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嫡長孫他太難了 第155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看見彈幕后發現陛下是玩家、絕色大美人躺贏香江豪門[七零]
炎熱的盛夏在拉鋸的朝堂以及平和的后宮中一日日度過。 五月底,胖乎乎的小鐵蛋兒在翊坤宮抓完周后,六月上旬,胤祺也帶著一家子離開乾東五所的頭所院子搬到了宮外的貝勒府居住。 老五搬出去了半月,院子緊挨著的老七、老八后院中也傳來了喜訊,七福晉哈達那拉氏與八福晉郭絡羅氏前后腳被太醫診斷出了身孕。 成貴人戴佳氏盼星星、盼月亮的,看著自己兒子終于要做阿瑪了,高興的連嘴都合不攏了,忙到乾東五所忙前忙后的張羅。 住在延禧宮偏殿中向來謹言慎行、活得像個小透明的良貴人衛氏也難得跑去惠妃跟前求了倆有經驗的嬤嬤送到胤禩的院子里看顧八福晉的肚子。 七月十五,弘晞在毓慶宮中慶賀完自己三周歲生辰,次日,他穿著杏黃色的小袍子,戴著金項圈與小金冠,收拾的像是神仙童子一樣,被自己穿著明黃色龍袍的汗瑪法牽著小手,伴隨著莊重恢弘的禮樂,在文武百官以及自己阿瑪、大伯、眾位叔叔、幾個小堂弟的注視下,順順利利的完成了自己的皇太孫冊封大典。 在康熙三十八年的漫長夏日里,皇家的喜事不斷。 等到聒噪的蟬鳴聲悉數消退、蟋蟀聲也消失殆盡時,淅淅瀝瀝的雨水降了下來,京城也跟著入秋了。 關于閑散與無房旗人東遷與開放東北的事情在朝堂上爭論、拉扯了近三個月,在中秋節來臨前總算有了結果。 八月初十,萬歲爺頒發詔令,吩咐八旗官員仔細盤查八旗中整日無所事事、游手好閑的混子數目,再將內城無房的旗人數量也盡數統計出來,將兩類旗人記名造冊,預備等時機成熟后一并東遷入龍興之地屯耕,除此之外還宣布從明歲開始解開東北的封鎖,允許關外的民人進入東北之地定居、做生意,不過進關時得嚴格核實戶籍信息,以防他國細作借著便利混入龍興之地搞破壞。 廟堂上的消息一經傳入民間就使得天氣已經變涼爽的京城再度變得像是三伏天似的燥熱了起來。 隨著東遷詔令一同發出來的還有萬歲爺從帝王私庫中取出來的二十萬兩白銀。 這二十萬兩白銀是萬歲爺為旗人老賴們平賬、還債,??顚S玫?。 身上貼著一張張欠條、懷里揣著一張張當票、早就變得口袋比臉還干凈的旗人老賴們,一瞧這背在身上的債務陡然間沒有了,他們無需再被攤販們用手指戳著脊梁骨痛罵了,心中當然高興的不能自已。 他們自然也不是傻子,明白天下間沒有白吃午餐的道理,既然已經伸手拿萬歲爺的銀子平了欠下的賬目,那可就得遵從朝廷的號召,遷到老家幫著大清發展龍興之地了。 可俗話常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遠比登天還難。 京城乃天子腳下,說句毫不夸張的話,城墻上普普通通的一塊青磚都沾著龍氣呢,在這般好的地方住習慣了,誰會愿意回到關外呢? 東北雖然是旗人的根,但老家地方遠、位置偏、到了冬日大雪紛飛、滴水成冰的,若是不戴厚厚的毛皮帽子出門怕是都能把耳朵給凍掉了,晚上喝醉暈乎乎的不幸倒在雪地上一夜睡過去,嗚呼哀哉,連命都沒有了。 這對比鮮明的日子只要想想就讓那些早已經習慣整日拎著鳥籠子、悠哉游哉逛八大胡同的旗人老賴們頭皮發麻,不欠帳了?高興!回大東北種田?嚶嚶嚶,難受! 