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嫡長孫他太難了 第86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看見彈幕后發現陛下是玩家、絕色大美人躺贏香江豪門[七零]
“你們倆一個寫、一個畫,把今晚這情景,誰說了什么話,誰辦了什么事兒,誰是個什么神情,都事無巨細的寫下來、畫下來,到時候送給你汗阿瑪和兄弟們瞧一瞧。也好讓他們如臨其境的旁觀完這件事?!?/br> “以后也好讓其余部落知道咱們皇家不是那些子以權勢壓人的?!?/br> “是!” 老五、老九強憋著笑意,讓人去取筆墨紙硯。 獨自站在一邊的端靜看到兩個jiejie、兩個哥哥都去忙了,她吸了吸紅彤彤的鼻子,走到自己阿圖姑奶奶跟前,拎起高腳小方桌上的茶壺,摸了一下發現壺身是冰的,她又尷尬的將茶壺給放下了。 阿圖用眼角余光瞥了端靜一眼,眉頭皺得更緊了,想不通皇家怎么會養出來這種沒有半分心機與手腕,一丁點兒御下本事都沒有的傻白甜。 她輕輕晃了晃頭不去關注端靜,而是閉上眼睛抿唇,一下一下的緩慢轉動著手腕上她額娘留給她的檀木佛珠手串。 杜棱郡王與郡王妃年齡沒阿圖大、在這草原上無論從哪邊算輩分都沒有阿圖高,阿圖在場,端靜沒請他們夫妻倆坐在圈椅上,倆人只好悻悻地站在原地。 約莫半個時辰后。 出府的七、八個巴林部護衛先回來了,領頭之人對著阿圖俯身恭敬地稟報道: “主子,那小妾已經殺了,龍鳳胎也都關了起來?!?/br> 噶爾臧一臉羞惱的攥了攥兩只拳頭,怒瞪著阿圖,也不知道是舍不得自己的愛妾與一雙兒女,還是覺得自己保護不了他的妾室與庶子、庶女,而被阿圖大長公主給深深冒犯了。 阿圖擺了擺手,巴林部的護衛們退下了。 又過了小半個時辰,榮憲拽著鞭子風風火火走進來,一抬腿邁過門檻就怒聲道: “瑪嬤,公主府的人都分開審訊完了,這些人都說噶爾臧這個混蛋在公主府里耀武揚威的,砸東西、打三妹是家常便飯的事兒!這些人都是隨著端靜從京城而來的,他們說出嫁時三妹幾乎都沒有下過馬車,護衛們都是在隊伍前面與隊伍后面的,在三妹身邊伺候的都是宮女、嬤嬤們,哪會有什么私會侍衛的事情啊,完全是噶爾臧這混蛋再給我三妹身上潑臟水!” “那為什么你三妹沒有落紅!” 郡王妃急了,張口出聲道。 “呵——圓房時沒落紅的女子多了!” 榮憲雙手環胸,好巧不巧她倒是對落紅這事兒有些了解,一臉不屑的看著郡王妃蹙眉罵道: “郡王妃,漢家女子大多裹腳行動不便,身子嬌柔,她們初次圓房時處子無落紅的人少,可一些平日里鍛煉多的女子,有時候騎個馬都能落紅呢,她們是處子卻會在圓房時沒有落紅?!?/br> “更何況”,榮憲輕挑又蔑視的看了癱坐在地上的噶爾臧一眼,嫌棄地說道: “沒落紅還有可能是因為你兒子那處惡心玩意兒太短了唄,你兒子葷素不挑,早就和他的通房丫頭破身了,我還怕他染上臟病呢,你不去憂心你兒子臟不臟,竟然還婆婆mama的糾結我三妹為何沒落紅,關注點可真是偏??!” “噗——” 覺得口渴的老五也不嫌茶水涼,直接起身拎著茶壺給自己倒了杯茶水,聽到自己二姐的說話方式越來越像直率的蒙古貴女了,一時之間沒忍住,直接把喝進嘴里的茶水給噴了出來。 老九則奮筆疾書的在宣紙上寫著自己二姐怒懟渣男的話,雙眼發亮,萬萬沒想到他三哥小時候是個結巴,他二姐這么能說??! “你,你——” 郡王妃用右手食指氣得胳膊發抖指著榮憲,左手捂著自己的心口,嘴巴開開合合說不出一句完整話來。 杜棱郡王也面紅耳赤的,阿圖大長公主他沒法出聲教訓,與他兒子同輩分的榮憲公主他還是可以仗著身份與輩分說幾句的。 偏偏天不遂他愿,大公主純禧這時也帶著人面容嚴肅的拖著倆管事嬤嬤和一個太監、一個宮女匆匆走了進來。 純禧抿著紅唇、蹙著眉頭瞧了自己三妹一眼,就對著坐在主位上的阿圖稟報道: “姑奶奶,這四個膽大包天的狗奴才與噶爾臧這混蛋里應外合倒賣三妹存在庫房里的嫁妝,三妹成婚六年,如今庫房中有近七成的東西都是贗品啊?!?