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京城都蹭我瓜吃 第175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清穿之嫡長孫他太難了、看見彈幕后發現陛下是玩家、絕色大美人躺贏香江豪門[七零]
楚婳:???! 第一次聽說這個,還真把她嚇了一跳。 不過她關注的重點略有些偏移:【他們最遺憾的不應該是我并非皇室血脈嗎?】 和是男是女有什么關系? 系統:【我現在所說不能代表大多數,但確實有一小部分的官員的想法是:只要繼承人足夠優秀,像你這樣優秀,是不是姓蕭也沒啥?!?/br> 楚婳:【……真的假的?】 她懷疑系統在忽悠她,還有證據。 這可是封建社會,誰會不注重血脈關系呢?混淆皇室血統可是重罪。 系統氣呼呼地道:【我說了一小部分??!】 【幾千年下來,都更迭過多少次國家和皇室了?總有人看透本質,覺得只要百姓過得好,皇帝由誰來當都無所謂??!】 楚婳無動于衷:【哦?!?/br> 系統:【……】 哦什么哦,你倒是說說你的想法嘛! 系統有點生氣,又知道宿主是真的對當女帝不感興趣,瞬間蔫巴,回頭干活。 它是此次戰役的情報官,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很多活要干,剛剛就是忙里偷閑呢。 在系統的傾情助力下,海盜島的地形圖、布防圖、兵力圖、薄弱點、藏寶圖等多方面信息都是透明的,臨摹下來后,花了好幾天時間制定最佳戰術。 半個月后,朝廷做足準備,出發攻打海盜島,一個月的時間就攻下了海盜島,裝著財寶的馬車一批批地往京城送。 如此巨額的財寶一來,擴建后的國庫也裝不下,很大一部分進了皇帝的私庫,更多的還是趕緊用出去。 大盛有錢了,皇帝和百官走路帶風,戶部再不摳門,但凡是有必要的支出全都批。 最大的吞金獸鋼筋混凝土堤壩項目也被批準了。 此項目最大的負責人就是李河李宸父子。 即將出發前,楚婳請兩人吃飯,在桌上吐露心聲:“楚某深知鋼筋混凝土堤壩的建造有多困難,你倆接下這任務之后很可能得在外奔波數十年,難以回到京城,楚某實在對不住你們?!?/br> 只因有修筑堤壩的杰出能力,父子倆勤勤懇懇好些年,好不容易升到京城,又被她推薦出去,日夜在第一線奔波,過不上幾天安穩日子。 李河十分惶恐:“公主折煞臣了!當年若是沒有公主和系統的幫助,臣和犬子的命能否保住還是一說,公主的恩情臣銘記在心,便是讓臣豁出這條命去,臣也是愿意的?!?/br> “李大人言重了?!背O仍然記得這事,卻從沒想過用救命之恩讓兩人為她辦事,“當年救你們不過是舉手之勞,便是救命之恩,也不必您用命來還?!?/br> “要的要的?!崩詈訄猿值?,“公主有所不知,臣不擅官場往來之道,若不是公主的恩情照拂,臣與犬子這幾年怕是無法……” 李河似乎有些難以啟齒,系統聽得著急,干脆幫他說:【簡單來說就是李河不會拍人馬屁,性格耿直,吃了差點把命丟了的大虧也改不了,所以他在官場上非常吃虧?!?/br> 【要不是他和李宸在你我面前掛上了名,也讓皇帝和百官注意到了他們,派錦衣衛過去救他們,大家都知道他們不好動,還不知道后面的日子會怎么樣呢?!?/br> 【所以真要說起來,他們父子這些年能夠不經營官場上的那些人情往來,安安心心在那修筑堤壩攢政績升京官,還真的有你我的功勞,我倆一體,他沒找錯報恩的人?!?