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嫡長孫他太難了 第28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看見彈幕后發現陛下是玩家、絕色大美人躺贏香江豪門[七零]
能夠上朝聽政的官員, 幾乎都是人到中年,在宦海中艱難混出頭的。 漢人文官們大多體弱, 年齡大了,一些人的力氣變得是愈發小了,皮膚漸漸松弛的胳膊上都沒有幾兩rou。 這些人完全不能與平日里做慣粗活、還年輕力壯的太監們相比,一個個還沒有出聲發泄不滿呢,就被太監給按著肩膀死死地給壓在了地上。 頭戴紅纓帽子、穿著藍色布袍的太監們兩兩配合, 一人按著漢人文官的上半身,一人手腳麻利的脫掉他們腳上的官靴、襪子,就開始拿著長長的裹腳布一層一層往這些大臣的腳上裹。 滿人文官們的身體素質大多倒是比漢人文官要好些,但懾于龍椅上帝王陰沉的臉色,他們一個個也不敢反抗, 諸如索額圖、納蘭明珠、佟國維這種位高權陳的滿臣也不情不愿的乖乖坐在地上, 被太監們脫掉官靴,纏起了腳丫子。 滿、漢兩族的武官們日日練武、征戰沙場, 他們的力氣可是要比粗使太監們的力氣大多了。 他們被太監給放倒在地的那一刻下意識就想要掙扎著防御,長著繭子的大手死死擒住了太監們拿著裹腳布的手腕想起來此刻他們正身處朝堂, 若他們膽敢當著帝王的面與乾清宮的太監們動手,豈不是要被認為當場造反了? 這些武官們也黑著一張黝黑的臉,閉上眼睛不去看太監給他們裹腳的動作。 隨著一雙雙黑色的官靴與白色的襪子被太監們給脫下來,大殿中彌漫著絲絲汗臭味。 可坐在龍椅上的康熙,與站在前面的太子爺、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臉上面無表情,甚至連眉頭都沒有皺一下。 皇子父子們的安靜與臣子們的吵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與康熙父子六人只是往腳上纏布的“纏腳”不同,乾清宮的太監們對于這些叫囂的大臣們可沒有絲毫留情,全都是按照漢女纏腳的方式,獨留下大臣的大腳指,腳上的剩余四指被太監用力往下折,朝著腳心的方向湊,隨后再眼疾手快的將那裹腳布給一層層緊緊的往折起來的四指上裹,疼得在場的群臣們不禁臉色漲紅、額頭青筋直冒,顧不得臉面,聲聲痛苦嚎叫。 甚至一些性子執拗的文官們此刻還抱著想要名留青史的想法,在太監們的大力纏腳下,忍著腳上的痛意,嗓音沙啞地沖著高高坐在龍椅上的康熙大聲諫言道: “皇上,您糊涂??!您的圣賢書全都白讀了??!您這是在侮辱臣等??!自古以來,歷朝歷代只聽說過女子纏腳的事情,天底下哪會有圣明的君主讓男人們纏腳的??!” “先帝啊、太宗皇帝??!您兩位快些睜眼看一看這腦袋發昏的萬歲爺吧,微臣不愿意學女子的做派,遭受這般屈辱,微臣這就去陪您兩位了?!?/br> 說完這話,這些文人就開始在太監們的手下拼命掙扎,妄圖去撞柱自盡,在史書上留下清譽。 康熙聽到這話,臉色變得愈發陰沉了,被氣得緊緊按著手上的玉扳指,下頜上的短須都在跟著發顫。 梁九功見狀,忙扯開嗓子沖著底下正在賣力干活的太監們高聲喊道: “狗奴才們都是沒吃飯嗎?你們還不趕緊再用些力氣,完成萬歲爺的吩咐,給各位大人快些纏好腳?!?