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嫡長孫他太難了 第72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看見彈幕后發現陛下是玩家、絕色大美人躺贏香江豪門[七零]
康熙等人心中有了一絲不祥的預感,果然下一瞬就看到有一道暗紅色的血液從建寧大長公主的嘴角處流下來,滴在她銀白色的旗裝上,浸出一個個血點。 康熙一驚,忙下意識推開擋在身前的侍衛們往前走,就聽到了建寧類似詛咒的話,一字一句在他心頭上響起: “愛新覺羅·玄燁,縱使你說破天了!你殺了本宮全家,本宮都不會原諒你!本宮祝你父子離心、你疼愛的兒子、孫子盡數走在你前面!祝你,祝你,死了都不得安,安寧?!?/br> 建寧大長公主忍著全身服毒后的劇痛,眼中帶淚、嘴角帶血、雙目紅彤彤的盯著康熙的眼睛說完臨終遺言,而后身子就順著背后的梨花樹樹干軟倒在了積滿臟兮兮雨水的樹坑里。 康熙也瞬間停住了腳步。 …… 狂風卷著暴雨敲打著木制窗欞。 太后娘娘琪琪格坐在寧壽新宮的正殿大廳里轉動著手上的佛珠串。 烏仁嬤嬤面容復雜的走來,對著琪琪格低聲道: “主子,住在對面那位服毒自盡了,死不瞑目?!?/br> 琪琪格一驚,手中的檀木佛珠串瞬間斷裂,圓潤光滑的佛珠噼里啪啦的落了一地。 等到晚間的時候,過了潛伏期的病毒也紛紛冒了頭。 待康熙六人神色冷凝的回到乾清宮時,就看到張太醫驚慌失措的跑來道,宮中突然出現了瘧疾病人、天花病人與瘋狗癥的病人。 秋雨中的紫禁城徹底從上到下皆亂了! 第54章 患病治療 酉時末, 九月末的雨夜黑乎乎的。 還未到紫禁城落匙的時間,西華門、東華門、午門、神武門就全都早早關上了,甚至罷朝的消息也早在兩刻鐘前就被冒雨騎馬的黃馬褂御前侍衛給傳到了住在內城、與皇城離得很近的大臣們家中, 隨后再由大臣家的小廝們繼續連夜往其余住在外臣的官員們家中傳播從明日開始罷朝的通知。 紫禁城中肯定出要人命的大事兒了, 不然勤勉御門聽政的萬歲爺絕對不會宣布不上朝的! 收到罷朝消息的文武百官們腦海中齊齊冒出相同的想法。 自順治十八年那場京城中駭人的天花大疫后, 登基三十六年的康熙也遇到了他當政時期,最危險的紫禁城。 瘧疾、天花、瘋狗癥如漲潮的海水般在宮廷中肆虐,東六宮、西六宮嬪妃小主們的門窗緊閉,恐懼的心肝亂顫。 “汪汪汪——” “喵喵喵——” 成為病毒傳播源的發病御貓與御狗被貓狗房中連夜冒雨回宮當值的獸醫給盡數處死。 隱藏在暗處蠢蠢欲動的反清復明勢力,以及白蓮教余孽們生生將偌大的紫禁城變成了一座毒城。 位于紫禁城西南角、人煙稀少的咸安宮, 本是一處偏僻又稍顯破敗的宮殿,此時成為了三種疫病的隔離點。 天空中下著瓢潑夜雨, 患病的宮女、太監、嬤嬤們淋著雨被挪到這里。 平日里這些身份低微的奴才們患病時,手里有銀錢的還會去太醫院中找年輕、地位也低的太醫們抓幾副對癥的藥。 手里沒有銀錢的只能用身體的免疫力去死抗,扛過去了就僥幸撿回一條命,春暖花開。 扛不過去了直接到黃泉路上排著隊過奈何橋、喝孟婆湯,身子還沒涼透呢, 內務府中就立馬有新的宮人頂上他們空缺的職位了。 