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嫡長孫他太難了 第16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看見彈幕后發現陛下是玩家、絕色大美人躺贏香江豪門[七零]
此刻眾人心思各異,也無人往嫡長孫的脖子上瞧。 鑲嵌在金項圈中的帝王綠玉石在頭頂的金色太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人們的rou眼壓根兒分辨不出來,此刻究竟是玉石本身在發光,還是太陽光照在上面的亮光。 不過今日注定不同尋常。 光陰流轉,對清史感興趣的后世之人,深夜翻開史書時,清晰的看到了今日午門外的盛大場面記載: 【康熙三十六年,五月,帝大勝,引軍還,太子抱太孫,率諸阿哥及臣子御午門迎。太孫方十月,能言,抱帝頸笑曰:汗瑪法,英武,吾愿效之!時眾人皆驚,帝愣而笑曰:好圣孫,旺大清!】 第20章 姐妹閑談 身處封建皇朝的紫禁城,帝王的話本身就是最強有力的風向標,更別提,今日圣上回宮,上到住在東、西六宮的嬪妃小主,下到待在皇宮犄角旮旯處辦差的宮人們全都明里暗里關注著圣上的動態。 等精神有些恍惚的眾臣紛紛告退,臉上帶笑、走路生風的康熙也抱著大孫子帶著一眾表情各異的兒子們邁著流星大步,從午門進入了皇宮。 “好圣孫”三個字也宛如夏日里帶著燥熱之意的狂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席卷了整個紫禁城,這短短三個字給住在皇宮里的人帶來的震撼不亞于康熙十八年發生的特大地龍翻身。 膝下有子的惠、宜、德、榮四妃仿佛被迎頭敲了一悶棍般,連聲音都沒有發出來呢,眼前就開始陣陣發黑,險些眼皮子一翻身子軟軟的暈倒過去,不過細究之下,究竟是被這個令人意外的消息給險些驚暈了,還是氣暈了,這就說不準了。 只見東邊延禧宮正殿大廳里換了一批新的茶壺杯盞,榮妃的鐘粹宮中也廢了幾條精美的蠶絲手絹,向來穩重的德妃烏雅氏這次也“一不小心”失手打碎了自己珍愛的琉璃手鐲。 比起這三宮鬧出來的動靜,住在西六宮的宜妃則顯得消停多了。 午時初,宜妃郭絡羅氏慵懶的斜著倚靠在自己翊坤宮正殿大廳的軟榻上,沖著自己以寡婦身份入宮的庶姐——郭貴人1悠悠感嘆道:“長姐,上一個被記載在史書上的好圣孫,還是前朝的宣德皇帝——朱瞻基啊?!?/br> 坐在雕花圈椅上、手捧香茗的郭貴人聽到自己嫡妹的感嘆,也想起了明朝的事情,不禁笑著接話道: “可不是嗎?前明的宣德皇帝出生的那晚,還是燕王的永樂大帝正被建文帝手段狠辣的削藩逼得焦頭爛額、走投無路呢,恰好睡覺時就夢見自己已逝的老父在睡夢中遞給他了一個象征著權力的大圭,還說‘傳世之孫,永世其昌’2,這個喜兆當即就把燕王給驚醒了,抱著自己剛出生哇哇大哭的嫡長孫喜不自勝,下定決心開啟自己的大業,為燕王一脈的子子孫孫留條后路?!?/br> “后來燕王成功了,在立儲這個關鍵問題上,比起性子仁善、身體肥胖的明仁宗朱高熾,他明顯更偏愛他的嫡次子——漢王朱高煦,如果不是大學士解縉在這個時候一句‘好圣孫,可旺大明三代’的話3,穩住了明仁宗屁股下搖搖欲墜的儲君之位,仁宗皇帝能不能順利登基,還是一回事兒呢?!?/br> “可不是嘛!”宜妃聽完郭貴人講述了“明朝好圣孫”的始末,也來了興致,她邊說邊直起身子,不遠處透過紗窗照射進來的金色太陽光,灑在郭羅絡氏的身上,她漂亮有神的桃花眼中晃動著細碎的亮光,看著住在偏殿的郭貴人壓低聲音道:“長姐,如今這情形,我越看越覺得像明朝那爺、子、孫三人故事的重演了?!?