/br> “砰!” 聽到大公主這話,血壓“噌噌噌”往上冒的郡王妃雙眼一翻,身子一軟,重重就跌倒在了地上。 杜棱郡王也是面容大駭,他不敢相信自己的次子竟然是個惦記自己媳婦嫁妝的沒出息貨! 他雙眼如炬的轉頭看向自己不成器的兒子。 噶爾臧面如土色目光閃避。 知子莫如父,這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既然現在已經真相大白了,我三侄孫女是個腦子蠢笨被jian人給害了的?!?/br> 阿圖大長公主伸出右手重重往身旁的高腳小方桌上拍了一下,把桌面上的茶壺杯盞給震動的叮當亂晃。 “來人,先把這噶爾臧與他的庶子、庶女關到一起!” “小五、小九把你們倆寫的東西、畫的東西裝進信封里,封好,快馬加鞭送到本宮的皇帝侄兒手里,皇家的和親公主不能欺侮!愛新覺羅一族的名聲也不能任賊人污蔑!” “皇家雖然沒有公主合離一說,但公主可以喪夫,??幢緦m的皇帝侄兒如何定奪!” “砰” 聽到“喪夫”二字,癱坐在地上的噶爾臧也雙眼一翻重重暈倒了,從他身下流出來了一灘黃色的液體,空氣中彌漫著揮之不去的sao味。 “惡心!端靜撫本宮去安寢?!?/br> 阿圖皺眉嫌棄道。 端靜罩在外面二十多年的透明殼子像是一朝被粉碎了般,立刻眉開眼笑地攙扶自己的姑奶奶。 第62章 第 62 章 從漠南蒙古三公主府中發出來的兩封急信, 中間僅僅相隔了半日的功夫就一前一后送到了乾清宮。 梁九功從風塵仆仆的護衛手中接過兩封插著雞毛的蒙古信件,將其并排放在了御書房的御案上,確保萬歲爺回宮后可以一眼瞧見, 而此時正值下午, 康熙領著留守在京城中的兒子們和大孫子待在宮外京郊的試驗田里。 之前康熙將在后世買的各類種子, 分成許多份運送到不同省份交給農事官種植,就是想要觀察一下后世種子的普適性,在不同土地上的生長情況。 如今距離春耕結束也有兩個多月了,埋進濕潤泥土中的各種各樣的種子都已經陸陸續續的發芽,春風一吹、夏雨一淋, 三百多年后的種子在大清的土地上勃勃生長著。 康熙雖然已經收到了許多外地農事官對新種子生長記錄情況的折子,但不親眼瞧見后世種子的生長模樣, 他終歸是不放心的。 四月中旬的時節,京城中的氣溫是要比蒙古大草原上熱一些的。 今日難得騰出空閑的康熙遂換上一身靛青色的常服,戴著黑色的瓜皮帽。 除了躺在搖籃小床中睡覺的小十七外,他大手一揮就把太子殿下、直郡王、誠郡王、四貝勒、七貝勒、八貝勒、老十二、老十三、老十四、小十五、小十六,還有他最疼愛的大孫子, 全一并拉來了京郊試驗田。 下午申時三刻的太陽漸漸開始往西挪,康熙一行人走在兩邊長著野草的黃土路上,初夏的風將這些人的衣角微微吹起。 三歲多的小十六初次隨著父兄們與大侄子出宮,來到這視線開闊、風吹麥浪的田野間,瞧什么都是稀奇的, 小手中捏著一個綠色的狗尾巴草都能樂顛顛地在坑坑洼洼的黃土路上邊走邊跳, 嘴里還哼著不成曲的歡快小調。 相比較而言,比他小了一歲的嫡長孫顯得倒是更加穩重些。 虛歲兩歲的長孫殿下穿了一身與他阿瑪同款同色的淺藍色小袍子, 還未剃頭的烏黑頭發被梳妝宮女從頭頂處開始編辮子一下子編到了發尾,在發尾處用珍珠紅繩纏了一下做辮穗, 腦袋上戴著一個寬帽檐的涼帽,唇紅齒白、眼神黑亮的小奶團子倒騰著自己的兩條小短腿亦步亦趨的跟在他阿瑪旁邊,等到實在走不動了,才會仰頭、伸出兩條短胳膊,讓太子爺抱。 金色的太陽光照射在他脖子的金項圈上,發出來明晃晃的光暈。 領著兒子、孫子一路往前走、一路四周看的康熙在一處麥田前站定,背著雙手,瞇眼打量著生長在田地中綠油油、顆粒飽滿的麥子。 麥子現在已經長到成年人膝蓋那般高了,夏風吹拂間,麥穗亂顫,麥芒相接,麥浪翻涌,一個個隨風搖動的大麥穗瞧著別提多喜人了。 陪侍在帝王、皇子、皇孫身旁的農事官與伺候這些莊稼的老農們望向田地時,眼中也都閃現著奇異的亮光。 他們這些人長年累月的與土地打交道,更甚至有的老農們種了一輩子的田了,今歲也是頭一次碰上這般好的糧種。 