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嫡長孫他太難了 第151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看見彈幕后發現陛下是玩家、絕色大美人躺贏香江豪門[七零]
“弘歷堂弟,我餓了?!?/br> “什?什么?” 冷不丁聽到一句小奶音,乾隆懵了。 弘晞坐在自己阿瑪的大腿上蹬了蹬腳丫子,又一字一句奶聲道: “餓了,弘歷堂弟我要喝奶奶~,想吃努努爺爺說你用大白話詩來贊美的‘一陣風來一陣香’的驢rou火燒?!?/br> 疊音“喝奶奶~”、“大白話詩”,有些被奶娃娃大堂哥給膈應到的乾隆臉上的喜慶笑容瞬間凝固了。 第106章 東遷青梅 “嗯?什么驢rou火燒?弘歷, 我也想要嘗一嘗?!?/br> 弘晞剛說完,老十胤俄也緊跟著出聲道,話音落下他的肚子還發出來了應景的嘰里咕嚕的響聲。 滿室微妙又尷尬的氛圍瞬間被“饑餓叔侄二人組”給攪和沒了。 與胤俄緊挨著坐的胤禟因為剛剛被乾隆明里暗里的懟了, 也慢條斯理地說道: “老十, 你怎么能連驢rou火燒是什么都不知道呢?驢rou火燒, 驢rou火燒,顧名思義就是驢rou加火燒,這華北小吃味美,就是弘歷這大白話的贊美詩詞,嘖!” 老九聳了聳肩、雙手一攤, 做出來了個“這很難評”的憋笑表情。 再次感覺自己被深深膈應到的乾隆,原本凝固在臉上的燦爛笑容也徹底裂開了。 站在圈椅后屏住呼吸、緊張了好大一會兒的颙琰見狀忙上前俯身道: “汗阿瑪, 現在已經是卯時四刻了,不如咱們先用早膳吧,小堂伯年齡小,經不住餓的?!?/br> “行,颙琰你去外面讓奴才們拾掇幾張桌椅抬進來, 吩咐膳房那邊直接把早膳送來奉先殿?!?/br> 乾隆瞥了一眼紅漆大柱子旁的落地自鳴鐘,瞧見玻璃表盤內的金色時針果然已經指到“六”了,也樂呵呵的順著自己兒子給他找的臺階往下走,撫掌笑道。 除了弘晞、胤俄外,康熙與自己其余的兒子們倒是沒有多少饑餓感, 畢竟按照他們身體內的生物鐘來算, 如今正值大半夜,正是五臟六腑排毒的時候。 可等手腳麻利的太監們將一份份熱氣騰騰的膳食端進來后, 聞到那比康熙朝更加美味的早膳,康熙等人也不禁覺得腹中有些餓了, 紛紛在奴才們的伺候下洗漱、凈面。 排成一橫排端著銀盆低著頭等待著萬歲爺一行人洗漱凈面的太監們,瞧見圣祖爺一行人被燭火照射出來的影子,感受到他們凈面時噴灑出來的溫熱鼻息,一個個嚇得雙腿都禁不住發軟,在心中無聲吶喊道: 真是奇也怪哉!十一年前的離譜傳聞竟然是真的??!圣祖爺帶著康熙朝的皇子們顯靈后,不僅外表瞧著與常人無異,他們竟然還能吃冒著熱氣的五谷雜糧??!這得道行多深厚??? 聽不到底下奴才們心聲的康熙等人只覺得平日伺候乾隆的奴才們能力不行啊,瞧瞧這端個銀盆,胳膊都是輕輕發顫,像是沒有力氣似的。 他們也忙加快洗漱的動作,收拾干凈后就坐到椅子上用起了膳食。 弘晞披散著的柔順黑發也在凈面時被小太監拿著梳子從頭梳到尾編成了一根松松的辮子垂在腦后,一張白凈的小圓臉在發際線周圍毛茸茸胎毛的修飾下,顯得愈發圓潤,搭配上漂亮的瑞鳳眼以及纖長濃密的長睫毛,可愛精致的小模樣倒是引得乾隆父子倆不禁多瞧了幾眼。 颙琰眼中盡是對小堂伯好容貌的欣賞,在如今這個時代,十三歲的少年再過幾年就能大婚了,他也不禁對自己未來的兒子產生了憧憬,準備到時候就照著小堂伯的模樣來生!看著就長得聰慧! 