而如今因為這些人感染的是疫病,為了防止疫病在宮中蔓延,連平日里只給皇上、皇太后、皇太子、太子妃、長孫殿下等金貴主子們瞧病的太醫院掌院都用白汗巾蒙著口鼻,來咸安宮中給他們瞧病了。 得疫病的宮人尸體只有焚燒一種結果。 躺在咸安宮屋子、廊檐地板上,上吐下瀉的患病宮人們痛苦的抱著身子邊在冷冰冰、硬邦邦的地板上打滾, 邊嗓音沙啞的哀嚎。 死亡的宮人們直接就被用白汗巾蒙著口鼻的御前帶刀侍衛們拖著尸體拉到院子里, 不顧天上的降雨,將一桶桶火油潑到尸體上, 一把火折子丟上去,火星撞上火油, “轟——”的一下子就升起來了明亮的火苗。 蛋白質、脂肪燃燒時發出了一陣刺鼻難聞的氣味。 夜晚中的咸安宮上方冒著紅彤彤的火光與陣陣狼煙,天上的雨水都不能將地上尸體焚燒的大火給澆滅。 瘧疾、天花雖然是烈性傳染病,但病人患上后,若病人的體質很不錯,有那幸運兒能熬還是可以熬過去的。 然而瘋狗癥卻是不治之癥,只要過了病毒潛伏期后,無論這人的體質是強、還是弱,最終唯有等死一條路。 即使是在幾百年的后世,瘋狗癥也只有事后打狂犬疫苗一種處理辦法,若病人沒打疫苗,還不幸身體里帶上病毒了,待發作后,在后世醫療技術發達的時代里,同樣是藥石無醫的。 三花貓身上被涂的是瘧疾病毒,從東六宮跑到西六宮、最后全身長著紅色痘疹,死在御花園里,被太監們從假山洞中發現的小白貓身上涂著的是天花痘疹的膿水,最早咬人的兩條御狗嘴巴里被悄無生息地喂了宮外瘋狗的口水。 被瘧疾與天花同時感染的御獸苑太監夏子,一頓酒催發了身上貓抓痕的傷勢,加速了身體內的病毒蔓延。 他與冬子倆人是最先發病的。 天花讓夏子出了滿臉流膿的紅色痘疹,瘧疾又使他身子打冷顫,像是退潮后被滯留在沙灘上干涸缺水的魚一樣,夏子的身子不受控制的打著擺子,兩種要人性命的病毒在他體內如兩條毒蛇般糾纏、廝殺,敗壞著他的生機,使他的全身因為高熱變得潮紅一片,雙眼緊閉、意識沉沉、呼吸微弱、奄奄一息。 殊不知他可憐的朋友冬子因為患上了瘋狗癥,短短幾個時辰就從畏水變成渾身僵硬、瞪著一雙眼睛,魂歸地府,冰冷的尸體上被澆上了難聞的火油,噼里啪啦的在雨夜中燃燒著。 俗話常說,好是對比出來的,慘也是對比出來的。三種疫病中,唯有瘧疾發作之后,病人還是有很大可能用藥給治好的。 前幾年,萬歲爺第一次御駕親征噶爾丹時,不幸在草原上患上了瘧疾,眼看著各種苦藥湯汁都治不好萬歲爺。 圣上都將太子爺、三阿哥從宮中喊到前線上準備交代后事了,恰逢兩個外國傳教士獻上神藥——金雞納霜(奎寧)治好了圣上的瘧疾之癥。 可金雞納霜價格不菲,且量極少,不提宮中如今有沒有這種神藥,即使有也肯定不會用在這些奴才們身上。 飽讀醫書、跟著萬歲爺一起上戰場的張太醫從那時起,就開始潛心研究晉朝葛洪留下來的著作《肘后備急方》,里面曾提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1”是治療瘧疾的古方。 奈何幾年下來他也沒有從這個古方中窺探出先人治療瘧疾病人的智慧。 如今情勢危急,張太醫也只好死馬當成活馬醫,取大量的青蒿搗碎取汁、搭配上其余中藥材煎成藥湯來給患瘧疾的宮人們服用。 