/br> 李河苦于嘴巴笨,很難完整地表達出自己的意思,所思所想被系統全部說了出來,高興得臉都紅了:“系統所說就是臣心中所想,公主真的不必有任何負擔!” 楚婳:“……” 李宸也道:“臣與家父本就是大盛官員,寒窗苦讀只為報效朝廷,為朝廷為百姓鞠躬盡瘁是臣與家父的為官初心,不過是辛苦了些,公主不必自責?!?/br> 楚婳還想說過幾年她會想辦法把他們父子再調回京城,讓其他人去辦,也能為大盛多培養一些修筑堤壩的人才,經過這么一番推心置腹,倒是真的不急了。 送走李河李宸父子,楚婳投入其他事宜之中。 夏有洪災,冬有雪災,還有地震、臺風,大盛多災多難,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楚婳在戶部的第一年,大盛全面鋪設水泥路。 楚婳在戶部的第二三年,大盛第一座鋼筋混凝土堤壩建造完成,擋住了當年的特大洪水,堤壩所在地無一傷亡,其他地區傷亡慘重,對比極為慘烈。 消息傳來,舉國震驚。 無數百姓歡喜落淚,直呼他們有救了,感謝昭明公主感謝朝廷感謝李河李宸父子,各地紛紛上奏請求建造鋼筋混凝土堤壩。 北狄維度高,國境內沒有大河流過,沒有洪災,西戎的南部和中北部受洪災影響,這場特大洪水淹了西戎小半個國家,十分眼紅鋼筋混凝土堤壩。 為此,西戎和大盛迎來了百年難遇的休戰期。 兩國百姓早就厭倦了無休止的戰爭,一聽休戰,進入了談判期,高興得跟過年一樣。 等知道西戎是想要昭明公主所提出來的鋼筋混凝土堤壩,百姓們對楚婳的感激之情難以表達,狠沖了一波《楚婳傳》的銷量。 得知后的楚婳:“……” 兩條大河分別經過西戎的南部和北部,穿過大盛境內,最終匯入海洋。 下游建設得再好,上游一潰到底,下游也會受到影響,鋼筋混凝土堤壩應該還是會給,只是西戎的很多做法作風都十分惡心,信譽度不高,令人遲疑。 大盛朝堂和民間的反對聲音很大,認為就算把鋼筋混凝土堤壩給出去了,西戎也不會休戰,有可能東西一拿到手就繼續打。 然而,懷疑歸懷疑,大家都厭倦了打仗,和平還是主流思想,雙方進入扯皮時間。 楚婳全程不參與,調入工部后組織人手在個別地區建設鋼筋混凝土房,忙得腳不沾地,西戎使者想找她都找不到。 西戎和大盛僵持了半年,一直打官腔,不松口,大盛不著急,西戎境內的百姓急了。 再耽誤下去,今年的洪水又要來了! 不久后,西戎皇帝完顏洪駕崩,事情有了轉機。 系統一說,滿朝震驚。 楚婳呆了一瞬,忙問:【怎么死的?】 系統:【石盞嬌趁著完顏洪和她歡好之后乏力,殺了他?!?/br> 楚婳:【……這也太簡短了?!?/br> 君臣狠狠點頭:就是就是! 系統就來個長故事版本的:【完顏洪當初為了登基,殺兄弒弟,只剩下一個同父同母的弟弟完顏虞。完顏洪疑心重,對自己同父同母的弟弟也不放心,多年來一直派人監視他,不用他,給他下藥?!?/br> 【完顏洪是主戰派,有事沒事就打仗,天天想著吞并大盛。這個想法怎么說呢?年輕的時候很多大臣都支持,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下來,很多人的想法都變了?!?/br> 【打仗太費錢了,而且西戎作風勇猛,打仗經常用命去填,費錢費糧費人,西戎國內已經有了很多不滿的聲音,因為完顏洪的殘暴不敢說?!?/br> 【這么多年過去,完顏虞一直用病弱紈绔的身份對人,完顏洪對完顏虞的監控力度漸漸小了,讓完顏虞找到時機和石盞嬌聯合。完顏虞許諾他登基后,石盞嬌仍然是皇后,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他不會干涉?!?