/br> “太子身為嫡子,本就被萬歲爺所偏愛,如今那位膝下還有一個更加受寵的‘好圣孫’了,東宮的實力倒是越來越強了啊?!?/br> 郭貴人點了點頭,也認同的附和輕聲道:“若嫡長孫的身份再往上面升一升,那東宮兩位準繼承人,即使大的棋差一招,還有小的做替補,我看其他人能爭的機會就變得更小了?!?/br> 空空蕩蕩的正殿大廳里,唯獨姐妹倆人相對而坐。 聽完郭貴人聲音極輕極小的分析,宜妃臉上的表情變換莫測,而后她又像是沒有骨頭般,懶洋洋的重新倚回了自己軟榻上,有一搭、沒一搭地摸著自己剛用鮮艷的丹蔻做好的漂亮指甲。 原本宮中四對大小姐妹花,大、小赫舍里氏,大、小鈕祜祿氏,大、小佟佳氏,比起這三對出生滿洲顯赫大族的姐妹花,她們出自包衣的大、小郭絡羅氏姐妹倆就顯得家族實力偏弱了,可如今時過境遷,她連生三子,自己庶姐也好福氣的生下了一兒一女,雖說她的幼子小十一已經沒了,庶姐的小阿哥更是沒有活到序齒就不幸夭折了。 但身為圣眷優渥的寵妃,宜妃膝下不僅有兩個成年的皇子,還有一個胸有大志的外甥女——四公主恪靖,若說郭絡羅氏對太后之位沒有一丁點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即便她心中抱有野望,但想了想她那早已被太后娘娘養廢的長子——五阿哥胤祺,以及從小就偏愛黃白之物,整日只喜歡跟在老八屁股后面打轉的次子——九阿哥胤禟,宜妃不禁有些意興闌珊的嘆了口氣,聲音低如蚊蠅振翅: “去年儲秀宮眼線那事兒倒是讓東宮那邊誤會,與咱們生出不必要的嫌隙了,聽說嫡長孫的一張小圓臉與太子殿下幼時長得有六、七分像,以后倒是可以趁著太子妃抱嫡長孫去永壽新宮中給太后娘娘請安時,我也動動腿,跑去那邊瞧一瞧?!?/br> 郭貴人聽出嫡妹話中的言外之意,也笑著夸道:“是這個理兒?!?/br> 如今元后與平妃皆已經仙逝,若未來太子登基了,這些宮里的妃嬪小主們,也沒有哪個會升級成為皇太后的福氣。 這對于性子要強的宜妃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若等以后讓她眼睜睜看著與自己平級的惠、德、榮三妃,靠著膝下的兒子們,踩了狗屎運扳倒儲君,好福氣的搬進寧壽新宮里居住了,這可真是比殺了宜妃還難受??! 腦子一轉,想通這個道理后,琢磨著反正自己兩個兒子全都不爭氣,宜妃倒有些巴不得東宮那邊能在未來爭氣些,莫要把繼承人的身份給玩兒沒了。 …… 時至下午,日頭逐漸開始偏斜。 毓慶宮后殿的內室里,小奶娃弘晞盤著兩條小短腿坐在軟榻上張嘴打著哈欠,太子夫妻倆圍著他們的寶貝兒子左瞧右看,一家三口大眼瞪小眼。 即使已經過去近兩個時辰了,與作為熱搜話題的“好圣孫”比起來,“好圣孫”的阿瑪和額娘顯然還淡定不下來。 看著自家聰明蛋被他們夫妻倆瞧的準備耷拉下毛茸茸的圓腦袋,昏昏欲睡了,心中久久平靜不下來的胤礽忍不住伸出兩只骨節分明的大手,掐著弘晞的腋下,將他的好大兒高高舉了起來。 小身子突然懸空,弘晞下意識就在空中蹬了蹬腿。 看著他阿瑪眼中奇異的亮光,弘晞的眼皮子不禁重重跳了跳。 第21章 下章入v 他阿瑪這神情,他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仿佛就像是后世為了生計,忙忙碌碌的普通人,終于有一天閑下來跑到動物園中看到穿著黑白馬甲的國寶正在香噴噴地啃著竹子營業,又是欣喜又是驚奇的,還要嘴巴叭叭叭的對著身旁的人叨叨叨。 