/br> 原本聽到文官們的死諫之語,正在拿著裹腳布往其足上纏的太監們下意識就放松了纏腳的力道,梁總管的高喊聲傳進他們的耳朵里后,太監們紛紛擰著眉頭,加大了手下的力氣,同時按著文官上半身的太監們還死死拉住了手下人的肩膀,免得一個不妨讓這些性子執拗的文人撞柱自盡了。 隨著太監們增大力氣,頓時群臣們嚎叫的痛呼聲就變得更大了。 朝著康熙大聲發泄不滿的人也就越多了: “皇上,您堂堂一代帝王,竟然會在朝堂上給臣子們纏腳,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今日之事勢必會留在史書上的,您就不怕被后世之人給嘲笑嗎?” “萬歲爺,咱滿人治理江山不易,奴才也覺得這給男人纏腳的事情實在是太過荒唐了,您還是快些收手吧!” “呵——被嘲笑,太荒唐?” 康熙的腦袋瓜被下面慘烈的嚎叫聒噪聲音給吵得不禁嗡嗡響,他忍無可忍“唰”的一下子從龍椅上站起來,高舉右手指著下面各個臉上帶著蓬勃怒意的官員,沉聲怒罵道: “連朕和真的兒子們都能用裹足布纏腳,你們這些人究竟是有多高貴,臭烘烘的腳丫子還不能被太監們給碰了?” “朕倒是要看看再過幾百年,究竟是朕被嘲笑,還是你們這些酸乳文人被子孫后代給譏諷太荒唐!” “什么?萬歲爺與皇阿哥們纏了腳?” 宛如自己正在被太監給jianyin,羞憤異常、情緒激動的群臣們,聽到站在御階之上的康熙陰陽怪氣說出來的兩句話,瞬間全都驚得瞪大了眼睛。 所有人齊刷刷的往康熙明黃色的龍袍下擺上望,瞧見平日里嚴絲合縫的精致龍靴,今日就像是餡料放多的餃子皮般,被撐的鼓鼓囊囊的。 太子爺、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腳下的靴子也是往四周鼓著,甚至五阿哥的靴子邊沿處,還高高露出了短短一小截的白色裹腳布。 瞧見父子六人的“出格做派”后,群臣們驚駭的一瞬間失語了,無論文官還是武將皆在腦海中想到: “因為這父子六人先纏了腳丫子,所以今早上皇帝才讓他們這些做臣子纏腳的?” “瘋了?愛新覺羅家的男人們全都瘋了!” 沸反盈天的大殿像是被頃刻按下了暫停鍵,正在嚎叫、吵吵鬧鬧的群臣們也宛如是被緊緊捏住脖子的尖叫雞,各個臣子瞳孔地震,腦袋空白,神情呆滯的望著面前身份尊貴的父子六人,搭配上他們被綁成粽子、鼓鼓囊囊的雙腳,以及額頭上因為疼痛冒出來的汗水,顯得既滑稽又透露出幾分可笑。 看著亂糟糟的群臣總算是消停下來了,康熙也懶得與底下的一群狗屁倒灶的臣子們虛與委蛇了。 他抬起右手揉了揉發疼的額頭,就背著雙手在御階之上,邊走邊對著橫七豎八躺在地上亦或是坐在地上的文武官員們,冷聲呵斥道: “你們身為大老爺們,朕只是讓太監把你們的四個腳趾頭給壓下去,拿著裹腳布緊緊在上面纏了幾圈,你們就疼得受不了了,一個個齜牙咧嘴、對朕陰陽怪氣的嚎叫!” “你們怎么不想想民間那些漢家的女娃娃們,開始纏腳時,基本上都是四、五的年齡,她們的骨頭都還沒長好呢,就被女性長輩給硬生生掰斷,拿著不透氣的裹腳布往傷腳上一纏,這一纏就是一輩子,等她們長大了,錯位的腳骨也早已經定型了,這些小腳女人們不僅平日里連路都走不穩,還要被你們這些酸儒文人助紂為虐,寫一些破詞爛詩的贊美纖纖小腳,把這些女人們給影響的,腦袋中盡是些歪曲的畸形審美信念,甚至不纏腳連婚事都沒地方找了!” “你們可真是能耐??!造了這般大的孽,卻渾然不知,果然你們自己一日不纏腳,就覺得纏腳的女人腳不疼對吧?” 聽到帝王這劈頭蓋臉的一同吼,一些有羞恥心的官員們感受著腳上傳來的絲絲痛意,不禁有些面紅耳赤的低下了頭。 