而乾隆的眼底則不由極快的滑過一抹傷感與懷念,在旁人還沒有注意到時就又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未曾注意到乾隆父子倆視線的弘晞緊挨著自己阿瑪而坐,兩條小短腿懸空,抱著五顏六色的小瓷碗“噸噸噸~”地喝了一小碗溫熱的羊乳,又吃了半個切開的驢rou火燒、一個用頂級大紅袍煮的茶葉蛋,完事后還又吃了半碗蔬菜水果泥,感覺自己的小肚子微微鼓起來了,他就不再吃了。 殊不知這食量倒是把颙琰給驚到了,他怎么都沒想到三歲的小娃娃竟然有這般好的胃口?平時早膳用的不多的颙琰今日也被自己小堂伯帶動的多吃了半碗煮餑餑。 待弘晞吃飽喝足后,他又從椅子上滑下去,趁著大人們還在用膳,倒騰著兩條小短腿從偏廳跑到了供奉著列祖列宗神牌與畫像的內廳,踮著腳尖將眾人去用膳時,被他阿瑪順手擱在長桌上的《紅樓夢》又抱在懷里,眼睛發亮地在腦海中對著系統說道: 【統子哥,你能把這書給存檔下來嗎?這可是曹公寫的完整版故事??!可遇不可求,價值沒法估量的?!?/br> 【宿主,本系統已經將此書拍照掃描完成存到資料庫中了,這書若是傳回后世,怕是能讓一眾紅樓迷們欣喜瘋了,一個巨坑被填平了?!?/br> 弘晞聽到這話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低著頭瑞鳳眼亮晶晶的用小手撫摸著書籍的封面,后世的《紅樓夢》只有前八十回出自曹公之手,因為完整的原稿疑似丟失了,真是太令人遺憾了,萬萬沒想到這回穿越竟然還能獲得這般大的好處。 “金團堂哥這般喜愛此書???你這般小能看的懂嗎?” 心情正激動的弘晞冷不丁聽到乾隆的聲音一扭頭就看到不知何時蹲在他身旁笑得像朵菊花的乾隆,更嚇人的是乾隆那張大臉都快與他白嫩的小圓臉貼上了。 他不禁嘴角抽了抽用小手將弘歷的大臉推到旁邊去,看著乾隆一臉認真地奶聲囑咐道: “弘歷堂弟,這是一本好書,你莫要小瞧了這個話本子,可一定要讓它完整的流傳下去啊,努努爺爺說了在后世這本書的書迷極多,但是傳到后世的書籍不完整,你若是把這書妥善的傳下去了,說不準以后的人還會夸你慧眼識珠有文化呢?!?/br> 乾隆聞言不禁用戴著玉扳指的右手摸了摸下巴,上上下下打量著矮墩墩的小家伙看了看,才咧嘴笑著點了點頭。 未曾想到乾隆這次竟然這般好說話,弘晞剛咧嘴一笑就又看到乾隆一臉感慨地說道: “這本書既然能在后世稱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朕合該給它寫篇讀后感再往上蓋個朕的紅戳才對,這樣以來,這本書才能長長久久的流傳下去啊?!?/br> 聽到這極其符合乾隆“話癆加章總”人設的話,弘晞臉上的笑容也僵住了,有心婉拒吧,但想一想這事兒還真如乾隆說的這般,一國帝王都說“好”的書,怎么可能還會保存不好呢?除非屈辱近代史重演,但當然在這方世界中是不可能的。 弘晞想了好一會兒,險些將兩條小眉毛都皺成蝴蝶結了才滿臉糾結地看著乾隆道: “行吧,不過你得寫的有文采些,別像那‘一片一片又一片’似的讓后人看到發笑了?!?/br> 乾隆聞言怔愣了一瞬,而后忍不住用手心長著薄繭子的大手揉著弘晞滾圓的腦袋瓜,哈哈大笑道: “金團小小一個娃娃竟然知道朕兩首御詩,看來是很喜歡朕??!” “弘歷你把我,不,孤的頭發都揉亂了!放手!沒大沒小的!孤是你大堂哥!什么小娃娃!” 享受不來乾隆作亂的大龍爪,弘晞立刻舉起兩只小手“啪啪啪”的拍打著乾隆的胳膊。 同樣用完膳走過來的康熙恰巧將倆人的對話聽了個正著,瞧著一大一小、相愛相殺的相處,康熙眼中也滿是笑意,他能瞧出來弘歷還是很喜歡金團的,拋開弘歷無傷大雅的諸多小毛病不談,金團對總體的弘歷也是欣賞的,倆人都是他寵愛的聰慧孫子合該和和美美的相處才對。 