此刻嘴巴正閑不下來的儲君,看看他兒子,又轉頭瞧瞧坐在身旁雕花圈椅上的太子妃,而后再度將視線移到兒子的小圓臉上,喃喃道:“璃安,咱兒子的小腦袋瓜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長的,這聰慧的有些過分了吧?比孤幼時還聰慧!” 太子妃也眼睛眨也不眨的看著他們家的聰明蛋,目光溫柔的笑著道:“殿下,臣妾自認也不是腦子蠢笨之人,但臣妾也是1歲時才學會說話的,倘若放在今早上午門迎接圣駕的那個情景下,臣妾絕不會像金團這般說出那么應景又討喜的吉祥話的?!?/br> “看來金團是把咱倆的聰慧都裝在腦子里了,從小就聰明這點,像孤!” 越看兒子越喜愛的胤礽把兒子往上舉了兩下,就一臉親昵的用額頭與好大兒的額頭貼了貼,高興地朗聲笑道。 困意上頭的弘晞此刻可沒精力與他阿瑪玩兒“父倆好”了,他用小胖手將太子湊近的俊臉推過去,閉上眼睛奶聲奶氣的說道:“睡!睡!困!困!” “哈哈哈,好,好,你睡你的?!必返i又換了個姿勢,將好大兒打橫抱在懷里,左右晃悠著,臉上的笑容收也收不住,腦子里反反復復想著“大清第一任好圣孫是他兒子!換句話說,他就是好圣孫他阿瑪!” 胤礽雖不知道后世有個“躺贏”的詞能精準來描述他此刻激動的心情,但他倒是頭一次有種“父貴,父憑子更貴”的美妙感覺了。 與父母的心情不一樣,弘晞聽到好圣孫的激動在進入午門的那一刻就差不多消散盡了,對于知曉歷史的他而言,作為太子嫡長子的他,完全沒有撤退的后路。 想想史書上的一個個墨字:太子胤礽被兩立兩廢后,東宮嫡系一脈被打擊的有多慘,儲君唯一的嫡女年紀輕輕,和親蒙古,一朵嬌嫩的鮮花因為沒有阿瑪和額娘的保護早早凋零在茫茫大草原上。 身為庶長孫的弘皙即便從小被帝王和儲君當成“嫡長孫”帶在身邊,手把手教養,但在自己阿瑪被廢后,正值年輕壯年的他不僅郁郁不得志的被舉家圈禁到鄭家莊居住。 等乾隆上臺后,還處處被比自己小好幾歲的堂弟防備,最后以謀逆罪被凄凄慘慘的殺掉了,連名字也沒能保住,像被雍正改名為“阿其那”與“塞斯黑”的八阿哥與九阿哥一樣,他也被乾隆憋屈的改名為了“四十六”。 多損吶! 上輩子的“黔礱”沒好運氣的成為今生的“乾隆”,無論是大名“弘晞”還是乳名“金團”,都比“四十六”好聽太多了,弘晞是絕對不會讓他自己走“弘皙”的老路的。 這般想著,在阿瑪人工搖籃的服務下,小奶娃的意識一點點變得模糊,而后他隱隱約約聽到一段平穩的電子音再度在他腦海中響起: 【恭喜宿主第一次在眾人跟前露面時,表現的得體又驚艷,被康熙大帝當著諸位皇阿哥和臣子的面,公開稱贊為‘好圣孫’,獲得‘青史留名’的成就,觸發隨機穿越條件?!?/br> 【本次宿主攜帶的歷史人物為康熙大帝,穿越倒計時:47小時59分59秒】 【穿越時空:21世紀】 【穿越地點:隨機】 【異界平行時空停留時間:5分鐘】 心中記掛著事兒的弘晞,終于聽到他一直在等著的“半成品”系統給他回復了。 他的眼皮子動了動,想要搞懂系統說的一長段話究竟是什么意思,但終究抵不過嬰兒的生理本能,下一秒他就陷入了香甜的睡夢里。 “小東西睡得倒還挺快的啊?!?/br> 聽到懷里傳來的輕鼾聲,胤礽一低頭就看到好大兒嘴角掛著亮晶晶口水睡著了。 他搖頭笑了一聲,就幾步走到搖籃小床邊,微微俯身隔著木質欄桿,將他們東宮的聰明蛋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搖籃小床里,又把整齊疊在床尾的輕薄金絲駝絨小毯子抖開,蓋在了寶貝兒子一起一伏的軟乎乎肚皮上。 