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話:大唐 第636節
只見此人舉手投足間靜若處子,安忍不動,氣質出塵絕倫,顧盼之間有佛光涌動,那邇婆娑寐和其比起來,無疑是東施效顰,沐猴而冠。 這是一尊真正的佛門大能! 摩侯羅伽,也就是大蟒蛇神,爬到那白衣僧人腳下,討好道:“阿難尊者,我也是佛門弟子,這大乘佛法,三藏真經,可否給我看一看?” 如來在靈山曾言,“我今有經三藏。有《法》一藏,談天;有《論》一藏,說地;有《經》一藏,度鬼。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真是修真之徑,正善之門?!?/br> 毫無疑問,這大乘佛法,三藏真經是佛祖參悟出的無上妙法,大蟒蛇神六根不凈,聽聞這個消息,自然心癢難耐。 阿難尊者還未說話,另一位尊者先拒絕了。 “摩侯羅伽,且不說我佛如來有令,唯有取經人方可拿走經書,就算我二人為你網開一面,你也看不了?!?/br> 大蟒蛇神不忿道:“迦葉尊者,你怎知我看不了?” 迦葉淡然寧靜,聞言微微一笑,道:“因為此經承載了我教氣運,非取經人不可看,不可聞,不可說,別說是你,就算是我和阿難二人,也無法拿走或是打開?!?/br> 李道玄注視著這位身披袈裟,容貌雖然不是很英俊,卻禪意悠遠,寧靜出塵的僧人,心中一動。 原來是阿難、迦葉兩大尊者。 佛祖有十大弟子,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這兩位,阿難自是不必多說,佛門中的顏值代表,因為長得太過漂亮而被許多美女倒追,卻一直守身如玉,安忍不動。 迦葉更加有名,十大弟子中號稱頭陀第一,悟性極高,據說其修佛后,八日便入阿羅漢境。 佛祖在人間的化身圓寂時,便指定迦葉暫代教主之職,可見對他的重視。 十八羅漢中的降龍羅漢,亦是迦葉尊者的化身。 大蟒蛇神卻不信兩位尊者的說辭,它覬覦大乘佛法,便干脆等在藏經閣中,不肯離去。 兩位尊者眼觀鼻,鼻觀心,各自入定,也不再理會。 時間緩緩流逝。 不知過了多久,就在大蟒蛇神心灰意冷,準備放棄離開之時,靈山中突然響起了金鐘之聲。 鐺!鐺!鐺…… 一連九響,這是有羅漢隕落的象征。 迦葉和阿難同時睜開了雙眼,一顆修持了千萬年的通明佛心現出波動。 鐘聲不歇,繼續響起。 這一次是十八響。 菩薩隕落! 轟?。?! 靈山上空突然電閃雷鳴,降下血雨,大地震顫,瑤花琪草迅速枯萎,佛光祥云亦黯淡破碎。 鐘聲一直沒有停下來過。 揭諦、珈藍、羅漢、菩薩,這些往日里的靈山神佛相繼隕落,一種無言的悲傷和恐懼彌漫在兩位尊者心中。 他們身在藏經閣中,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么,卻都明白一點。 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佛劫! 他們是幸運的,藏經閣本就是靈山重地,有許多陣法防護,最主要的是,承載著佛門一教氣運的大乘佛法在此,無形中庇護了他們。 但即便如此,他們也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壓迫感,仿佛有某種詭異的力量正在不斷消磨他們的金身佛力。 “阿彌陀佛,我必須出去看看?!?/br> 阿難起身欲離開藏經閣,盡管當他生出這種想法時,佛心在瘋狂預警,但他卻毫無懼色,目光依舊堅忍平靜。 對佛門弟子而言,又怎能因為貪生怕死,而至靈山危難于不顧? 迦葉尊者阻止了他。 “阿難,你留下,我出去?!?/br> 沒等阿難反駁,他就繼續道:“大乘真經在此,為守護我佛門一教氣運,你我二人必須要留下一人,我的修為比你高,擅長斗法,出去后也能相助我佛?!?/br> 阿難無言以對。 迦葉尊者的修為乃十大弟子之首,故稱頭陀第一,又有化身降龍羅漢,斗戰之術亦是首屈一指,他出去,確實比自己的幫助要大。 轉身看了看那些佛經,想起世尊對他們的交代,阿難長嘆一聲,沒有說話,只是對著迦葉施了一禮。 迦葉還禮,而后離開了藏經閣,從此再也沒有回來過。 不久后,佛鐘二十八響,是為……尊者隕落。 藏經閣中,只剩下阿難尊者和一頭被嚇得瑟瑟發抖的大蟒蛇神。 他們繼續守在藏經閣中,外面的鐘聲不斷響起,但頻率越來越低了,而藏經閣中,盡管有著大乘真經的庇佑,那種詭異的力量卻越來越壯大。 