/br> 楚婳:“……” 那一刻,她心中只有一個想法:jiejie真辣! 皇帝和百官不關心完顏洪怎么死的,就想知道完顏虞登基后會怎么樣——皇帝的變更會影響兩國關系。 楚婳也關心這個,趕緊問了:【完顏虞這人怎么樣?】 系統:【為人聰慧,很是隱忍,被完顏洪的藥荼毒身體,好好調養也活不了太久?!?/br> 【不管是出于身體方面的原因,還是性格、思想上的原因,完顏虞都是個主和派?!?/br> 【西戎境內主和的聲音很大,完顏虞此次能夠聯合石盞嬌暗殺完顏洪,也是很多官員受不了完顏洪的結果,所以……】 楚婳眼睛亮了:“完顏虞登基后,兩國很可能迎來幾十年的和平期?!?/br> 百官歡呼:“太好了!” 事實一如他們猜測,完顏虞登基后,迅速派人送來國書。 西戎想要大盛的鋼筋混凝土堤壩,大盛想要西戎馬和北狄馬,雙方扯皮半年,最終還是簽訂了為期三十年的和平協議。 協議上說幾年,其實沒太大約束力——西戎的不要臉眾所周知。 然而,大盛想要北狄馬,北狄不向大盛售賣北狄馬,這就意味著西戎和大盛的合作。 趁著北狄還沒聽到風聲,西戎向北狄購買了一萬匹北狄馬,說是要在邊境進行武力威脅,結果反手就給了大盛,大皇子帶人騎著北狄馬囂張經過,又搶走了他們三千匹北狄馬。 北狄:??? 北狄:?。?! 艸,西戎你個王八羔子! 第134章 得知西戎和大盛簽訂三十年的和平協議, 北狄朝堂一片嘩然。 若是西戎和大盛不再打仗,暗地聯合起來,那北狄就會腹背受敵。 他們賣給西戎的北狄馬被西戎轉送給了大盛, 不就是雙方聯合的一個征兆嗎? 長期維持和大盛的邊境摩擦, 一是不想讓草原兒郎失去血性,二是政治策略——聯合西戎啃下大盛這塊硬骨頭。 北狄維度高, 溫度低,雨水少,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需要在幾千個草場之間來回輪換。 隨著人口的增加, 畜牧規模的擴大, 草場受到破壞, 人和牛羊所需的糧食都開始減少, 只能從西戎和大盛進口蔬菜茶葉等必需品。 北狄和西戎一樣,看上地大物博的大盛許多年了, 可惜一直沒有啃下來。 更可惡的是:當初說好一起啃硬骨頭的西戎, 背叛北狄投奔了大盛! 北狄皇帝狂怒,在朝堂上怒吼:“西戎不講信用!不堪為伍!” 百官憤怒唾棄,卻拿軟骨頭的西戎沒有辦法。 完顏虞與完顏洪對大盛的態度截然相反, 對北狄的態度也有些曖昧不清,完顏虞又是殺了完顏洪上位的, 他們沒法拿原來和完顏洪的合作內容要求完顏虞怎么做。 君臣一眾非常頭疼。 就在他們摸不準日后該用什么態度對待西戎、大盛的時候, 大盛使者遠道而來。 他們帶來了《楚婳傳》里的化肥,堅稱能夠改良北狄的土壤, 令北狄境內長出肥沃甜美的牧草, 使北狄的游牧生活漸漸固定下來,變得更為安穩。 游牧文化轉變成農耕文化, 這對現今的北狄王朝是個巨大的沖擊。 北狄皇帝和百官一邊警惕大盛使者的甜言蜜語,一邊對著大盛所拋出來的誘餌流口水。 他們不在乎什么鋼筋混凝土堤壩,因為他們境內河流湖泊少,沒有洪災的困擾,可是能夠使得牧草和作物更為肥美的化肥……著實令人心動。 北狄甚至不需要求證大盛使者帶來的化肥究竟有沒有這樣的效果,因為《楚婳傳》里說得很清楚,大盛境內化肥遍地,大盛百姓早早品嘗到了化肥的美好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