打心眼兒里不想東遷回老家的閑散旗人們各個急得臉紅脖子粗、哭天喊地、求爺爺告奶奶的托關系、想要疏通路子把自己的名字從東遷花名冊上劃掉,但他們平日里買東西都得賒賬,做慣老賴了,哪有那般多的錢財去手眼通天呢?故而只能看著詔令,急得抓耳撓腮的干跳腳。 夏日時,狗蛋兒家在機緣巧合下拿到了皇家人留下的錢財,他們家貧苦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秋涼了,狗蛋兒與自己meimei小丫也總算是穿上了合腳的布鞋。 八月十三日上午,秋風習習。 穿著一身補丁衣服的狗蛋兒正爬在京郊村頭處的高大桂花樹上,采摘黃澄澄的桂花。 新鮮的桂花送到外城的藥鋪中可以賺些銅板補貼家用。 正當他將右手中抓下來的一把桂花往系在腰間的布袋子里塞時就聽到樹下傳來他meimei帶著喘息聲的高呼之音: “哥,你快下來,快下來,額娘、阿瑪喊你快些回家里有事給你說?!?/br> “什么?” 正掛在樹杈上的狗蛋兒聽到小丫的聲音,不解的低頭往下喊了一聲。 瞧見小丫跑的臉色發紅的著急模樣,他也不敢耽擱片刻,忙將腰間的布袋子抽繩一拉緊,而后頂著粘在腦袋上的細碎桂花瓣兒就像是猴子般,手腳并用靈活的從桂花樹上爬了下來。 雙腳一落地他就跟著meimei往村里跑。 等到兄妹倆回到家里就瞧見他們阿瑪、額娘正一臉喜色的待在院子里,身子肥了一圈的大黃也站在雞圈旁沖著里面的兩只雞歡快的汪汪汪叫。 “阿瑪,額娘,你們找我有什么事兒???” 狗蛋兒幾步跑到父母跟前困惑地說道。 狗蛋娘一把拉過兒子的胳膊,雙眼發亮地激動道: “狗蛋兒,剛才李佳爺爺過來說,朝廷準備把咱們這些在內城無房的旗人遷回東北了,回老家會給咱們分好多畝肥沃的田地、分牛、還會幫著咱們建造房子嘞?!?/br> “遷回東北?” 狗蛋兒聽到這話驚得把眼睛都瞪大了,難以置信地看向他阿瑪。 狗蛋爹也笑著點頭道: “狗蛋兒,你額娘說的沒錯,咱們一直租住在這京郊村落里,靠著你額娘給人做零工賺錢也不是辦法?!?/br> “唉,這眼瞅著你和小丫的年齡越來越大了,往后用錢的地方多著嘞,我和你額娘尋思著趁這個機會,等咱們回老家了,有房有田,田地可以租賃給民人種,到時候咱們收田租也算是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了?!?/br> 狗蛋兒聽到這話蹙眉想了想也點頭道: “嗯嗯,我聽阿瑪和額娘的?!?/br> 小丫則看了看自己阿瑪殘疾的身體,又往祖父母住的屋子望了一眼,一臉擔憂地對著夫妻倆說道: “阿瑪咱們難道是走著回東北嗎?” 女孩子的心思往往都會細膩些,狗蛋娘聽到閨女的話連連擺手笑道: “那哪兒能???李佳爺爺說了東遷這事兒朝廷還得準備兩三年呢,現在只是寫了個告示通知一下咱們,官員們負責給萬歲爺理出個東遷的旗人名單,等咱真的往東邊關外去了,朝廷會安排車隊送咱們一起過去的?!?/br> 聽到這話小丫也變得眉開眼笑了起來,她對住在哪個地方不太在意,只要能一家人在一起就行了。 狗蛋兒心中則不禁有些沉甸甸的,他還惦記著夏日在鄉間小道上遇見的富貴好心人,一想到這次離開住了兩代人的京城了,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到這里。 他不由抿著唇往內城的方向望了一眼,心中暗道,等他長大了一定要靠著自己的本事重回京城,到時候尋找好心人來報恩! 