眼下患上疫病的人基本上都是宮人,御獸苑中的宮人更是重災區。 康熙還稍稍能穩下心神,與五個兒子聚在御書房里根據穗蘭提供的信息,商量著趁亂揪出潛伏在宮中的反賊勢力,還在商議著防疫的措施。 天氣轉寒了,眼瞅著就要到十月初冬了,此刻絕不能讓宮里的疫病蔓延到宮外,否則就會像三十多年前那場京中大疫一樣,使整個京城都淪為人間地獄。 仙鶴形狀的鎏金燭臺上燈罩內的蠟燭被宮人們一根一根的替換,夜色越來越黑,雨勢卻沒有減小的趨勢。 宮中亂糟糟一片,人心惶惶的。 毓慶宮后殿大廳里太子妃將兒子抱在懷里,聽著身處乾清宮的太子爺吩咐御前太監傳回來的消息。 瓜爾佳氏與弘晞作為去年七月份險些被建寧大長公主用麝香包給害死的倒霉蛋們,母子倆自然有權利知道背后害他們一大一小的人究竟是誰。 對建寧大長公主怨恨嗎?有人都要你死了!說不怨恨那肯定是違心的假話。 可聽到御前太監轉述的白日建寧大長公主站在瓢潑大雨中怒懟父子六人與愛新覺羅家男人們薄情的話,太子妃緊抿著紅唇,心上就像是壓著一塊大石頭般,沉甸甸的,對這個可憐又可恨的女人,連一絲惱怒都升不起來了。 同為封建男權社會下苦苦掙扎的女人,建寧大長公主身不由己,她們這些皇家的福晉也過得不算順遂。 娶妻娶賢,納妾納色,皇家的規矩多,嫡福晉嫁入愛新覺羅一族之前,皇子們身邊就有貌美的側室在旁邊伺候了,朝夕相處下,后腳嫁進來容貌還比不過側室的嫡福晉能受到皇子們的寵愛也是扯淡了。 重規矩的皇子們即使對自己的嫡福晉沒有寵愛,但還知道要敬著點兒自己的發妻,早日誕下嫡長子才是正理兒。 沒規矩、寵妾滅妻的皇子們眼里壓根瞧不見自己的嫡妻,處處擔心自己的側室在嫡妻跟前受委屈了。 不受重視的嫡福晉,自然也是不能讓皇子院子中的宮人們給服氣的,然而等大婚后,皇子膝下遲遲沒有嫡子、嫡女了,還是嫡福晉被壓在頂上的婆婆們叫過去訓話、警告,莫要當妒婦的。 想起自己的妯娌們,瓜爾佳氏嘆息一聲,她頂上雖然沒有婆婆,但公公卻cao著婆婆的心,如果不是她好運氣的生下來了一個聰慧的嫡長子,自己如今的處境也不一定比自己的妯娌們好。 坐在太子妃大腿上的弘晞更是將兩片嘴唇抿成了一條細線,從后世人的角度來看,他覺得這件政治悲劇兩方人都有錯,但從雙方的立場上來看也各有各的道理,似乎也都沒錯。 位置不同、眼界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自然也不同。 對于皇家來說,舉旗造反、妄圖分裂大清江山的吳三桂是叛徒,是需要絞殺的逆賊,作為吳三桂兒子的吳應熊,以及他的嫡出兒女們也自然而然是不能留的逆賊之后。 斬草需除根,若不殺這些人,留下額駙與吳三桂的嫡出孫子、孫女們的性命,對吳三桂沒有一點打擊與創傷,甚至還會讓吳三桂覺得清廷這邊投鼠忌器,更加肆意的率軍往北進攻。 吳應熊與他的嫡出兒女和庶子們的性命是命,那么南邊被吳三桂殘忍殺戮的官員、以及死在他敵軍大刀下的清軍們就是該死的嗎? 可建寧大長公主為了報復殺害她全家的皇家,用駭人的疫病想要讓整個紫禁城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給她死去的夫君、兒女們陪葬,她的做法狠辣,但從她的立場上來看,有錯嗎? 