而另一些癡迷“三寸金蓮”的官員們則不以為然,還僵著脖子,沖著御階之上的康熙高聲道: “萬歲爺,女人纏腳,體態窈窕,嫵媚動人,女人們又不用外出做事,她們整日待在家里,纏腳為了讓自己變得更漂亮,微臣覺得這也無傷大雅?沒有什么不好的吧?” “行啊,那你們的意思是覺得小腳很美?美得不得了對吧?” 被康熙反懟的文官不禁一噎,垂下腦袋不吭聲了。 “既然你們真覺得小腳美的不得了了,那今日下朝后,你們漢臣回府里去好好看看你們纏腳的老母、媳婦的腳丫子長什么樣子?!?/br> “滿臣們也給朕滾回府里去看看你們小腳妾室的的腳丫子究竟長得多么標致,今日你們就好好睜開你們半瞎的狗眼給朕好好看一看小腳到底美不美!” “退朝!” 整整在心中憋了兩天的怒火,康熙朝著底下糟心的臣子們怒噴一通后,就氣憤甩袖,直接忍著夾腳之痛,快步轉身離開了。 站在下面的太子爺、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也都心情復雜的緊跟著自己汗阿瑪的腳步匆匆離開了烏煙瘴氣的朝堂。 他們父子六人昨天下午在御書房商議時,就知道廢纏腳肯定會阻力很大的,但沒想到會阻力大成這個模樣?滿朝文武無論滿臣和漢臣竟然沒有一個愿意給女子放腳的?這些能上朝的臣子們可以說是大清精英中的精英了,連他們都認識不到女子纏小腳的壞處,怪不得禁纏足的政令每回都收效甚微,怪不得“老祖宗”會說以后的滿州姑娘也跟著學纏足,纏足禁也禁不掉了呢。 父子六人前后腳的離開了。 梁九功則笑瞇瞇的看著底下的朝臣們貼心提醒道: “各位大人們莫要忘記了萬歲爺和太子爺他們的腳上還纏著布呢?!?/br> 說完這話后,他也領著一群太監們腳步匆忙的離開了大殿。 獨留下心中憋屈、臉上神情郁悶的滿朝文武各個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覷。 沒過多久,大殿外就出現了一群身穿官服、走路姿勢怪模怪樣的朝臣們。 等文武百官離開宮門后,早朝上發生的事情也像是一陣夏風般,極快的傳播到了宮外。 在一些有心人的推動下,韃子皇帝宣布要用激烈的方式廢掉漢家女子們的纏腳習俗,以及違反新纏足令對漢人和滿人帶來的相關懲罰,也被迅速的傳遍了內城和外城。 與住在內城的滿人們比起來,漢人的數量可是要多太多了。 漢家女子們纏了幾百年的腳丫子,都已經形成了“必須纏腳,不纏不行”的意識了,前幾回放腳令沒有怎么起作用。 漢人們都以為清廷不怎么管女子纏腳的事情了,今日冷不丁的突然就被異族皇帝給下令強制以后絕對不能再纏腳了。 若有漢人再偷偷給家里的女娃娃們纏腳,讀書的學子們不能參加科舉,不走仕途之路的農、工、商之家,不僅要增加繳稅的銀兩,還要增加服勞役的人員名額,這下無論哪個階級的漢人們都像是被真刀利劍給割到身上的rou了,這誰能受得了啊! 男人們幾乎清一色都是不滿的,罵韃子皇帝沒事找事,罵韃子皇帝都把他們男人的頭發給剃掉了,如今又要在他們女人的腳丫子上做文章! 除了極小一部分腦袋非常清醒、厭惡纏腳卻懾于環境風氣不得不忍痛纏腳的女子們,麻木的表情因為這個好消息,忍不住變得喜極而泣、鮮活了起來。 絕大一部分因為腳被纏了,腦子也跟著被裹了的女子們,哭哭啼啼的看著自己一雙小巧的三寸金蓮,淚濕睫毛,哽咽著埋怨道:韃子皇帝和皇子們真不知道什么是美,她們的纖纖小腳不比滿洲女子那大咧咧的腳,走起路來身姿窈窕、曼妙多了? 最氣憤的當屬養著瘦馬的大鹽商了,他們精心培養“瘦馬”多年,把“瘦馬”的小腳養的又小、又尖、又軟的,就是希望可以將瘦馬送到滿人的達官顯貴里做小妾,大賺一筆的同時,還能獲得這些滿臣的庇護。 