狗蛋兒家在為東遷之事而喜悅,村落中其余的貧苦旗人們也在為等回到老家之后能享受的優渥政策而高興。 民人們原本是對旗人東遷的事情毫不關心的,但在聽到等明年開春,東北之地就放開了,若有關內的民人愿意遷移到龍興之地、落戶屯耕,朝廷也會相應劃分耕地、幫助建造房屋時,走南闖北的大行商們最先激動了,紛紛打起了做東北之地皮子與人參的生意。 行商們的商隊也陸陸續續將“明歲起關內民人可以隨意到關外”的消息傳到了其余省份,山東、山西、河南、河北等地無房也無田的民人們聞訊也都不禁動了心思。 任何時代都不缺愛冒險的人,關外雖然苦寒,但勝在土地肥沃、出海也便利啊,如今海禁已開,海貿的高額利潤已經被許許多多聰明人看在了眼里。 在這個信息傳播不方便的年代里,膽子大想要“進關東”闖一闖的無房無地民人們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了般,紛紛托關系去打聽京城中的情況。 等到幾十年后,蓬勃發展的龍興之地成為了北方除京城、天津衛外,第三個發達的繁榮經濟區,不過這都是后話了。 第110章 東宮臨盆 此刻連老愛一家人也完全設想不到等東北解禁后, 龍興之地究竟會迎來多少拖家帶口的外地人員。 隨著景山上的樹葉一日黃過一日,京城的秋意變得愈發濃郁了。 弘晞已經將告一段落的八旗之事拋在腦后,憂心起了他額娘越來越高聳的肚子。 懷胎已有七個多月的太子妃, 肚子大到她站起來低頭都瞧不見自己的腳尖。 雙胎往往會早產, 隨著胎兒月份的增大, 儲君父子倆也rou眼可見的變得愈發焦灼,精神狀態瞧著還沒有太子妃的好。 太子爺時常不顧規矩,半夜里宛如做賊般偷偷摸摸的從前殿跑到后殿里擠上太子妃的床睡覺,更甚至會在黑乎乎的床帳子里,盤腿坐在床邊, 低頭瞧著自己福晉的大肚子憂心忡忡地一看就是一整晚,生怕一個錯眼就出事兒了。 心理壓力極大再加上嚴重的睡眠不足, 使得太子爺的身子很快就消瘦了下去,合身的袍子變得肥了,眼底下的青黑色也十分濃重,甚至白日在御書房里幫著萬歲爺處理政事時,都是哈欠連天的, 常常聽著聽著政事就靠在椅背上閉眼睡著了。 還遠遠不到個子抽條年齡的小太孫也同他阿瑪一樣,瘦了不少,一張圓潤的小臉都有了尖下巴,可把太后娘娘給心疼壞了,每回在寧壽新宮中瞧見來給自己請安的小太孫了, 都得拿著極具蒙古風味的小點心投喂一番。 父子倆這一副睡不安寢、食不下咽、如臨大敵的模樣也把萬歲爺與諸位皇阿哥們嚇了一大跳。 康熙也只好將原定在秋季的南巡之事往后拖到了明歲, 準備等東宮順利生產完再另外找時間帶大孫子出宮巡游。 相比起父子倆的緊張,興許是因為自己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最了解, 進入孕后期的瓜爾佳氏心態倒是十分平和,面容也是紅潤的, 得益于身邊宮人精細的照顧,她除了肚子極大外,四肢還是纖細的。 待瓜爾佳氏將《紅樓夢》翻來覆去的足足看了三遍后,中秋節已經慶賀完了,北方又連著下了好幾場淅淅瀝瀝的秋雨,層林浸染的景山地面上堆積了厚厚一層枯葉。 時至深秋,心心念念著要入宮讀書的小弘昱、小弘晴、小弘暉也終于在九月初,興高采烈的背著做成小動物形狀的雙肩包,進入了南三所的啟蒙書房與他們十七叔胤禮做了同窗。 