約莫一刻多鐘后,等其余人也用罷膳食,低著頭的眾太監們又走進來手腳麻利的將搬進來的膳桌、碗筷杯碟一一撤下去,此時已經辰時初了。 窗外黑乎乎的天色變成了墨藍色,再過不久東邊就會露出第一抹魚肚白了。 距離回康熙朝也只剩下大半個時辰了。 聽完乾隆所講述的“文道”、“武道”,康熙心中對于如何改革鹽政也有了大致的法子,他收拾好心情,繞開曹家的事情,對乾隆詢問出來了眼下他第二個想要尋求妥善破解之法的重點問題。 “弘歷啊,咱們都去過后世,你也知道八旗制度是有問題的,朝廷供養八旗子弟給財政帶來了極大的負擔,想來如今民間的八旗人數要比康熙朝的還多,你這些年在治理八旗上面可有什么心得?” 重新帶著眾人回到內廳的康熙坐在圈椅上,抿了口消食茶,將端在手中花里胡哨的茶盞放在了身側的高腳小方桌上,對著坐在對面的乾隆詢問道。 乾隆聞言臉上也顯出來了憂色,摩挲著手上的玉扳指,對著康熙眾人嘆氣道: “不瞞汗瑪法與眾位長輩們,弘歷也在八旗生計方面絞盡腦汁,親自監督耗費了頗多心力才總算是瞧見成效了?!?/br> “說說看?!?/br> 聽到這話,康熙等人的興趣變得更大了,頂著被乾隆揉亂的頭發氣得小圓臉發紅的弘晞也抱著懷里的《紅樓夢》看向了乾隆。 乾隆皺著眉頭又從圈椅上站了起來,連說帶比劃道: “汗瑪法不知道啊,朕登基初年時,民間的八旗子弟人數就激增到了數十萬人,八旗生計與矛盾比康熙朝、雍正朝來的更加迅猛?!?/br> “底層八旗百姓生活過得貧苦,中、上層八旗的人又大多數都是拎著鳥籠子在八大胡同亂逛的,禁也禁不住,管也管不完,他們不務農不經商、整日游手好閑,簡直都影響到京城的治安了,甚至還有那荒唐的把自己的滿洲姓氏都給忘記了,給自己起了個不倫不類滿不滿、漢不漢的名字,大多數旗人連滿語都說不流暢了,這讓朕很是心憂咱們滿洲文化與舊俗的傳承?!?/br> “唉——這樣的八旗子弟朕還怎么敢指望他們打仗?前幾年與沙俄、倭國開戰時朕就用了許多漢軍?!?/br> 聽到乾隆這話,性子憨直的胤禔忍不住出聲道: “弘歷,之前去后世時因為你著陸的地方是纓國,所以對語言沒有生出太大的感觸,在后世夏國除了鉆研清史的學者外,普通人基本上都不會說滿語了?!?/br> “滿語在后世失傳了?” 乾隆聞言瞬間錯愕的瞪大了眼睛,颙琰也詫異極了。 誠郡王瞥了自己緊抿薄唇的老父親一眼,也跟著嘆氣道: “弘歷,滿語也不能說是失傳,只能說它隨著時間的流逝融進了強大的漢文化中,后世夏國東北話中其實有不少方言都是滿語的發音?!?/br> “從古至今少數民族與漢族相融,成功被漢化的就留下了,不能被漢化的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了,滿人被漢化是大趨勢,相比起說漢語的人,說滿語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到晚清的末代皇帝,他都說的是流利的京片子呢,純正的滿語說不了幾句,唉,大勢所趨??!” “在我們的世界里汗阿瑪為了開民智,更好的傳播西學,曾讓我負責推廣過后世的拼音與標點符號,沒敢推廣方便的簡體字,生怕步子邁的太大,用不了幾年就徹底把咱們的滿語給搞沒了,繁體的漢字也被人拋到腦后了,這些都是前人文化的結晶啊,若是消失了就太可惜了?!?/br> 聽完胤祉這話,乾隆臉上的失望之意甚重,他執政時期可是十分重視推廣滿洲舊俗與滿語的,看來他的努力收效甚微啊。 颙琰聽得心中也是五味雜陳的,晚清的皇帝都不會說老祖宗造出來的語言了,你還能指望普通人會說滿語嗎?這不鬧著玩兒呢? 