊倒一邊說道: “這一步一定要刷豬油,不能刷植物油,否則蒸出來的雞糕就不是潔白的顏色了?!?/br> 林旭點頭應和道: “確實,植物油太容易給食材上色了,也就色拉油好點,但效果還是不如豬油?!?/br> 把rou糊全都盛進托盤中后,輕輕磕一下,將里面的氣泡排出來,這樣蒸出來的雞糕就不會有氣孔了。 做完這些,將兩個盒子放進蒸鍋里,上面罩一層保鮮膜,但不用蓋嚴,能擋住鍋蓋上的冷凝水別滴下來就行。 接著蓋上鍋蓋,小火蒸制。 “林老弟,發現了沒?蒸這個用的是小火,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嗎?” 這個問題還真把林旭給問住了。 他想了想問道: “是為了防止盒子里的雞糕產生氣泡賣相不好?” 蒸氣太足的時候,蒸出來的食物就容易有氣泡,為了防止這一點,做蛋羹之類菜品的時候,都需要用中火蒸制,讓蛋液凝固的過程更溫和,這樣做出來蛋羹質地更好。 這雞糕,應該也是類似的作用吧? 林旭話音剛落,戴建利就點了點頭,隨即問道: “還有呢?” 還有? 這咋突然成畢業答辯了? 林旭瞥見案板上還剩下一些豬肥膘沒用完,腦子里靈機一動,頓時想到了一個可能,他沖戴建利說道: “是為了防止蒸出豬油嗎?” “對!林兄弟真不愧是老天爺抱在懷里喂飯的人啊,這天賦真是……當年我學廚藝的時候,愣是想了小半天才琢磨明白?!?/br> 小半天? 這才是老天爺抱在懷中喂飯的吧? 像我們這種掛逼,都是偷偷潛入到老天爺的廚房偷飯吃而已。 能偷到全憑運氣好。 雞糕的蒸制時間不能太長,基本上凝固了就得端出來,否則蒸久了食材收縮,賣相就不好了。 林旭詳細詢問了戴建利和十八號樓的幾位廚師長。 得知這些雞糕基本上八分鐘到十分鐘內就能蒸好,不過具體的,還得看rou蓉的量和容器的深度。 一般情況下,rou糊越深,就越難蒸透,蒸的時間就越要延長。 而在蒸制的時候,要盡可能的選擇金屬容器,最好是導熱最快的鋁制容器,其次是不銹鋼或者鐵盤等。 而塑料、陶瓷等導熱效果不佳的容器盡量少用,這會造成雞糕生熟不一致的情況發生。 比如中間的rou糊還帶著溏心沒有凝固,而周圍的rou糊已經蒸到出油滿是氣泡。 這些不僅是蒸雞糕的要領,同時也是所有蒸制類菜品的需要注意的事項。 聊著這些話題的時候,林旭突然看著戴建利問道: “戴總廚,雞胸rou可以做成雞糕,那魚是不是也能做成魚糕???” 戴建利沖旁邊幾位廚師長笑著說道: “看到沒,從雞糕上面直接聯想到了魚糕,這就叫天賦……兄弟,魚糕的做法跟這差不多,其實在湖北,魚糕是很常見的美食,不管燉菜煮菜亦或者是蒸菜,放幾片魚糕進去都能讓味道更加鮮美?!?/br> 他這么一說,林旭就有了個大概的了解。 大概跟魚丸之類的味道差不多。 回頭有機會了可以做點嘗嘗,畢竟魚rou相對于豬牛羊來說,熱量低了不少,而且做的時候不用放豬油,直接弄點魚油進去,效果應該也不錯。 沒多久,鍋里的雞糕已經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