等轉身瞧見自己媳婦臉上雖然有笑,但眼底深處卻藏著揮也揮不去的憂愁,胤礽不禁疑惑的壓低聲音詢問道: “璃安,你在想什么呢?” 聽到儲君的聲音,瓜爾佳氏抿了抿紅唇,蹙著眉頭看了一眼搖籃小床,而后抬腳走到胤礽跟前,輕聲嘆道: “殿下,說實話,臣妾聽到汗阿瑪對金團的稱贊是打心眼里高興的,可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太高調也不好啊?!?/br> 瓜爾佳氏的話音剛落,胤礽也知道了太子妃此刻憂慮的點兒,與他上午時在午門的發愁情緒是一樣的。 “好圣孫”這個光環實在是太大了,他們兩個做父母的既怕兒子長大懂事后,頂著這個光環,力不從心,壓力太大,又更擔心隱藏在陰溝里的敵人把他們家聰明蛋給早早戕害了。 回東宮的過程中胤礽琢磨了一路,此刻早就做好思想準備的他伸出胳膊攬著瓜爾佳氏的肩膀,邊帶著他媳婦往內室外走,邊笑著寬慰道: “璃安,你這也是關心則亂了,金團作為孤的嫡長子,即便他什么都不做,盯著他的人就不少,與其藏著遮遮掩掩,不如高調的活著?!?/br> “金團越被汗阿瑪重視,那些想暗地里碰他的人就更得小心翼翼掂量著,再者,不還有孤在嗎?孤也不是個傻子,肯定會保護好金團的?!?/br> “嗯,殿下說的話也有道理?!?/br> 瓜爾佳氏輕嘆一聲,夫妻倆依偎著走出內室門,候在室外的谷雨也忙輕手輕腳的走進內室,守著熟睡的嫡長孫。 …… 兩日時間,倏忽而過。 回到宮中調整好狀態的康熙,在小佟佳貴妃的柔聲提醒下,才知道老四的嫡長子在他外出打仗時,也出生了。 看在已逝的嫡親表妹——孝懿皇后的面子上,午后批完折子的康熙沿著青石板宮道來到東邊的毓慶宮前殿陪大孫子玩耍了一會兒,又順便跑去南三所看了看四孫子,大手一揮就定下了四孫子的名字——弘暉。 看完兩個嫡孫,心情分外好的康熙背著雙手又回到了乾清宮的御書房。 下午未時四刻,縱使是精力旺盛的康熙在外面跑了一圈后,也不禁有些犯困。 坐在高高御案旁的他眨了眨略微干澀的眼睛,又看向放在面前的一本黃色冊子,和兩張沾染著檀香的信紙。 黃色冊子上記載的是欽天監官員給他大孫子的生辰八字分析:【福壽綿長,運勢極旺】。 他將黃色冊子合上放在一旁的紫檀木小箱子里,又擰著眉頭拿起兩張信紙。 去年大孫子剛出生時,他就拿著那塊玉石低調出宮到龍泉寺里尋找靈慧大師,哪成想這位佛家高人未曾在寺廟里,卻事先讓主持留給他了兩個錦囊。 他帶著錦囊匆匆回到乾清宮中,打開第一個錦囊看到里面的信紙上畫著一塊橢圓形的玉石,批注【好玉,界門】。 他在大驚的同時,又忙打開另一個錦囊,看到上面只短短寫了六個字【好圣孫,旺大清】。 如今雖然已經時隔快一年了,但回想起當日看到批語的情景,康熙還是忍不住心潮澎湃。 前兩日午門接駕時大孫子的表現完全對應了“好圣孫”的批語,才讓他一時高興忍不住當眾喊了出來。 可這“界門”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康熙抿唇用手摩挲著畫有玉石的信紙,苦苦思索,漸漸的,他感覺自己的眼皮子越來越重,沒一會兒就“砰”的一下子趴在面前的御案上睡著了,恍惚中他仿佛瞧見眼前有一道刺眼的白光滑過,還沒等康熙瞧仔細,他就徹底陷入了一片混沌中。 第22章 朕中邪了 公元21世紀, 5月31日,夏國故宮博物院。 “汗,瑪, 法, 快, 醒醒!醒,醒!”。 正睡意朦朧的康熙突然覺得眼皮子有些發紅、發燙,仿佛陽光正照射在上面般有一種灼熱感,耳畔處還清晰的聽到了大孫子的小奶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