談到“失去”的話題總會比“得到”顯得沉重些,看著乾隆皺成一團的濃眉,康熙也轉動著手上的玉扳指嘆息道: “弘歷,空談這些傳承之事其實也無用,朕相信如果清朝的結局是好的,而不是旁人提起清朝就聯想到晚清那堆糟心破事兒,愿意了解清朝的后人,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自然而然就會嘗試去了解清朝的諸多文化了,特意把這些告訴你也是想要讓你莫要強求,把有限的精力放在你努力了就能改變的事情上,才會有更多的收獲?!?/br> “時間寶貴,你還是繼續往下說你對八旗生計做的事情吧?!?/br> 乾隆也知道自己汗瑪法說的話在理,忍不住在心中長嘆了口氣,就抿著薄唇又緊跟著往下道: “汗瑪法正如朕剛才所說的那般,八旗人數到朕這個時期已經有些控制不住了,底下的臣子們頻頻上奏提出對八旗制度整改的意見,核心思想就一點兒,絕不能白白供養著他們了,故而朕下了狠心,要把這些在京城中只會當混子的八旗子弟給趕到東北老家,讓他們屯耕,建設龍興之地?!?/br> “你把旗人趕回老家種地?” 聽到乾隆這遠遠意料之外的話,除了弘晞,余下的康熙一群人瞬間就震驚的瞪大了眼睛。 乾隆點了點頭,眉頭皺的更緊了: “是啊,為了讓這些旗人到那邊能生存下去,乾隆六年時朕曾派大學士到東北仔細調查,尋摸一處能安置旗人的地方,讓他們遷到老家那邊屯耕,既能穩固邊防,又能在那邊練習騎射傳承咱們滿洲的舊俗?!?/br> “你最后選的什么地方?” 胤禛聽到乾隆這話,下意識就想要盤手串,摸了個空才收回手指,看著自己四兒子好奇道。 乾隆抿了下薄唇,吐字清晰道: “松花江東岸拉林河和阿什河流域的拉林阿勒楚喀地區1?!?/br> “那地方倒還是與京城離得挺遠的啊?!?/br> 心中有大清全境地圖的皇阿哥們聽到這個地名,不禁交頭接耳的討論。 弘晞則滿臉迷茫,在腦海中對著自己系統詢問道: 【統子哥,乾隆說的是什么地方???】 【宿主,這地方就是后世夏國冰城的阿城區,在冰城的東南部?!?/br> 回想了一下冰城所在的地理位置,弘晞也隨即露出來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這一下子讓那些游手好閑的旗人從富貴的京城挪到那般偏北、冰天雪地的地方,怕是很不容易吧?” 胤礽擰著眉頭擔憂道。 乾隆點了點頭: “太子二伯說的沒錯,單單是前期準備就耗費了三年多的時間。朕給那些東遷的旗人們諸多恩待,每人到那邊了最少可以分到三百畝地,還有各種補貼,給他們搬家的盤纏、幫助他們在那邊無償建造房子、分耕牛、打各種各樣的家具,諸多好政策都往他們身上傾斜2?!?/br> “為了能帶個好頭,在那邊順利扎下根,第一撥東遷的人,朕選取的大多都是權貴家族的后代,有咱愛新覺羅一族的,還有赫舍里、鈕祜祿、佟佳一族等等,這第一波人到那邊時,起初非常不適應,有許多人想法設法的往京城跑,朕心知絕不能心軟,否則八旗生計會以極快的速度拖垮大清財政,故而又出臺了更有針對性的三條鐵律3:對于東遷的閑散旗人,允許其將家眷們都一并東遷走,擅自違令逃回京城的只要被抓到就得砍頭,而且那里地廣人稀,朕破例允許他們騎馬圈荒地、草地、林地,憑著這三條鐵律,那群人慢慢的在那邊住下來了,過了十年,此事才終于瞧見成效?!?/br> “而后朕又分批次做了第二回 、第三回東遷之事,整整盯了十八年才把大批閑散旗人移到了東北,助力龍興之地的發展?!?/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