阿難修為深厚,倒還能忍受,大蟒蛇神卻不行了,它的根基越發衰落,六丈長的身軀萎縮了一半,躲在角落中奄奄一息。 阿難露出不忍之色,渡佛力讓其撐了下來。 兩日后。 鐘聲再起,只是這一次卻一連三十三響,靈山震動,萬佛同悲。 阿難的臉上不知何時已滿是淚水,跪倒在地,心中彌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悲傷,不僅是他,就連大蟒蛇神也是如此,痛哭流涕。 世尊隕落! 靈山……徹底完了! 第660章 九品功德金蓮 世尊如來隕落后,阿難便受到了巨大的打擊。 十大弟子中,他對佛祖的感情最為深厚,從出家開始,就跟在世尊身邊,見證過佛祖的每一次講道,并牢記于心,倒背如流,故而為多聞第一。 對他而言,佛祖早已成為精神的最高信仰,生命支柱。 在佛祖隕落的那一刻,他的佛心也徹底崩潰了。 閉口不言三十三天后,他金身黯淡,元神消弭,已經到了圓寂的邊緣。 望著大蟒蛇神,他終于開口了。 “摩侯羅伽,貧僧將于今日圓寂,吾死之后,汝可食吾金身,嚼吾佛骨,飲吾佛血,繼續守護大乘真經?!?/br> 他望著架上的那一卷卷佛經,嘆道:“大乘真經是我佛門最后的希望,摩侯羅伽,兩百多年后,當有取經人至靈山腳下……” 說到此時,阿難尊者露出一絲猶疑,顯然突逢巨變后,他也無法再確定未來的走向。 “若取經人至,則說明我佛門氣數未絕,屆時靈山之門洞開,你可趁機將其帶至此處,取走大乘真經,并輔佐其回到人間,興盛佛門?!?/br> 頓了頓,他又道:“兩百年后的大唐皇帝,乃是中天紫薇北極太皇大帝的分魂轉世,你和取經人回到大唐后,務必全力相助于他,如此……或許還有轉機?!?/br> 大蟒蛇神淚眼婆娑,點頭道:“尊者放心,小神一定不負您所托,竭盡全力,等候取經人到來!” “可是……如果那取經人沒有來呢?” 阿難尊者沉默片刻,道:“若不來,則亦是定數,你……便好自為之吧?!?/br> 大蟒蛇神心中一凜,正欲追問,卻聽到阿難尊者一聲佛號,垂目坐化,再無一絲氣息。 從此,偌大的藏經閣中,便只剩下了它自己。 看到這里,李道玄心中亦是生起波瀾,久久難以平靜。 雖然他知道天庭和靈山成了怪物的化身,神佛死傷慘重,淪為食物,但知道是一回事,親眼目睹又是另一回事。 竟然連世尊如來都隕落了? 不過天庭中尚有太清道德天尊,他也曾言‘我們’,可見靈山雖然也遭逢大劫,但應該也有大能留存。 比如比三世佛還要更加古老的阿彌陀佛,又稱無量壽佛、無量光佛、觀自在王佛,佛門弟子見誰都要先來句阿彌陀佛,指的就是他。 另外就是阿難尊者口中提到的,李世民乃是中天紫薇北極太皇大帝的分魂轉世,這也終于解決了李道玄心中的一個疑惑。 怪不得那邇婆娑寐想用李世民的魂魄來煉長生仙丹,那可是四御之一的存在,地位僅次于玉皇大帝,傳說劉邦和劉秀便是他的化身。 以及軒轅劍為何會在他手中大放異彩,因為紫薇大帝,便是帝王的象征。 “取經人……” 李道玄心中有些擔憂,取經人無疑便是玄奘,這一次雖然沒有觀音贈寶,神佛護道,但他還是走上了取經之路。 從后面大蟒蛇神擾亂世間來看,玄奘還是抵達靈山了。 只是他現在為何沒有回來? 大蟒蛇神又為何違背了與阿難的約定? 他繼續看下去。 幾日后,大蟒蛇神忍受不了詭異力量的消磨,開始吞食阿難的金身。 他以毒液腐蝕了阿難的頭頂,然后敲骨吸髓,飽飲佛血,頓時法力大增,修為不退反進,很快萎縮的身軀便再次膨脹,短短數日,就突破到了天仙境。 但李道玄卻清楚地看到,在吞佛的過程中,它的瞳孔越發猩紅,戾氣橫生,很顯然是有走火入魔的征兆。 這并不出人意料,大蟒蛇神本就六根不凈,暴虐貪婪,再加上靈山遭劫,佛祖隕落,對佛門的歸屬感自然大幅下降。 嘗過佛血后,力量驟然暴漲,心境又跟不上,自然容易墮落入魔。 阿難尊者未必沒有料到這種情況,但他也無可奈何,只能舍身飼魔,賭一把來喚醒它的佛性。 大蟒蛇神甚至還打起了大乘真經的主意,只可惜他并非取經人,即便打開經書,里面也空空如也,什么都看不到。 最后為了抵擋那無處不在的詭異力量,大蟒蛇神選擇鉆進阿難的金身中沉眠。 然而隨著時間流逝,它還是受到了影響,修為也從天仙境跌到了地仙境。 就在它覺得自己也終將死于靈山時,奇跡發生了,靈山的門戶竟然隆隆作響,在浩劫后第一次打開。 大蟒蛇神的腦海中響起了阿難尊者的臨終所托,遲疑了剎那,但也只是剎那。 下一刻,他便帶著阿難的金身頭也不回地飛出,什么大乘真經,什么取經人,什么佛門的希望,他都顧不上了。 命才最重要!