一個年約五十出頭,額頭上抬頭紋深深,身上穿著粗麻短打、皮膚黝黑發亮的老農忍不住看向衣著富貴、儀態不俗的康熙小心翼翼地開口詢問道: “老爺,小老兒能問一下像這么好的麥種,明歲還有嗎?” 聽到老農的話,康熙轉頭望去,用手捋著自己下頜上的短須,笑著說道: “這茬麥子種出來的麥穗,等成熟采割后重后,一粒麥子都不會用來吃,全部留種,明歲自然是繼續用這茬種麥結出來的種子繼續種田的?!?/br> “那就好,那就好,小老兒可真是太稀罕這年的種子了?!?/br> 聽到康熙的回復,老農一張臉都笑得皺成了菊花。 “老爺爺,這年的麥種與往年相比好在哪里???” 走累了的弘晞被胤礽側著抱在懷里,一臉好奇地看向說話的老農奶聲奶氣地笑著詢問道。 他前世是個長在鋼筋水泥、高樓林立中的城市孩子,去農田中的機會甚少,只知道現代的小麥比古時候高產,但除了高產這個優點外,具體現代小麥有哪些壓倒性的優勢他還真是懵懵懂懂。 聽到大孫子/兒子/侄子的問話,康熙、胤礽、胤禔、胤禛等人,甚至捏著狗尾巴草轉動著玩兒的小胤祿都仰著頭將目光給移到了老農身上。 一下子被這么多富貴人的視線望著,老農不禁有些緊張。 站在其中的農事官正想開口替憨厚巴交的老農解釋。 老農就伸出粗糲、手指上長著裂口與厚繭子的大手撓著锃光瓦亮的腦門,不好意思地笑道: “小少爺這問題,小老兒一時半會兒也對您說不出個條條框框來,不過從我多年伺候麥子的經驗看,今年的新麥種,麥穗飽滿、顆粒多,一個麥穗上結出來的麥粒能抵得上往年三、四個麥穗那般多?!?/br> “除了麥粒多外,更讓小老兒高興的就是這些麥子的麥稈壯實”,像是生怕這些貴人們理解不了自己的意思一樣,小老兒伸出雙手連說帶比劃道: “這些麥子啊剛從地里面長出來時,不怕踩,不怕吹,可只要冒穗了,各種各樣的麻煩都來了,麥子會害病,還會被蟲咬、被鳥雀叨叨,除此之外,最讓小老兒心痛的就是碰上那大風大雨天,烏泱泱的麥子被吹倒一大片,倒了的麥子有的麥穗還能繼續長,只不過割麥子的時候費點力氣,可有的麥子就是直接廢了,唉?!?/br> 老農說到最后嘆息搖頭道。 農事官們忙接話道: “萬,老爺,今年這麥種長出來后,小的發現這些麥子不僅產量高,而且沒怎么害病,還抗倒伏了,實在是令人高興?!?/br> “還有您分下來的那農藥、尿素、化肥,小的也按照說明書小心試了試,您瞧那東邊緊挨著的幾片田地,從東到西,就是分別使用了這三種新東西,以及農藥、尿素、化肥兩兩結合,三種新東西全用了后的對比生長情況?!?/br> “麥子長得最好的就是最后一塊農藥、尿素、化肥全用了的田地,這三種東西還真是利國利民的好物??!” 農事官邊說邊領著康熙一行人往東走,指著一塊塊田地介紹著。 康熙聽到農事官這話,心中復雜極了,他望著使用了農藥、尿素、化肥后,一塊比一塊麥子長得更加壯實的田地,不禁深深吸了一口氣。 這么好的利國利民東西都是當時買種子時,那農貿公司總經理給他的添頭,農藥兩瓶、尿素兩袋、化肥兩袋。 因為東西少而且效用不知道,他就不像種子般往其他省份送,全都用在了京郊試驗田。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看了這后世的麥種,才知道大清如今的麥種質量有多差,看了這用過三種好物的后世麥種田,才知道用不用這好物帶來的差別有多大。 可惜啊,從他在書店里了解到的現代知識,這農藥、尿素、化肥都有完整的生產線,他們大清現在造不出這種立竿見影的農田必備好物啊。 弘晞用小手扒著他阿瑪的肩頭也是環顧四周,對比著瞧不同試驗田的麥子長勢。 他也不禁無聲動了動嘴,在腦海中對他的系統感嘆道: 【統子哥,果然生產力決定生活狀況啊,后世人吃飽了才開始追求要“吃好”,講究要吃綠色無公害的有機蔬菜與糧食?!?/br> 【如今大清的蔬菜與糧食都是有機的,可是擺在百姓們眼前最重要的問題得是能填飽肚子、生存下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