如今韃子皇帝這般狠,宗室的黃帶子、紅帶子納小腳妾室都得被貶成庶人了,滿臣官員違反禁纏足令了,也得被連降三級。 這簡直就是在斷他們這些大鹽商的財路??!試問:宗室人員和滿臣官員們為了自保都不敢納小腳妾室了,普通滿人別說手里有沒有閑錢納小妾了,就是納小妾也絕不敢納江南瘦馬了。 一個個在京城中廣開商路的大鹽商們想起養在江南富貴鄉中的小腳瘦馬們要砸在手里了,各個氣得頭暈眼花的。 時代的一粒沙,落在個人腦袋上就是一座山。 如今的人們還沒有意識到“纏腳是陋習”,這個突然到來的“禁纏足令”,多數人都不買賬。 民間的哭聲遠遠大于笑聲,對“廢纏腳之事”罵罵咧咧的人數也數不清了,炎炎盛夏里,仿佛空氣中都冒著火。 一些沒有資格上朝聽政的官員們,等自己任職的衙門下值后也聽到了早朝的消息。 只比太子殿下年長兩歲的太子太傅張英大人的嫡次子——張廷玉,從同僚口中聽到上午早朝的消息后,想起家中皆纏著小腳的女眷們,心中一驚,忙頂著正午明晃晃的大太陽,匆匆忙忙往家里趕。 待他趕到家門口時恰好與上朝回來的老爹張英撞了個正著。 看到頭發半白的親爹,腳上的官靴被撐的鼓鼓囊囊的,每走一步,額頭上的汗珠就跟著顫抖一下,痛得臉色通紅的模樣,他忙跑上前攙扶著張英的胳膊,心疼道: “爹?!?/br> “衡臣回來了?!?/br> “嗯,兒子從衙門同僚那里聽說了廢纏足的事情,就趕忙跑回家了?!?/br> 張廷玉彎腰將張英給背了起來,邊朝著府邸大門走,邊出聲回答道。 想起家中的母親、妻子、女兒、兒媳婦們皆是纏足的人,張英就不禁有些頭疼。 待父子倆一路沉默無言走到正院的大廳門口,就看到里面滿滿當當的坐了一群年齡不同的女人。 張廷玉的妻子小姚氏正在溫聲安慰自己的婆母和小姑子,看到自己公爹和夫君回來了,忙從圈椅上起身,快步迎了上去。 “老爺、衡臣你們回來了?” 張英的妻子大姚氏看到他夫君和嫡次子進門了,也像是瞬間找到了主心骨般,拿起帕子擦了擦通紅的眼圈,從圈椅上站起來,哽咽的喊了一聲。 被二兒子和二兒媳攙扶著坐到圈椅上的張英,看著自己剛及笈的小女兒哭得梨花帶雨、眼睛紅彤彤的模樣,他的母親吳氏、妻子大姚氏、幾個兒媳婦也都是愁容滿面的,心中就猜到這些女人們必是為了小女兒的婚事在發愁。 他不禁忍著腳上的痛意,用手撫摸著膝蓋嘆氣道:“母親,夫人,你們這是在哭什么???” 張夫人大姚氏聞言,立刻悲傷落淚道: “老爺,您說萬歲爺突然就這般下令強制廢纏足了,還規定官員之間可以相互監督舉報,咱小閨女眼瞅著馬上就要說親事了,她這不是要被此事受影響了嗎?萬一嫁不到好人家可怎么辦??!” 聽到老妻的哭訴,還沒等張英開口說話。 “祖母,爹,娘,二弟?!?/br> 一聲溫潤的青年男聲就從外面響了起來,來人正是張英的長子——張廷瓚。 看到自己正在養傷的長子被大兒媳婦攙扶著走到了正院的大廳里,張英心中就是一痛,他的長子何其優秀啊,文武雙全,文是二甲進士,武又跟著帝王三次親征準格爾,贏得帝王稱贊。 哪成想上半年的第三次征戰,使他兒子險些折在了茫茫大草原上,最后僥幸撿回來了半條命,如今在府邸里養了好幾個月了,臉色仍舊蒼白,不見好轉,真是要命啊。 “卣臣,你不在你們院子里好好養傷,托著病體跑來正院干什么?” 心中本就難過的張夫人,看到長子的臉色,再度流下淚來。 張廷玉也默默攙扶著自己大哥坐在了他們父親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