對于清廷來說,吳應熊與他的嫡出兒女和庶子們是逆賊的血脈,可對只想做賢妻良母的建寧大長公主來說,那是她的額駙、她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可愛孩子們。 皇家出于政治考慮,多年前讓納蘭明珠帶著兵丁在大雨天里血洗公主府,剿滅逆賊的血脈,也算是徹底弄塌了建寧大長公主腦袋上的天空。 她作為大清公主、長公主、大長公主,憑著金枝玉葉的身份享受了她富貴的生活,下嫁給漢人,她照做了,即使出嫁前有些不情不愿,但若不是她盡力融入漢人家庭,怎么會在大清剛入關,清朝初期滿漢兩族矛盾極其尖銳時,與她的額駙能做到濃情蜜意,還生下來了好幾個嫡出血脈呢? 為了能夠保住家人們的性命,她愿意帶著家人們余生都生活在皇家的監視下,甚至全家住進大牢里,只要整整齊齊,各個都喘著氣兒會呼吸,她也心甘情愿。 可情勢危急,保下吳應熊一行人,清廷達不到重創吳三桂、激烈士氣的目的。唯有殺了這些人,才能徹底激怒吳三桂,開啟轟轟烈烈的平三藩戰斗,也不用擔心有一日,吳應熊與他的嫡出兒女們會恩將仇報,調轉槍頭對準清廷為他們死去的老爹/祖父——吳三桂報仇。 造化弄人,造化弄人! 弘晞想得整個小腦袋瓜都發疼了,封建皇權政治造成的時代悲劇,又有什么人能夠拯救的了呢? 而如今擺在眼前最關鍵的問題則是消除宮中的三大疫病。 天花只能事先預防,瘋狗病沒得治。 說起“瘧疾”,弘晞只能想起來后世的“青蒿素”,可除了這三個字外,他旁的一點都不了解。 【統子哥!統子哥!】 夜色已深,為了保護兒子,太子妃破例將一歲零四個月大的胖兒子帶回自己的內室中安寢。 一天之內宮里發生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洗漱干凈、穿著雪青色寢衣的瓜爾佳氏躺在雕花架子床上閉眼假寐。 睡在她身子內側的弘晞幾十、上百遍的在腦海中呼叫他的系統,可惜泥牛入海,無任何答復。 距離系統升級結束還有一日。 子時末,在御書房中待到深夜的父子六人總算是散伙了。 紫禁城封宮了,大阿哥沒法回府邸,只好準備去南三所三阿哥前院的客房中住幾日。 胤禔、胤礽、胤祉、胤禛、胤祺五兄弟神情嚴肅、憂心忡忡的撐著油紙傘,離開乾清宮宮門,準備往毓慶宮、南三所、乾東五所去。 奈何傍晚時分就覺得腦袋暈乎乎的四阿哥胤禛與三位哥哥和五弟才走出乾清宮宮門不久,就覺得臉頰發燙、身上發冷、一個趔趄差點跪倒在濕漉漉的青石板宮道上,恰好被行走在他兩側的老三與老五眼疾手快的給牢牢攙扶住了。 “四哥,你沒事兒吧?” 性子淳厚的老五用手扶著老四的胳膊,一臉擔心的看著胤禛詢問道。 老大、太子、老三也齊齊目含擔憂的瞧著老四。 在昏黃羊角宮燈的照耀下,胤禛發紅的俊臉若隱若現。 眼神最好的老大瞅見這一幕后,忍不住心里一“咯噔”,伸出大手不由分說地將掌心覆蓋在老四額頭上,眼皮子狂跳,吞了吞口水,有些惶恐地看著胤禛說道: “老四,你不會也染上疫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