作為如今宮里年齡最小的皇子,小十七的性子與前面的哥哥們都不像,他十分靦腆還非常容易害羞,不像是騎在馬背上的小阿哥,反而像是養在深閨中的小姑娘,偶爾在御花園中玩耍時看到陌生的宮妃了,都會忙不迭地邁著小短腿匆匆跑到自己養母端嬪娘娘身后,用兩條短胳膊抱著董氏的大腿,在其身后探出半個小腦袋,宛如一只毛茸茸的幼獸般,小圓臉紅彤彤的,清澈的大眼睛上蒙著一層亮光,羞澀地對著來人奶聲奶氣的稱呼一句“某娘娘”。 性子爽利的宜妃在紫禁城中沉浮多年,見慣日天日地的小霸王了,哪曾見過這般害羞的小皇子啊。 中秋節時,她抱著一歲多的小鐵蛋兒去寧壽新宮中給太后娘娘請安,恰巧撞上了帶著小十七前來的端嬪。 看著小十七羞赧的可愛小臉,宜妃一時之間沒忍住抱起兩歲多的小家伙在白嫩的臉頰上親香了一口,在場眾人當即就看到十七阿哥一張白皙的小圓臉與兩只耳朵和脖子瞬間升溫,一下子就變得好似是煮熟的紅蝦子,坐在皇太后大腿上的胖乎乎小鐵蛋兒還一副傻樂的模樣,奶聲奶氣“咯咯咯”笑著拍打小手,叔侄二人截然不同的反應直接把所有人給逗笑了。 自此后闔宮上下也都知曉了十七阿哥那比紙還薄的臉皮子。 內向又有些社恐的小胤禮原本是獨自啟蒙的,如今撞上了與他年齡相近、簡直是行走中社牛的三個活潑侄子。 一對三,沒過幾日,小胤禮就被侄子們給徹底打敗了。 虛歲五歲,在四個小家伙隔壁書房中啟蒙讀書的小十六常??吹椒艑W的鐘聲一敲響,他的三個侄子就拉著自己十七弟像是一陣清風似的、說說笑笑地跑出南三所,一眨眼就倒騰著兩條小短腿兒跑沒影了。 每當此時,胤祿都得在心中搖頭默默流下兩道寬眼淚,暗自直呼:不羨慕、不羨慕、他是明年就要挪到尚書房中正式進學的大孩子了!而后才帶著拿有書箱的宮人沿著青石板宮道匆匆往北邊的景陽宮里趕,爭分奪秒的完成師傅留下的功課。 轉眼間,蕭瑟的秋風變成了凌冽的寒風,冬日來臨了,也到了太子妃的預產期。 十月初五,戌時末,黑漆漆的夜里北風呼嘯。 暖意融融的東宮后殿內室里,穿著秋香色寢衣的太子妃正倚靠在床頭上就著床頭燭臺上的亮光,翻閱著邊緣處已被摩挲出毛邊兒的《紅樓夢》。 谷雨打著哈欠走進來,瞧見自家主子竟還沒睡,不禁困倦地上前道: “娘娘,夜深了,您快些安寢吧?!?/br> 瓜爾佳氏聞言又連著將手里的書翻看了幾頁,才依依不舍的放下。 正在伸手放床帳子的谷雨見狀不禁笑道: “奴婢還是頭一次瞧見主子如此喜愛一個話本子,像是陷進書里了,莫非這書講盡了才子佳人的浪漫故事,讓主子迷了眼?” 聽到心腹大宮女的調侃,瓜爾佳氏想了想書中描繪的種種,不由嗤笑一句: “書中的確是佳人成群,才子嘛,哈哈哈,也就那樣?!?/br> 谷雨聞言倒是有些好奇了,又往封面上瞧了一眼,正欲再說些什么,頭頂的琉璃瓦上突然傳來了噼里啪啦的輕響聲。 瓜爾佳氏忙蹙眉道: “谷雨,快打開一扇窗戶看下,莫不是下雹子了?” “哎!” 谷雨且答且行,幾步移到軟榻旁的東窗前,伸手拉開一扇木制雕花玻璃窗,霎時間寒風卷著雪粒子將她撲了滿臉,她忙“咯吱”一聲關好窗戶,轉身看著坐在床上的太子妃驚喜笑道: “娘娘,不是雹子,是雪珠子,這是下初雪了啊?!?/br> “瑞雪兆豐年,今年的初雪倒是來得挺早?!?/br> 瓜爾佳氏莞爾一笑放下心來,在谷雨的服侍下在錦被里躺好,準備閉眼休息。 谷雨也將滿室燭火吹滅的只剩下床尾燭臺上的一根蠟燭用來照明,而后輕手輕腳地踱步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